雅昌指数|月度(2022年10月)画廊影响力榜单

撰文丨罗书银   编辑丨李童

图文未经授权不得擅用

 

导言:昌月度画廊影响力榜单”是艺术头条针对艺术收藏群体推出的专业权威性榜单报告。榜单覆盖在中国地区经营当代艺术的画廊,以月度为单位,观察画廊的个展及双个展。基于艺术头条调查、收集的详细数据,从画廊展览的成本(学术、策展、推广),以及收藏等多维度进行数据解析,为收藏家提供了解、进入艺术收藏的专业导航报告。

 

 

10月“画廊影响力榜单”分析:

 

在11月上海艺术季前夕,10月全国各地纷纷提前开幕新展,为接下来的11月上海行,提前空出档期。

 

北京地区:艺·凯旋画廊推出了许宏翔个展“错图”;星空间推出了与泰勒画廊合作的阿蒙·埃洛扬个展“每日一则”;東京画廊+BTAP举办了田卫个展“虚室生白”;仚东堂推出了唐乙的摄影作品展;新氧艺O2art在798空间推出艺术家李赢个展“织息”。月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推出的费亦宁个展“飞飞的网”;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推出的陈柏豪个展“在别处”,收获了好评。空白空间也在月末举办了石至莹个展,吴思林个展“茕舟”;另外,颂艺术中心迎来了开幕首展“頌之回响:追溯穿越时空的精神与美学”。

 

香港地区本月也有不少画廊推出新展。佩斯画廊举办了洪浩的最新个展;MDC画廊举办了闫平个展“静默中的奔放”;马凌画廊举办了许鹤溪个展“橙,柑橘和橘”;贝浩登推出了延斯・梵歌个展“灵韵”等。

 

在上海及其他地区,也有精彩展览提前上演。阿拉里奥画廊在上海西岸全新的空间推出了名和晃平个展:解码;里森画廊举办了理查德·迪肯个展“海港”;杜梦堂举办了尚-马理·费欧理个展“黄金时代”;Bluerider ART举办了雷诺·奥德霍恩个展:“1.65”;M艺术空间推出了刘毅个展“万物有灵且美”。成都的千高原艺术中心本月推出了毕蓉蓉个展“平面生物”等,都颇受关注。

 

本月,共有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成都的10场展览入选“10月画廊影响力榜单”。(按开展时间排序)

 

 

10月画廊影响力榜单

 

 

佩斯画廊 | 洪浩新作展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0月5日,佩斯画廊在香港H Queen's大厦的空间推出了洪浩“物境”系列新作展。此次展出的洪浩新作中还包括艺术家近年最具代表性的“往复”中的全新画作,以及首次面向公众展出的2022年全新作品系列“微句”。

 

洪浩是佩斯画廊的代理艺术家。作为中国九十年代后期至新世纪初最为活跃的观念艺术家之一,洪浩对于现成材料轻巧、诙谐的处理手法曾为中国当代艺术图景带来全新的面貌。而在此后的二十余年中,洪浩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思考与介入始终以个人为起始点,由此建立起一套完整且自足的观念系统,并逐渐发展出某种“因缘就势”的东方美学观。

 

洪浩近年的创作实践愈发关注物质材料自身的表达潜力,同时仍延续了艺术家对于物质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建构系统的观察与反思。

 

在洪浩自2020年开启的全新系列“物境”中,与“瓷”有关的社会演变史成为了作品的核心线索。在他今年的新作《物境之十一》中,艺术家将购自民间文物交易平台的古代瓷器碎片在特定的视觉规律下排列,在和谐而令人愉悦的色彩与几何构成中,“瓷”自身的社会属性被暂时剥离,瓷片只安静地落于画布之上,向观者显现物的本源状态。

 

艺术家最后在瓷片组成的画布上留下难以完整辨认的语句——它们或来自于西方现代思潮的口号,或来自于古代东方充满反思性的哲言警句,以明晰有力的方式塑造着人类社会的共识。

 

洪浩的美学实践在“物”内部的世界中探讨着表象与实质、有形与无形、生成与湮灭等诸多辩证的关系。这背后既反映出人类社会认识论和价值观的发展与演变,同时也依靠物质其自身的存在,反过来给予人类精神世界以提示乃至引导。

 

 

洪浩,《物境之十一》,2022,布面丙烯、宋代瓷器及烤釉,120 cm × 160 cm × 12 cm © 洪浩

 

 

 

洪浩,《物境之十二》,2021,布面丙烯、宋代瓷器及烤釉,136 cm × 136 cm × 15 cm © 洪浩

 

 

 

洪浩,《物境之十二》(局部),2021,布面丙烯、宋代瓷器及烤釉,136 cm × 136 cm × 15 cm © 洪浩

 

 

 

洪浩,《物境之十三》,2021,布面丙烯、宋代瓷器及烤釉,100 cm × 150 cm × 15 cm © 洪浩

 

 

 

洪浩,《物境之十三》(局部),2021,布面丙烯、宋代瓷器及烤釉,100 cm × 150 cm × 15 cm © 洪浩

 

 

 

洪浩,《物境之十五》,2022,布面丙烯、宋代瓷器及烤釉,150 cm × 110 cm × 16 cm © 洪浩

 

 

艺·凯旋画廊 | 许宏翔个展“错图”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0月8日,艺·凯旋画廊推出许宏翔最新个展“错图(Displaced Images)”。本次展览由鲍栋担任策展人,以艺术家许宏翔近期创作的绘画作品呈现其在图像内容和媒介技法上的最新探索。

 

许宏翔是艺·凯旋画廊的代理艺术家。此次展览是继2018年画廊推出“许宏翔:黑夜未至”个展之后,时隔4年再次举办艺术家个展。

 

本次展览主题“错图”,来源于艺术家电脑桌面上的同名文件夹,同时也指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方式。本科与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许宏翔将版画思维融入自身的绘画创作中。他有意选择那些常见的被“美化”的图像,特别是免费库里提供的图像,艺术家将其打乱,按照特定的结构和要素去搭配,再用无厘头的乱笔、心血来潮的荧光恶墨和刮洗过后的浮泛浅白,来组成一幅幅犯着各种绘画上的“错误”和充满着不和谐因素的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许宏翔毫不忌讳PS的痕迹,那些不合理的透视、生硬的剪切、比例失衡的形象、经常露出马脚的重复、故意让人尴尬的对称,以及对种种“正确”的不屑一顾都袒露无疑。因为在这个永远“正确”的图像几乎完全统治我们公共领域的时代下,在一个“无错”的美学标准下,许宏翔所追求的是“出错”。许宏翔的作品并不节制,反而在图像内容和媒介技法两个层面上都有铺陈,前者回应图像世界,后者回应绘画本身。

 

据悉,此次展出作品的定价依据尺寸大小从18到60万元不等。

 

 

展览现场铺面四周墙面的“前言”

 

 

展墙上沿许宏翔作品外框的橙色边线,既强调了与作品之间空间关系又形成“错位”的视觉感受

 

 

 

展览现场

 

 

 

《房子和飞鸟》 150×200cm  布面丙烯、油彩  2022

 

 

 

《房子和花》 150×200cm  布面丙烯、油彩  2022

 

 

 

《湘江日记NO.6》 180×130cm  布面水性写真转印、丙烯 2021

 

 

 

星空间 | 阿蒙·埃洛扬个展“每日一则”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0月15日,星空间推出了阿蒙·埃洛扬(Armen Eloyan)在亚洲地区的首次个展“每日一则”。展览带来了艺术家最新创作的13件绘画作品。画面中我们熟悉的卡通形象:匹诺曹、米老鼠、唐老鸭、高飞狗,以及富于拟人色彩的果蔬组合,成为艺术家与观众之间连接的纽带。

 

此次展览是星空间与艺术家的代理画廊:泰勒画廊之间展开的一次合作。早在2018年,泰勒画廊便在西岸艺博会上展出了阿蒙·埃洛扬的作品。作品当时便吸引国内藏家的关注:现场的两件作品,以1.5万美元的价格成功售出。随后的每一年,泰勒画廊都会通过艺博会带来阿蒙·埃洛扬的作品。此次星空间展览的举办,得以让更多的观众走进阿蒙·埃洛扬的艺术世界。

 

阿蒙·埃洛扬1966年生于亚美尼亚,孩提时代,来自世界各国的电影构成了他的儿时记忆。十七岁,他加入了亚美尼亚动画师罗伯特· 萨哈金(Robert Sahakian)的工作室,从事配色和绘图工作。二十几岁时,埃洛扬接触到菲利普·加斯顿(Philip Guston)的作品并深受其影响。1991年,埃洛扬离开亚美尼亚前往荷兰,2005年,他毕业于阿姆斯特丹的皇家视觉艺术学院(Rijksakademie)。在阿姆斯特丹期间,他曾学习中国书法和诗歌并为之打动,并于2004年到访中国。2005年毕业之后,苏黎世定居。

 

从学生时代开始,埃洛扬总在画漫画,并将周围的一切转化成卡通的形式。这成为他的标志。

 

阿蒙以其尺幅巨大且无所顾忌的绘画著称,这些气质诡异的存在主义作品寓意荒诞,其中充斥着拟人化的动物和形象。尽管埃洛扬并不以作家自居,但他的确在用绘画讲述着带有讽刺乃至情色意味的故事。埃洛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卡通、街头艺术和欧洲古典大师的启发,他在创作中大量使用色彩缤纷的颜料厚厚堆叠,并用粗重的黑色线条勾勒轮廓,巧妙地平衡了他的黑色幽默和灼人的存在主义想象。

 

 

阿蒙·埃洛扬个展“每日一则”展览现场,星空间

 

 

 

阿蒙·埃洛扬个展“每日一则”展览现场,星空间

 

 

 

无题  布面油画  140 × 100 cm 2015

 

 

 

无题(C.R.P.6)  Untitled(C.R.P.6) 布面油画 180 × 230 cm 2022

 

 

 

无题(画家)  Untitled(Painter) 布面油画  250 × 178.5 cm 2009

 

 

 

東京画廊+BTAP | 田卫个展“虚室生白”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0月15日,東京画廊+BTAP推出了田卫个展“虚室生白”。展出了田卫最新系列作品十余幅。

 

田卫的创作来源于早期工笔训练和对古代建筑摹写的经验,在逐渐忘象的过程构建起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将中国水墨绘画的空间感和时间感做现代性的抽离。

 

艺术家此次作品的转型完成于全球疫情爆发期间。在这段相对封闭静修的时间里,文字的典雅、书法作为中国美学基本的重要性与现今大家对传统文字内涵与美的忽视再次引起田卫的思考。他将书法与绘画结合,效仿唐代弘文馆以双勾填墨之法复制历代法书,选择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画字”。用墨色的层层渲染营造出一个灵性的空间,而留白处则显现出字的形态,田卫用这样的方式复制历代书法,墨色与字形渺渺空空,相荡而生涟漪,进而余味无穷。

 

中国文人追求温润典雅,这种超脱的逸品格调是田卫在这一新系列作品中所追求的。“相对于这种气息的觉知与驾驭,曾经迷恋了几十年的技法一瞬间变得轻如鸿毛。”在收敛起外放的笔墨力量展现后,锋芒被隐藏,心随笔运,力量向内,气格有了,势也自然成了。一点点的皴擦,一天天的生长,浸润其间,虚室生白。

 

田卫个展“虚室生白”现场

 

 

千高原艺术空间 | 毕蓉蓉个展“平面生物”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0月15日,千高原艺术空间推出新锐艺术家毕蓉蓉个展“平面生物”,展览分为素描、绘画、风景、织物四个主题,共展出24件新作。

 

毕蓉蓉是画廊的代理艺术家。她1982年出生于宁波,现生活工作于上海。于四川大学中国画山水画专业取得硕士学位,继而在荷兰获得Frank Mohr学院绘画专业艺术硕士学位。

 

毕蓉蓉的创作以“纹样”和“编织”为人所知。她提取建筑,海报,动植物,风景,或者抽象物体的表面纹样,再将它们进行编织和组合。她的创作从绘画出发,不仅包含了绘画,影像,装置等媒介,还有她自己独特的编织手法。她运用基本的纺织工艺,将毛线,塑料,金属丝线等材料编织成采集的纹样,并呈现它们独特的肌理和质感。在这其中,她甚至会加入发光灯点,金属片等材料,构成一个综合性的平面结构。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毕蓉蓉也在用“编织”的手法来梳理自己的创作脉络,她的不同作品都像是编织过程中的丝线或者基底,这些作品以各自的方式延展,生长,又共同组成一个紧密交织的整体。

 

据悉,此次展出的作品价格在3万至23万元之间,目前销售状况较明朗,已售和咨询待售的作品不少。

 

 

毕蓉蓉,自在螺旋 II(截屏),视频,4’09”,2022,音乐:徐程

 

 

 

毕蓉蓉,平面生物——素描 II,铅笔,钢笔,墨,水彩,水粉,丙烯颜料,线,纸,80.5×121cm,2021

 

 

 

毕蓉蓉,平面生物——绘画 II,布面油画,189.5×140cm,2021

 

 

 

毕蓉蓉,平面生物——风景 V,布面油画,棉线梭织,226×186cm,2022

 

 

 

毕蓉蓉,平面生物——织物 IX,棉线,涤纶线,棉布,网格布,62×72.5cm,2021

 

 

 

 

仚東堂 | 唐乙个展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0月15日,北京仚東堂推出艺术家唐乙个展“唐乙 Tang Yi”。展览是艺术家与仚東堂的首度合作,展出艺术家近十年中创作的“爱与艺术”系列的14件作品。

 

唐乙的影像具有一种无可置疑的神秘气质,日常生活的物体和事件被净化成一种本质化和精神性的状态。她的作品引向一种梦幻和记忆般的敏锐空间,幻觉和梦境以一种实体的形态呈现。“爱与艺术”系列作品记录了唐乙在过去的十年中从一个青年女艺术家蜕变为一个妻子,以及一个母亲的过程。但这种记录并非以一种纪实的方式进行,而是内化成了一系列影像媒介中的符号,行为及图像叙事。

 

通过对素材的实体和文本层面进行的蒙太奇拼贴,以及对于铂金显影工艺的运用,唐乙使作品将意识对于情感在空间中的投射能力发挥到极致。这种独到把握,显露出了联络最纯粹的生活空间、身体意识和梦境之间的那些不易察觉的丝线。在唐乙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卡拉汉(Harry Callahan 1912-1999)以摄影为媒介对于生活的本质性把握中所透露出的感情与情动;还可以看到莫霍利.纳吉(László Moholy-Nagy 1895-1946)以实验主义摄影的视角对于结构和形式的理性与分析。而最后对于铂金显影工艺的运用又让人想到20世纪初维也纳摄影中的质感,使图像在观念和物理层面具备了双重历史性的特质。

 

本次仚東堂展出的作品中,影像作品的价格在1万-4万之间。展览中超过半数的作品在开展后均已售出,销售还在继续进行中。据了解,大多数购买者为影像爱好者及业内专业藏家。

 

展览现场

 

 

 

爱与艺术 / Love & Art·Ⅻ 铂金印相 70 ×47cm 2019

 

 

 

眼睛在倾听 / Eyes are listening 铂金印相 70 ×47cm 2022

 

 

 

爱与艺术 / Love & Art · Ⅷ 铂金印相 60 ×45cm 2017

 

 

 

爱与艺术 / Love & Art·Ⅰ 铂金印相 15 ×10cm 2011

 

 

 

阿拉里奥画廊 | 名和晃平个展“解码”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0月26日,阿拉里奥画廊在上海西岸全新的空间推出了名和晃平个展:解码。展出作品24件,其中新作22件。展览空间逾600平方米。

 

阿拉里奥画廊上海新空间选址上海西岸,由艺术家名和晃平及其SANDWICH工作室操刀设计,画廊空间位于建筑一层。与此同时,二层空间将同步启幕阿拉里奥旗下新生活方式品牌集合店“阿而普”「ART LOVERS PARTNERS」。新空间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合画廊和实验性多品牌集合空间的艺术商业综合体。

 

艺术家与画廊始终保持着稳定而良好的代理合作关系。

 

在此次展览展出的Dune沙丘系列中,艺术家将油画颜料及其它不同粒度的颜料与水相混合,以达到一定的粘度,然后将其倾倒铺展在画布上进行创作,最终在画面上形成此起彼伏的地表纹理和缓慢流动的大气,以此探究颜料的流体性,给观者带来感知的错觉。

 

Dot-Array-Black(点阵-黑色)及Line-Array-Black(线阵-黑色)两个新系列占据了阿拉里奥画廊其中一个纯白色空间。这两组作品系列采用喷墨印刷技术,分别呈现了重叠的点阵与交错的线阵。随着自然光线与观看视角的转变,画面中的图像会产生微妙而丰富的变化。从远处看,图像呈现一致的黑色,随着观者走近画面,就会发现计算机生成的点与线。稠密的线条让人联想到电子显微镜下的图像;而画面中的点以运动和旋转的形式层叠在其他略微交错的点状图案之上。该系列价格在5万人民币以下,非常适合初涉收藏领域并喜爱名和晃平作品的新晋藏家入手。

 

名和晃平个展“解码”展出作品

 

 

 

新氧艺O2art(798空间) | 李赢个展“织息”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0月26日,新氧艺O2art在798空间推出艺术家李赢(艺术百科)个展“织息”。作为新氧艺O2art798新空间的首个代理艺术家个展,也是艺术家李赢继2019年个展“虚霩”后第二个国内画廊个展。

 

展览展出7件作品,其中包括大型的空间及架上的装置。全部为2020年至2022年期间完成的新作。

 

这次展览延续了艺术家所关注的从无至有,由虚趋实的创作主题,编织金属丝线生成的虚空形态和金属锻造的物质轮廓在作品中隐秘地生长延展,“织”起“息”落,重复与交错的视觉与精神体验把观者带入了四维(时间)的空间,触发属于个人气息的体验。

 

《架·空-海平面》延续了李赢于2014年创作的作品《架·空》。彼时,李赢家乡⻓沙的老屋即将面临拆迁,在她看来老宅处在消逝与新生的分水岭,在老宅存在的最后时光中她创作了 “架·空”系列的第一件作品:用白色细金属丝根据自己房间地砖的大小编织为连续的网格,立体的网格向各个方向不断重复和延伸,直到充满整个空房间。网的正中,李赢用同样材料的细丝编制出一具真人大小的⻣骼。作品探讨着个体和外界的关系,李赢认为个体处于世间是既被包容隐没又与之疏离浮显的状态。作品中央的⻣骼意向是既像是浸没于烟海,又像是浮显于烟海,营造出一种呼吸感以及宏大、漂浮的空间感受。

 

“引绳”系列的灵感来源于东汉《⻛俗通》中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造人时来不及捏小人,,则用绳掠过泥浆,甩出来的泥点便成为一个个小人。“⻣骼是灵魂的形状”,展览中的作品 《引绳-飓⻛》隐含⻣骼的复制和生⻓的运动关系,黑色不锈钢部分以人体的盆⻣和肩胛⻣ 为意向,呼应如细胞变异般⻣骼复制衍生的抽象表达。

 

据悉,此次展出的作品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目前部分作品已销售。

 

 

展览现场

 

 

 

“架·空-海平面” 蓝色金属丝 L400, W400, H400cm,2022

 

 

 

“引绳-飓风” 黑色金属丝、不锈钢 L210, W62.5, H243cm,2022

 

 

 

“引绳-金熹” 金色金属丝、不锈钢 L130, W130, H310cm,2021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 费亦宁个展“飞飞的网”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0月27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推出了艺术家费亦宁(艺术百科)的首次个展 “费亦宁:飞飞的网”。本次展览由杨鉴策划,是“蜂巢·生成”(HBP) 第四十回项目,也是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主厅A展厅呈现蜂巢·生成艺术家的首次个展,展出了艺术家近几年创作的影像、装置作品。

 

费亦宁是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新代理的年轻艺术家。她1990年出生于哈尔滨(现工作生活于上海)。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2017年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艺术学院,获硕士(MFA)学位。

 

其创作媒介涵盖动画、影像、雕塑等。艺术家通过推想叙事结合荒诞与真实,探索后人类时代背景下可能的另类生存状态。

 

此次展出的作品包括2020年在UCCA群展“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中展出的《早餐与人工艺术》;以及艺术家最新创作的多部影像作品:《阳台》 (2022);《月之滨 II: 你与我的坐标》 (2022);以及雕塑作品《魔法消失了吗》等等。

 

本次展览的名字“飞飞的网”缝合了两部颇具魔幻、寓言与童话色彩小说的内核。“网”的概念援引自《夏洛的网》(E·B·怀特),而“飞飞”来自安吉拉·卡特的《马戏团之夜》。在两部作品里,“飞飞”不可能永远的脱困而“网”的奇迹也只是暂时的,但是它们都是对抗过现在看似理性世界的强大生命体。

 

费亦宁无论是在动画还是雕塑作品中所虚构的“异质”形象,都是人类制式系统之外的生物,她们既有“飞飞”的翅膀,也编织着自己的“网”,在此基础上艺术家调动着各种人类引以为傲的知识去制造某种意义上的混沌,制造了人类学辩证法中对立但必不可少的力量:它为创造性动力提供动力,同时颠覆任何综合秩序。

 

据悉,此次展出的作品从几万到十多万不等,已有部分作品预定。

 

 

展览现场

 

 

 

费亦宁与官承翰 《早餐与人工艺术》 (2019),影像静帧

 

 

 

费亦宁 《阳台》 (2022),影像静帧

 

 

 

费亦宁 《月之滨 II: 你与我的坐标》 (2022),影像静帧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 陈柏豪个展“在别处”

A 学术维度:✭✭✭✭

B 策展维度:✭✭✭✭

C 推广维度:✭✭✭✭

D 收藏维度:✭✭✭✭✫

综合得分:✭✭✭✭✫

 

10月29日,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推出艺术家陈柏豪(Skyler Chen)内地首展“在别处”。

 

此次展览展出了28件作品,分为两个展厅,一个展厅为艺术家在荷兰鹿特丹最新创作的作品,另一个展厅为他早期在泰国和美国居住期间创作的作品。

 

展览是站台中国宣布在亚洲区独家代理陈柏豪(Skyler Chen)后的首次个展,也是他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

 

陈柏豪,1982年生于台湾省高雄市,后移居美国犹他州,现生活工作于荷兰鹿特丹。2001年就读于匹兹堡州立大学艺术系,2006年毕业于犹他州大学艺术系。艺术家在泰国曼谷、美国纽约、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地均举办过个展,在国际视野持续活跃并积累了大量关注。

 

艺术家幼年患有阅读障碍症,绘画是他唯一向世界表达自己的方式。而多重的文化身份既给他带来了困顿和规训,同样也使他在不断的自我拷问与适应中寻找到表达的个人空间。陈柏豪的作品以个人经验为基底,他直面人类面对社会规则的状态,呈现出人类内心深处情感与人际关系的微妙关联。

 

据悉,展览画册正在筹备中,将对其基于近作,及十余年的创作进行阶段式的重点整理。学者汪民安为展览写了文章《时间与情感的三重叠加》。此次展出的28件作品在开幕前均已售罄。获得了市场和口碑上的双重认可。

 

 

展览现场

 

 

 

陈柏豪,午夜梦,布面油画 Skyler Chen,Midnight dream,Oil on linen 189x140cm x2,2022

 

 

 

陈柏豪,对她说,布面油画 Skyler Chen,Talk to her,Oil on linen 140x140cm,2022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END-

 

陆兴华:深度时间里的思辨艺术冒险——论汪建伟个展“行于泥浆”

 

汪建伟:行于泥浆

艺术家:汪建伟

策展人:陆兴华

展期:2022.11.7-12.30

地点:没顶画廊

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1号

 

 

深度时间里的思辨艺术冒险

——论汪建伟个展“行于泥浆”

 

文/陆兴华

 

在人类世,目前的历史叙述的框架,或那个艺术史框架,只要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再上升1.5摄氏度,都将被溶解。

——拉图尔

 

A 根据汪建伟的哈曼

 

对象是储蓄着无穷能量的潜睡巨人,不是一下子就释放出其所有的能量的。

——哈曼

 

我们可以想象,汪建伟是自己在与自己下一盘哈曼棋,要用思辨实在论和以对象为导向的本体论,来当棋盘,使他自己的工作在方法论上变得更严格。可以说,哈曼主义对于汪建伟,就像大玻璃系列对于杜尚。

 

两个多月的展览筹备工作中,策展人认真地听取了汪建伟在创作中与哈曼主义的各种纠缠,以下就是亿总结出来的、他们在讨论过程中共同认定的在汪建伟身上很明显的哈曼主义的美学和艺术立场。

 

美和美学

 

美学是关于对象如何与它们自己的特质之间不同的一般理论。上海不美,但它的街道上的女生很美;是因为这些女生,上海才美的。艺术作品之中也是如此:由观众自己来扮演的作品里的感性特质,才使作品产生了美。

 

美是:实在的对象消失在它自己的那些感性特质背后时所造成的某种剧场性后果:在展览现场的那一行动者网络里,才产生了美。

美因而与剧场性不可分。作品是来配合观众形成一个他们自己的新剧场性,来与观众之间研磨出新的美的。

 

汪建伟理解的哈曼主义美学有两个要点:

(1)一旦你要去看它,对象就会往后退,或自持,艺术作品绝不应该勾搭观众、社会、历史和文化的;

(2)对象与它拥有的各个特性之间的关系,是离散的。

因此,汪建伟认为,展览里,是画还是雕塑、还是现成品、还是文献、还是由各种评论甚至闲言碎语构成的一张纠缠之网,都是无所谓的。它们与观众合成后,才建立了自己的自治和深度。

 

艺术作品仍须包含“美”,哪怕那是一种工业废墟上的美(在“行于泥浆”中,汪建伟用的工业材料在自然材料中意会出来了美),哪怕是全球变暖下的病态之美(Timothy Morton所说的被废弃的塑料垃圾袋在其降解过程的4.5万年里所展现出来的那种美),都必须是作品自己的美,都不应该依赖艺术史的线束和自然的崇高。通过崇高带给我们美的,除了人与高山、惊涛之外,还有第三种对象:作为艺术作品的对象;艺术作品自己就是能够像高山和惊涛那样给观众带来美的。

 

这美也不是模糊和琢磨不定的,而是可被确切地定义的:对实在对象与其感性特质之间的那条裂缝的剧场内的排练后的结果是:观众是自己让自己看到这种美的,这一美不是已被艺术家事先用别针钉在墙壁上的。

 

关于对象的种种

 

艺术作品就是物自体,而物自体就是对象。艺术作品是对象。作为对象,作品里包含无数个元素,里面的每一个元素都有自己的一个背景,后者也都是对象,它们之中也包含无数个对象:宇宙,苍穹,寒武纪……。

 

艺术作品是一个合成物,比如全球变暖这个作品里面就掺和了人的因素;全球变暖是人类的作品,但人类此时也处在全球变暖之中。人总是已在作品之中。

 

而作为对象的作品总是处在那一张行动者网络之中。艺术作品是永远不可能自治于人类的,所以,应该反对Nicolas Bourriaud的关系美学,反对他将人当成对艺术的有特权的观察者和享用者。

 

人是艺术作品的构成成分。“我”也是作品的一部分,所以“我”不可能穷尽地把握艺术作品的内容,就因为“我”也是作品的成分之一。演奏巴赫时,“我”也成了巴赫作品的成分:我就掉进了对它的解释学循环,或掉进了关于它的一张实时地变动中的行动者网络之中。永远下载不完巴赫的,总是越听它越丰富的,因为“我”自己也在这个对象或作品里面的啊。

 

内共生

 

但人类主体也是对象,也必须民主地与非人类对象共处,一起系列地再共生、内共生,照Lynn Margulis来看。观众与他们面对的艺术作品之间,也是互相平等的对象,它们之间也发生了的一系列的内共生。而观众自己对他们面对的艺术作品的社会、政治、经济、心理上的假设和阐释时,总是自封、自闭和自毁的,总会回避这一内共生。让观众直面艺术作品,正是为了让他们抛弃后者。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解释,总先已是一种独立的行为艺术,形成了他们和他们所面对的那一艺术作品之外的第三种对象,然后与这第三种对象一起形成另一个更大的对象、更大的作品,以至无穷。

 

拉图尔应该是对的,而康德却错了:不可以这样地分开这个世界,说,这一边是人的思想,那一边是这世界的其余一切。必须坚认:一切都是对象,思想和世界是平等的对象,都已被卷入那一张行动者网络之中,且都正在被更进一步地卷入:如我们的的被卷入全球变暖过程,而成为盖娅人。

 

艺术史也是一张开放的行动者网络,随时被后来的作品重新排练。在艺术史中,人也是像对象那样地平等地显现在作品面前的。在展览中,观众也只有像作为对象的雕塑和画那样的地位。观众自己也只是对象或作品。观众与作品之间是对象与对象或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形成一个新的对象,形成了一个新的作品。

 

必须反对下面这种艺术关联主义:非要说这个作品是与某个上下文或艺术史事件关联的,甚至竟想用这种关联,来定义、包装作品。这是想作弊了。也必须反对艺术家和批评家们反复在声称的一个作品之内和作品之间包含的那些“内在关系(联)”。

 

马古利斯的系列内共生理论是:细胞器来自细菌、病毒的入侵。细胞怂恿这种外来者为它的横向共生打开可能。像细胞一样,艺术作品不一定具有物理性、坚硬、可持续,或不带人类互动(有点剧场性也没关系),但它必须多于它的各成分加在一起,必须比它当前的表面有更深的效应,才对。它因而必须抵抗得住我们对它的统括(overmining)或细究(undermining),也就是说,它不会被任何知识形式或任何关系掏尽才行。库尔贝和波洛克式的在画板面前的表演或行为,本身也应该被看做对象才对。作品、作者和这一“表演”一起构成了一个新的作品。

 

做当代艺术不是为了生产知识。艺术家在创作中自己给自己生产出了知识,这知识与公众无关。展出的只是一个美学装置,是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说的审美第三存留装置。

 

将当代艺术拖进一张行动者网络

 

根据哈曼主义,艺术作品必须是“冷”的,也就是说,必须由麦克卢汉说的冷媒介来支撑:里面包含的信息必须是不充分的,必须由观众带进来一部分他们自己的信息,作品才完整。注意,这不是未完成。拜占庭装饰画、伊斯兰艺术和中国山水画、康定斯基、克利和波洛克所用的,都是冷媒介,因此才能存活得这么久,都需要后来的观众来焐热他们的作品。而西方就油画太热了,小说也太热,电影也太热。当代艺术中的录像艺术、视频艺术才冷下来许多。

 

艺术家要将陈词滥调变成原型;将一个陈套打造成全新的媒介,发明一种新体裁,那是艺术家梦寐以求。先锋艺术家并不是要找到一个更好的大媒介,如格林伯格要求的对画布的平面性的奋力坚持,而是要随机找出一个新的媒介,然后用自己的艰苦卓绝的工作,示范着将它用到极致。雕塑和绘画因此必须是思辨的,投机的,加杠杆的,材料与手法之间互相试错,互相架空的。

 

哈曼说,有无数种媒介正在重塑着人类存在,而不是像海德格尔说的只有一种。媒介总已经是内容:旧媒介一旦被伟大艺术家使用,本身就成了新内容,陈词滥调在他们手里必须成为新原型。

 

在绘画和任何艺术体裁中所包含的对象,各有各的媒介,而这些媒介是曾经的对象回撤后留下了的它们的内容。一张行动者网络中包含了所有可能的媒介。展览因此是要:将艺术作品拖进一张行动者网络之中。艺术史是一张待定的行动者网络,被既后的每一个展览和新到来的艺术行动者一次次重新决定。在这一行动者网络,甚至在这个人类世,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我们想要期待一个艺术作品穿越几个世纪,几个国家或无数个画廊,或有时是从这一分钟穿越到下一分钟,而不伤筋动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少去谈艺术作品与其上下文的关系,也不要太拘泥于哪些特质决定了这个作品的好坏这一点,而是应该多去坚持艺术的新版形式主义。康德的形式主义说,人是自治于世界和自然。但还是拉图尔提醒得好:臭氧层、装了电子脚镣的羊群和全球变暖,都是人和自然的混合物,不是康德说的那样。那为什么绘画、雕塑和它们的观众之间就不可以形成混合物的呢?观众也必须与艺术作品也就是对象彻底地、平等地合金,才对。

 

因此,展览中、艺术作品前形成的剧场性,是好的。而剧场性就是拉图尔说的行动者网络。艺术展览是开始了或接续于一张行动者网络。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本来也是一张行动者网络,还未完成连接,而每进来一个新行动者,都会彻底改变这一张网络的性质,目前它正被动地等待一个新行动者的到来。

 

而关系美学是糟糕的,因为它否定了艺术作品的对象性,因而使作品失去了自治,作品和作者之间被生生地隔开。所以,我们不应太拿作品的上下文说事,而要将观众也揉进作品这个面团里面,才对:在人类世,在全球变暖过程中,艺术作品和观众都被揉进了一张行动者网络之中,艺术成为将作者也揉入作品之中的那一社会雕塑,也成了地球工程的一部分。

 

隐喻

 

艺术作品必须有所不说,玩隐喻,才能把观众套进来。艺术作品放出了鱼饵,来让观众上当。隐喻的工具主要是修辞。

 

修辞是:只说出30%,努力使观众自己去意会出那另外的70%或更多来。创作艺术作品,就是在追求这种修辞。收藏艺术作品,就是在收藏艺术家在作品中所用的这种修辞的力量。

 

荷马的史诗里的wine-dark sea这个隐喻里,主角不是sea,也不是wine,而是面对这个隐喻的观众“我”。正是这个作品或隐喻在逼“我”这个读者表演。是“我”顶了上去,去成为那个sea的。要由观众“我”到场,这个隐喻才能起作用。因为“我”表演了,作品才形成:这就是艺术作品及其展览的剧场性(theatricality),而这一剧场性就是新观众和作品之间形成的那一张行动者网络。

 

成功的隐喻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对象、新作品。荷马史诗里写出了“酒那样深红的海”这个隐喻,它才是艺术作品。我读到了,发现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对象呢?是海?不。海已回撤。酒?也不是。酒,如现象学说,是到我们面前提供感性特质的,本身还不是对象,如果是对象,那就乱套了:海那样红的酒。那是不行的。于是只有一条出路了:你看,面对“酒红色的海”这一作品之隐喻,现场就只有另一个真正的实在的对象也就是“我”来演它,观众来演了这个隐喻。是观众“我”被迫来扮演这一深红色的海。所以,作品必须是观众和作品之间的混合物。观众必须来扮演在作品的隐喻中所失去的那一实在对象。我是一个对象,那一在隐喻中失去的海,是另一个对象,而整个隐喻,也是一个对象。观众加作品是一个新的联合而混合成的对象,正如读者加文本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对象。

 

在艺术作品面前,我们一旦用了里面的隐喻,或为了理解作品而去用了我们自己的隐喻,就被陷害到了作品之中,反而被作品套牢,被作品狠狠地利用一番。

 

合成物或合金

 

可以说,艺术作品是一个合成物或合金。“我”也被合成在作品之内的,与“我”之外的独立对象,也就是平常说的艺术作品,合成而合金了。

 

艺术作品是“我”与比如说《阿维尼翁少女》之间的合成物或合金。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将对象带到我们眼前,使我与作品一起合成为第三对象的手段。艺术总是这样地将对象带到了我们面前:要我们只看对象本身,不要去牵连其内部成份(社会现实、创作手法、意境搭建),也不要去关心其外在效应(社会、政治、历史、心理之后果)。我们与作品的遭遇使我们掉进了第三个对象也就是第三个对象之中,我们的评论,也是在这第三种风景里作出的思考。我是对象,作品是对象,我与作品之间的合金,形成了第三个对象,这三者之间是平等的。

 

 

B 根据哈曼的汪建伟

 

变老,不是生物学现象,而是由传记术导致的。变老,是因为我们对于已经不存在的环境过度适应,津津乐道,于是,来救我们的方舟,也将来谋害我们。

——哈曼

 

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已装不下汪建伟了,因为像一条有二亿年的身世、其生进化历史会挤坏华夏历史的五千年的小箩筐的中华鲟,他穿过了我们大多数都未够得着的时间链。他手里握着四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岁月筹码。

 

根据哈曼主义原则,汪建伟的艺术传记里最多只有五个算数的事件点,看下来,它们是:

 

1- 1990年代初,汪建伟受到微观物理学的启发,开始努力将当代艺术的外延,推到科学和哲学那里,也看明白了当初超现实主义为什么要那样做。这导致他后来与哈曼主义的一拍即合:科学与艺术与哲学是同一回事儿,不应该分开。科学和艺术是我们面对对象的两种平行的方式。

 

你细看:汪建伟才应该是中国当代艺术界中将科学与艺术结合得最不能分的人,而不是只喊喊自己将要把科学和艺术结合到一起。这样,本来就在寒武纪大爆炸以来的后果之中工作的他,轻松就从当代艺术迈进了人类世艺术:他已严格按照他自己认同的全行星深度地质时间坐标来创作,突破了我们习常拥抱的那一“当代”。说他只是在做“当代”艺术,那是太局限了。

 

在汪建伟的工作生态里,并不存在科普,只有人人的对科学、对艺术、对哲学的爱。也不存在艺普,只有人人的对艺术的爱。当然也并不存在哲普。所以,是对对象的爱,而不是知识,才是做艺术的目标。不在于专家有没有给我们送来准确的知识,而在于:我们如何用某种知识,来引导自己进入普鲁斯特式的《找回失去的时间》式的研究之中,来追求我们自己的科学之爱和艺术之爱。

 

27-29岁时的马古利斯提出细胞是与线粒体共生的,线粒体远比人类古老。导师和同事说她吃错药了。她不服,已是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的她,开始了发疯一样的研究。她被她自己的这一知识引导了。关于细胞与线粒体的共生是她的个人知识,至今还有大量生物学家不信这个。而她却是为她自己的这一知识活着的。这就是真正的艺术知识或生物学知识的存在方式。棉球与火之间,是我的心灵或上帝,才使它们"烧"起来的。

 

根据哈拉维(Donna Haraway),科学艺术式的世界编织(science art worldings)构成了全息生物群,使我们成为全息共生者,使科学家、艺术家、普通公民和非人类存在者互相被夹裹(enfolded)进对方的项目里,被卷入对方的生活中,使它们之间互相以多种、激烈、身体上、有意义的方式被需要。让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致命的时代里成为一个项目。珊瑚和地衣也是地球上最早的共生先锋,没有它们,也就不会有人类。我们都是珊瑚,也都是地衣。珊瑚礁是海底森林,正如陆地上的安清描述的森林残留地。而且,珊瑚世界也是美得让人痛心的,而且也不光是人类在痛心,不可能只有人类懂得珊瑚的美的。北极正发生地质物理和地质政治的大风暴。我们应该用“行于泥浆”这样的项目去响应这一大灾变。

 

2- 1993-94年的“种植计划”是与农民合作种植一年。这使汪建伟另外找到了一个当代艺术工作的开端。因为,田野工作的前头是无法被预料的,合作双方都是在冒险,因而,他面对了他自己的被记录对象的不断的增生,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对象”是不可捉摸,是欲拒还迎的。

 

这已经是用了哈曼的以对象为导向的本体论。对象是:克苏鲁大怪或全球变暖;一个电子和一个黑洞也都是对象,平等,一样地深不可测。而艺术是与人类世的诸种对象打交道的手段。拉图尔说,有了全球变暖,我们的政治里才能分辨出什么是我们要的,什么是我们不要的。哈曼说:要知道,与全球变暖或人类世同时到来的,还有艺术,是以另外的方法来救我们的。全球变暖不来,就不会有我们手里的这种后-当代艺术的。今天,艺术也许替代了自然,成了可供我们开拓的最新的边疆。我们在艺术工作中去与全球变暖搏斗,像《白鲸》中的阿哈伯船长所做的那样。

 

艺术也是我们应对人类世本身的新方法。1894年,胡塞尔和弗洛伊德的老师布伦泰诺曾说:科学与艺术是与对象打交道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它们之间却并不互补。在人类世,我们只能在艺术中抵抗和发明。在当前的纳米技术革命和智能对象生产过程中,艺术将是生产信息社会的注意力、意义和噪音的手段。在工业社会中就早已是如此:苹果手机由非物质-1和非物质-2构成。它的设计和创新发生在非物质-2之上。在工业设计过程中,艺术是前来提供非物质-2 ,也就是来提供复杂性、变态和变异(移)的。当代雕塑家也正越来越成为物和对象的中介者和发言人。雕塑和绘画在人类世将越来越被思辨化。“行于泥浆”已展现了这一思辨化趋向。

 

3- 是录像艺术实践渐渐使汪建伟打开了他的个人创作的总体空间。他发现,在录像机前,被拍摄对象是不可控的,被拍的现实不光不能被捕捉和解析,而且,他还发现,拍摄是在进一步生产出现实。录像的机器非但没有捕捉住现实,反而是由此造成了更多的有待被捕捉的现实,造成了无穷的增补。图像机器生产出了现实,是越帮越忙,机器在对象面前每每不能自拔。

 

这部完成的片子后来就是《生产》,被选入1997年的第10届卡塞尔文献展。当时,文献展的策展人Catherine David曾要求汪建伟与同时参加文献展的戈达尔作一次对谈,题目也定好了:“图像的政治诗学”。后来,由于双方对这个议题有不同考虑,对谈最后并没有发生。但事后我们知道,戈达尔是要用电影去捣乱现实,永远地地用电影重新排练现实,电影是他用来组织新现实的格式。而汪建伟思考的是这种拍现实或用拍现实来捣乱现实的做法,仍是徒劳的,因为,镜头总是在继续生产出现实,图像机器对于图像的进一步生产,反而使现实更一地鸡毛。当代艺术与电影政治看来一定是无法搞到一起的。

 

这使汪建伟认识到:机器与对象发生关联后,就被缠进对象之中了。图像机器或绘画者是在它们或他们所处理的对象之内的。

 

他并不是像戈达尔那样,认为电影是一种捣乱现实的政治工具,也不是认为这种媒介不够好,而是认识到了被拍摄对象的不可控甚至是非知识性,认为它不能被转述,只能无穷尽地被解释,才造成了图像机器与对象之间的这种落空。

 

这是非常地对象主义的观察和操作:对象是不带知识的,因为它是实在的,实在到无法用句子说清的。越被解释,对象就越需要被继续解释。对象说不清,是因为它是实在的,太实在了,用命题和话语就永远也说不清它:这就思辨实在论态度被用到了当代艺术创作之中的样子。

 

4- 在“屏风”展中,汪建伟被一张画的展览也可以是一次间谍行为这一点所吸引。这使他更从当代艺术的观念、行动、事件的执念,而移向了:对象。对象与对象之间永远有一面屏风被挡着。从这一边望到那一边去,总使那一边更神秘,但到你换位到那一边时,同样的情况也发生了。

 

我们与实在(现实)之间总隔着一道屏风。屏风不正是思辨实在论的要破掉关联(系)、破掉知识时所用的那一“破”的工具吗?屏风前是什么?屏风后是什么?哪是前,哪是后呢?前台美,难道后台就不美了?

 

他将这一思辨主义艺术做成了艺术戏剧,带领到了布鲁塞尔戏剧节、伦敦、爱尔兰和蓬皮杜的实验戏剧节。这一思辨戏剧的元素一直存在于他之后的“黄灯”、“脏物”、“寒武纪”等展览之中。

 

5- “总是,不是全部”

 

最近的长征空间展“总是,不是全部”,可算是汪建伟自己的《大浴女》了,是“行于泥浆”的前传。

 

在“总是,不是全部”的现场,人被要求不要去操纵现象性,而应该主动去成为对这一现象性的回应。艺术家不是在画和雕,而是在用观众的人体当天线,去接收、回应那一海德格尔说的从远方来的、大地上的“到场者的到场”。这时,在这种思辨雕塑或思辨绘画里,人类本身成为蓝色的地质风景,人体也只有顺着总体的和声,才能表达出自己的身位。思辨性作品通过色彩让世界之诗响起,来重新组织万物,建立和声,统一天和地。

 

与“总是,不是全部”一样,“行于泥浆”也是要来继续敲定我们脚下的那一真正的地质。地质是:从底部出来,不受干扰和改变,像火山喷出来的熔浆那样的东西。地质就是康德说的物自体,和哈曼说的对象中冒出来的那种种东西。

 

在“行于泥浆”中,材料,工业的和自然的,都被悬置,让色彩独独来从两边构造世界。所谓思辨雕塑或绘画,是指汪建伟地在全行星空间内处理材料和形式和美学的。

 

我们已不可还原地被卷入气候变化之中了,这是那一给我们带来生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寒武纪大爆炸的后果之一。茫然于全行星行间之中,我们发现,那一万物从中出的原始汤仍存留在我们身上。我们仍然是镍基和半碳基、半硅基的。我们非但没有现代过,很可能,我们也没有真正成为人类过,我们仍是有所缺的人类。

 

“行于泥浆”是汪建伟在镍本体上用色彩也就是工业油漆对世界的重新调制和调谐,是在用色彩重新去制作世界。思辨性艺术是当前人类作出的迫不及待的冒险。我们必须在这个全行星空内将自己赌出去:这就是汪建伟的这一组思辨雕塑和思辨绘画的意图。他因而是最早闯入人类世艺术的中国当代艺术家。

 

对于公众而言,思辨性艺术意味着:面对艺术作品,公众并不只是观察者,而是:他们自己也成了被到了赌场桌上的筹码,或者说,他们也主动将自己搁到了赌场桌上。进入“行于泥浆”的现场,你就会有这种被掷于赌桌面上的浑身的犀利感。因为,你所面对的是一个由16个思辨雕塑和思辨绘画作品围成的全行星公园。

 

 

[尾声]

 

我们至今生活在寒武纪大爆炸的后果里,比如,必须与硬币和手机上被抛光露出的镍为伍。五亿三千万年来,镍一直发着光,不论人类到场了没有,是硬,还是萎。

 

“寒武纪”和“总是,不是全部”之后,汪建伟的新展“行于泥浆”将当代艺术稀释到了全行星深度时间之中,用一种后太空、超科幻的个人美学,来激将观众的感受力。将艺术叠加到科学和哲学之后,他将自己的工作更严格地执行到了哈曼主义的条款下,将绘画与雕塑同时思辨化,并将当代艺术的基本方法论拉到人类世艺术的斗篷下,用工业材料调戏自然材料,又用后者忽悠前者,生生地给中国的当代艺术几何加上了好几条延长线和辅助线。

 

附-1 “知乎”条目

 

寒武纪是地质年代划分中属显生宙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距今约5.7亿至5.1亿年。它是地球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发展的时期。在寒武纪开始后的短短数百万年时间里,包括现生动物的几乎所有类群祖先在内的大量多细胞生物突然涌现。这一爆发式的生物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附-2 Tim Lenton的 《地球系统科学》(104-06页)对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介绍:

 

10亿年前地球进入新元古代的气候大混乱之中。洋底也开始氧化,动物开始出现。7.4亿年前,海藻开始普及,碳开始沉入海底。真核真菌、海藻和地衣形成了早期微生物生态系统。地壳决裂后造成热带土地的硅化。这加快了各大陆的风化,更多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冷却了地球。于是地球表面又太冷,造成7.15亿年前的冰川化。然后又从热带荡回来,重新变热。

 

这表明地球气候变化会走滚雪球效应。融化过程就将大量钙和镁带进海洋。那时也有了真核真菌,但是,对于它们,我们目前还没有化石证据。埃迪卡拉生物群(Ediacaran biota)是1946年发现于澳大利亚南部埃迪卡拉(Ediacara)山地的末远古系庞德石英岩中的化石群。这个生物群出现于5.75亿年前,那时,海绵体动物出现了。然后是寻食动物出现了。

 

最早的化石是动物胚胎和海藻及真菌。至5.4-5.15亿年前发生了寒武纪(生物种类)大爆炸。从此,植物进化排除了海水中的一些碳和沉积物中的磷,海洋中就形成了现代食物的原型。这才有现代世界的诞生。

 

3.7亿年前,地球上的光合作用已达到今天的水平,进入今天的这种生命孕育和生物地质化学循环过程:产生了我们今天理解的盖娅层。

 

这是地球表面共同经历的变化,都由罕见的进化运动引起,导致生物圈内的能源捕捉和物质流动的新方向,也增加了生物物质和信息处理的复杂性。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病例分享:髓外浸润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

一般资料

患者男,53岁,因“诊断多发性骨髓瘤22月,腹痛2周余”于2020年10月22日经门诊收治入院。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年余,现口服“厄贝沙坦150mg qd,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 qd”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现病史:患者2018年9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后加重,在当地予对症治疗后略有好转,2018年12月腰痛加重,不能行走,12-20于他院查腰椎MRI:L3椎体压缩性骨折,局部信号异常,考虑病理性骨折可能性大;T11、T12、L1、L2、4椎体及其附件、S1、2椎体异常强化,血液系统疾病?请结合其他检查;腰骶椎退变。建议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12-24于我院就诊。

辅助检查

(1)免疫八项:免疫球蛋白G 121.00g/L,免疫球蛋白A<0.0667g/L,免疫球蛋白M 0.09g/L,补体C3 0.58g/L,补体C4 0.07g/L;Kap轻链16700mg/dl,Lam轻链<30.0mg/dl;

(2)免疫固定电泳:IgG阳性(+),K阳性(+);

(3)骨髓细胞形态学:1.多发性骨髓瘤,结合临床、分子生生物学检查考虑。2.缺铁可能,建议铁代谢检查。

骨髓染色体正常核型;MM相关FISH检测阴性。

诊断

1. 多发性骨髓瘤(IgG,K,DS Ⅲ期A组,ISS Ⅱ期,R-ISS Ⅱ期);2.高血压病。

治疗过程

2018-12-26至2019-7-15予CPD方案(环磷酰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化疗6周期。2019-2-26复查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gG阳性(+),K阳性(+);免疫八项:免疫球蛋白G 19.10g/L;Kap轻链2450mg/dl,Lam轻链148mg/dl;尿Kap轻连16.50mg/dl;尿Lam轻连<5.00mg/dl。疾病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2019-7-13复查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gG阳性(+),K阳性(+);免疫八项:免疫球蛋白G 19.50g/L;Kap轻链2620mg/dl,Lam轻链132mg/dl;尿Kap轻连17.50mg/dl;尿Lam轻连<5.00mg/dl。疾病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

2019-08-14行PDA联化疗:硼替佐米3mg d1,8,地塞米松10mg d1-4,8,多柔比星脂质体40mg d2。2019-09-12至2019-10-23日行PDA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多柔比星脂质体40mg d2)化疗2周期。2019-10-23行PDAR方案化疗:硼替佐米3mg d1、8,地塞米松15mg d1-4、8,多柔比星脂质体40mg d1,来那度胺25mg qd*21天。2019-11-28至2020-8-13行PDR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化疗6周期。2020-1-6复查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gG阳性(+),K阳性(+);免疫八项:免疫球蛋白G 11.0g/L;Kap轻链1520mg/dl,Lam轻链148mg/dl;尿Kap轻连10.50mg/dl;尿Lam轻连<5.00mg/dl。疾病疗效评价为非常好的部分缓解。2020-03-07复查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gG阳性(+),K阳性(+);免疫八项:免疫球蛋白G19.40g/L;免疫球蛋白A0.43g/L;Kap轻链2340mg/dl,Lam轻链243mg/dl;轻链KAPPA定量(尿):尿Kap轻连14.40mg/dl;尿Lam轻连<5.00mg/dl;血游离轻链:游离轻链κ44.0mg/L,游离轻链λ16.0mg/L,κ/λ2.750。疾病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

2020-08-21查骨髓细胞形态学 1.骨髓增生活跃,浆细胞占12.5%。2.巨核增生减低,血小板减少。骨髓流式:骨髓见正常浆细胞占0.04%,见异常浆细胞2.28%,表达CD138、CD38、CD56和c-kappa,不表达CD27、CD19、c-lambda和CD45(细胞总数20万)。提示多发性骨髓瘤复发。2020-08-25予加用亚砷酸10mg qd 静滴×10d,停用来那度胺,09-03开始服用泊马度胺4mg qd(共21天)。

2020-10-20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78*109/L,血红蛋白118g/L,血小板17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7.3%,淋巴细胞百分比28.9%;急诊肾功能:钠134.1mmol/L。免疫八项:免疫球蛋白A0.13g/L,免疫球蛋白M0.19g/L,补体C4 0.43g/L,C反应蛋白30.50mg/L;Kap轻链1700mg/dl;Lam轻链101mg/dl;凝血七项:纤维蛋白原(FIB)5.48g/L,D-二聚体(D-D)0.85mg/L,血浆抗凝血酶72%;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计数23/ul,免疫固定电泳(组套):IgG阳性(+),K阳性(+),血β2-mG2.35ug/ml,胸腰椎体及骨盆骨多发骨质破坏,符合多发骨髓瘤改变,伴胸12-腰4椎体压缩性骨折。全腹部CT增强:腹膜后肿块,考虑恶性病变:(1)多发骨髓瘤髓外浸润可能;胸腰椎体及骨盆骨多发骨质破坏,符合多发性骨髓瘤;伴胸12-腰4椎体压缩性骨折。2020-11-09胸部高分辨CT平扫(HRCT):胸椎退变,胸椎骨质疏松伴压缩性改变,符合多发骨髓瘤改变,较前片大致相仿,建议胸椎MR检查;腹腔及腹膜后结节及肿块,较前为新发,考虑骨髓瘤髓外浸润可能,建议中腹部MR平扫+增强检查。

病例分享:髓外浸润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

复发进展后治疗

患者腹膜后多发软组织肿胀,2020-10-21予地塞米松15mg qd静滴(共6天)减低肿瘤负荷,2020-10-27予联合化疗:依托泊苷100mg 静滴d1-5,苯达莫司汀150mg 静滴d1-2。同时予保肝、护胃、止吐、碱化水化等支持治疗,病程中患者出现急性胰腺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征象,予禁食、胃肠减压、鼻肠管营养支持、生长抑素、乌司他丁、抗感染、抑酸护胃、输血、止血、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好转,腹部包块有所缩小,感染、消化道出血有所控制。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予刺激造血、输血支持治疗。

2020-11-17肾功能:糖6.47mmol/L,钠135.6mmol/L,磷0.51mmol/L,脂肪酶185U/L;尿淀粉酶测定未见异常。2020-11-18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40*109/L,红细胞计数2.97*1012/L,血红蛋白99g/L,血小板4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3.8%,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90*109/L。患者目前腹痛间作,生命体征平稳,出院转至外院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

总结

患者为中年多发性骨髓瘤(IgG,K,DS Ⅲ期A组,ISS Ⅱ期,R-ISS Ⅱ期),发病时存在腰椎髓外侵犯病灶,经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来那度胺为主治疗后,疾病一度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多次建议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但患者拒做。后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为主方案持续巩固维持治疗,第20月时患者疾病复发进展,加用亚砷酸、泊马度胺治疗,但疾病未控制,此次入院后出现腹腔巨大包块,结合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考虑骨髓瘤髓外浸润病灶,预后不佳,改予依托泊苷、苯达莫司汀化疗,但效果欠佳,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胰腺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征象,经积极救治有所控制,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拟至外院行CAR-T细胞免疫治疗,若有效,可序贯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目前疾病复发进展,全身多脏器功能不全,体能状况差,预后较差。因而,对于年龄不大、体能状况好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如果起初治疗达到平台期时,应尽早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

目前针对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可选择的新药较少,许多药物仍处在临床试验阶段。对于来那度胺治疗后复发或来那度胺耐药的患者,目前可以选择泊马度胺进行治疗。卡非佐米近年有望进入中国,对于硼替佐米治疗后复发或硼替佐米耐药的患者,未来可以选择卡非佐米进行治疗。抗CD38单克隆抗体达雷妥尤单抗目前已在国内上市,对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达雷妥尤单抗也是疗效较好的一种治疗选择。目前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无论是泊马度胺还是抗CD38单抗价格都相对昂贵。中国的CAR-T治疗研发引领全球,开展了许多CAR-T相关的临床试验或者研究者发起的研究。CAR-T临床试验相关检查及治疗是免费的。研究者发起的CAR-T相关的临床研究,虽然不是完全免费,但是CAR-T的制备、治疗都是免费的,患者只需要支付部分住院费用和检查费用,也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经济上的负担。

髓外疾病(EMD)是MM治疗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少数MM患者,会出现EMD,通常出现在诸如肝脏、中枢神经系统、胸膜、淋巴结、肌肉、皮肤等骨髓以外的软组织。有研究报道EMD发生的频率高低不一,多发性骨髓瘤在初诊时EMD发生频率较低,约0.4%~7%,而在复发或进展的MM(RRMM)患者中EMD的发生频率显著增加,文献报道可达20%~30%。EMD处理难度较大,对于MM伴EMD患者需要使用强度较高的治疗方案,目前对MM伴EMD主要采用新药诱导治疗联合双次自体移植的方案,提升治疗的有效性。CAR-T疗法对于MM伴EMD的有效性也值得关注。髓外MM(EMM)和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SPCL)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使用多种新药。如果患者早期疗效不佳,可以改用淋巴瘤的治疗方案或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EMD的具体分子机制仍然不明,目前已有研究认为可能与缺氧及黏附分子的异常有关。研究人员分析了常见治疗药物的应用(例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硼替佐米)是否增加EMD的发生及EMD对新药的反应,发现在诊断后3年内有3%的MM患者可出现EMD,但与药物治疗并未获得确切关系,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患者似乎有较高的EMD发生频率,相关的因素还包括前期治疗线数及年龄。EMD通常见于难治或复发的患者中,与预后不良有关。伴有EMD的患者中位总生存通常不超过6个月,而且血行播撒的EMD通常比骨髓直接浸润的浆细胞瘤预后更差。因此,临床上常常倾向针对伴有EMD的患者使用高危骨髓瘤相对较强的化疗方案,但疗效仍不尽满意,如何改善EMD骨髓瘤患者的疗效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特别鸣谢 江苏省中医院 李峻

转载自:益相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ssPPHlkLDnx4dkffWr1dg

病例分享:1例球蛋白升高骨髓瘤患者的治疗过程

01

一般资料

患者女,59岁,因“腰背部疼痛+发热“入院。2019年9月患者因跌倒起身时扭伤腰部,当即感觉腰背部疼痛,活动不利,未予重视,09月03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遂至急诊就诊,后转至骨科,最终在血液科确诊并接受治疗。

02

辅助检查

生化检查:总蛋白85.85 g/L,白蛋白22.80 g/L,球蛋白63.05 g/L,白/球蛋白0.4,LDH 169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40 U/L,总胆红素4.67 umol/L,a-L-岩藻糖甘酶79.3 U/L,尿酸364.2 umol/L,肾小球滤过滤86.6 ml/min。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25*109/L,红细胞计数2.94*1012/L,血红蛋白86 g/L,血小板297*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31*109/L。


尿常规:维生素C++,白细胞计数33/ul,鳞状上皮细胞16/ul。


粪便常规、输血前筛查、血沉:未见明显异常。


风湿三项:C反应蛋白114.00mg/L。


十二导心电图检查:1、窦性心律2、正常范围心电图。


影像学检查:

腰椎椎CT平扫+二维/三维重建示胸腰骶椎体椎体及附件多发骨质破坏伴胸12椎体软组织肿块。胸部高分辨CT平扫示两肺下叶间质性改变,两肺下叶少许纤维化。胸12-腰1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块,建议椎体MRI平扫+增强检查;主动脉粥样硬化;胸椎退行性改变。

附见:胆囊内件分层,泥沙样结石可能;肝左叶囊肿可能,左侧肾上腺小腺瘤可能。腰椎磁共振平扫示胸腰骶椎体椎体及附件多发骨质破坏伴12椎体软组织肿块;腰椎退行性改变;腰2-骶1椎体终板炎。


免疫八项:免疫球蛋白G 60.20 g/L,免疫球蛋白A 0.73 g/L,免疫球蛋白M 0.32 g/L,补体C4 0.14 g/L,C反应蛋白115.00 mg/L。


轻链检查:血清Kap轻链417 mg/dl,血清Lam轻链4350 mg/dl;尿Kap轻链2.64 mg/dl,尿Lam轻链27.20  mg/dl。


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gG阳性(+),L阳性(+)。


骨髓穿刺:浆细胞占20.5%,可见幼浆,多核浆。骨髓组织中浆细胞显著增多,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考虑浆细胞骨髓瘤。


骨髓流式:骨髓见异常浆细胞占0.87%,表达CD138、CD56和CD38,不表达CD27、CD19和CD45,轻链限制性表达。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表达κ个别(+),λ(++),CD38(+), CD138(+), CD56(+),CD20(-),CD3(-),CD79a局部(+)。造血组织表达CD15局部(+),MPO局部(+),Ki-67(70%+),CD61散在(+),Hb-A部分(+)。


FISH检测:13q14缺失阳性87%;Rb1缺失阳性85%;P53缺失阳性14%;1q21扩增阳性75%;IgH重排阳性89%。


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明显异常。


03

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IgG λ型,DS Ⅲ期A组,ISS Ⅱ期,R-ISS Ⅱ期)。

04

治疗过程

2019-09-11、2019-10-21行CVD方案(环磷酰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化疗2疗程,2019-10-20 IgG 20.7 g/L,Lam轻链1570 mg/dl;Hb 114g/L; 2020-1-7 IgG 14.4 g/L,Lam轻链1150mg/dl;24h尿Lam轻链 正常范围。免疫固定电泳仍为阳性。疾病疗效评价为VGPR。

2019-11-12、2019-12-09予DVD方案(多柔比星脂质体+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化疗2疗程,2020-01-08予EVD方案(表柔比星+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巩固化疗1疗程,2020-2-9腰椎MRI:腰2、部分骶椎体异常信号,较2019-9-7片病灶减少,胸12椎体病理性骨折。辅助检查回报示疾病疗效评价仍为VGPR。

2020-02-08、2020-04-02、2020-5-14、2020-06-24、2020-7-29、2020-09-10予V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化疗6疗程,2020-03出现左上臂带状疱疹,疼痛明显,伴左上肢运动功能受损,肌力下降,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针灸、康复锻炼等治疗后,目前左上肢运动功能恢复,肌力正常,但仍有左上肢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2020-4-1起随访至2021-4-15血清免疫固定电泳为弱阳性。2020-9-9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浆细胞1%。骨髓流式:骨髓异常浆细胞占0.09%,表达CD138、CD56和CD38,不表达CD27、CD19和CD45,轻链限制性表达(20.0万)。血清游离轻链正常。

2020-10-08、2020-11-07、2020-12-23、2021-1-21予VDR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维持治疗4疗程。同时予帕米磷酸二钠减轻骨质破坏等对症支持治疗,化疗过程顺利。期间查血清IgG、Lam轻链、24h尿Lam轻链、血清游离轻链均正常范围,免疫固定电泳弱阳性。2021-4-16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浆细胞1%。骨髓流式:骨髓异常浆细胞占0.03%,表达CD138、CD56和CD38,不表达CD27、CD19和CD45,轻链限制性表达(20.0万)。

病例分享:1例球蛋白升高骨髓瘤患者的治疗过程

现患者神志清,精神可,腰酸间作,偶有乏力,左侧肩部疼痛、偶有麻木,无恶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心慌,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胃纳可,夜寐安,二便尚调。

患者拒绝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当前疾病评估为VGPR,目前仍予VDR方案维持治疗中。

总结

本患者因腰背部疼痛入院,辗转急诊、骨科后转诊至血液科,生化检查发现球蛋白异常增高,电泳检查阳性,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属于血液科诊治范畴,占血液系统肿瘤10%,病变常累及肋骨、胸椎、腰椎、骨盆等骨骼。由于相应骨骼的疼痛,患者常首诊于骨科或疼痛科,常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和风湿性疾病等相鉴别诊断。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容易与上述这些疾病相混淆,可能发生漏诊或误诊。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质破坏,需要采用正确的检测方式进行诊断。很多存在骨质破坏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会到骨科首诊,骨科大夫常常采用X光片进行检查骨病。但X光片检查脊柱病变的敏感性不足,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诊断价值较低。怀疑骨髓瘤患者推荐先进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如果红细胞沉降率超过70mm/h,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判断患者究竟是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还是骨质破坏。

目前临床上PET-CT检测较为普遍,但PET-CT检测对骨病的诊断意义有限。血液科通常使用骨髓穿刺进行诊断。骨髓穿刺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诊断,对于疑似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往往需要多个部位骨髓穿刺,以更好判断患者浆细胞水平。

该患者明确诊断后,根据诊断结果多发性骨髓瘤(IgG、λ型,DS Ⅲ期A组,ISS Ⅱ期,R-ISS Ⅱ期),且患者初诊时有胸椎12椎体旁髓外浸润病灶,骨髓FISH检测存在13q14缺失、Rb1缺失、1q21扩增阳性,这些均为不良预后因素。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为主化疗治疗后,疾病评估达VGPR,建议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但患者拒绝,故给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方案巩固维持治疗,患者持续维持VGPR,疾病处于平台期,后期需坚持维持治疗,定期复查MRD。

目前临床指南将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分为适合移植的患者和不适合移植的患者。对于不适合移植的患者,治疗方案主要选择含细胞毒性药物的新药联合化疗,细胞毒药物起效相对缓慢,但是缓解时间长,复发慢。对于适合移植的患者,临床上通常采取起效较快的靶向治疗,使患者尽快达到缓解后接受移植。在马法兰尚未进入国内的时期,适合移植的患者和不适合移植的患者治疗方案基本相似。目前马法兰已经进入国内,不适合移植的患者一线治疗主要采用马法兰联合硼替佐米的治疗方案。除此之外,VR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也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无论患者是否适合接受移植,一线治疗均可采用VRd方案。VRd方案对于部分老年、伴随疾病多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这部分患者可以选择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或者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的两药联合方案。此外,肾功能较差的患者不适合使用来那度胺,这部分患者可以选择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细胞毒性药物(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的治疗方案。

特别鸣谢:江苏省中医院  李峻

转载自:益相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Bupy0rE5gZowNQ3W8Kt-Q

【强效缓解,安之若素】以伊达比星为基础的“3+7”方案实现患者的疗效与安全获益

病例来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病例执笔 洪鸣 博士;病例指导 钱思轩 教授

  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35岁,因“乏力2月余,全身皮疹20余天”就诊。患者于2021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活动后加重,未予以重视。2021年4月无明显诱因右上肢皮疹,无瘙痒,予以炉甘石洗剂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进展为全身皮疹,伴牙龈充血肿胀,刷牙时易出血,伴一过性发热,体温39.9℃,无咳嗽咳痰,无头晕头痛,遂外院就诊,诊断为“玫瑰糠疹”,梅毒抗体检测阴性,予以相应治疗(具体不详)后未见明显好转,患者于2021-5-4就诊我院血液科。体格检查:T:36.5℃,BP:125/65mmHg,R:18次/分,P:80次/分。神清,无病容,皮肤黏膜色泽正常,全身皮肤可见皮疹,以双上肢及腹部为主,无溃疡,无瘢痕。颈部触及一肿大淋巴结,直径约1cm,质韧,无压痛,活动度可。双肺呼吸音轻,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8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正常,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病理征(-)。


  初诊资料


1

血常规(2021-5-4):

WBC 55.86×109/L,ANC 5.59×109/L,HGB 84g/L,PLT 75×109/L。

2

肝胆胰脾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3

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范围心电图。

4

超声心动图:左室稍大;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轻-中度三尖关闭不全;少量心包积液, EF:66.9%,肺动脉收缩压约为32 mmHg。

5

脑利钠肽前体(PRO-BNP):

116 ng/L,未见明显异常。

6

骨髓涂片细胞学(2021-5-4):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增生减低,各阶段粒细胞比例减低,各阶段细胞形态大致正常。红系增生减低,中晚幼红比例减低,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减低,形态大致正常。见巨核细胞66个,血小板散在可见。单核系统异常增生,原幼单占80.4%。组化:POX 染色原幼细胞阴性,PAS染色原幼细胞阳性率29%,NAE 染色原幼细胞阳性率91%,NAE+NaF 染色原幼细胞阳性率33%。考虑为AML-M5。

7

流式免疫分型(2021-5-4):

在CD45/SSC点图上射门分析,原始细胞分布区域可见异常细胞群体,约占有核细胞的78%。主要表达cMPO、CD64、CD14、CD15、HLA-DR、CD13、 CD33、CD123、CD3、CD4、CD9,以及少部分CD66c、CD11b、CD11c、CD10、CD38、CD81。考虑AML,伴单核细胞分化(见图 1)。

【强效缓解,安之若素】以伊达比星为基础的“3+7”方案实现患者的疗效与安全获益

图 1. 流式免疫分型检查结果。

8

骨髓活检:骨髓增生极度活跃(98%)。幼稚细胞弥漫性增生,约占有核细胞90%。红系增生减低,形态大致正常。组化:CD34:-,MPO:粒细胞+,Lysozyme++,CD117:-,CD3:-,PAX5:-,TdT:-。提示AML。

9

染色体分析:未见分裂象。 

10

基因检测:BCR/ABL 融合基因FISH检测阴性。56种白血病相关基因筛查检测均为阴性(见图 2)。

【强效缓解,安之若素】以伊达比星为基础的“3+7”方案实现患者的疗效与安全获益

图 2. 56 种白血病相关基因筛查检测结果。

11

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5)。



治疗过程


1.诱导治疗:

2021-5-8行DAC+IA诱导化疗,具体为:地西他滨 25 mg dl-d5;伊达比星 20 mg、20 mg、10 mg d3-d5;阿糖胞苷 80 mg q12h d3-d7。


2.诱导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处理:

骨髓抑制:

患者化疗后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WBC、ANC、HGB、PLT分别在化疗结束后第5天、第8天、第5天、第10天降到最低值,期间予以瑞白升白细胞,输注红细胞、血小板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血细胞逐渐恢复。

表 1. 化疗后骨髓抑制恢复情况

【强效缓解,安之若素】以伊达比星为基础的“3+7”方案实现患者的疗效与安全获益

发热和感染:

患者诉2021-5-12鼻出血伴喉部咳出少量血丝,2021-5-13喉部咳出少量鲜红色血液,约1ml 左右。2021-5-18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4℃,无咳嗽咳痰等不适,测血压87/56mm Hg,P:110次/分。一般细菌培养未培养出细菌,G试验、GM试验未见明 显异常。综合考虑,患者出现发热现象,血压偏低,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予以比阿培南(0.6g q12h)+替考拉宁(0.4g qd)+伏立康唑(250mg q12h)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同时予以心电监护、补液、降温,患者治疗后好转,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3、诱导治疗效果:

血常规(2021-6-19):

WBC 6.99×109/L,HGB 110g/L,PLT 86×109/L。

骨髓细胞学(2021-6-28):

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增生活跃,各阶段细胞形态及比例大致正常。红系增生活跃,中晚幼比例正常,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减低,形态大致正常。见巨核细胞21个,血小板成簇可见。未见异常细胞。白细胞总数正常,分类叶核、淋巴细胞比例正常,形态正常。疗效评价为CR。

流式免疫分型(2021-6-29):

MRD 转阴。

4.后续治疗计划

预计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进行4周期巩固治疗,具体剂量为3g q12h d1-3。

患者目前接受1个疗程巩固治疗,临床考虑CR,暂未做骨髓确认。



专家点评


01

诱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1.1 “3+7”方案诱导治疗缓解率高

“3+7”方案是成人AML诱导治疗的标准方案,3+7方案中常用含伊达比星的IA方案,相对于柔红霉素,伊达比星的不良反应更轻,心脏毒性更小,是一种优良的临床用药。 

经多个国际临床验证,伊达比星可应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危险分层的AML患者,CR率均≥80%,且伊达比星CR率高于柔红霉素,是高缓解率和长生存期的保障。 

Sweden研究中共入组279例初发或继发AML患者,中高危患者比例达93%,所有患者诱导治疗均接受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结果表明伊含达比星的诱导治疗方案总体CR率高达80%。中位随访90个月,患者4年OS位44%,获得CR患者的中位OS为5.9年。 

AML-92研究旨在评估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诱导治疗的缓解率和强化治疗的远期疗效,共入组327例初发AML(APL除外)患者,结果表明总体诱导治疗CR率高达82%,<60岁、≥60岁患者5年OS分别为45%、38%,10年OS分别为 39%、31%。提示巩固治疗中伊达比星及大剂量阿糖胞苷进一步提高总体生存,老年患者同样获益。

1.2 “3+7”方案在真实世界中的治疗地位不可取代

真实世界中部分AML患者无良好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于使用标准方案治疗后未能完全缓解的患者,亟需新的化疗方案提升诱导成功率,在标准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其他药物成为AML诱导治疗的探索热点。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开放标签的研究表明ADE(阿糖胞苷、柔红霉素、依托泊苷)±DAC(地西他滨)对于儿童AML患者CR率高、MRD转阴率高,安全性良好。为进一步探索其对成人AML患者的疗效,一项多中心、随机化研究探索对比了了阿糖胞苷/ 阿扎胞苷+伊达比星+依托泊苷诱导治疗成人AML患者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阿扎胞苷代替标准方案中的阿糖胞苷,患者的CR率、EFS和OS均显著降低,因而阿扎胞苷不能代替标准方案中的阿糖胞苷,也进一步说明了对于成人 AML患者的治疗,标准3+7方案不可取代的治疗地位。因此,为进一步提高AML诱导治疗的CR率,药物选择方面,需要考虑与标准3+7方案联合而非取代的方式。 

因此,对于年轻AML患者的诱导治疗方案选择,伊达比星+阿糖胞苷的标准方案是治疗基石,选择其他药物仍需以标准方案为基础探索联合治疗方案,才能给或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02

治疗期间感染的监测

AML患者诱导治疗期间骨髓抑制不可避免,粒缺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其感染的发生率与粒缺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在接受≥1个疗程的化疗后,80%以上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10%~50%的实体肿瘤患者会发生粒缺感染,且常伴有较高的病死率。根据我国血液病粒缺伴发热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粒缺伴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①中心静脉置管;②消化道黏膜炎;③既往90d 内暴露于广谱抗菌药物;④粒缺持续时间>7d。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首先确定粒缺患者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分析并掌握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这是确保及时有效抗感染治疗的前提。 

粒缺感染的患者往往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尽早给予有效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至关重要。在选择抗菌药物之前,需要对粒缺感染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尽可能发现隐匿的感染部位;同时评估生命体征、检测肝功能、电解质等实验室指标,了解感染的严重程度。国内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常见的粒缺感染部位是肺,其后依次为上呼吸道、肛周、血流感染等,但在临床中仍会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明确感染部位。无论感染部位能否明确,根据临床表现,还需要对可能发生感染的部位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并将以此作为抗生素调整的依据。 

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感染的发生,才能给予及时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鉴于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耗时较长,而且感染微生物的培养阳性率低,因此细菌培养对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初始抗菌药物的选择帮助不大。近年来,PCT、CRP、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等感染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这些标志物对帮助鉴别发热的病原学和病因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动态监测和评价还可用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并指导抗菌药物治疗的启动及停用。

03

安必健为更多AML患者带来获益

伊达比星是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AML治疗的基石药物,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安必健®同原研药品质相似,是国内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伊达比星,具有更先进处方工艺、卓越的产品质量,且疗效安全性俱佳,期待未来可以更大程度造福我国白血病患者。


【强效缓解,安之若素】以伊达比星为基础的“3+7”方案实现患者的疗效与安全获益

专家简介

钱思轩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科行政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强效缓解,安之若素】以伊达比星为基础的“3+7”方案实现患者的疗效与安全获益

● 江苏省老年医学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兼总干事; 

● 江苏省血液学分会白血病组委员;

● 江苏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学专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髓系肿瘤学组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骨髓增殖性肿瘤工作组委员;

● 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 髓细胞恶性疾病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科技部“863计划”合作项目2项、卫生部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合作项目2项。

【强效缓解,安之若素】以伊达比星为基础的“3+7”方案实现患者的疗效与安全获益

洪鸣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中西整合医学专业学组成员;

●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治疗分会常委;

●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 专业方向为髓系肿瘤及白血病。

转载自:益相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WkThwNyguqsjWxB80UB1w

病例分享: 1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乙肝后肝硬化的病例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的浆细胞病,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其来源于异常克隆的浆细胞。患者可能出现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疾病晚期由于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患者可以出现贫血、出血、多合并细菌感染,有时也可以出现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因为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人而异,所以患者对各种治疗反应的结果也各有差异。

肝硬化在我国主要因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需长期口服抗病毒治疗。肝硬化可分为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若出现失代偿期,则患者会出现顽固性腹水,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异常等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合并多发性骨髓瘤后明显增加治疗难度,在治疗过程中需评估病情同时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根据相关检查结果再调整治疗方案。

PART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因“乏力纳差2月”至血液科住院:患者于2019-9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纳差不适,未予以重视,后自觉症状加重,于2019-9-30就诊,查血常规示:WBC 2.6*10^9 /L,HB 98 g/L,免疫球蛋白IgG 57.7 g/L,未予以特殊处理及进一步检查,因患者既往有乙肝肝硬化,随后入住消化内科,查生化示球蛋白进行性上升,贫血加重,HB 71 g/L,并出现肾功能不全,肌酐 186 umol/L,请血液科会诊后考虑多发性骨髓瘤,转入血液科明确诊断及治疗。入血液科后立即完善骨髓检查,骨髓细胞学提示: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病理示:浆细胞增值性疾病。免疫固定电泳示:IgG-KAP型M蛋白血症。游离K-轻链:2350 mg/L,结合骨髓结果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既往病史:乙肝后肝硬化5年,长期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

入院时查体: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


治疗过程:患者确诊后针对多发性骨髓瘤于2019-1-2予以改良PCD(硼替佐米 2.18 mg*D1,D4,D8,D11+环磷酰胺 0.2*D1,D4,D8,D11+地塞米松 40mg*D1-4)方案化疗4周期;因患者有乙肝肝硬化,无腹水,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异常,考虑肝硬化代偿期,考虑有脾功能亢进,此病人长期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无相关临床症状,辅助检查仅表现为导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基数较低,遂将环磷酰胺减量,以免导致重度骨髓抑制。4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提示:异常浆细胞1%。MRD(流式):可见0.02%(2*10^-4)的表型异常的浆细胞,血及尿免疫固定电泳均未见M蛋白血症。结合检查结果提示疾病达CR。随后又行原方案化疗2周期。再次复查MRD(流式):未见免疫表型明显异常的浆细胞(残留瘤细胞小于10^-4)。

PART 2 病例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3/10万,占血液系统肿瘤10%,此病漏诊及误诊率极高,很多患者早期可能只出现单一症状,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预后尤其重要。近年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多发性骨髓瘤的缓解率及生存期。硼替佐米现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治疗用药,联合阿霉素,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及来那度胺等药物后,可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本文报道1例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希望对临床医生诊治多发性骨髓瘤提供帮助。

本例患者采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及环磷酰胺三药联合,增加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克服了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疗程治疗完成后,复查结果显示良好。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如:腹胀,腹泻,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脱发,手足麻木等等,若不良反应较重,可能会降低患者依从性,从而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本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及手足麻木(神经毒性),这主要是硼替佐米的药物副作用导致,予以甲钴胺,洛哌丁胺及蒙脱石散等药物对症治疗后稍有好转,未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在处理药物毒性方面,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的措施,例如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甲钴胺;缓解腹泻症状等药物如洛哌丁胺,蒙脱石散等等,一般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有极少数患者因不能耐受毒副作用而被迫停药。在临床工作中需密切注意,早发现早治疗,可使患者获益。

此患者在评估病情时增加了MRD(流式)的检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MRD越小,该类患者疾病缓解深度越深,达到复发时间相应延长,可以使患者达到较为长久的生存,遂临床中不仅要监测骨髓细胞学中的浆细胞比例及血尿固定电泳,还需监测MRD,这对评估患者的预后是很有必要的。当患者MRD转阴后,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建议患者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获得较为长久的生存。

在合并乙肝及肝硬化的患者中,血液科医生治疗此类患者过程中因注意激素的剂量,大量激素使用后可导致病毒复制,遂治疗前后需实时监测患者HBV-DNA病毒复制量,若导致病毒明显复制,后期治疗过程中需将激素减量,同时可考虑加用抗病毒药物。

PART 3 小结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较以往逐渐升高,其治疗的方向已从骨髓瘤细胞的治疗模式逐渐转向为骨髓微环境的治疗模式,包括化疗,放疗,手术治疗以及自体干细胞移植。医生需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减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相关并发症。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目标及难点为延长患者生存期,缓解越深,生存获益越大,治疗方案在初始治疗时让患者尽可能达到深度缓解,使患者可以获得长久的生存。

特别鸣谢:铜陵市立医院 邢恋

转载自:益相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CGWs3mbRp4b6xImZHFveQ

病例分享:1例新诊断高危骨髓瘤患者的诊疗经过分享

临床资料

1

病史介绍:

患者,杨某,女,66岁,退休职工。因“腰部、髋部、大腿后侧疼痛伴麻木2月余”就诊。患者于2020年5月出现右侧髋部疼痛,翻身疼痛加重,数日后出现腰部持续疼痛,逐渐出现腰部活动受限,被迫体位,疼痛进一步加重;行中医针灸、按摩及口服中药治疗无效。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Bpmax 150/90mmHg,口服尼福达20mg/日,控制平稳;无糖尿病、冠心病史;无肝炎、结核病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对甲硝唑、头孢类过敏。

2

个人史:无特殊。

3

家族史:父母及兄妹无肿瘤及血液疾病史。

4

入院情况:

于2020-07-24就诊于骨科,查腰椎MRI:腰2、3、4椎体爆裂性骨折,椎管狭窄;血常规:HGB 70g/L,WBC 7.34×109/L,PLT 149×109/L;ESR 105mm/h;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阳性;血生化:TP 126g/L,GLB 106.3g/L,ALB 19.7g/L,Cr 184μmol/L,UA 479μmol/L,Ca2+   2.47mmo1/L,ALP 78U/L,LDH 231U/L;考虑是多发性骨髓瘤。

于2020-7-29转入血液科治疗。患者由平车推入病房,腰部及髋部剧烈疼痛,被动体位,腰部活动受限,不能翻身。查体:贫血貌,腰椎3、4、5棘突压痛阳性,髋关节压痛阳性,双下肢水肿。

实验室检查

1、免疫球蛋白:lgG:10005mg/dl↑,IgA9mg/dl↓,IgM 14.1mg/dl↓;


2、Kappa轻链:2.5g/L,λ轻链22.5g/L↑,κ/λ=0.11↓;β2-MG 10mg/L;


3、骨穿:骨髓原、幼稚浆细胞52.5%,(可见双核、多核,畸形核、花瓣核),外周血:原、幼浆细胞占4%;


4、血、尿免疫固定电泳:M蛋白阳性,IgG-λ型,血M蛋白 80.03g/L,24h尿λ轻链746mg;

5、血清游离轻链:F-κ5.5mg/L,F-λ690mg/L↑, κ/λ=0.008↓;


6、FISH检测:IGH重排阳性(93.75%),RB1缺失阳性(82.5%),TP53缺失阴性,1q21扩增阳性(90%),IGH/FGFR3融合阳性(77%),IGH/MAF(-), IGH/CCND1(-);


7、染色体:因标本量少,未做。


8、MRI如下图1所示:


1例新诊断高危骨髓瘤患者的诊疗经过分享

图1 实验室检查MRI

诊断及分型



1、多发性骨髓瘤IgG-入轻链型,DSⅢ期B ISSⅢ R-ISSⅢ mSMART 高危,GA评分2分

2、高血压1级(中危组)

治疗方案及经过

1

诊疗经过:

2020年7月30日至2020年8月27日,患者接受VCD方案2个周期的治疗,具体方案为:硼替佐米2.2mg d1,4,8,11;环磷酰胺300mg d1-4;地塞米松20mg d1-4,8-9,11-12。2个周期后因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遂调整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用法用量。继续使用VRD方案4个疗程。

1例新诊断高危骨髓瘤患者的诊疗经过分享

图2 治疗期间各指标变化情况

2

不良反应处理:

治疗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感染突然袭来;第3周期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发热、气短、咯血,以美罗培南+替考拉宁+伏立康唑抗感染,后又换为替加环素+卡泊芬净。

此外,该患者出现神经毒性(PN)1级(手、脚末端麻木感),给予硼替佐米减量治疗;同时硫辛酸、神经妥乐平支持治疗。

1例新诊断高危骨髓瘤患者的诊疗经过分享

图3 肺部CT(2020-10-6)

1例新诊断高危骨髓瘤患者的诊疗经过分享

图4 肺部CT(2020-10-21)

3

目前情况:

该患者目前一般情况良好,能够自行活动,可做简单家务。

骨髓成熟浆细胞3%,外周血未见浆细胞;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仍是阳性,评效为部分缓解(PR)。

总结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发生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MM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惰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年,而侵袭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甚至未达1年,在临床诊疗中需准确识别这部分高危MM患者并及时做出治疗调整。

新药时代MM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极大进步,2019年NCCN指南[1]对于新诊断MM的诱导治疗建议有所调整,对于适合移植的患者,仅推荐了VRD、VCD两种治疗方案,并且优先一类推荐VRD方案;而对于不适合移植的MM患者,VRD和Rd都是一类推荐的方案,这说明对于能够接受三药方案的不适合移植的MM患者,VRD方案是优选方案,而对于仅能接受两药方案的不适合移植的MM患者,Rd方案是一类推荐方案。

但高危MM治疗仍是临床中的极大挑战,研究显示含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在内的联合方案对这部分患者展现出不错的疗效。2016年IMWG治疗指南[2]认为,沙利度胺不能克服高危因素,在老年或衰弱患者中的治疗缺乏资料;硼替佐咪能够部分克服t(4;14)高危因素,可能能够克服del(17p),但无法克服双打击[t(4;14) and del(17p)];来那度胺对于接受ASCT患者能够克服t(4;14)、dal(17p)高危因素,但对于未接受ASCT患者需要更多资料证实;因此2016年IMWG指南推荐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选择蛋白酶体抑制剂与免疫调节药物(PI+IMiDs)联合治疗。

本例病例是老年MM患者,且伴有t(4;14),1q21扩增阳性,初诊有肾功能损害,外周血浆细胞增高的多个高危因素的MM患者,在使用PI+IMiDs治疗多个周期后疗效显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经剂量调整后获得改善,疗效达PR。该病例证实VRD方案对高危老年MM患者有效,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  NCCN Guidelines. Multiple Myeloma. 2019. V2.

[2]  Blood. 16 June 2016.Volume 127. number 24.

转载自:益相随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b4oSU-pS2Lctb6E7pKpsZg

Stèles 写作|吴家南《生成之流与永恒回归:余友涵绘画研究》

 

 

生成之流与永恒回归

——余友涵绘画研究

文 | 吴家南

 

 

 

余友涵,《地》,布面丙烯,90x110cm,1996年

 

 


 

 

扫地神僧 vs. 安提戈涅

 

 

在小说《天龙八部》里,金庸塑造了一个极富典型性的角色:故事发展到高潮,各路侠客的恩怨愈演愈烈,当矛盾不断升级、几乎无法可解时,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扫地僧从天而降,以压倒性的实力平息争端,开解了众人的心结。扫地神僧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在于,他身具绝世武功,明明有为所欲为的权力,却深藏不露,几十年甘于人下。扫地僧的高超之处就在这里,也就是说,他高于众人的并不仅仅是武术水平,而是对欲望的态度。神僧早已看破并超越了欲望,达到了所谓“不着相”的理想境界。金庸以武侠小说特有的方式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充分肯定——他让扫地僧拥有了全书最高的战斗力,并且暗示,神僧之所以如此武艺超群,正是由于对佛法有深刻的领悟。佛学思想通过这个人物被具象化了,转化为了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不由分说的东西:暴力。如今,扫地神僧的形象早已被大众文化牢牢记住,它构成了我们对“至高境界”的所有遐想。然而,面对这个形象,最有价值的姿态反倒是反问:倘若扫地僧并非绝世高手,他还能否成为我们心里那个神僧?也就是说,如果扫地僧不具备暴力手段、根本没有获取权力的机会,而不是在掌握暴力的前提下主动放弃了权力,我们还能不能说他超越了权力?在这里,金庸对扫地僧的处理显然导致了一种因果倒置的歧义。到底是权力构成了真理,还是真理构成了权力,是思想战胜了暴力,还是暴力为思想背书,这一点始终模糊不清。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天龙八部》的故事里,真理无法单独发挥作用,它必须先经由“佛学即武学”这个逻辑通道转译为暴力手段,才能见效,扫地僧之所以能用他那种独特的方式化解各方矛盾,核心条件依然是武力。

 

 

余友涵,《抽象2017 6-1》,布面丙烯,90x90cm,2017年

 

于是,我们发现,并非无欲无求的姿态构成了至高境界,而是这个至高境界本身对无欲无求的价值观进行了赋权,并非佛学即武学,而是武学即佛学。事实是,按照自己对禅学的理解,金庸对“境界”进行了扫地僧式的解读,但这个被他肯定了的禅学思想并没有为故事提供内在的动力,它无法催化故事,促使它进行持续的辩证式的生成,而是引入了一股不知名的强力,造成的效果也非常简单:在矛盾无法解决之际,这股外来的、不可抗的强力直接打断了剧情,所有人都不得不停下手来听神僧坐而论道,而神僧所论的道本身却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无非是一种最流行的、提倡“放下一切”的禅学见解。对此还有一个更加耐人寻味的视角:就小说创作本身而言,这类破除了执念的角色反而意味着一种致命的缺陷。因为执念就是动机,而无欲无求的人物也就是一些毫无能动性的、静止的人物,他们只能以导师的形象、作为配角在故事里出现,给主角一些指引,自己却无法引领故事。反过来看,金庸小说中更生动可爱些的人物往往都受执念所困,他们被欲望和信念驱使,构成了故事的内在矛盾,促成了故事的发展。可以想象,如果硬是把扫地神僧推为主角,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瘫痪的故事。通过认清这种颠倒,我们就揭开了扫地僧“境界”的真相:他代表的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漠不关心的姿态,在这个态度下,一切都是否定的,并且一切否定都是片面的、毫无生产性的。神僧的启示是这样一条的悖论式信息:重要的是,把一切都看成是不重要的。这是一个纯然的否定姿态。出于这种内在的、动力学的原因,扫地僧这个角色只能用来收束故事,而无法用来产生故事。

 

这个犬儒式形象已经塑造了一种流行的认知取向——对庸俗文化而言,至高境界和圆融、完满这样的意象永远是同义词。在那个最高的视野下,一切矛盾都会自然消解,一切矛盾都被体验为次要的、低级的,在崇高的压迫下显得微不足道;但与此同时,我们对境界本身的想象却是线性的、单向的,在这种想象中,境界是自下而上的一系列级别(hierachy),和官阶或军衔大同小异——也就是说,我们依旧在按照权力的分布方式来揣摩思想的高度。那么,有没有可能想象一个非线性的、回环的境界系列呢?也就是说,并非圆融的境界,而是境界的圆融?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2013)提供了一个珍贵案例。在这个故事里,三个主要角色构成了所谓的武学三重境界,表面上看是这样的:1)八卦掌女传人宫二。她的主题是复仇,宫二不善包容、爱争长短,是个意气用事的人。为了替父报仇,她不但葬送了自己的一生,也断送了武学传承,因此,她的境界最低。2)宫二之父、老掌门宫宝森位于第二层境界,他的目标是整个中国武术界的传承和交融,为此他愿意牺牲自己、放弃自己的名声。宫宝森的主题是民族。3)不过,宫宝森又在一场观念性的比试中输给了叶问,作为培养出李小龙的武术家,后者的关切超越了单一的民族主义叙事,他的理想是国际化。这样一比,宫宝森也落了下乘。也就是说,叶问境界最高,他的主题是世界。初看下来,这个结构是顺理成章的。划分这三个层次的依据也非常明确,那就是视野。只有将自己作为一个局部,放在一个更大的叙事格局中,自己才是值得牺牲的。宫二的视域之内只有她自己,因此,她看上去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她的故事中没有半点利他的行动,有的只是自己的恩怨。并且,她的自我中心主义到了这样极端的地步:她甚至也不利己,而是断送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让一切为自己陪葬(比如别人对她的感情,武术文化的流传等等)——视野就是宫宝森高于宫二的地方,也是叶问高于宫宝森的地方。于是我们看到,宫宝森指导宫二,叶问则负责指导宫宝森。然而,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在电影中,对心怀天下的叶问时时说教的,是宫二——关于武学的三重境界,那句著名格言正是借宫二之口传授给叶问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仿佛她总是念叨着一些自己永远无法理解的事情。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种安排?显然不能把宫二的行为简单解释成好为人师,这里,真正有价值的是去试着理解这样一种思路:境界最低的宫二比境界最高的叶问境界更高。这可能吗?我们扯远一点,再看一个别的例子。在几年前的一场座谈中,斯拉沃热·齐泽克谈到自己对著名的瑞典环保少女格雷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的看法: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她吗(不过别以为我是情感上喜欢她,我说的喜欢她只是我的一种态度)?她的病态自我中心主义就是她的全部信息!你知道,一定程度上,今天的我们都需要一种说一不二的 教 条 主 义 态 度 。 [……] 弗 洛 伊 德 有 一 个 术 语 : 否 认(Verleugnung)。这在法语里就是这样一种态度:“道理我懂,但另一方面……”(Je sais bien, mais quand même…)——“我很清楚问题在哪,但我就是不愿接受。”这难道不正是我们今天面对环境问题的主流态度吗?我们什么都知道,科学家们一直在告诉我们环境问题有多严峻,但我们就是不严肃对待。而格雷塔的态度是:我只关心问题在哪,别跟我谈“但是……”对我来说这就是安提戈涅(Antigone)会说的话,她就是典型的教条主义者。她会对克瑞翁说:“去你的,我就是要埋葬我哥哥。”而克瑞翁会说:“我知道你的立场,但另一方面,你也要顾全现在的政治大局……” [ 1 ]

谁都知道齐泽克其实一点也不喜欢格雷塔,不过,他用一种狡猾的态度肯定了格雷塔,这种肯定微妙地避开了她本人。实际上他想说的只是安提戈涅,而不是格雷塔。通过引出安提戈涅、肯定安提戈涅式姿态,格雷塔本人的立场反倒变得相对了,因为这个安提戈涅式姿态同样可以用在相反的立场上。在另一次峰会上,俄国总统普京被问到相同的问题,他的回答是:“非洲许多国家的居民也想过上瑞典人的好日子,你让他们怎么环保?”看上去,这和齐泽克的态度相反,但正是齐泽克的说法给普京这个答案留出了余地——既然有一个白人版的安提戈涅,那自然也应该有一个黑人版的安提戈涅,并且,他们都声张着不同的正义。当安提戈涅说“去你的大局观”的时候,她说的难道不就是环保这件事吗?因为很明显,如果把克瑞翁的城邦看作是“人类共同体”一个隐喻,那么真正“大局为重”的做法就是去保护环境——环保主义者并不是安提戈涅,实际上他们才是最彻底的克瑞翁式人物。然而这并不冲突,其中的关键是,安提戈涅的本质恰恰在于它不承认全局视野,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更大的元视野可以调停这些不同的安提戈涅。环保也好,脱贫也好,没有哪件事更大、更崇高。在安提戈涅面前,大局观并不比“一时意气”更高级,相反,它们同样片面,但后者起码明确了自己的立场,因而是坦诚的。我们也不该像齐泽克那样只是把安提戈涅的动机概括为一种教条主义,事实上,安提戈涅的英雄主义恰恰在于,她无法真正承认任何一种普遍性教义,因此,对安提戈涅的解读也应该超越法学讨论,超越那种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之争,如果我们把安提戈涅姿态真正理解为一种对总体性的解构,那么就会发现,就连“神的法律”(自然法)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那也只是另一种大局观而已。安提戈涅既不愿顾全国王的大局,也并不只是为了对得起天理良心,她只是单纯地想要埋葬自己的亲人,仅此而已。在这个极端的点位上,安提戈涅意味着一种不由分说的生成(devenir),这种生成不受任何规划指引。

 

 

余友涵,《抽象2015 5-1》,布面丙烯,97x105cm,2015年

 

《一代宗师》里,宫二就是一个标准的安提戈涅式女性人物——为父报仇正是她埋葬父亲的一种方式。她付出的代价也不亚于安提戈涅,她断送了自己的一生,包括婚姻和事业,将自己抛进了纯粹的虚无。多年以后,叶问再次寻访到宫二,希望她为了中国武术传承,把八卦掌的绝活传给自己,好让这门功夫不至于烟消云散了。对此,宫二回答道:

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事,我们见得还少吗?凭什么宫家的就不能绝?

回环正是在这里闭合。囊括那个最高、最全的大视野的,恰恰是一个鼠目寸光的视野。在叶问那里,武学最重要的是传承,而只有将生命放在一种总体性的历史观之中进行表象,也就是所谓心怀天下,“传承”才是可以想象的。如果说叶问的理想暗合了一种现代主义的宏大计划,摧毁、解构这种总体性想象的正是宫二的后现代主义姿态。她的态度是,为了践行侠士之道,即便是最宏伟的全局观也是值得牺牲的。反过来说,如果连亲手埋葬父亲都做不到,那么再宏大的正义都只能是虚妄的。要强调的是,宫二的解构主义并不意味着真的“烟消云散”,它锚定在一个最具体、最有血有肉的事件上,那就是复仇。对一个复仇者而言,任何大局观都包含着虚无主义的危险,它们都会变成退缩的借口——就像在张艺谋的《英雄》(2002)里那样,心怀天下的复仇者是最糟糕的复仇者,“复仇”本质上意味着极端的具体、肯定和生成,复仇者必须目光短浅,惟其如此才能胜任这一使命。复仇者的局部视野足以对抗最高的全局视野,它以自身的局限性揭示出后者虚无主义的一面。一旦把视角放在局部与整体的对抗性上,我们就会发现,宫二是一个典型的尼采式的超人(Übermensch),可以用德勒兹对尼采的解读来概括她的故事:“不管你想要做什么,要用这种态度去要它:你想要它的永恒回归。”[ 2 ] ——如果停留在这个术语字面上那种宏大、久远的总体性语调上,我们也许永远解不开它的谜。永恒回归的秘密难道不正是极端的局部性吗?为了对抗虚无,尼采把永恒装进了刹那,只有这样,每一个决定才都不是一种总体性图景中的投机行为,而是总体性本身。只有包含了总体性,而非被总体性包含,局部才能重获自主,成为真正鲜活的瞬间,而我们只有在这样的瞬间中经过,才真正称得上是活着。

 

一定程度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对武侠精神最根本的反动,退一步说,如此宏大的愿景只有被重新装进最细小的局部之中、藏在一个个无关大局的瞬间之中,才能不至于沦为一句口号。《一代宗师》恰恰给了总体性这个必要的补充。那三重武学境界并非由大到小的三个等级,而是三个互相包含的视野,高于最高视野的正是最低视野,如此,才形成了一个首尾相接的回环。比“见众生”更难的,难道不就是“见自己”吗?只有把自己理解为众生的一员,“见众生”才不是句虚伪的空话。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真正讨论余友涵的绘画而不带来任何庸俗的误解。

 

 


 

 

阿兰·图灵与游牧的绘画

 

 

了解余友涵那些代表性绘画作品之前,有必要观察他的另一个不太正式的系列。在这些尝试里,余友涵用一种很简单的办法把对立概念统一了起来:用“No”组成的“Yes”,用“对”组成的“错”,用“Left”组成的“Right”等等。我们能够更明显看到余友涵对局部与整体之关系的态度,和那些更成熟的“圆”系列不同,在这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被明确标出为对抗性的。局部不是单纯地被整体所包含、居于整体之下,从另一个角度看,局部始终比整体更真实、更具体。

 

 

 

余友涵,手稿,纸上铅笔

 

在他著名的第二对二律背反里,康德讲的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意思大致如下:正题说,世上的一切物质都由基本单元构成,反题则说,没有任何物质由基本单元构成,世上不存在基本单元——如果说存在基本单元,那么,仍然可以想象基本单元本身的分割,如果说不存在基本单元,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无限的分解中丧失了物质本身的根据。余友涵的那些小品恰好给了这个悖论以图示化的呈现——我们既不能肯定也无法否定基本单元,理解这一悖论关键就在于认识到,整体与部分并非相互分离的两种东西,而是被同时包含在所有对象中的两个面向,也就是说,每个对象都必定既是局部又是整体,正因如此,当我们试图找到一个纯粹的局部或绝对的整体时,这种努力就必然落空。在余友涵的那些小品里,每一个局部都旗帜鲜明地反对着整体、对整体说:“No!”——并不因为局部是局部,它才与整体对立,真正棘手的是,没有一个局部是真正合格的局部,每一个局部都是一个潜在的整体,每个整体也都是另一个局部。

 

在《1991-9》中,整体就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它既像是整体,也像是一个微观视角下的个体,那个最大的圆似乎只是一个细胞、一个尚未分化的胚胎,在它之中,所有线段式的单元都还没有展开,它们不像在余友涵的其他那些圆中那样,舒展着、自由活动着,并构成着各式各样的运动模式,而是被紧密包裹在一层微妙的膜下面,在那里挤作一团。每个单元都微微蜷缩着、积蓄着弹性势能。

 

 

余友涵,《1991-9》,布面丙烯,92×113.5cm,1991年

 

所有个体共同承受着同一股压力,但这压力不是外来的,而是由所有个体共同构成的,它既是引力,又是斥力,既是向心的,又是离心的。由于这股内在的力,这个囊泡式(Vesicle)的总体仿佛正处于崩溃的边缘,等待我们的也许是分化、增殖和繁荣,也许是爆发、混乱无序,或一种蛮荒的熵增。无论如何,旧的总体会消灭,裂变为新的个体。这种紧凑致密的范式提供了关于整体的又一种视角:“整体” 诞生于个体之间相互需要又相互拒斥的动态平衡,这也是一种二律背反——首先,如果一个个体没有遭遇其他个体,那么其个体性就无从体现,因此,每一个个体都呼唤着它的构成性的他者。其次,他者又必须以他者的面貌存在,而不是与个体融为一体,因此个体们必须相互保持距离,否则它们同样会不复存在。正是个体间的这种欲拒还迎、亦敌亦友的对抗性张力编织出了整体图景。如果我们仔细看,就会发现,那层细胞膜本身并不存在,对于细胞内的所有个体而言,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外在的约束者,而仅仅是最外层的个体本身,或者说,它只是代表着引力取得的一种暂时的平衡。《1991-9》因此给人这样的感觉:在一个晦暗的视角下, 一股无名的潜能正蠢蠢欲动,一触即发。这和具象艺术的策略截然不同,后者往往以一种转喻的方式表现“力”,比如描绘紧张的肌肉,激烈的眼神等等。而在余友涵这里,力是在一种形而上的冲突中搭建起来的。“膜”对其内容的压抑本身就是力的所在,而非种种“用力”的迹象。

 

这种模式最常见的领域是天体物理学。使恒星物质聚拢又喷发的,正是引力与斥力的这种拉锯:一方面,引力令物质聚合到一处,另一方面,聚合的物质又被种种斥力(辐射压,电子简并压,中子简并压)支撑起来,从而不致无限收缩。有时这两个趋势达到平衡,天体就得以维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一旦失衡,就会引起坍缩或爆发,宇宙正是在这种无止尽的聚散中运动。如果不考虑这个视角,那么,按照一般的理解,创作于2016年的《月色》就是余友涵创作脉络中的又一个例外,原因也很简单:它是抽象画家的具象作品。然而这种分别难道不是外在的吗?如果把《月色》放进“圆”系列,我们丝毫观察不到任何突兀。其中进行的关于力的探索和其他抽象的圆并无二致,因为天体本身正是这种力的产物。

 

天体物理的视角为解读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当然可以把余友涵对“力”的琢磨理解为某种社会隐喻、某种人文关怀,不过,根本上,唯有将其看作一种纯粹的形而上学立场,绘画才真正有所必要。画家的本职工作并不是比喻和象征,而是钻研图像本身的张力。对于《月色》,应该注意到余友涵本人的洞见:“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眼光与心胸应该不断地开阔、不断地推进,我们看到了太空中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摄到的外太空照片,这个神奇的景象是我们原来不可想象的,我想未来风景与抽象画可能会合二为一了。”这种合二为一难道不也是殊途同归吗?在宇宙视野下,风景本来即由基本的作用力关系构成,而抽象艺术所关注的也只有单元间的这种基本关系:一方面是单元如何被分辨为单元,另一方面则是单元如何组织为整体。在两种作用下,存在着无数个可能的变体。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月色》中,余友涵所描绘的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月球。他没有从天文照片里忠实地临摹出月球地貌,而是按照月面生成的同一逻辑重新“生产”了一颗卫星。对画家来说,真正有趣的不是月球现在的样子,而是月球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陨石坑如何相互嵌套、覆盖,如何离散地分布,如何相互干涉、擦除各自的痕迹,如此种种。即便从科学角度看,这都是对月球更加准确的把握,因为它并不被大气包裹,而是暴露在宇宙空间中,像河床一般经受着各种撞击的冲刷,就其本性而言,在宇宙中,月亮不是一成不变的雕刻品,而是一块流变着的疤痕组织。抓住它的生成比抓住它的形态更加重要。

 

 

余友涵,《月色》,布面丙烯,138x138cm,2016年

 

在余友涵那里,将宇宙这一至高视野纳入艺术并不意味着一种更有说服力的“海纳百川”。总体性从来就不代表绝对的包容,相反,只有认识到总体性的落空,我们才能避免对余友涵的误读。庸俗评论对待老艺术家的一贯策略是把他们统统塑造成一种完满之人。在这种语境下,“大师”即意味着一种艺术上的扫地神僧,一个不偏不倚、无欲无求的包容性主体,而一个孜孜不倦地画着圆的老艺术家恰恰满足了对这种境界的全部遐想——然而这种无条件的包容所暗示的难道不是无条件的权力吗?我们已经说明,在这个包容性想象背后,真正的动机是暴力。那个能够包容一切、化解一切矛盾的胸怀本身即意味着极端的暴力。在那里,包容和吞噬是一体之两面。这种包容性视野所暗藏的前提就是,必须将其他视点体验为子集、附庸、环节,而将自身体验为全集、主人、总体——这是一种目空一切的包容。这些都和我们对余友涵的观察相去甚远。因为正是在余友涵那里,总体性才显得可疑起来。一方面,我们不断地看到一系列不稳定元素、一些扰动:偏心的、松弛的圆周,湿润的颜料从整体中每个单元里流淌下来、流出圆形…… 另一方面是一个更加关键的事实:其实我们从来没有在“圆” 系列中真正看到过“包容”,因为一切都只是个体自行组织的结果,承担“包容”这一动作的主语并不存在,换言之,我们只看见了圆的面积,但并未看到圆的轮廓:余友涵只画过圆,而未画过圈。只有游牧式的、圆形的群落,没有城邦式的、环形的辖域。在余友涵的绘画中,总体是没有轮廓的,它只是个体堆叠的结果。

 

 

余友涵,《抽象2019 4-5》,布面丙烯,132x99cm,2019年

 

以上这种德勒兹式的结论让人不禁进一步联想。与余友涵的绘画逻辑相似,德勒兹的本体论方案恰恰是以多样(multiplicity)替代本质(essence)来构成对象本体。对此,他这样写道:

一定不能把多样表述为“多”和“一”的组合,而是应该将其看作这样一个组织体:它从“多”中来,但这个“多”毫无同一性, 它们完全没必要为了构成一个系统而团结为一个整体。[ 3 ]

那么,对于这种游牧式的组织,到底该去哪里寻找其本体论根基呢?在《强度科学与虚拟哲学》中,曼努埃尔·德兰达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构成多样的本体性的,不是固定的边界(轮廓,疆域,阈值……)或静态的性质(颜色,体积,质地……),而是这个生成之流将如何转化,例如,在特定温度下,特定的盐将结成特定形状的晶体,抑或在水中,气体将自发形成球形的空泡。这类特殊的“本质”并非固定在一个静止状态中,而是在生成的进程中被激发的。针对绘画,我们还能引入一个更好的例子:阿兰·图灵1952年发表在《形态发生的化学基础》中的扩散反应方程。实际上,这位计算机先驱晚期从事的生物学研究根本不能算是跨界工作。图灵发现,生物体表各式斑纹的生长可以归结到一种与计算机语言相似的二元对抗机制:在斑纹生长的过程中,一种物质负责显色,一种物质则抑制颜色生成,两种物质持续遭遇,并一路将所有可能的微小失衡、扰动放大,如此形成的一道道“战线”就成了生物各具特色的花斑。[ 4 ] 其实这一机制不仅表现在生物体,2021年的一篇论文展示了铋晶体在基板上生长所形成的图灵斑图,这一图像和科学家团队事先用方程模拟的结果相差无几。[ 5 ]

 

 

余友涵,《2018 5-9》,布面丙烯,50x50cm,2018年

 

 

铋晶体在金属基板上生长形成的条纹

 

在另一边,我们在余友涵的作品中也不断发现这种相似性。其中的关联在于,这两种图像的生成都不是依靠一种总体的设计(比如事先在草稿上布局,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形成构图等等),它们都是从局部出发,依靠一种自我指涉的方式,将自身作为自身的催化剂,持续生成,从而递归地定义出整个图景。这样一来,图像的同一性就无法被外轮廓所概括,因为扩散反应完全可以无限进行下去,定义它的是每一项的行为模式。比如说,在《2018.5-9》中,就有这样一条基本规则:绝不相交。所有笔触只能以近乎平行的方式进行再生产,但可以偏转,可以曲折,因此,几次换行之后,图像就从总体上慢慢向下弯曲,产生一种类似年轮的效果——这里,不应把这种模式理解为冷酷的、程式化的,相反,和整体性的构图设计相比,这种近乎于二进制的生成语言更敏感而情绪化。一来,这种语言能够最大程度捕捉细微扰动,并将其像涟漪一样不断放大。另一方面,每一幅作品都预设了不尽相同的对抗机制,这本身就意味着不同的情绪张力。举例来说,在《1991-4》中,规则就有所改变,在这里,笔触被允许相交、允许断裂和覆盖,允许拥有不同的颜色,并且,画面的生成发端于不同的点——笔触同时始于圆周和十字,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也各行其是。在这种规则的支配下,大量矛盾被置入画面(圆周与直线的矛盾、红色与绿色的矛盾等等),我们看到大规模的冲突、避让、倾轧、妥协、覆盖、和解、分裂、统一…… 如果说《2018.5-9》是缓慢进程的一个切片,那么《1991-4》则更像是一个真正的事件,一个发生着的现场,一场事故。  

 

 

余友涵,《1991-4》,布面丙烯,200x218cm,1991年

 

 

余友涵,《抽象1985-5》,布面丙烯,135x135cm,1985年

 

在另一件作品《圆1985-5》里,同样出现了“圆—十字”的模式。这个嵌套在圆周中央的十字形的流绝不是对圆的一种附和、一种派生,相反,它透露出一个事实:画家正在蓄意破坏自己的圆形。构成十字的笔触无法与构成圆的笔触合流,只能在圆周上垂直相交,在它们遭遇的位置上,不是直线让位于曲线,就是曲线覆盖住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这两种趋势已经无法调和,这又促使画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综合矛盾的方式:他把它们编织进不同的平面中。于是,《圆1985-5》就描绘出了一个竹篾似的立体结构,无法相融的两股趋势被折叠进两个不同的层次中,穿插起来。这显然不是对“圆”这一主题顺从的结果,与其说是圆形包容了新的差异,倒不如说,是差异性开凿出了新的圆形。“圆”系列的秘密恰恰在于,并没有这个圆——正因为画面作为“一个圆”的同一性始终悬而未决,绘画才得以继续。余友涵笔下的一切元素都“完全没有必要构成一个整体”,又或者说,它的整体性并不是静态的、在一种睥睨一切的总体视角下设计出来的,而是进展式的,余友涵的圆意味着圆本身各种各样的嬗变,圆的偏转、扭曲、对称破缺,乃至圆的彻底毁坏。

 

也就是说,我们总是看到两个不同的层面并行不悖,一方面,作为一以贯之的主题,圆作为一种“自为的重复”不断出现在作品里。这一层次容纳了艺术家和观众对于传统,社会和文化的种种理想——这里的关键词是接续、包容和统一。另一方面我们又完全可以说,使“圆”系列能够持续生长的,不是圆本身,而是对圆的否定,否则所有的圆都会是千篇一律的。与圆的本性相对的,是断裂、拒绝和对抗,是隐匿在巨大的“Yes”中的无数个细小而真实的“No”。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种无名的生成之中、令其偏离圆心,对于这一点,甚至连艺术家本人都一知半解。可以说,驱动绘画本身的“自在的差异”就潜藏在这个层面。到这一步,我们也就从德勒兹,以及被他当做标靶的、那个德勒兹版本的黑格尔,回到了比黑格尔本人更原汁原味的黑格尔,因为最彻底的辩证法永不停歇,它甚至把黑格尔本人也抛在了脑后。在这里,总体性不停地经受着考验,有一股安提戈涅式的力量不断对全局发起进攻——在“见众生”的后面,总是有一个歇斯底里的问号,它将全局重新整合到细微的、盲目的一瞬中去,使我们回到最初那个“见自己”的题目下面。再强调一次德勒兹对这件事的洞见:只是简单地从一类推至多,并不解决问题。一个事实是,真正的艺术家不会真的老去,因为他们对一、也就是说,对一个盖棺定论的全局永远是盲的。即便他们想要,他们回到全局的努力也都注定会失败,因为在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地方,他们还是会意气用事、犯下一连串错误——正因如此,余友涵的每个圆都画歪了,对此,我们应该考虑这一点:歪圆才是永恒回归最好的写照。只有破缺的圆才有可能同时突破一和多,而完美的正圆是犬儒的、空洞的、一劳永逸的,真正重要的却是“一劳永逸地使所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死亡”。

 

 

余友涵,《2016 04》,布面丙烯,233x150cm,2016年

 

 

吴家南

二零二二年七月三十

 


 

[ 1 ] https://youtu.be/1diW8gsdylw

[ 2 ] Deleuze, Gilles. Nietzsche and Philosophy, trans. Hugh Tomlinson.1983. p.68.

[ 3 ] Deleuze, Gilles.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trans. P. Patton. 2006. p.182.

[ 4 ] 约翰·格里宾(John Gribbin):《深奥的简洁》,马自恒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20年。第118

 

 

©吴家南,YING SPACE 应空间委任论文

 


 

作者介绍

吴家南,写作者、哲学研究者。目前在杭州和柏林两地工作和生活。他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哲学、文学和艺术史。学术上,他关注认识论层面的、存在论层面的“硬核”哲学议题,希望通过对艺术的处理,能够不仅仅对实证意义上的社会命题进行探讨,也能更进一步,揭示某些存在论的结构。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28     

专题|作为符号的肉体

 

"This is what you shall do: love the earth and sun and the animals, despise riches, … read these leaves in the open air every season of every year of your life, re-examine all you have been told at school or church or in any book, dismiss whatever insults your own soul, and your very flesh shall be a great poem and have the richest fluency not only in its words but in the silent lines of its lips and face and between the lashes of your eyes and in every motion and joint of your body."

——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

 

虽然展览“你的肉体,我的诗”(And Your Flesh Is My Greatest Poem)的策展人穆罕默德·埃尔姆斯布里(Mohamed Almusibli)并没有明确表述过展览的名称取自诗文,但文学与艺术在此刻的确巧遇并契合了。同样是对于官能、灵肉和关系之本质的洞察,赛尔·赛尔帕斯(Ser Serpas)和沙赫里亚尔·纳沙特(Shahryar Nashat)所呈现的身体图景不全然是惠特曼那般的直白与热烈,而是在坦诚之上、节制与欲求之间的临界地带。

 

赛尔·赛尔帕斯此次展览中的“未命名”的系列绘画一以贯之地展现了部分躯体,这些匿名的、赤裸的、去性别化的、斑驳的躯体将人工斧凿的痕迹和肉体脆弱的本质表露无疑。正如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身体图景》导言开头所写的那样:“你的身体不是它自己的。而且,我的也不是。它正处在医药、运动、营养、减脂、卡路里计算这些后现代控制论力量的围攻之下。”对于身体的话语权力从社会和观念的塑造与规训中归还到了每个观众的手中,如何看待这些身体的伤痕与色彩?如何揣测这些躯体的归属?如何理解残缺与完整、美与丑?

 

 

Ser Serpas
Untitled, 2022
Oil on canvas
64 x 63 cm

 

赛尔·赛尔帕斯从一个宣扬医疗保健和生活福祉的整形网站RealSelf中随机截选了这些片段,私人的欲望从而被多次抒发和揭示。她想要通过这个系列表达她对于我们的身体在当下这个时代是如何被描述的,又是如何通过互联网被展示的。人们每天都主动或被动地见证着自身及他者躯体的斗争与衰败,肉身这种功能性的存在承载了欲望、形变和逆反,既脆弱又坚韧。赛尔·赛尔帕斯令人不适和疑惑的作品中流露出他者视线和评议的消释,还有社会话语权力的消逝。但对于作为符号的肉体的解读才刚刚开始。

 

 

沙赫里亚尔·纳沙特擅长于创造一种特殊的存在,即当“缺席”被推至极限。他作品中的逃逸者是强大的,强大到足以为不存在之物辩护,亦足以成为一种描述符号。《Lover_xx.JPEG》(2022)是由泡沫床垫和纯粹的塑料尿袋构成的一首黄色交响乐,是对肌肤和皮脂、包容与亲昵、休憩及新陈代谢的污垢遗存的思考。《Boyfriend_10.JPEG》(2022)与同系列的其他作品共享标题,仅仅是编码和画面肌理和色调间细微难察的区别,丙烯凝胶使画面更加立体和错落,附于一种真实的“掏心剖腹”之感,将“肋骨”这个颇有宗教意味的情爱象征袒露出来。

 

 

上:

Shahryar Nashat
Boyfriend_10.JPEG, 2022
Acrylic gel, ink on paper, plywood
14 x 12 inches (35.6 x 30.5 cm)

 

下:

Shahryar Nashat
Lover_xx.JPEG, 2022
Vinyl bag, urine, polyurethane foam
Dimensions variable

 

这两件作品讲述着它们并非是某种对象,如:不是男朋友或爱人,而是JPEG。不是一个存在,而是它的格式、它的缺席。在男朋友变成前男友,即男友身份的离去与消逝之时,体液与骨肉不再是生命峰值与消亡的预告,而是清醒地表达出衰败与无用的艺术。这个场景有一些荒凉和空洞的存在,还有一些难以言喻的爱护与维系的尝试。在失/逝去中谋求爱意的物理表现,这种爱不是关于你可能成为谁,而是你可能从这段关系中带走什么。就像他用树脂制成的肉块《Bone-In (You put the sexy in dyslexic)》(2022)所传达的那般:“You put the sexy in dyslexic.”难以解读为性或者爱的躯体便成为了符号学上抽象又隐晦的诗篇。

 

 

Shahryar Nashat
Bone In (You put the sexy in dyslexic), 2022
Synthetic polymer, PVC, pigment and paper
43.2 x 22.9 x 20.3 cm

 

参考文献:

 

1.《身体图景:艺术、现代性与理想形体》,[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著;萧易 译;拜德雅视觉文化丛书·重庆大学出版社

2. https://flash—art.com/article/ser-serpas/ Ingrid Luquet-Gad: Collecting Time Through Space. A Conversation with Ser Serpas

3. https://artviewer.org/ser-serpas-at-lc-queisser-2/ Art Viewer – Ser Serpas at LC Queisser

4. https://contemporaryartreview.la/shahryar-nashat-at-david-kordansky-gallery/ Isabella Miller: Shahryar Nashat at David Kordansky Gallery

5. https://www.gladstonegallery.com/exhibition/9400/hounds-of-love/info Kristian Vistrup Madsen: Shahryar Nashat – Hounds of Love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