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A 沪申画廊 上海 |「罗敏:灯火阑珊处」展览文章

 


 

在路上

On the road

 

在罗敏的画室里,我们看到了在其他艺术家那里极少能见到的多样性。花,只是她众多母题之一。但即使只是花这一个母题,我们也能看到蒙蒂切利式的厚涂、充满中国传统意趣的纸本工笔,甚至还有拼贴。

 

 

罗敏 Luo Min, 新兵营的日子 Day in New Barracks, 2011

 

我第一次被罗敏作品深深打动,是她的《女兵》系列。刚入军营的女兵们穿着肥大的军装,趿拉着廉价的塑料拖鞋,嘻嘻哈哈地排队洗澡。她们被摁着脑袋剪短头发,脸上露出憨厚的羞赧,为自己的一头秀发对军营的规矩构成的冒犯,表示歉意。

 

那是怎样的青春啊!浓烈得竟然有些笨拙,却又清澈得像来自雪山的溪水。这些鲜活无比的生命,以及那仅此一次的青春,就这样被掷入一个意义的黑洞中,让人不禁唏嘘感慨:命运就像个顽劣的孩子,总是喜欢通过最残忍的恶作剧,来昭示它的存在。

 

但其实过不了多久,罗敏作品中的主题性就会从记忆中晕散开,奔放的色彩、老辣的线条、心思缜密的构图,和帅气的笔触,长久地萦绕在观者的心头,像回甘。

 

罗敏说:“对技术的迷恋,是我一以贯之的”。然而罗敏紧接着又说:“但这也是我想逃逸的,这个问题非常矛盾,充满了挣扎和魅惑”。

 

这似乎并不是罗敏一个人的挣扎和魅惑。当艺术家付出多年心血,终于在技术层面臻于完美之后,就会感受到这种意义的巨大虚空。就像西绪福斯推石头,在推了数不清多少万年之后,突然有一天,石头被推上了山顶,不动了。此时的西绪福斯,一定不是喜悦的,解脱的,而是悲凉的,沉重的。

 

用什么来填补这巨大的虚空呢?罗敏尝试了主题性与技术的各种组合。比如在花草中,以拼贴的方式,植入了主题性元素,比如她与妹妹的亲情,以及对童年的记忆。她似乎是在尝试通过这样的生硬,来表达她目前的处境,也就是对技术既迷恋又急于逃离的挣扎和魅惑。此次两个系列的新作,昭示了这一挣扎状态的延续。

 

 

罗敏 Luo Min, 花鸟图 no.1 Birds and flowers no.1, 2017

 

画《花间集》的罗敏,是闲适的,懒洋洋的。大多数艺术家,经过多年辛勤的探索,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之后,就像一只鼹鼠,心满意足地停在那里,不动了。但是罗敏却没法做到这一点。她天生有一颗“在路上”的心,她停不下来。我想说的是,这种挣扎和魅惑,正是艺术家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时刻。就像昆虫的羽化。

 

在小说《在路上》里,萨尔曾经对迪安说:“迪安,我最大的愿望是有朝一日,我们和我们的家人能住在同一条街道,成为老居民”。我曾经问罗敏,会不会终有那么一天,她会停下来,成为一条街道的老居民,与她心爱的库尔贝、塞尚和委拉斯贵支比邻而居。她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我还没想好要去哪儿,就已经在路上了”。

 

既然没有目标,那这就注定是一场无法停歇的旅程。凯鲁亚克说:“在路上,不为旅行,不因某人,只为在未知的途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那么罗敏,带着你已臻完美的技术,和随之而来的挣扎和魅惑,上路吧!

 

文 / 顾衡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亚洲现场|静水流深——亚洲艺术中心四十周年特展

 

展名 / Title: 静水流深——亚洲艺术中心四十周年特展

Still Waters Run Deep: Asia Art Center 40th Anniversary Special Exhibition

 

艺术家 / Artists: 

陈庭诗 Chen Ting-shih、杨英风 Yang Yuyu、

朱为白 Chu Weibor,庄喆 Chuang Che、

冯钟睿 Fong Chung-Ray、李玉双 Li Yushuang、

王劼音 Wang Jieyin、杨识宏 Yang Chihung、

马树青 Ma Shuqing、沈勤 Shen Qin、

陈琦 Chen Qi、陈淑霞 Chen Shuxia、

李真 Li Chen、桑火尧 Sang Huoyao、

蔡小松 Cai Xiaosong、沈克龙 Shen Kelong、

王绍强 Wang Shaoqiang、陈焰 Chen Yan、

管伟邦 Koon Wai Bong、余旭鸿 Yu Xuhong、

杭春晖 Hang Chunhui、郭健濂 Guo Jianlian

 

展期 / Duration: 2022.10.22 (Sat)-  2023.03.12 (Sun)

地点 / Venue: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Asia Art Center (Beijing)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大山子798艺术区(周一休馆)

Dashanzi 798 Art District, No.2, Jiuxianqiao R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亚洲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于2022年10月22日至12月11日举办“静水流深——亚洲艺术中心四十周年特展”。“静水流深”意寓表面不动声色,胸中却有万千丘壑与人生智慧,以此为展览主题,是基于亚洲艺术中心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广当代语境下探讨中国文脉的艺术家,以及东方美学精神的探寻,以静水流深的艺术情怀持续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展览邀请亚洲艺术中心多年来代理合作具有代表性及独特艺术面貌的重要艺术家:陈庭诗(1913~2002)、杨英风(1926~1997)、朱为白(1929~2018)、庄喆(b.1934)、冯钟睿(b.1934)、李玉双(b.1935)、王劼音(b.1941)、杨识宏(b.1947)、马树青(b.1956)、沈勤(b.1958)、陈琦(b.1963)、陈淑霞(b.1963)、桑火尧(b.1963)、李真(b.1963)、蔡小松(b.1964)、沈克龙(b.1964)、王绍强(b.1969)、陈焰(b.1970)、管伟邦(b.1975)、余旭鸿(b.1975)、杭春晖(b.1976)、郭健濂(b.1977)共二十二位。上述艺术家出生于二十世纪一〇至七〇年代,年龄横跨半个多世纪,他们在数十年的艺术探索中形成各自独特的审美观点与实践经验,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洞见与创造性融合于艺术创作之中。

 

 

“历史永远是一面镜子,映射着当下,也为未来开启一抹亮光。”

 

亚洲艺术中心1982年于台北成立,作为长期从事现当代艺术研究和推动的综合性艺术机构,始终秉持眼光、诚信、专业的运营理念,以现代与当代风格并行,学术与市场层面并重的原则,致力于通过举办高质量展览、代理优秀艺术家及呈现多元艺术文化项目来推动中国及亚洲乃至全球现当代艺术的交流与发展。

 

2022年是亚洲艺术中心自成立的第四十年(1982~),也是亚洲艺术中心北京空间成立的第十六年(2006~)。从1982年至今,数十载兢兢业业,从零到一,从无到有,已逐渐地建构自身的独特艺术生态面貌以及坚实的艺术家与收藏家群体。亚洲艺术中心幸运地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见证者,同时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及推动者。可以说,亚洲艺术中心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转变,而中国当代艺术也见证了亚洲艺术中心的成长与蜕变。

 

 

本次展览艺术家为老中青跨世代的组合,除了彰显各年龄代际的艺术家对于自身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充分融合东西方美学思想后在艺术语言及形式上另辟蹊径的创新,更寄托着对中西结合的美学方向的坚定信念及薪火相传的美好祝愿。我们试图通过此展览在当今多元艺术的潮流及面貌中展现亚洲艺术中心及其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认知与态度。展览也将同步呈现亚洲艺术中心从1982年至今为止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通过重要历史事件的回顾,思索当下及展望未来。

 

 

新生

 

中国艺术在近代所走过的路崎岖不平。二十世纪初叶,有识之士进行了史诗般的艰难尝试,将中国带入了现代世界。二〇年代中期,北京聚集年轻的和年老的进步派、国际主义知识分子、作家与艺术家被吸引到这座城市。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于1918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开办。在五四运动亢奋的几年中,艺术界的活动较为活跃。此时的上海是中国现代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租借占据了黄浦江沿岸。位于苏州河以北徐家汇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扩招生源、增设课程。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中国近代绘画理论与创作奠基人、教育家、中国近代画坛巨匠,走上历史舞台。他们从欧美、日本带来先进的思潮,在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之下,中国艺术在二十世纪迎来新生。1937年,炮火在北平卢沟桥打响,中国人民历经十余载艰苦卓绝的斗争,新中国于1949年10月成立了。此时,台湾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桥头堡。“决澜社”成员李仲生将现代主义艺术从中国大陆带到台湾地区,影响了大批青年画家,点燃了中国现代美术之光。

 

陈庭诗(1913~2002)“五月画会”主要成员,发展出抽象与当代水墨绘画,以简单的造型表现浩瀚的宇宙,以及无穷的生命撼动。杨英风(1926~1997)其创作以中国生态美学及佛家哲思为核心,使用现代材质,表达出简洁的抽象造型。朱为白(1929~2018)融合“东方画会”抽象绘画的理念,探索中国人文精神价值与内在情感,极简、朴素、温和。庄喆(b.1934)长期致力于艺术创作与抽象理论的探索,抽象山水绘画源自于外观自然进而走向形神,他以书法的线形结构入画,运笔虚灵转润显出犷悍之昂扬气势。冯钟睿(b.1934)深受书法与佛学的影响。在抽象构图中加入汉字的书写,将汉字艺术化,其拼贴手法,创造画面肌理,堆叠颜色层次。杨识宏(b.1947)独有的抽象绘画风格,是其对生命的体验和由内而外的观照,自由、奔放地表现于创作上,极具纯粹的绘画性。上述艺术家多数出生在中国大陆,成长于台湾地区,而后远赴欧美学习、深造,他们的艺术探索与研究谱写了台湾地区现代艺术的篇章,于中国现代美术史留下印记。

 

作为国画大师李可染的长子李玉双(b.1935)传承“李家山水”,以科学家的实践精神发展出自己独特“编码画法”。他坚持以自然为题材、坚持在自然中创作,其笔下的风景有着中国水墨的自然韵味,光影变幻的色彩,以及灵动洒脱的笔触。王劼音(b.1941)的艺术创作始终根植于中国传统艺术的脉络,游刃于版画、油画、水墨等多种绘画形式语言之间,打破水墨绘画的既有常规,突破自我实践的油画语言,纯然以日常随机的“墨点”,重构整个古典山水画与文字的图像世界。以朴素的精神、书写性的绘画实验为中国水墨绘画注入了新的力量。

 

 

 

开放

 

二十世纪七〇年代末,中国开启了一个“大团结”的时代、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但此时的艺术面貌,随处可见释放出来的禁锢的情感。“星星美展”的横空出世宣告了人们彼时生活中的真实,激发着观者的想象力,以至于超越了展览作品本身的意义。而后“新潮美术”掀起了创作的思想碰撞。九〇年代中国新生代艺术家纷纷开始了各自的独立表达,游离与观念与玄想之间。此阶段的中国艺术具有特殊的时间意义。五〇年代末及六〇年代的年轻艺术家应运而生。他们平静地对待文化上的针对性并纯化艺术语言所形成的艺术倾向;尝试以相对样式化与风格化的艺术语言同各自潜在人生感受相结合,开始了他们的艺术实践。对于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转化,探索出更多的视觉体验与更大的精神容量。之后的十年间,中国经济发展朝着全球化方向迈进,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艺术家展现出开阔的创作视野和更加深刻的观念以及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

 

马树青(b.1956)八十年代末留学德国,执着于抽象绘画的探索研究,在观念绘画与视觉绘画之间着力。在画面上反复涂抹留下的时间痕迹以及色彩与色彩重叠之间带来了不同的空间观看经验。沈勤(b.1958)“八五美术新潮”时期水墨革新派的代表。园林、山水是贯穿沈勤不同创作阶段的重要母题。朦胧深浅的墨色与简约的线条虚实相应,青绿山水没有被浮华的形式遮蔽,而是从内心出发,表达自我的生命状态。陈琦(b.1963)的创作始终传递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他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水性”明晰了水印木刻的特质,在传统艺术的当代转换中逐步建构了东方自然哲学的自我表达方式,不断地探索、实验水印木刻媒材的边界。作品涵盖水墨、影像、数字空间等多个媒介。陈淑霞(b.1963)中国当代重要的女性艺术家,她的艺术历程始终保持着对宏大叙事的疏离感,她关注点多是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衍变和延展,朴素而简单,用极具个人印记的色彩来演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与生命感受。桑火尧(b.1963)持续坚持中国水墨艺术的当代性及水墨艺术国际化的探索之路。在多年创作的过程中发展出“桑氏方块”的独特语言,提出“境象主义”艺术的概念。李真(b.1963)早期涉猎佛学道家等,他的雕塑作品解决了诸多矛盾统一的因素,其作品兼融东方气韵及西方美学,关切当下社会百态与对人性的思考,作品细腻温润,举重若轻又具磅礴气势。蔡小松(b.1964),水墨绘画充斥着宋人山水画中的高远意境。蔡小松画石,多求奇石怪石,从中琢磨自然之广袤,其创作打破特定尺寸和特定题材的束缚,引入新的观赏角度。沈克龙(b.1964)持续从事传统媒介的现代转换,充分发挥传统大漆媒介的物性,与当代绘画的形式和谐的统一。

 

 

 

无限

 

二十一世纪,千禧之年,中国文化与艺术愈发兼容并蓄,当代艺术从意识形态向更为丰富的艺术演变,更加关注个人经验。艺术家通过探索、尝试绘画语言,从传统中找寻启发。有别与西方现代主义,新时代的艺术家将艺术创作引向了更加符合中国文化语境的方向,结合中国哲学观念,以一种更为超然的、反思的态度来看待传统文化,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已显现出一个优渥的、宝贵的无限维度。进入新世纪,“中国崛起”的声音与预言,已成为文艺生成的一个重要课题及价值观,当代艺术定将成为这个价格观的形象和思想的体现。创新、活力、价值,以中国的艺术自信,融合世界艺术、影响世界艺术。

 

王绍强(b.1969)对传统文化以及对当代价值的理性思考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当代“人文山水景观”。在创作中将古老九宫格及当代地理坐标等地理元素融入创作中,形成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陈焰(b.1970)的作品来源于她自己探索出来的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她着迷于银盐胶片的触感和质地,以胶片代纸张,以刀代笔,以负形成像,借光来划开画面的同时,又借助光的自身来构建光亮,并吸纳其所对抗着的黝黑同构成一个可能的新天地。管伟邦(b.1975)的创作打破了传统水墨的表现形式,或与当下新媒体元素结合,或尝试融入其他材料,甚至改变它的空间存在方式,予以更多的表达可能,极大的丰富了水墨的表现空间。余旭鸿(b.1975)以“光影”、“山水”为母题,将西方油画语言与中国艺术精神相结合,深度探索中国意象油画和当代艺术的意象表达。以叠加的色彩塑造辉映浑厚的人文家园。通过对绘画表现语言的实验拓展,呈现其艺术主张的精神内涵。杭春晖(b.1976)在绘画的平面中融入了立体的语言,他逐步放弃了工笔中的写实,不再在题材和主题上寻找与现代社会或者日常生活的简单共鸣,而是另辟蹊径,在媒介、观看和绘画观念上找寻工笔画的现代转换。郭健濂(b.1977)以浓稠的暖色入画。他用梳的方式绘画楹窗。由于梳的肌理,他的窗总有一种风帘的感觉。仿佛隔着风帘,吸纳户内户外的景色。郭健濂钟爱 “夜窗”以及“卷帘”,既是对于世界的隔离与遮挡,又是窥视世界的中介,更是画家凝视和描绘的对象本身。

 

撰文 / Writer:徐浩洋 Erick Xu

编辑 / Editor:冉云琪 Seraph Ran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西达本胺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入组

西达本胺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入组

2022年7月18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芯生物”,股票代码:688321.SH)宣布,西达本胺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DEB研究)自2020年5月21日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后,历时26个月,于2022年7月18日完成了方案规定的全部受试者随机入组,成为全球第一个以MYC/BCL2双表达DLBCL(DEL)为适应症完成入组的III期注册临床研究。

DEB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西达本胺联合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对比R-CHOP在初治、MYC/BCL2双表达DLBCL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YC/BCL2双表患者约占全部DLBCL患者的三分之一,在一线治疗上具有显著的未满足临床需求。这是继西达本胺在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适应症获批上市后的第三个适应症的确证性临床试验研究。DEB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牵头,在全国45家临床中心开展。

微芯生物临床研发负责人宁志强博士表示:“经典R-CHOP一线治疗方案在DEL DLBCL患者人群具有明确的疗效提升需求,DEB研究完成入组具有重要里程碑价值。我们将与各研究中心及各合作机构共同做好受试者权益保护、综合试验质量管理及数据清理工作,按计划完成试验的中期分析工作。期待着本临床研究能够给患者带来确定的临床治疗价值”。

西达本胺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入组

关于西达本胺

西达本胺(Chidamide;商品名为“爱谱沙®/Epidaza®”),国家1类原创新药,是微芯生物独家发现的新分子实体药物,机制新颖;作为领域唯一可通过口服的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可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解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2014年12月获批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2019年11月18日获批新适应症,用于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绝经后、经内分泌治疗复发或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021年ATL(成人白血病)和PTCL(外周T细胞淋巴瘤)先后在日本获批上市。作为HDAC亚型选择性表观遗传调控剂,西达本胺对肿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具有重新激活作用,正在中国及国际开展联合不同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多项临床试验研究,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

关于微芯生物

微芯生物是由资深留美归国团队于2001年创立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公司专长于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研发,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价格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具有革命性疗效的创新机制药物。

凭借自主创建的国际先进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微芯生物在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性疾病和抗病毒等五个重大疾病领域已开发出包括西达本胺(已上市)、西格列他钠(已上市)、西奥罗尼(已进入临床Ⅲ期)和CS12192(Ⅰ期临床试验开展中)在内的多个原创新药产品线。

目前,微芯生物拥有以深圳总部/研发中心/GMP生产基地全资子公司深圳微芯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创新药生产基地全资子公司成都微芯药业有限公司及其负责新药研发与合作的全资子公司成都微芯新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分公司(商业中心)及微芯生物科技(美国)有限公司的全球化产业布局。同时,作为国家首批“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独立承担数十项国家“863”、“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及“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累计申请境内外发明专利407项,123项已获授权。


西达本胺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入组

马轲|一画功成万笔枯

 

过去30年,大家见证着马轲用艺术的确定来对抗世界的混沌,并掌控着面前的方寸之间,用画笔挥斥方遒。马轲总是有能力抽身于时代,用错位的眼光对待现在、过去与未来。不知为什么很多东西在他的艺术面前稍显微弱与低迷?也许是因为,马轲用不灭的生命意识与昂扬的生活姿态,来打底人生的画布。曾为马轲撰文的前辈很多,却仍要带来这篇“人物”,因为我认为马轲的艺术与人格在今天看来更有力量。

 

绘画首先是一种姿态

 

作为观者,怎么不会被一根线条,一个笔触所打动呢?卓越的画家,让每一次下笔都独立自主,无需任何凭借就拥有激荡内心的力量。这是我在第一次面对马轲的画时的强烈感受。

 

 

 

马轲“西游记与变形记”

偏锋画廊展览现场

 

那是一张马轲创作于2006年的作品(《马上封侯》),从脚下散发出幽光的紫色骏马在黑夜疾驰,画面似乎有风的参与,背景中树木的晃动与马蹄凌乱的奔跑场景呼之欲出。每一个笔触的走向,每一个色块的厚度都交代着艺术家行动的力量和意志的果断。手持长剑的人在马背上站立得异常稳当,从他的脸上,我们能找到光的来源,也能感受到他背后涌动的巨大的波澜。面对这样一幅画,我更明白了,笔触是骗不了人的,丰富大气、生气蓬勃那也是画家下笔时的状态。而想法是笃定还是迟疑,精神是伟大还是渺小,也都会在笔触中表露无遗。对于这样一幅骄傲而饱满的作品,画面本身已不重要,这个裹挟着绘画行为的强大气场,意气风发的姿态更具魅力。

 

《马上封侯之五》150×200cm 布面油画 2006

 

关于马轲反复确认的昂扬与阳刚,在另外一幅画(《光》,2006)中也显露无遗。艺术家用粗砺坚硬的笔触描绘着周遭的混沌,天地崩塌之时,人仰马翻。画面喷薄而出的张力,绚烂而具有吞噬性。我们都等着画面中那道闪电的劈下,用力冲破束缚的人便可以像洪秀全诗中写的一样“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然后,希望就像黎明的溃堤,立刻世界就被金色充满。

 

所以绘画,首先是一种姿态,然后才是形式与题材。

 

《光》200×150cm 布面油画 2006

 

在马轲于偏锋画廊的个展前夕,我有机会到工作室拜访并结识这位给予我巨大能量的艺术家。马轲的右手宽厚,手臂结实有力,我想那是在大开大合的笔触中塑造出来的身体。他总是神采奕奕,但同时思维微观、视角独特,感情丰富却也“只对自己的热情负责”。印象最深的是马轲总重复的一句话:“人无再少颜,今天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原来,他就是怀抱着这样充沛的精气神持续地生活与创作,日复一日地将生命力凝聚,然后一并倾泻在画布上。

 

在马轲今年的创作中,我们仍然能从中看到热忱与斗志。被压在巨石下的孙悟空却目光如炬,那也是画面中最亮的部分,仅仅两个点就是姿态的直接体现。一张叫《独白》的作品中,深邃的背景中孙悟空简化的面孔中仍可见威武的神态,双手紧紧握住的金箍棒是能力的体现,脚踩的明显、神秘而突兀的锥形球体,那是白骨精头部的变形。由底部发出的光,明显在孙悟空的气势下微弱了。

 

《孙悟空》299×253cm 布面油画 2022

 

《独白之一》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2

 

是始终如一的表达紧迫性,让我们无法从马轲画面中找到任何负能量的黑点。也是马轲所拥有昂扬的创作姿态,让他的画展现出不容小觑的生气与力量。

 

《掘墓鞭尸(一)》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7

 

自由、开放、交流

 

马轲工作室入口处的小格子里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罗浮深处”,这四个字在道家理论中指修炼的福地,这里当然也是马轲的福地。“每天来到工作室,会静静地坐一会儿,抖落掉身上的社会性”。特别喜欢 “抖落”这个动词。当世界在凋零,一些衰败的秘密在晚秋逐渐暴露,地平线模糊的边缘开始渗出黑暗。只有这一隅艺术的天地才能轻柔地抚平一些外面世界的尖锐。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马轲从前作品中的呐喊和灾难,那些他早已建立起辨识度的可怖的、残酷的场景不见了。马轲说,“艺术家是一群与时代错位的人。高歌猛进的时候,我会看到危险;凋零涂炭的时候,我会看到自由、开放与交流。”我想当然也和这个可爱的,可以让人卸下防备的工作室有关。

 

《读书黑海》150×200cm 布面油画 2003

 

《顶硬上——夜》200×254cm 布面油画 2005

 

自由、开放与交流”这是为什么马轲最近两年会选择绘画《西游记》这个经典题材的原因之一。“《西游记》创作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岁月,四个勇士去探究另一个文化的究竟,我觉得如此开放的心态,在当下的时代是应该被重提的,自由与交流从未如此紧迫。聚焦到个人,我学习西方绘画,尤其我们这一代会尽可能多去欧洲美国的美术馆看作品,不管是从思想精神还是肉体经历,‘西游’也算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时代缩影。”

 

《西游记——夜渡》254×200cm 布面油画 2022

 

《西游记——柏拉图的洞穴》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2

 

《西游记》在马轲笔下被表达得耳目一新,精彩极了。《夜渡》中师徒四人出现在荧光色的观念之线中,而莫名其妙的倒影又让我们想要凑上前去观察是否有被忽略的细节,这是马轲擅长的循循善诱。有时,师徒四人又从柏拉图脑袋形状的洞穴中冲出,那是艺术家在隐喻每个人都应该走出认知的洞穴,突破有限的文化模型。有时洞穴中独留一条直线(《一根红线》),四人也许已经走出,也许还在洞穴深处,这是马轲喜欢的戛然而止和悬而未决。

 

《一根红线》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2

 

《西游记之魔窑》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2

 

走近画面,我们看不到精心塑造的细节,但模糊不清的笔触与简单块面构成的人物完全没有影响到绝对严谨的画面关系。马轲说“绘画应该是在关系中”。他利用最基本的构成与关系来建立画面的平衡和律动:四个人物的塑造上,有时是单线、有时是立体、有时是块面;单纯的线条和颜色的明暗指示出了空间的远近;背景蓬勃的色彩团块也自成一格。几十年的经验与判断,让画面的结构与塑造上的取舍都不是空穴来风,悉数变化皆班班可考。

 

《空山》300×254cm 布面油画 2022

 

眼前的画,动态地引领着每一个观者的目光与兴致,我们看到有建设性的控制力和协调性是如何让整个画面产生连贯性,又如何让作品独立、完整。

 

行走在边缘

 

令人意外的是,马轲是一位十足的养花达人,工作室各处都有生机勃勃的植物,朋友家中无法存活的绿植最后都会在马轲手里起死回生。在他看来,植物是有生命的,叶片中的每一个气孔都在大口呼吸。这么多年来,马轲的气孔也从未忘记吸收新的养份。他没有自我膨胀于他取得的成绩——那些突破的拍卖纪录,那些颇有辨识度的创作系列。在他看来,“绘画是一件不断在边缘行走,并且一直扩大边缘范围的事情。”名气和掌声腐蚀不了马轲创作和突破的紧迫性,真正能刺痛他的是放弃探索和生长的可能性。

 

马轲“西游记与变形记”

偏锋画廊展览现场

 

30年来马轲躁动着、尝试着、穿梭于每一种新的艺术,并疯狂吮吸着关于艺术的一切。他不停留于任何风格,什么主题、技法、问题都束缚不了马轲。他对于画面拥有绝对的掌控权,他的意识拥有绝对的自由。纵观马轲的绘画历程,从最初的“顶硬上系列”“一个人的风景”“英雄时代”“成语故事”到2010年左右马轲画了许多一个人行走在钢丝绳上或卷缩在洞窟里的图示。近几年,马轲转向使用点、线、面、球体、椎体等几何形体来构成兔子、狮子、人体等平面形象,这些作品策展人鲍栋归纳为“变形记”。

 

马轲“西游记与变形记”

偏锋画廊展览现场

 

“变形记”系列源于毕加索对于马轲长久以来的启示。将颜色减少至黑白灰,有限的手段让马轲可以专注于人体构成的拼接,专注于构成与造型的训练,专注于主观意志与自信的建立。他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构想,陶醉于他所要表现事物的构想中,尽量让画面中没有不重要的东西。一幅画,也是画家意志的表现。

 

《不高兴》40×33cm 布面油画 2021

 

我问到“这个系列可以被归类为立体主义吗?”马轲立刻回答“当然不是,立体主义属于过去,定义不了当下的艺术。”面对他人的质疑他不以为意,早已过了需要对别人的期待负责的年纪。对于现在的马轲来说,“变”就是宗旨。

 

《老鹰之二》200×200cm 布面油画 2021

 

马轲今年52岁,是艺术保护了他,也成全了他,让他能够克服自己的消沉、怀疑,承接这份巨大的任务,并全身心投身于绘画的洗礼。浮如飘絮的情绪与思考被艺术家转化为视觉,但仅仅有视觉上的快感是不够的,从马轲这里我们懂得,姿态、内容、境界、灵魂、精神和智慧,这些才重要。

 

正如他的笔记中所说“俯就既有的概念、常规和惯性,俯就权力和利益时,绘画往往令我痛苦不堪。而摆脱种种束缚,在稍纵即逝的形象与当下建立某种隐喻的关联,也就是绘画成就的瞬间,我会欢欣鼓舞、踌躇满志,能够感受到人性的尊严与个体的崇高,恍若重生一般。对这种瞬间的渴望,是我绘画的内在动力。”

 

《一个人的风景》145×254cm 布面油画 2005-2006

 

绘画来自于经验,而不是知识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为什么人们在问你作品的时候,你很多时候不爱去解释?

 

马轲(以下简写为马):现代主义以来很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读者中心论”。当代艺术不再是宗教艺术,宫廷艺术,政治艺术,艺术品不再高高在上,需要震慑、教育、感化或者催眠观者,艺术和读者是平等的存在。当观众对一件艺术品产生兴趣的时候,我想那是个体感受到自身存在并且明确意识是具有独立性的时刻。这中间不需要艺术家解释,读者也不应该将自己可以随意理解作品的自由拱手让人。并且,绘画上的交流十分困难,这种视觉上的语言形成更多依赖画家的经验积累。对于观者而言,绘画就是一个秘密,应该有着属于自己的答案。

 

《韦庄诗意——骑马上虚空》300×254cm 布面油画 2019

 

Hi:你的现代性启蒙是什么时候?

 

马:学画画得益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我选择了油画而不是国画,对于异质文化的热衷是人的本能,对于现代绘画的理解过程是复杂的也是个人的,并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时间线。现在的工具导致我们看到的世界,和世界中的自己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我们一直都处在这种快速且剧烈的变化之中。

 

Hi:毕加索对你有怎样的意义?

 

马:在一个个体绘画的时代,每个人的绘画系统是不一样的。如果绘画是一片天空,那在我的天空中,毕加索就是最亮最大的星星。在美术馆看绘画原作的经历中,毕加索的作品从来没有令我失望过。每一次在他的作品面前,都可以看到一个新的世界。他的每一幅画似乎都在重申什么才是绘画,提示观者绘画还有无限的可能性。他是画家中的画家,是与造物主直接对话的人。

 

《折叠的人体之一》72×59cm 布面油画 2021

 

Hi:一遍遍画变形的人体或动物,这个乐趣和毕加索的乐趣有区别吗?

 

马: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毕加索对我而言是一座桥梁,也可以说是进入当代绘画的必经之路,但并不是我的目的地。我的实践验证了我的理解和认识。当今的绘画终究会是人们认知交流的节点,因此,艺术家应该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妄的。

 

Hi:那为什么这个系列的创作集中在黑白灰?

 

马:我有意图地减少画面里的因素,这样可以更加集中解决目前我关注的问题。比如说如何脱离摹拟,如何摆脱我们看上去的这个世界的表面限制。

 

《没头脑》40×30cm 布面油画 2021

 

Hi:从2021年开始推进这样一个系列,对你来说有难度吗?

 

马:比如,我要画一只兔子,既不能是对于现实的模拟,也不能是其他画家风格的延续,我需要这个兔子是新的,又符合成物之理,成型之则。绘画本质上也是模拟造物主,只在画布上,发现并制定规则,是与造物主对话的过程。这绝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一张画一定要消磨时间,一定要消磨到足够的时间。

 

《忧伤的兔子》300×200cm 布面油画 2021

 

真正的进步

不会轻而易举地后退

 

Hi:“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为什么这么吸引你创作了很多张和它相关的作品?这是对同一主题不同形式的表达的初次尝试吗?

 

马:成语故事是小时候从父亲买的小人书上知道的。我想试着画出来,每一次结果总是会和你预想的不一样,然后我就重新来一次,再重新来一次。

 

《杯弓蛇影》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1

 

Hi:为什么一个创作了几年的连续的主题会结束?会因为什么结束?

 

马:绘画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囫囵吞枣,又戛然而止的。画画的动力开始是围绕一种可能性,当为了结果而画的时候,动力就没有了。

 

《顶硬上——索家村》254×200cm 布面油画 2006

 

Hi:什么时期,追求你自己的独特性对于你来说是重要的?

 

马:独特性意味着价值。对于画家而言,只有绘画系统内部的独特性才具有价值,就像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所说“作品一出,世界为之改变。”这个才是艺术家应该追求的高度,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观。

 

Hi:在发展自己风格的早期过程中,你有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吗?你也明白自己的弱点并有意规避吗?

 

马:绘画对于我来说还没有这么功利,我也从没有如此目的明确地思考过这个事情。总的来说画画是开阔自己,挖掘潜力,接受自己的过程。我总是想多尝试。

 

《问》300×254cm 布面油画 2018

 

Hi:绘画30年多来,是否有经历过失败或者低迷或者放弃的时刻?

 

马:我只是想把画画好,所以不断的学习。还真没有想过放弃。预设结果就一定会失败。低迷是因为选择不清晰导致的。画画是我选择的人生,无论如何我都会坦然接受。绘画本身就是见证,每一次都是重新开始。

 

Hi:对你来说好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马:相对于“读者中心论”来讲,标准与审美都是流动的,也是自由的。一个人不可能停留在一种美学的束缚里。艺术现象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只有人的认知可能是固定僵化的。艺术的最高标准反而是混沌的。

 

齐白石经历了抗日战争以及各种沉重的社会事件,但是你看他的作品永远都是那样平静,这种稳定感是一种文化的定力,在动荡的年代里更显的珍贵。这就是传统艺术,传统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与现实是分离的。当代绘画是另一种文化模式的开端。具有实验性和启发性,是快速变化和膨胀的,充满力量又十分脆弱。对我来说,这个好作品的标准是认识自我,能够重构自我与世界关联的节点。

 

《沙尘暴(九)》219×390cm 布面油画 2012

 

Hi:那绘画的紧迫性对于现阶段的你来说,体现在哪里?

 

马:现在手机上出现一幅女人体的绘画都要打上马赛克,这种自我审查已经到了荒谬的地步。可能也会因为这个我想画“马赛克人体”。

 

Hi:现在的环境,似乎在倒退。

 

马:我觉得社会并没有倒退,因为从本质上它可能都没有进步。很多人可能都是停留在19世纪,社会的进步并不只是表面形式的还有人的内在心灵结构。而且,真正进步了的社会,是不会这样脆弱的,更不会轻而易举地后退。

 

《思考的人》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7

 

你不能停留

 

Hi:你会经常回顾自己的作品,反思一些问题吗?

 

马:我倒是经常思考我作为一个画家的选择。什么才是我们这个时代中画家应该有的样子。我觉得,变化者生存,那种试探性的,具有启发性的,不确定的可能性是我想要的。

 

Hi:最近最满意的一张画是哪件作品?

 

马:每一张画在它结束的时候,都是因为满意,因为在画布上发生了一个奇妙的能够抓住你打动你的瞬间,一张画必须有这样一个瞬间才会被停止,要不然就不会结束。但是画画的人,是不会停留在那个瞬间的。并且,也许一件现在看来可能很糟糕的旧作,在完成之时也是很满意的作品,并且是一件无法复制的作品。

 

《凝视》173×239cm 布面油画 2022

 

Hi:你觉得艺术家获得成就的因素中,天赋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马:天赋和努力都不确定。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选择

 

Hi:艺术家的名气意味着什么?对于赚钱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马:名气和赚钱都是艺术社会性的一面,艺术家还有面对虚空的一面,也就是人的生命意识。有教皇就有宗教艺术;有国王就有宫廷艺术;政教合一就有国家艺术。个体的艺术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产物。

 

《悲伤的欲望》200×150cm 布面油画 2011

 

Hi:绘画对你的意义是什么呢?

 

马:我只能说绘画是我选择的生命轨道,我借助这个轨道运行,让我的生命不是空洞而无一物。

 

  文:郑舒元           

  摄影:董林

*提供:偏锋画廊、马轲工作室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艺术家访谈|李姝睿:我的绘画是时空中现实和感受的精炼记录

 

 

李姝睿,上海之春 No.3,2022,木板裱布上丙烯,Φ60cm ©红树林画廊

Li Shurui, Shanghai Spring No.3, 2022, Acrylic on canvas on board, Φ60cm ©MANGROVEGALLERY

 

 

「余生记」展览对谈

 

 对谈人 

贺潇 x 李姝睿

 

李姝睿围绕 “光”与“色彩”等静态载体,以人造和自然的不同来源区分,通过艺术家物理性的转化,在各种运动及反射中构建蕴含丰富内涵的空间。有关色彩的法则往往是自然规律的反映,李姝睿擅长从缤纷的世界中捕捉有价值和感兴趣的事物,因她坚信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里,“光”和“色彩”的运用都能反映、记录和塑造时代中个体需求和精神状态,更与广义的集体意识形态相关联。近年来,艺术家发展出更综合性的工作方法系统,并从切身的生命经验出发,揭示生活的因素以极具个人化的绘画方式及其延伸实践,探讨绘画本体边界及光与色彩的功能性、社会性、政治性等。

 


 

贺潇 (以下简称“贺”)你大概是哪年从北京搬去大理的?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做出了搬离一线城市的决定?现在,去大理对很多人而言和以前相比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你是一个会经常回头复盘自己生活的人吗?这个决定在今天看来是值得庆幸还是百感交集呢?

 

李姝睿(以下简称“李”)2014年搬过去的,那几年雾霾很严重,就把家人安顿在大理,我自己开始北京-大理两边跑,所以也不算真的搬离大城市,但以前在北京生活的标准、行为逻辑在离开城市进入村镇后得重新校对,现在处在更自然的环境里,体验着城市和乡村交替的生活,感觉身心的舒适和开阔了。几年前大家听说你搬去大理,都会问那孩子读书怎么办,感觉心理上还是很依赖一线城市的各种资源,把他们的标准作为唯一的标准,仿佛大理是个没有办法提供某些服务的地方,搬过去是个叵测的决定。最近几年,大城市的各种问题在疫情中集中爆发了,大家对我住在风景区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眼光,也渐渐认同,相比大城市里的孩子,在更自然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并不欠缺知识类的教育,而且他们比大城市的同龄人更放松和独立。大理的各种生态提供了主流标准以外的选择,也启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回到自然环境里去理解问题,我的大儿子已经来大理8年了,他的状态让我很庆幸当年搬了过来。

 

 

窗外日出,大理,2022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我们在你早期的作品中很容易看到城市生活的缩影,大理的生活对你创作中所关注的主题起到了哪些影响?

 

李: 早期我确实很享受城市生活,特别是数码科技不断爬升的那几年,相机、手机、显示器这些数码产品的清晰度快速更新,网络生活的从无到有,都太新鲜刺激了,它们的质感很容易就被我选为了描绘对象。最近几年数码看多了眼睛干,而在大理可以看天空、树林、湖水,就很想画,想到这些鲜活的存在心情就舒畅。

 

 

新院子第一年的收成,不多不少刚刚好,大理,2022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我们在前期准备这个展览的时候,你提到了“绘画作为记录时代的手段”。这里的记录似乎并不像我们惯常理解的纪实记录,你更关注哪种记录?

 

李: 绘画本来就难称为纪实性的存在,更何况我选的绘画方式相对简洁,注重的不是实时的一个瞬间的抓捕,而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空中现实和感受混杂起来的精炼记录,换句话说就是形式感,代表千禧年之后这个特定时期的若干形式感。这样一个提纯的过程很好玩,我有选择、采集、呈现的自由,一系列的工作之后这个作品就出来了,它离开我之后浪迹于这个世界上,又成了这个时代视觉的一个新的标本,被编织进了当下时代视觉的DNA中。

 

 

 

李姝睿作品在《余生记》展览现场,2022年 ©红树林画廊

 

: “光”与“色彩”在你的创作中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科技发展的提速,我们感知这两绘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的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地改变,离开城市,去到更接近自然的大理,你今天对“光”和“色彩”认知以及使用与之前的都市生活相比是否发生了变化。同时,在日常的智能产品使用的同时,又怎样在绘画中调解和转换这两种元素?

 

李: 08年前的北京激昂的准备着奥运会,当巨大的LED屏幕出现时,城市化的蓬勃被烘托得更热烈了,我掏出刚配备拍摄功能的手机,拍下像素朴实的照片,它们正好是我寻求的素材,不依赖客体反射的自发光体,新科技带来的新景观。

 

 

李姝睿,光88,2009,布面丙烯,200x300cm,图片由艺术家及空白空间提供

 

一开始我就不是在画抽象,而是用照相写实的方法画图片中的灯光,最初甚至还有人影在灯光前,喷笔的雾状笔触正好表现闪亮的光斑和其渐弱的边缘,在网格状的背景下,它们还能呈现出视错觉的空间感,尽管那时我还不知道欧普艺术(OP Art),但我幸运的找到了具有时代感的语言符号。

 

 

《LSR·深白》展览现场,空白空间(草场地),2017年,图片由艺术家及空白空间提供

 

我的“光”和“色”按照人造和自然这两个不同来源区分。人造的光色会直接联想到身处城市的处境,自然的就对应着村镇生活的经验,它们之间的关系很有趣,而且一直在影响我的工作。比如我早期一直画人造光,用的颜料也是人造的,灯光和颜料的颜色标准使用同一套系统,所以画得很顺畅。现在画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反射的光,颜色丰富又微妙,很难有一个现成的颜色可以取用,必须试探着调和出一个接近自然对象的颜色,难度就大了很多,所以我觉得自然光比人造光更难画。此外在写生的过程中,往往颜料还没调好,光线就变了,颜色也跟着变了,经历过几次这样的挫败,我的方法是先拍照再对着照片画,这样一来,相机(大部分是数码产品)又成为了新的链接,它介入了光线和物体的关系,成了一个记录和书写者,固定了色彩之间的关系,根据一张照片来画又相对容易起来。自然光和人造光都有它们各自存在的意义,它们在我生活中各占一边,各有各的用意。

 

 

《LSR·多情》展览现场,New Galerie,2018年,图片致谢New Galerie

 

: 我在你于2020年的一次访谈中看到,当时你正在读勒瑰恩(Ursula Le Quin)的科幻小说全集,时隔两年多,你是否觉得我们所处的现实比当时更为魔幻了?看科幻小说给你带来了什么?本次展览也是从文本出发,引发并延伸了我们对现实的思考,你是怎么看的?

 

李: 可以从本次展览里的《元神存储器》说起,其中的元神有两个含义:它既是古代人对“精神超越”的一种理解和设想,一个实体化的“精神”(我本能地觉得它会是一个圆形);又象征了数码网络里的存在,比如未来科技真能把意识从肉体中分离出来,还能将其存储在一个网络空间里,保持着活跃,甚至还会生发出人工智能里的新品种。这些都是现在大家热衷的幻想方向,现实中的我们都像是进入大漩涡的渔夫兄弟们,靠经验、智识和本能来判断未来的走向,但在状况百出的今天,我们很难笃定一个真理,AI的发展、气候的变化、移动的数码技术已经接管了大城市的日常,处处埋藏危机,我们当然怕一个错误的决定害死自己,但什么是正确的决定,大家一直争吵也没有答案,最后只能继续忐忑地前行。这几年大家的争论确实有点激烈,发生的情况越来越超出经验,所以很多认知在重塑,我们就像在一串越来越密集的鼓点声中,紧张、焦灼地等待未来发生,在这种情绪里看科幻小说就很有带入感。勒瑰恩的小说里有很多对新社会形态的想象,地球资源枯竭、星际移民、各种外星种族价值观的摩擦、性别的新状态,她高明的设计和想象力对现在的我非常有启发性,提醒自己从一个较开阔的视角看待所处的当下,会没那么钻牛角尖。而且未来未知,好的坏的一切都可能成为现实,永远充满希望、保持尊重和好奇,同时也做好面对一些困难的准备。

 

 

李姝睿,元神储存器 No.201708,2017,布面丙烯,Φ200cm,图片由艺术家及空白空间提供

Li Shurui, Mindfile Storage Unit No.201708, 2017, Acrylic on canvas, Φ200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WHITE SPACE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艺术家访谈|杨光南:我的作品需要与现实对话

 

 

杨光南,窗_莫奈花园的天空 202112,2021,树脂、油性颜料、木、丙烯,119x119x5cm ©红树林画廊

Yang Guangnan, Window_Sky of Monet's Garden 202112, 2021, resin, oil based pigments, wood, acrylic, 119x119x5cm ©MANGROVEGALLERY

 

 

「余生记」展览对谈

 

 对谈人 

贺潇 x 杨光南

 

杨光南从传统的雕塑语言入手,其创作涉足装置、影像等媒介。她对自己的日常化切身体会进行推究和演绎,进而转化为具有动人力量的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关乎渺小个体在都市化空间中的镶嵌法则、时间与边界、空间与维度及复杂的群体性精神空间架构的研究。她的作品看似随感而发、信手拈来,但却都散发着一种独有的细腻又不失尖锐、刚硬、强韧的意识,以此形成她强烈的个人特质。

 


 

贺潇 (以下简称“贺”):在准备展览“余生记”的阶段,我们在你工作室中的谈话,曾提到了“眩晕感”——这个提示如同点睛之笔一般,让我想起了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大漩涡底余生记》,并决定借用这部短篇作为策展的线索。在我看来,当时说到的“眩晕感”并不是英文中“vertigo”所对应的“晕头转向”,而更接近个体在面对不可抗力条件下的本能感应。当然,爱伦·坡采用的倒叙以及多重视角不仅与此次展览中三位艺术家创作中不同的关注点契合,文中对于特殊自然现象中给人带来的“崇高感”也多少可以影射人类社会中的权利制度。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人,或许“眩晕感”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而近几年在新型病毒的笼罩下,加上长期伴随防疫政策中不可估量的变数,进一步放大甚至加剧了这种感触。想必所有人的情感经历都如同过山车一般地跌宕起伏,不知所措、迷失,在精神和心理层面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挤压。我很好奇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这种“眩晕”的?哪些具体的个人经验使你将这种感受转换到了创作中?

 

杨光南(以下简称“杨”):“眩晕”这个词让我们产生共鸣恰恰反映出特定经验中的某种集体感受。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我们的青少年时期虽然在物质和精神世界都很匮乏,但毕竟自小到大体验到的都是一种持续上升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幸福感,然而这种上行在近年尤其疫情开始后戛然而止,整个世界快速进入了一个自由落体时期,大家不知所措纷纷向过去回溯,才发觉时代的种种“下沉”似乎在十多年前即已开始显露痕迹。

当时我处于研究生毕业前后,作为个体即将进入社会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大漩涡”,内心充满彷徨不安;同时期,2008年后的大环境也并没继续朝着大家期待的方向前进,很多人想必都开始渐生疑惑……那会儿我有件作品《沉默》很有意思地呼应了之后这些年隐含在不同系列创作里的线索:我把自己身边的一些日用物,比如电扇、摆件、凳子等实体分别垂直打入了居住地附近的一条小土路内部,它们各自仅在平行地表处露出“顶端”并任经行人踩踏通过,不同物件如螺丝钉般镶嵌并被动地成为了路之组成部分……这种对空间日渐收紧的窒息感和对材料间强力碰撞所传递出的隐喻大概是我后面一系列创作的伏笔。

 

 

 

 

 

 

杨光南,沉默,2009,综合材料,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Yang Guangnan, Silence, 2009, Mixed Media, Variable Dimension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中渔夫在面临危机的时刻做出了违背常规而又精准的判断,才得以挽救自己的生命。我在你的作品中找到了与这个故事细节相似的逻辑,你打乱了人们对于物质惯有的认知环境,为其设定了新的组合方式。这是否可以被认为是某种意识上的“逃生”?

 

杨: 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会提出某种特殊的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呈现匆忙日常中容易被多数人忽略的生活的侧面。对我来说,我是一个明显具有批判和自省色彩的人,这促使我保持着对现实与变迁的高度警觉,这种敏感不仅仅体现在对事件本身,也同时体现到对材料地使用上。我对媒介和形式的探索存在很大的兴趣,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我也很警觉自己是否会沉浸在某些过于表层的个人趣味中无法自拔,而浮现一种自我感十足的“逃生”;一件作品如果能让不同人殊途同归地感受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出口,那可能才算真正有价值的“逃生”。

 

 

杨光南,窗1,2019,树脂、油性颜料、木,115x115x5cm,图片由艺术家及CLC Gallery Venture提供

Yang Guangnan, Window 1, 2019, resin, oil based pigments, wood, 115x115x5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LC Gallery Venture

 

: 从2012年的《Nothing》到近两年的《莫奈花园》系列和《路》,此次展出的作品经历了10年之久的创作时间跨度,但将它们放置在同一个展厅中,非但没有任何违和感,每件作品都可有效地与我们所处的当下进行对话。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你认为自己的创作思路在过去的十年中是否沿着同一脉络推进?当中是否发生过变化?你是怎样精准地将个人经验转换到创作实体中,并使之具有持久的针对性?

 

杨: 在创作中我不太迷恋“方法”,也不会对创作脉络进行某种预设,因为周围的环境不可能一成不变,而作品需要跟现实对话。我更多相信个人精神和经验的独特性与张力,它产生的气息会在作品和时间中自然留痕。

 

 

 

杨光南作品在《余生记》展览现场,2022年 ©红树林画廊

 

我觉得艺术家的感知很神奇,有时是超前的,有时又是后知后觉反观式的。比如此次展出的《Nothing》这件录像,当时创作的背景是中国刚刚开启城中村整顿拆迁工作,可想而知涉及到的人和事是如何得广泛和复杂,这件小作品即是对那个时间的回应,但我彼时并不知道这场拆迁竟会是官方一个将维续多年甚至直到现在都还没收尾的“大工程”。在这些年间,我的个人命运跟其他人一样,遭遇了身处时代变迁过程中的颠簸和无力感,我的作品也由更多关注个体命运自然地扩展到关注更广泛的集体命运;过去十多年的创作中我尝试了很多材料,但对新材料的兴趣和使用并非一定是对旧材料的替代,而很多时候是作为思考和创作体系的补充,大部分尝试过的材料后来也各自发展成了不同的系列。所以如果说能从一个人的创作中看到脉络及某种持久性的话,那背后应该是对现实的持续感知和参与。

 

 

杨光南,Nothing,2012,单频录像,1分03秒,循环,彩色,有声,1'03",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Yang Guangnan, Nothing, 2012, Single channel video, loop, color, sound, 1'0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 从本科到研究生,直至成为职业艺术家以来,你持续地以雕塑的语言进行创作,例如《莫奈花园》和《路》都采用了雕塑中常用的翻制手法。这让我想到,借鉴、翻制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也时常发生于现实中,但不同于艺术创作,这更像是摸索中的试错。过去的十年也是科技发展空前加速的阶段,从智能手机到无人机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似乎遮蔽了那些问题,值得警惕的是,我们的生活越是依赖于科技,也就越是被另一种规训所制约。于你而言,科技发展对于传统的艺术创作是否构成一定的威胁?你是如何在创作中调解科技与传统创作语言之间的关系的?

 

杨: 我很认同你上面提到的大众的生活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科技,人们的衣食住行甚至思维方式都渐渐被无形的力量所操控,这是需要警惕的。而科技的发展与艺术家们的创作同样不应是线性地此消彼长,而应是并行共进关系。科技的进步会给艺术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新的表达方式,而艺术同样也会赋予科技新灵感。艺术不陷入被科技规训境遇的前提是:“人”的精神和知觉始终要自觉地处于主体位置。

 

前文你提到的传统雕塑中常见的“复制”、“翻制”手法的确是我在“路”等系列作品中的有意为之。我用传统制作手段,以树脂和丙烯等媒介为材料,将常见的路砖复制拼贴形成一扇“墙”挡在观者眼前,事实上这个“复制之路”是略显笨拙地借助科技和带有他者色彩的矿物颜料呈现了一面缤纷但实则有距离感的愿景,它包含了某种粗鲁与精巧的对撞,或者说是粗鲁与精巧彼此镶嵌的落差感,一如现实。

 

 

 

 

杨光南,路 202102,2021,铝,60x75x160cm,图片由艺术家及CLC Gallery Venture提供

Yang Guangnan, Path 202102, 2021, Aluminum, 60x75x160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LC Gallery Venture

 

: 你在CLC画廊的个展“枉径园”上呈现过一个倒置的城市缩影,而在“余生记”中你也很巧妙地对空间进行了一些“干预”,能谈谈这些“动作”背后的想法吗?

 

杨: 在针对具体的展览时,我希望作品能像有机生命体一样跟时间与空间产生持续地互动,所以除了尊重策展人设定的主题,我也会再琢磨一下即将展示作品的建筑本身,它的地理环境、物理结构、空间布局、内外光线等因素是否有值得利用之处。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成因和故事,应同样把它们当作有机体与作品产生互洽。

 

在“枉径园”里,展览重心是呈现一个基于误读所产生的影像倒置现实,摘自网络的绚丽天空图片恰如我们猜想中的别人的世界,我把这种基于想象的天空如文本般打印出来贴在画廊地面上,变身为踩在我们脚下的路,而这种误读的“土壤”上则生长着另一个世界……这个展览里的隐喻因素也分别对应着我不同系列的作品如《莫奈花园的天空》及《路》等。

 

 

《枉径园》展览现场,CLC画廊,2021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而在“余生记”里,你对爱伦·坡故事的提示和解读深深触动了我,它的情节和气氛如此贴合当下并隐喻着未来;同时我观察到红树林画廊的内部结构恰好呈现出一个错落的空间差,一楼和二楼的几根柱子如漩涡中的激流般加强了空间内自上而下的纵深感和运动感,所以不如把整个空间内部当作一个充满张力的场域,将几个发出巨大“呯呯”声的小录像安置在每根柱子底部,看起来如同权利脚下渺小的挣扎;而一楼结合故事文本给地面做了一个波浪形的起伏增加了空间和气氛的不稳定感,当观众沿着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行下滑观展时,会对不同作品和整个展厅空间产生更丰富的心理体验;与此同时,几个重要“出口”都被绿色护栏网封闭,它们进一步隐喻着来自现实的压力和“逃生”的迫切感。

 

 

 

 

《余生记》展览现场,2022年 ©红树林画廊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熬夜看世界杯,这份护眼攻略请收下

2022卡塔尔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世界杯对于热爱足球的朋友来说,不仅仅是在争夺冠军,更是承载着大家热血拼搏的青春。这段时间激烈的比赛令人热血澎湃,但是由于时差问题,不少赛程安排在深夜或凌晨,这意味着很多中国球迷要熬夜看球。据球迷统计,本届世界杯一共64场比赛,最早18点,最晚凌晨3点,况且3点场最多。

1.jpg

熬夜看球让不少人眼睛亮起了“红灯”

熬夜看球集中精神盯着屏幕会降低眨眼频率,使泪液在角膜上分布量降低,泪液蒸发增加,出现眼部干燥不适,引起泪液渗透压升高,而眼表高渗环境,又会导致伴随干眼发生的炎症反应。高渗透压泪液中的一些炎性反应介质可促进角膜细胞、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凋亡,使泪液分泌量、黏液分泌量进一步下降,糖蛋白降解增加,进而加重泪膜不稳定性,使干眼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干眼症在古代医籍中被归为“白涩症”“神水将枯”的范畴,也有称为“干涩昏花症”或“神水将枯症”的论述。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等预后不良导致邪热留恋,隐伏肺脾之络,煎熬津液,或肺脾被邪气所犯会引起脾失健运,肺失宣降,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干眼症。

1c9f8613e9ba665d047ae2fb57b9d890.jpeg

球赛可以回看,眼睛熬坏了可能终生遗憾!

为了让大家在世界杯期间能够看球护眼两不误,以下护眼攻略请球迷们查收!

1、调整屏幕位置:最好将电视或手机屏幕调整至低于眼睛水平的位置,这样眼球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相对更小,眼睛更不容易干涩;

2、合理利用广告和中场休息时间:可适当走动活动一下身体,或者走到阳台远眺一下夜景或星空,亦或者转动眼球、做做眼保健操;

3、勿关灯看球:当环境光线较暗时,瞳孔放大,以便接收更多的光线,此时眼底视神经细胞会更多地受到光线照射,日久可能会导致黄斑变性而影响视力;

4、合理使用滴眼液: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眼药水,可有效舒缓眼睛部位的疲劳不适感。

板蓝根滴眼液在控制干眼发生和发展方面安全有效

板蓝根滴眼液是以经典中药材板蓝根为原料制备的纯天然眼用制剂,适用于暴风客热等多种眼病引起的白睛红赤、胞睑红肿、眵多胶粘、灼热畏光。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明,板蓝根滴眼液对于细菌性、病毒性眼表感染及炎症性干眼疗效确切,临床上可以有效缓解眼表的炎症症状,明显改善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灼烧感。

板滴02.jpg

板蓝根滴眼液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类、多糖类、有机酸类、核苷类等,这使板蓝根具有很好的抗炎、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多项研究发现,板蓝根中的苯丙素类、生物碱类和多糖类成分能够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控制炎症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既往的临床使用中,我们也发现板蓝根滴眼液对于炎症症状有很明显的改善作用,《板蓝根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也提出,使用板蓝根滴眼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眼红、分泌物增多、眼异物感、眼烧灼感等,也推荐使用板蓝根滴眼液雾化治疗以提高患者舒适度。目前,板蓝根滴眼液在干眼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其中的酸性成分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磷酸化,从而降低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眼表炎症反应,以此来抑制干眼患者泪液渗透压的升高以及降低他们的角膜损伤程度,控制干眼的发生和发展。

第七批国采药品落地!从集采发展史看“仿制药中选药品”的市场动态

2022年7月18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公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GY-YD2022-1)中选结果的通知》。

在近日,第七批国采已经相继在全国各省落地,目前多个省份推出了具体执行细则。

此次集采中,有60种药品采购成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涉及31个治疗类别,不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也包括肺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85亿元。

这些可喜数字的背后,是医药人二十多年的努力和探索!
“4+7”试点前,集采模式多元化
2000年之前,国内公立医疗机构均为医院独立采购药品,这种分散采购模式极易滋生不规范行为,在实际上当时国内药品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此,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极为重视,一些地区对医院药品采购方式开始进行大胆改革,也是从2000年起开始形成“集采”的概念。

在集采推行初期,国内药品集采多以地方为单位、以社会化的中介为服务机构的地市集采模式,由于投标手续繁杂、中介收费偏高、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集采过程中仍存在很多过分追求低价药品、忽略药品质量的腐败问题,从而导致该模式没有持续推行。

直到2004年9月,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若干规定》,明确药品集采必须坚持下去,并且要求以省或试点市为单位组织招标。这是国内药品集采推进过程中的里程碑式文件,自此也开始探索省级采购模式

此后十余年,以省市为主体的药品集采在文件指导下,自主创新并不断完善又开始尝试区域联合采购模式,从最初的地市联盟采购到京津冀联合采购,再到西部13省的联合采购。

在2015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颁发了《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汲取了以往各省市药品集中采购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模式,进入分类采购模式阶段。

也就是针对不同特点的药品,规定了5种采购模式:
(1)集中招标采购:针对用量大的药品;
(2)谈判采购:针对专利药,独家药;
(3)医院直接采购:针对基础,常用的保障性药品;
(4)国家定点生产,议价采购:针对用量小,供应少的必须药品;
(5)国家管控采购:针对管制类药品,免疫规划和防治床染病等药品。
经过多年调整,国办发文明确了药品采购量价挂钩,2018~2020年启动“4+7”带量采购模式,要求11个试点城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并进行带量采购、以量换价。

总的来看,集采模式始终在不断调整,并且每种模式效力的发挥都有时间限度。

不过自2018年11月启动以来,国家医保局同有关部门一直以带量采购为核心,推进集采改革向深度和广度拓展,逐步走向常态化、制度化,以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痛点。


常态化运作中,仿制药是争论点也是亮点
在整个实施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中,“仿制药”是最大的争论点。

目前,我国制药企业还是以生产仿制药为主,仿制药在药品供应市场中也占据主流。据统计,2020年在国内药品市场上,仿制药占比高达63%,而且仿制药的市场占比还在逐年增长。

国内经常面临“无药可用”的难题,相较于原研药,仿制药或许更符合我国国情。

而中国仿制药市场在过去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也产生了仿制药质量疗效与原研药差距较大的问题。所以,我国在2016年就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所有上市仿制药品质量和疗效进行一致性评价。

2021年,在国办发文中又明确了采购药品范围,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纳入采购范围。这对于很多国内制药企业来说,都是一项利好政策。

但随着集采大幅降低仿制药价格,针对仿制药质量与安全性担忧的声音也时有传出。

当年6月9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了“集采中选药品疗效和安全性真实世界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会上结果公布了14个进行评价的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效果和使用上无显著差异。

这一结果也就此证明,近年来我国仿制药质量和科研能力提升程度都非常明显,这将造成仿制药与原研药后续在集采上的待遇开始拉近。显然,此次试验结果也打破了大众对“仿制药”的质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医生开具的处方中仿制药占85. 5%,却只消耗12%的医药费用支出,在我国除了高等级治疗需求的疾病,大多数疾病使用的药品仍是仿制药。

因此需要重新定位仿制药格局,要求仿制药既能满足基本用药需求,达到同等质量或疗效标准,还要以更低廉的价格服务于非高等级治疗需求的疾病领域。

原研药决定的是人民健康水平的想象空间,而仿制药真正决定的是人民健康的基础。在目前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环境下,我国仿制药市场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仿制药中选药品的市场动态如何?
自2018年以来,我国已累计开展了七批全国药品集采:

第七批国采药品落地!从集采发展史看“仿制药中选药品”的市场动态(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根据以往国家集采中选结果来看,这七批全国药品集采共覆盖300余种药品,药品价格平均降幅约50%,前六批集采累计节约医疗费用超2600亿元,第七批集采预计每年将节约185亿元。

随着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出炉,药品覆盖进一步扩围,每批集采更加聚焦,药价降幅也更为合理。

在本次国家集采中,以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胶囊为例,每粒从平均108元下降到平均18元,一个治疗周期可节约费用8100元;在降血压领域,首次纳入缓控释剂型,硝苯地平控释片降价58%,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价53%;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每片从平均4.5元降至1元。

另外,国家第1~4批集采药品陆续到期,各省续签政策有所差异,部分产品未中选市场迎来新机会,部分中选产品价格迎来新低,采购主体再扩,进一步丰富了购药渠道。

比如瑞舒伐他汀钙片再降价69.2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再降价62.26%,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再降价50.9%;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有两个厂家,其中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价格由21.88元/支降至18.97元/支,远大生命科学(武汉)有限公司(原“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价格由21.95元/支降至10元左右/支。

国家“团购”以量换价,挤掉药价中的水分,才能给患者带来实在利好。

以“是否通过一致性评价”为前提,倡导院方优先选用价格低的中选药品。随着集采进入常态化实施阶段,集采已成为影响医药行业发展最大的政策变量。

接下来就是,畅通中选药品优先采购和合理使用的政策通道。将中选药品纳入临床路径管理,鼓励和指导公立医疗机构结合自己的基础积累、技术特长和自身需求制定用药指南,以促进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药。

总的来说,从改革的成效看,集采有利地促进了药品和耗材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在降价的同时,兑现了带量的承诺,并且通过量价挂钩、以量换价,从机制上净化了医药流通渠道,改善了行业的生态环境。

目前,重点公司的核心仿制药几乎均已集采,未来仿制药集采的边际影响将会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1] 崔秀娟, 李明阳, 梅之清等. 集采常态化背景下重构我国仿制药新格局[J]. 卫生软科学, 2022, 36(10):65-68.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