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每周医药看点(12.21~12.27)

医药 · 看点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通过,《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发布……12月21日~12月27日,医药行业的这些事情值得关注。

行业 · 政策动态

1.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2.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进行整体规划。

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明确了批签发豁免情形、检验项目和频次要求等,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4.国家药监局宣布于2018年9月30日发布的原《药物研发与技术审评沟通交流管理办法》废止。

5.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就《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6日。

6.国家药监局发布第三十三批、第三十四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技术要求》以及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和眼底照相机2项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7.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快落实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通知》,提出各省级医疗保障局、集中采购机构务必于2020年底前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制定印发相关政策文件,2021年2月底前,投标挂网企业书面承诺提交比例要达到80%以上。

8.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对第二批抗癌药和罕见病药品原料、特殊患儿所需食品等实行零关税,降低人工心脏瓣膜、助听器等医疗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铁蛋白等婴儿奶粉原料的进口关税。

9.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就第三十六批、第三十七批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4日。

10.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控制近视进展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及《化学仿制药透皮贴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产品研发 · 上市信息

1.国家药监局发布2期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待领信息,共包括80个受理号,涉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截至12月25日)

每周医药看点(12.21~12.27)

2.国家药监局发布3期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准产)待领信息,共包括75个受理号,涉及深圳市爱康试剂有限公司等企业(截至12月25日)

每周医药看点(12.21~12.27)

3.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了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Orelabrutinib)片(商品名:宜诺凯),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治疗。

4.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磷酸依米他韦胶囊(商品名:东卫恩)上市。该药为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磷酸依米他韦胶囊需与索磷布韦片联合,用于治疗成人基因1型非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

5.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公示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紫杉醇超声辅助球囊导管、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等两个申请项目拟进入特别审查程序。

6.CDE网站公示14个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任务,涉及布洛芬颗粒等药品(截至12月25日)

每周医药看点(12.21~12.27)

7.CDE承办受理20个新药上市申请,包括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药品(截至12月25日)

每周医药看点(12.21~12.27)

8.CDE网站信息显示,奥拉帕利片等6个药品拟进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每周医药看点(12.21~12.27)

医药企业观察

1.智飞生物与默沙东签署《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默沙东将向智飞生物独家供应协议产品,并许可智飞生物根据约定在协议区域内(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但为本协议之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进口、经销和推广协议产品。产品涉及HPV疫苗、23价肺炎疫苗等。

2.广州佳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布成功完成了1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加强佳鉴生物旗下金圻睿生物在肿瘤伴随诊断、病原微生物、遗传性疾病等相关的多款基因检测产品的研发创新和引进转化等。

3.广州知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1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资金主要用于公司创新药的临床研究及新管线开发。

4.瑞派医疗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斯道资本领投,所筹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产品研发管线,加速推进自动化生产线,扩大品牌的市场投入等。

5.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为1667万股,发行价格为74.46元/股。

6.东北制药与沈阳药科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药物研发项目、关键平台建设、开放式合作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药械集中采购

1.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开展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收集工作的通知》。自2020年12月25日起,联合采购办公室开展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信息申报工作。

2.北京市医保局、天津市医保局、河北省医保局联合印发《京津冀药品联合带量采购工作意见》。意见明确,此次带量采购由京津冀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组成采购联盟,实施联合带量采购。鼓励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积极参与。

3.广东省发布通知明确,广东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中选品种首年采购期即将于2020年12月30日结束,现决定对采购期为一年的11个品种采购期满后续约一年,原中选企业按中选价格和2021年约定采购量供应全省(含广州、深圳),约定采购量完成后,超过部分中选企业仍按中选价继续供应。

温馨提示

近期微信公众平台调整了推送机制

订阅号的阅读列表不再按发布时间排序

请把微信公众号“中国医药报”设为星标

每周医药看点(12.21~12.27)

才会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文章

设星标,不迷路!

来源/中国医药报

文/李硕整理
新媒体编辑:齐桂榕
统筹策划:胡芳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每周医药看点(12.21~12.27)
每周医药看点(12.21~12.27)

分享、在看与点赞,医药报爱你哦!

中国首个覆盖可切除NSCLC围术期、新辅助治疗适应症的免疫治疗药物

  • 欧狄沃是目前唯一适应症同时覆盖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与单纯新辅助治疗的免疫治疗药物,为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 此次获批基于CheckMate -77T研究,证实欧狄沃方案可使可切除NSCLC患者的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42%;1/4患者实现病理完全缓解

  • 此次获批后,欧狄沃已在中国获批4项早期肿瘤适应症,位居所有PD-1抑制剂首位

上海2025年4月22日 /美通社/ — 百时美施贵宝宣布,PD-1抑制剂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症:联合含铂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术后继续以欧狄沃作为单药辅助治疗,用于治疗可手术切除的Ⅱ、ⅢA和ⅢB期且无已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的成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该获批基于CheckMate-77T研究,这是继CheckMate-816后,又一项证实欧狄沃方案用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可带来显著获益的III期研究;欧狄沃也是目前唯一在中国获批两项可切除NSCLC适应症的免疫治疗药物,覆盖围术期与单纯新辅助治疗,为接受过欧狄沃新辅助治疗方案及手术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后续治疗选择。

"当前,肺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均位居中国所有恶性肿瘤首位[1]。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其中约30%~40%可通过手术切除根治[2];然而,术后较高的复发率始终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导致患者总体生存难以进一步提升。"CheckMate-77T研究中国主要研究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教授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CheckMate-77T研究取得成功,为这一领域增添了重要的治疗新选择,这一成果也凝聚了我们中国研究者的智慧与努力。此次纳武利尤单抗围术期适应症在中国获批,相信将给可切除肺癌患者带来切实的临床获益,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宏伟目标增添助力。"

CheckMate-77T是一项全球III期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评估纳欧狄沃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序贯手术和欧狄沃单药辅助治疗,对比新辅助化疗联合安慰剂,序贯手术和安慰剂辅助治疗,用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研究主要终点结果显示,对比围术期化疗及安慰剂组,欧狄沃组可显著降低42%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无事件生存期[EFS]风险比[HR] 0.58,p=0.00025)[3]。次要终点方面,欧狄沃方案组25.3%的患者实现了病理完全缓解(pCR,即手术切除的原发灶和淋巴结标本中均未发现存活肿瘤细胞),而化疗组为4.7%[3]。研究中,欧狄沃方案的安全性可控,未发现新的不良反应信号。此外,针对中国患者的亚组分析显示,欧狄沃方案在中国患者中具有一致的获益和安全性,可降低60%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EFS HR 0.40),pCR率为35.1%(化疗组为3.2%)[4]

此次获批后,欧狄沃已在中国获批4项早期肿瘤适应症,包括围术期、新辅助和辅助治疗,覆盖肺癌、食管癌、尿路上皮癌,位居所有PD-1抑制剂首位。

"欧狄沃获批此项新适应症后,成为了目前唯一覆盖可切除肺癌新辅助和围术期适应症的免疫治疗药物。这是我们推进公司'中国2030战略'又一重要成果,再次彰显了百时美施贵宝深耕中国高发癌种、致力于满足患者未尽之需的不懈努力。"百时美施贵宝副总裁、中国及亚洲区域市场总经理、中国区总裁陈思渊女士表示,"目前,欧狄沃已在中国获批4项早期肿瘤适应症,在免疫治疗关口'前移'的趋势中持续领跑,进一步体现出了我们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科学引领。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于肺癌等中国高发的重大疾病,加速引进更多创新疗法,并与各方携手助力药物可及,改变患者生命。"

作为首个将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引入中国的企业,百时美施贵宝始终高度关注中国肿瘤患者的治疗经济负担和可及性,并于2018年携手中国癌症基金会(CFC),发起了中国首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患者援助项目 —— 欧狄沃患者援助项目。伴随此次获批,欧狄沃患者援助项目将新增欧狄沃用于围术期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援助方案,帮助患者切实降低创新治疗的支付负担,获得更多改善治疗结局的机会。

2025 CSCO指南更新:亚盛医药首获推荐

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市和中国苏州2025年4月21日 /美通社/ — 致力于在血液肿瘤等领域开发创新药物的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 — 亚盛医药(纳斯达克代码:AAPG;香港联交所代码:6855)今日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款重磅创新药均获纳入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系列指南:在研品种新型口服Bcl-2选择性抑制剂Lisaftoclax(APG-2575)首次获《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推荐。公司原创1类新药、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奥雷巴替尼片(商品名:耐立克®)获《CSCO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指南》升级推荐;延续《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相关推荐。

Bcl-2抑制剂Lisaftoclax(APG-2575)首次获CSCO 指南推荐

作为全球第二个递交新药上市申请(NDA)的Bcl-2抑制剂、中国首个递交NDA并进入优先审评的国产原研Bcl-2抑制剂,Lisaftoclax(APG-2575)凭借其优异的临床数据,获2025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推荐,用于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这是Lisaftoclax(APG-2575)首次获纳入CSCO 指南,并且是唯一获得指南推荐的中国原研Bcl-2抑制剂,标志着亚盛医药在推动该创新品种真正惠及患者的道路上迈出里程碑式一步,同时标志着中国原研创新药在血液肿瘤领域的重大突破。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表示:"Lisaftoclax(APG-2575)此次被纳入CSCO指南,标志着该药物的循证证据获得国内顶级学术机构认可。Lisaftoclax(APG-2575)单药总缓解率高,起效时间快,为快速控制疾病提供了可能,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率远低于同类Bcl-2抑制剂早期数据,其安全性优势可能改变临床风险管理模式。我们期待Lisaftoclax(APG-2575)通过优先审评快速上市,进一步积累真实世界数据,让创新成果更快落地临床。未来,中国创新药必将以更高质量证据参与全球竞争!"

2024年11月,Lisaftoclax(APG-2575)单药治疗R/R CLL/SLL的NDA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Lisaftoclax(APG-2575)针对CLL/SLL领域正在全球范围内同步推进两项注册III期临床: Lisaftoclax(APG-2575)联合BTK抑制剂针对BTK抑制剂经治CLL/SLL患者的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GLORA研究);Lisaftoclax(APG-2575)联合阿可替尼对比免疫化疗治疗针对初治CLL/SLL患者的全球注册III期临床研究(GLORA-2研究),从而进一步拓展治疗边界。

国内首个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获升级推荐 

此次2025版《CSCO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指南》在针对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儿童患者的治疗中,首次将奥雷巴替尼升级为I级推荐治疗方案用于BCR-ABL1激酶区T315I突变患者。这标志着奥雷巴替尼在儿童血液领域开启了全新篇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竺晓凡教授表示:"奥雷巴替尼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TKI,在儿童Ph+ ALL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5版CSCO指南将其对T315I突变患者的推荐等级提升至I级,这一重要更新充分体现了其临床价值。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研究进一步验证其长期疗效,并探索更优化的联合治疗方案,为儿童Ph+ ALL患者带来更多治愈希望。"

同时在2025年《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中,奥雷巴替尼在CML治疗领域延续多项重要推荐,巩固了其在CML治疗中的关键地位。在CML-慢性期(CP)治疗中,奥雷巴替尼是任何线T315I突变的Ⅰ级推荐治疗方案;也是尼洛替尼或达沙替尼一线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以及对≥2种TKI不耐受或/且治疗失败后的三线治疗的Ⅰ级推荐治疗方案。在CML-进展期治疗中,奥雷巴替尼也作为I级推荐治疗方案用于CML-加速期(AP)伴T315I患者,以及从CP进展为AP、从CP或AP进展为BP患者。该指南还强调了在应对多种BCR::ABL1突变(包括T315I、V299L、F317L/V/I/C、T315A、Y253H、E255K/V、F359C/V/I等)以及任意其他突变(包括复合突变)时的治疗优势。

此外,在Ph+ ALL领域,针对诱导缓解以及R/R 患者的治疗中,奥雷巴替尼均延续I级推荐。

奥雷巴替尼是亚盛医药原创1类新药,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作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目前奥雷巴替尼已获批用于TKI耐药、并伴有T315I突变的CML- CP或CML-AP成年患者的治疗;对一代和二代TKI耐药和/或不耐受的CML-CP成年患者的治疗,且获批适应症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极高地提升了患者的可及性。奥雷巴替尼在中国的商业化推广由亚盛医药和信达生物共同负责。

亚盛医药首席医学官翟一帆博士表示:"CSCO指南是中国临床医生进行肿瘤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是国内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诊疗指南之一。奥雷巴替尼和Lisaftoclax(APG-2575)的双双纳入意味着公司创新实力获高度认可。特别是Lisaftoclax(APG-2575)作为全球第二个递交NDA的Bcl-2抑制剂,此次首次被纳入CSCO指南,体现了临床专家对创新疗法的前瞻性认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参考,将填补治疗空白。同时,奥雷巴替尼在儿童急淋治疗领域的升级推荐也非常令人振奋。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这两款创新药在指南中的推荐升级。我们也将加速推进在研药物临床进展与商业化进程,惠及更多患者!"

亚洲首个ctDNA-MRD真实世界研究成果发布,为高性价比癌症监测提供有力证据

一项于 2025 年 3 月新近发表于《JCO Oncology Advances》的里程碑式研究,纳入623名实体瘤(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肝癌和卵巢癌共六种癌症类别)患者,展示了K-TRACK™在监测治疗反应和评估复发风险方面的价值(1)。

新加坡2025年4月21日 /美通社/ — Gene Solutions 是一家致力于推动亚洲精准肿瘤学发展的生物技术公司,在此宣布在《JCO Oncology Advances》 发表了一项开创性的真实世界研究成果,验证了 ctDNA 是一种强有力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可在癌症管理期间有效监测患者。

K-TRACK™ 是一项基于循环肿瘤DNA(ctDNA)技术的突破性检测,旨在提供价格可及的肿瘤基因图谱分析和个性化癌症监测。这项研究是亚洲同类研究中的首例,验证了 K-TRACK™ 在癌症早期及晚期阶段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检测能够在根治性治疗后检测残留的癌细胞(即微小残留病灶 – MRD),比传统方法提前数月预测复发风险,并有效监测治疗反应。这项创新的双重检测方案为医疗资源匮乏、难以获得先进诊断技术的地区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亚洲的癌症病例占全球近50%,且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虽然该地区部分发达市场在癌症死亡率方面有所改善,但东南亚地区的癌症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主要由癌症复发导致 (2,3)

研究已证明,ctDNA 在多种癌症类型中,无论治疗前后,都具有临床预后价值 (4)。尽管潜力巨大,但由于成本高昂、缺乏标准化方法以及真实世界数据的临床适用性不足等因素,ctDNA 检测的应用仍然有限。

K-TRACK™ 应运而生,作为一种价格可及的、可靠的个性化检测方法,用于监测多种实体瘤的 ctDNA。它旨在促进癌症复发的早期发现,并提供治疗反应的实时监测。K-TRACK™ 已在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中得到验证,旨在为癌症护理带来有意义的影响,同时确保其可及性。我们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目标:

  • 高性价比创新: K-TRACK™ 独特地结合了最常见的155基因肿瘤图谱分析与个性化的 ctDNA 监测,显著提高了其在常规临床实践中的可负担性和可扩展性。

  • 全方位基因组分析和微小病灶残留跟踪方案: 初步的肿瘤图谱分析结果可指导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选择,而随后的系列 ctDNA 监测则能早期预测复发并评估治疗效果。

  • 专为真实世界需求设计: K-TRACK™ 经过精心设计,即使是处理降解的组织样本或延迟存储的血液等具有挑战性的样本,也能提供可靠的结果,使其成为复杂临床环境的理想选择。

ctDNA 的实时监测已被证明可有效预测早期癌症复发,从而及时干预并改善患者预后。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癌症患者,K-TRACKTM 都展现出极高的复发预测准确性。术后 84.4% 的 ctDNA 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最终复发,而 ctDNA 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患者中,高达 96.3% 的患者仍保持无癌状态。此外,该检测可比影像学检查的临床诊断提前 5.5 至 19.5 个月发现复发。同时,6 个案例研究展示了 ctDNA 监测在预测治疗反应、指导辅助化疗决策以及识别当前靶向治疗的新耐药突变方面的临床应用。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实时、可操作的洞察,为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公平可及的医疗愿景

Gene Solutions 首席研究员 Dr. Lan N. Tu 表示:"基于肿瘤基因图谱分析的尖端、个性化癌症治疗和监测的可及性,往往取决于患者居住地或经济承受能力。我们开发 K-TRACK™ 的使命正是为了弥合这一差距,提供一种价格合理、精准且可用于常规临床实践的实时解决方案。"

Gene Solutions 正积极投入两大关键研究方向:

1.持续进行的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

公司正在进行全面的研究,以验证 ctDNA 在各种癌症类型和治疗阶段的作用。这包括评估肺癌中对 TKI 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反应、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直肠癌的全程新辅助治疗,以及利用生物标志物指导晚期癌症免疫治疗决策等。

2.生物制药合作

Gene Solutions 正积极寻求与生物制药公司合作,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各种治疗模式的药物开发。随着支持 ctDNA 的科学证据不断增多,Gene Solutions 致力于拓展研究,并与现有及新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其在癌症治疗领域的新应用。公司的发展方向与 FDA 关于将 ctDNA 用作生物标记物,用于开发实体肿瘤治愈性疗法的建议相一致,该建议指出:"ctDNA 作为生物标记物,在早期阶段具有多种潜在的监管和临床用途,可能有助于并加速药物开发。"(5)

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北京2025年4月21日 /美通社/ — 今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更新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4mg)的说明书。此次更新基于SELECT(司美格鲁肽在超重或肥胖患者中的心血管结局试验)的主要结果:在超重或肥胖且已确诊心血管疾病不伴有糖尿病的成人患者中,诺和盈®可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发生风险达20%[1]。在长期安全有效减重的基础上,此次说明书更新为诺和盈®的显著心血管获益再添有力的临床证据。

数据显示,肥胖症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2]。心血管疾病是肥胖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在肥胖人群中,三分之二的死亡由心血管疾病引起[4]。对于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超重或肥胖症患者而言,及时的干预至关重要。

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长期体重管理并降低MACE风险的药物,诺和盈®获得多部指南推荐。在欧洲心血管学会(ESC)指南中,诺和盈®是唯一被推荐用于降低心血管死亡、心梗和卒中风险的肥胖症治疗药物[5],[6]。我国《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明确提及了诺和盈®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以及SELECT试验主要结果。

SELECT研究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3期心血管结局试验,共纳入17,604例超重或肥胖受试者。其主要结果显示,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诺和盈®相较于安慰剂实现了20%的MACE风险降低[1]。在长达五年的随访时间内,无论受试者基线年龄、性别、人种、种族、基线BMI和肾功能损害程度,均实现了MACE风险降低[1]。此次纳入的数据还包括:诺和盈®可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15%,降低心衰复合终点风险18%,降低全因死亡风险19%[1],[7]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表示:"肥胖症构成了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肥胖症患者面临更高的心血管发病风险、死亡风险以及因心衰导致的住院风险。先前研究已证实,在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展现出显著的心血管保护效应。然而,对于无糖尿病的肥胖症共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群体,具有显著减重效果的GLP-1受体激动剂是否具备心血管保护作用,尚缺乏明确的证据支持。SELECT研究结果填补了肥胖症治疗药物在心血管获益方面的研究空白,是超重/肥胖症合并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诺和盈®不仅能够协助患者实现安全有效的体重控制,还能够改善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患者的心血管预后,为肥胖人群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研究显示,在治疗早期,诺和盈®对MACE风险的降低,独立于体重降幅[8]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表示:"这提示了诺和盈®对于患者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或独立于减重。既往基础研究发现,以司美格鲁肽2.4mg为代表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可改善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并作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包括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稳定斑块等,并有助于降低炎症风险。"

作为全球首个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GLP-1RA周制剂,诺和盈®的全球大型临床研究STEP系列研究及SELECT研究共纳入约2.5万例超重或肥胖受试者,验证了其在长期体重管理中的疗效、安全性和其他健康获益。诺和盈®能够实现平均约17%的体重降幅[9],[10],[11],其减重效果可以持续至少2年[11],其中1/3患者体重降幅超过20%[10],[11],[12],[13],[14],[15]。此外,诺和盈®为患者带来超越减重的多重健康获益,包括但不限于减少腰围、降低内脏脂肪、改善血脂、逆转糖尿病前期等[10],[11],[12],[13],[14],[15]。截至目前,司美格鲁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得到了全球范围内超过2500万患者真实世界验证[16]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表示:"感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于创新药物临床价值的再次认可。诺和诺德在肥胖症治疗领域开展研究已经超过25年,我们着眼患者的整体健康问题,希望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整合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在减重的同时,预防和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此次诺和盈®中国说明书更新,为医生和肥胖症患者提供了兼顾体重管理和心血管获益的有效的治疗选择。作为肥胖症治疗领域的先行者、引领者,我们将继续引入全球创新产品和治疗方案,并携手各方,共同帮助更多肥胖症患者。"

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携手构筑慢病全周期数字化管理新生态

北京2025年4月21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与京东健康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糖尿病和体重管理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依托诺和诺德百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业经验和创新治疗方案,并借助京东健康的全场景医疗服务能力,双方将携手打造肥胖症公众科普专区,助力糖尿病一站式诊疗,全面赋能慢病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


目前,中国约有1.4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i],约1.8亿成年人患有肥胖症[ii],且患病率持续攀升。公众对糖尿病和肥胖症的认知不足,诊断和治疗不及时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应对严重慢性疾病的挑战,我国将"糖尿病防治行动"列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5个专项行动之一,并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响应"国家喊你减肥"的号召,由诺和诺德和京东健康共同打造的"体重管理知识与服务专区"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依托智能大数据分析、AI健康评估模型等数字化技术,这一科普专区深度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以用户为中心,提供集疾病科普、健康体重评估、就医地图、线上预约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真正实现从疾病认知到线下诊疗的闭环管理。

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将共同搭建多方对话平台,提升优质医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同时,借助医疗大数据分析与AI辅助诊疗系统,积极构建覆盖"预防—诊疗—管理"全周期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实现从在线问诊到药品配送的全程数字化服务。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女士表示:"在健康中国战略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慢病防控体系建设与全民健康意识提升正形成‘双向奔赴'。医药创新守护生命健康,科技创新创造生活美好。作为全球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领域的先驱和领军者,诺和诺德持续推动医药创新、生态共建与数字赋能多维突破。很高兴与京东健康合作,借助双方力量,将慢病科学防治与数字化创新技术有机结合,共同提升各方对糖尿病和肥胖症的认知,让早筛、早诊、早治的理念在智慧医疗场景中得以充分实现。"

京东集团SEC委员、京东健康CEO金恩林先生表示:"京东健康依托‘线上健康消费第一入口'的优势地位,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能力,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专业、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新体验。此次与诺和诺德的合作,不仅是双方资源优势的互补,更是对慢病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一次积极探索。京东健康将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慢病管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更多慢病患者带去健康福祉。"

此次创新探索深度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人群,为数字健康新基建提供示范样本,将有力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

阿布扎比全球健康周发布《长寿和精准医学宣言》

  • 构建可行框架,推进精准医学与长寿科学发展

  • 该宣言强调长寿与精准医学在促进社区健康方面的深远影响,并呼吁各国领袖协力推动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并投入于可持续长期战略

  • 该宣言汇聚顶尖医疗保健机构与学术团体,致力于重塑和提升健康成果,并就全球医疗保健领域的关键议题达成共识

阿联酋阿布扎比2025年4月20日 /美通社/ — 在阿布扎比全球健康周(ADGHW)期间发布的《长寿和精准医学宣言》标志着全球医疗服务与科研体系转型进程中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

作为该领域首个此类国际合作倡议,该宣言由全球领先的卫生组织、学术机构及行业先锋共同制定,确立了加速推进精准医学与长寿科学发展的关键原则。

阿布扎比卫生部(DoH)主席Mansoor Ibrahim Al Mansoori阁下在发布仪式上表示:“健康的民众成就健康的社区,促进社会凝聚力,并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本宣言汇聚全球领袖,共同以负责任的方式推动新兴技术应用,使精准医学惠及全人类。 健康无国界,我们正携手推进切实可行的长期解决方案。”

这份汇聚全球专家智慧的宣言旨在推动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促进延长健康寿命的相关研究。 它强调了解决日益扩大的健康寿命与总寿命差距的紧迫性,目前这一差距在全球范围内已接近十年。  

该宣言的发布恰逢关键时刻——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将翻一番,达到21亿。 与此同时,精准医学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81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750亿美元以上。

在创新的监管框架、精准医学投资以及全球首个持牌健康长寿医学中心等突破性举措的推动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正迅速崛起为长寿领域的区域和全球领导者。  阿联酋的长寿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190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20亿美元。

该宣言概述了推进长寿科学、人工智能(AI)、驱动诊断与个性化治疗的关键承诺。 它提出了六大关键支柱:推动研究与创新、加强协作与知识共享、投资教育与人才培养、倡导支持性政策与法规、恪守伦理与责任实践,以及向公众普及长寿研究及其对健康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在ADGHW会议上,M42、马斯达尔市、PureHealth、Illumina、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Aldar、儿童国家医院、Burjeel、费城儿童医院以及阿布扎比健康生活研究所(IHLAD)等签署方正式确认了他们的承诺。

该倡议的战略合作伙伴PwC Middle East强调了该宣言在推动全球医疗保健优先事项方面的全球意义。  PwC中东健康产业负责人Lina Shadid表示:“《长寿和精准医学宣言》为将人工智能、基因组学和精准医疗融入主流医疗实践和健康生态系统绘制了全球蓝图,从而加速全球范围内改变生活的医疗创新的应用。”

该宣言体现了阿布扎比通过知识共享、投资研究以及整合新兴技术,持续致力于塑造健康的未来。 通过召集全球专家和机构,阿布扎比卫生部正在开创精准医学的新时代——一个以个性化和预防性护理为优先,提升全球人口生活质量的时代。

宣言呼吁全球各国政府、卫生组织及相关利益方签署并加入。

阿布扎比全球健康周是阿布扎比卫生部发起的一项重大政府倡议,以“迈向长寿生活:健康与福祉的新概念”为主题的创新与合作平台。 它特别强调以社区为驱动力的健康与福祉,采取以预防性、个性化和全面护理为核心的积极措施。 

诺和诺德Somapacitan注射液登陆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提前惠及中国患儿

琼海2025年4月18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诺和诺德今日宣布,其每周一次长效生长激素Somapacitan注射液已被博鳌未来医院作为临床急需药品引进,可用于在生长激素缺乏症所致生长迟缓的3岁及以上儿童和青少年中替代内源性生长激素。

在特许医疗政策的支持下,Somapacitan注射液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引进的首款儿童生长激素,也是该药品在国内首次落地,为中国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长期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Somapacitan注射液是一种长效人生长激素蛋白衍生物[1]。与现有的每日一次的生长激素治疗相比,Somapacitan注射液在治疗中可以明显减少注射次数,从每年365次减少至52次,大大提升患者治疗的便利性,将有机会降低患者的治疗负担,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临床结局。

可导致儿童生长异常的内分泌代谢病亟需新的治疗选择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由于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所导致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疾病。我国儿童期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约为1/5777和1/17253[2]

该疾病主要导致患儿身材矮小,持续存在且未治疗的生长激素缺乏可以引发患者成年期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致死率增加、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等问题,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寿命[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巩纯秀教授表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会使孩子因为每天需要注射药物而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长期治疗更使整个家庭的负担增加。"

巩纯秀教授还提到:"更多生长激素周制剂的引入中国,对于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儿童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更多周制剂的选择可以大幅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同时,每周一次注射产品能够很好地改善依从性问题,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基于"特许医疗政策",安全的创新药物高效惠及国内患儿

Somapacitan注射液的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适应症已在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获批[4-5]

诺和诺德在中国开展了Somapacitan注射液两项研究,其中"治疗因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生长缓慢的儿童患者"的3期临床研究已经完成[6]

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特许医疗"政策的支持下,Somapacitan注射液的成功引进提前实现了国内患儿可及,这将进一步提升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获益。

未来医院医疗负责人王晓光博士表示:"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是我院医疗康养服务板块的发展重点之一。提前引进Somapacitan注射液等国际创新药物可以赋能我们治疗更多患者和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带动医院这一板块综合能力的发展。"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表示:"感谢国家药监局、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药监局、乐城管理局和乐城医药监管局对加速创新药物落地海南的大力支持和指导。Somapacitan注射液是诺和诺德为全球医疗专业人士和生长障碍患者带来的又一重磅创新药物。在博鳌乐城医疗先行区的特许医疗政策的支持下,Somapacitan注射液得以提前成为中国罕见病患儿的又一创新治疗选择。诺和诺德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我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驱动改变,加速创新。未来,我们将继续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全球创新产品和治疗方案,为包括生长障碍在内的中国罕见病患者带来更多选择,让我们对罕见病患者的关爱不罕见,助力‘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

沙特阿拉伯和法国通过战略协议加强卫生合作

-沙特阿拉伯和法国通过生物技术和数字卫生领域的战略协议加强卫生合作

巴黎2025年4月18日 /美通社/ — 在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的第二天,沙特阿拉伯王国卫生大臣Fahad Abdulrahman AlJalajel阁下与法国高级官员举行双边会晤,与会者包括劳工、卫生、团结和家庭部长Catherine Vautrin、卫生和护理部长Yannick Neuder以及负责对外贸易和海外法国人事务的部长级代表Laurent Saint-Martin。

讨论重点在于加强卫生创新、研究、劳动力发展、投资促进以及供应链韧性等领域的合作,这与沙特阿拉伯王国2030年愿景中卫生部门的转型目标相契合。

此次访问的一个亮点是在双方高层的见证下,两国代表签署了多项旨在加强和扩大沙特阿拉伯与法国之间卫生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 Seha Virtual Hospital与Gustave Roussy之间的首个合作项目,旨在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远程医疗提升癌症护理和数字卫生水平。

Health Holding Company(HHC)和France Biotech签署的另一项协议,致力于通过支持医疗保健初创企业以及推动创新技术的整合,加速两国健康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生态系统发展。

沙特红新月会(Saudi Red Crescent Authority)与巴黎公立医院集团(Assistance publique-hôpitaux de Paris)签署的第三项协议,将加强双方在紧急医疗服务领域的合作,涵盖联合培训、知识交流以及应急响应的最佳实践。

卫生大臣Aljalajel阁下表示:"我们乐见与法国领先的机构深化合作关系,这体现了我们致力于推动整个卫生部门卓越与创新的承诺。 这些合作伙伴关系不仅加深了国际联系,还将沙特阿拉伯王国打造为充满活力且创新友好的生态系统。这里正积极汇聚全球创新力量,在我们日新月异的医疗保健领域开创重大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变革。 它们标志着我们在实现2030年愿景目标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将继续变革卫生系统,以提供世界一流的护理服务,培育蓬勃发展的生命科学领域。"

卫生大臣对巴黎和里昂的三天访问表明,沙特阿拉伯和法国共同致力于提升医疗保健服务和创新水平,同时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以支持实现全球卫生目标。

国内首个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开启中西医结合规范化诊疗新篇章

上海2025年4月18日 /美通社/ — 2025年4月17日,《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以下简称《共识》)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这一专家共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带状疱疹中西医联合诊疗领域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为全面、科学且实用的诊疗思路,进一步提高我国带状疱疹的诊治、管理水平。

高发病率与治疗痛点并存 中西医协同需求迫切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疾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除皮肤损害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多见于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等人群[1]。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病例超过600万,几乎与2021年全部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总和相当[2]。此外,近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3],常持续数月、数年之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委、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院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皮肤病研究所所长李斌教授表示,"带状疱疹的治疗旨在促进皮损消退,缓解疼痛,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带状疱疹的治疗领域,中医与西医均具备独特优势,但如何联合中西医发挥优势、协同防治,此前尚无规范性指导。"

在这一背景下,为促进和提高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减轻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困扰,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牵头,联合来自11个省市、31位带状疱疹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制定了《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共识》基于现有循证证据,充分考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特点,权衡各种干预措施的利弊,围绕带状疱疹不同病程阶段、特殊人群及特殊部位等关键问题,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若干条推荐意见。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或将成为带状疱疹治疗的一个突破,整合中西医优势可能会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李斌教授强调,"带状疱疹的治疗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治疗视角,而应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方向。尽早介入,西医以抗病毒为核心,中医依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或非药物治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为患者的全面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中西结合规范化治疗 帮助更多患者获益

《共识》将中医辨证与西医临床分期精准结合,将急性期与PHN期对应四个中医证型,其中,急性期包括风热壅盛、肝胆湿热、脾虚湿盛三个证型,PHN期对应气滞血瘀证型。中医治疗遵循"早期祛邪为主、后期攻补兼施"原则,结合西医抗病毒与中医内外治法,针对病程的不同阶段,制定了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带状疱疹学组组长、大连市皮肤病医院院长吕成志教授谈到,"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深受患者的喜爱。西医强调‘精准打击',病毒激活期快速抑制,疼痛通路靶向阻断。中医胜在‘系统调控',从病毒发作、神经修复到体质改善,全程干预,且副作用更小。实现了‘急则治标(西医)、缓则治本(中医)'的全程管理模式,能更有效促进皮损愈合、缓解疼痛,并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带状疱疹学组副组长、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中医皮肤科主任医师姜文成教授表示,"抗病毒治疗是带状疱疹治疗的核心,早期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建议发疹后72 小时内尽早启用,一线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和溴夫定。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综合疗法,依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方药或中成药,或采用针灸、拔罐等非药物中医外治法。能显著缩短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同时显著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带状疱疹常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创伤、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发热、高血压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恶性肿瘤等导致的免疫抑制等。且50岁后随年龄增长,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1]

姜文成教授强调,"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发生严重皮损的可能性更高,疼痛持续时间长,且特殊类型多。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需考虑到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等特点,如肾功能不全、免疫低下等。中医方面,治疗全程需重视正气亏虚这一发病基础,根据老年患者具体病情、体质等给予中医扶正调治。"

吕成志教授指出,"本次《共识》的突出亮点是将中医辨证与西医临床分期精准结合,并且新增带状疱疹特殊人群及特殊部位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推荐方案。该方案基于循证证据与实践经验,予以权威的推荐,随着中西医结合在带状疱疹诊疗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将拥有更多的辩证思维和临床研究,探索不同类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美纳里尼作为《共识》制定的支持方,为推动这一重要共识的诞生贡献了关键力量。美纳里尼中国首席执行官陈家麟先生表示:"带状疱疹带来的不仅是生理病痛,更是对患者及其家人生活质量的持续影响。相信《共识》的发布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帮助受困于这一疾病的患者们早日恢复健康。美纳里尼在带状疱疹治疗领域有近20年的经验,此次我们率先探索中西医协同创新,希望未来能通过多种形式,更加深入地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可能性与优势,帮助广大患者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本《共识》的权威发布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为临床医生在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了科学、明确的指导框架。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在带状疱疹防治管理上的创新融合贡献了优化策略。未来,专家组将面向国内中西医结合医院展开宣讲,推动基层落地,相信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治模式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造福更多患者。

2025 CSCO指南重磅更新,高瑞哲治疗PTCL获“全面推荐”

上海2025年4月18日 /美通社/ — 2025年4月18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发布会于山东济南正式举行。在会上最新发布的《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版)》中,迪哲医药(股票代码:688192.SH)高瑞哲®(通用名:戈利昔替尼胶囊)由Ⅱ级推荐提升为Ⅰ级推荐,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患者。此外,指南首次推荐高瑞哲®单药治疗复发/难治NK/T细胞淋巴瘤(r/r NKTCL)患者,并提及高瑞哲®针对PTCL维持治疗的探索。

高瑞哲®是淋巴瘤治疗领域全球首个且唯一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作为纳入国家药监局优先审评程序的创新药,于2024年4月提前获《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4版)》Ⅱ级推荐,6月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r/r PTCL患者,破PTCL领域"全球十年无创新药"困局,并于同年11月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 更长生存获益:治疗r/r PTCL提升为Ⅰ级推荐

此次提升推荐等级,是基于高瑞哲®一项单臂、全球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JACKPOT8 Part B),研究结果先后在ASH、ASCO、ICML等各大国际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并刊登于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影响因子:54.4),在国际范围内获得行业认可。

【马军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表示:"JACKPOT8 Part B研究多次亮相世界顶尖学术舞台,充分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高瑞哲®的认可,对PTCL领域的贡献。该研究数据显示,高瑞哲®单药治疗r/r PTCL,随访至2024年2月,中位总生存期(mOS)达24.3个月,首次突破2年以上,为目前单药治疗r/r PTCL mOS最长的药物,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

  • 覆盖多种亚型:单药治疗r/r NKTCL首次获得推荐

【马军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表示:"PTC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来源于成熟T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我国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国家,但遗憾的是,PTCL迄今尚无标准治疗方案,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预后较好,其他亚型预后均较差,患者5年总生存率不足30%,临床亟待安全、高效的诊疗方案改善PTCL患者预后。"

此次指南更新,首次将高瑞哲®单药治疗r/r NKTCL患者纳入Ⅲ级推荐,同样是基于高瑞哲®全球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JACKPOT8 Part B。数据显示,高瑞哲®单药治疗r/r PTCL在不同亚型PTCL中均观察到肿瘤缓解,满足了既往药物无法覆盖的PTCL亚型的治疗需求,特别在NKTCL亚组中,高瑞哲®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66.7%。

  • 高瑞哲®针对PTCL维持治疗的探索

高瑞哲®针对PTCL维持治疗的探索也在本次CSCO指南更新中被提及。这是基于一项Ⅱ期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JACKPOT26,旨在评估高瑞哲®用于经一线系统性治疗后缓解的PTCL维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带来了振奋人心的结果。研究显示,高瑞哲®的维持治疗不仅使76.7%一线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患者在随访1年后持续CR,还使33%的部分缓解(PR)患者转为了CR,获得更深缓解。该研究结果在2023年ASH大会进行了报道,2年随访数据预计将于今年公布。

【朱军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表示:"数十年来,PTCL新药研发相较B细胞淋巴瘤较为缓慢。高瑞哲®是全球首款针对PTCL的口服JAK1高选择性抑制剂,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是唯一在PTCL有突破的JAK抑制剂,其独特的‘强效抑瘤、抗炎、免疫调节'三重机制为PTC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除r/r PTCL领域突破外,其长生存获益得益于免疫调节作用潜在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未来在维持治疗方面也有很大探索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