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访谈|张雪瑞:一幅画就是我在时空里的“时钟”和“房间”

 

 

张雪瑞,225 202105,2021,布面丙烯,150x150cm ©红树林画廊

Zhang Xuerui, 225 202105, 2021, acrylic on canvas, 150x150cm ©MANGROVEGALLERY

 

 

「余生记」展览对谈

 

 对谈人 

贺潇 x 张雪瑞

 

张雪瑞的绘画创作通过对于材料的调配与重组使原有秩序得以转换,从而改变观者对于物体属性的认知角度,同时也将形式创作的意义范围延伸到了广大的社会关系中。她对色彩的高度敏感通过抽象绘画的形式用大自然中有迹可循的初始颜色为分割好的画面的三个角定调,此后整个画面中其他的方格都由这三个初始色按不同配比调试出的颜色填充而成。 艺术家的创作介于被设定的关系框架中推进,她细微至极的感知力,在几乎不可视的差异中推进着对于内化时间的再现。而画面中如同“光点”般跳色的闪现,更将观者从凝视自然渐变色的沉浸中拉扯出来,以一种意识的跳跃实现了从视觉惯性中的“出逃”。

 


 

贺潇 (以下简称“贺”):在爱伦·坡的短篇《大漩涡底余生记》中,身处险境的共有三人,渔夫作为主人公讲述着自己与两个兄弟面临漩涡时的不同选择,这让我想到了你在画布的三个角选择三个自然色的创作方式,并通过调配它们之间的比例去填满画布上的格子。数字和选择当然只是一个表象,在我看来,这种选择色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射了社会语境中个体的行为参照与他者关系的模式。那么从创作者的角度,你是否可以谈谈自己是怎样找到这种绘画模式的,以及出于什么样的思考确定下了这种工作方式?

 

张雪瑞(以下简称“张”):我目前采用的这种种绘画模式,一是来源于我儿时对色彩的敏感和喜爱,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色彩。小时候,我在山西老家汾河河滩上,用彩色蜡笔涂鸦汾河和落日黄昏的绚烂。看到家里织物上有好看的颜色会收集起来,也尝试着制作一些小物件(这和我现在的织物手工作品有着直接的联系)。二是来源于本科在央美就读建筑专业式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体系启蒙的同时,更对时间、空间、光、物质这些抽象的概念产生探知的兴趣。在大学期间我一直保持着自由绘画的表达方式,也是从具象慢慢进入意象、抽象的领域。

 

 

艺术家山西老家农村的老房子,村民已经搬迁,2012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站在村子高处眺望汾河,2012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目前这种网格渐变的绘画方式,我认为是一种画布上的“二维建筑”。色彩的迷人之处,在于混合而成的千变万化,视觉是“空间”性的。而渐变的色彩,就是“时间”的流淌。我一格一格的调色填涂,渐进推演出数百个格子的组合体——一幅画就是我在某个时空片段里的“时钟”和“房间”。特别之处在于,我以肉眼所能分辨的极致微妙来调合每一格的色相,相比现实中的时间变得更慢,空间变得更无限……这是一种极其专注也异常单调的方式。我也会感到枯燥和疲惫,但是每次建构出来的混沌色晕,我认为是自己在世界里最真实的存在。

 

 

 

张雪瑞,《花布》,旧床单200x240cm,衬布80x160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抽象的魅力在于它高度的纯粹和哲理,它包含了现实,也不断的变化。但是作为视觉和物质结果的一幅画,观者确实很难体会到“我”所经历的实践感知。所以我的创作,还同时并行有一条更加接近现实生活感触的线索,例如这此展览中的《某年某月某日·手书》系列。

 

 

张雪瑞,某年某月某日·手书M2,2022,手工纸上水彩、黑色墨水、布、大头针,58x38cm,图片由艺术家及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提供

Zhang Xuerui, Some Day Some Month Some Year · Handwritten Letters M2, 2022, Watercolor, black ink on handmade paper, cloth, pin, 58x38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Urs Meile, Beijing-Lucerne

 

: 超出预期的部分总是尤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小说中渔夫做出的判断让自己逃出生天。我们从借助对文本的解读,转移到艺术作品中,你的画面中出跳的格子也像一种例外,我更好奇的是你在绘制这个看似递进式的色谱时,出于哪些观察、思考或是个体经验,在画面上散布了这些“跳色”的格子?文本中笃定的个人意识、当机立断的选择让结果大为不同,那么借用上述问题中提到的个体与集体关系作为参照,个体意识在共生关系中的“出逃”意味着什么?

 

张: 我的早期抽象绘画里,是完全均匀的渐变,如同光谱一样。后来“出跳”的格子,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这些少数的个体,它们实际上还是之前渐变序列里的色相,只是调换了位置,或者是并未着色仅保留底色(每个格子是反复四五遍着色覆盖才最后定性)。但是此时,它和周围的关系改变了——由之前的承前启后的衍生,变为和周围对比、较量的关系。画面里这些逃逸的个体,相互之间又构成一种新的力量呼应,和之前的整体黏连。我开始意识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复杂的、多元的。个体在不同的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属性,其可以出逃的范畴和边界,取决于对整体的认知。“跳格”这个系列的产生,其实我就是一种本能直觉。应该是我的年龄、阅历,以及周遭的变化,把我推到了这一步。

 

 

张雪瑞,100 202007,2020,布面丙烯,100x100cm,图片由艺术家及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提供

Zhang Xuerui, 100 202007, 2020, acrylic on canvas, 100x100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erie Urs Meile, Beijing-Lucerne

 

: 此次展览我把你的作品放置在了二楼的下沉空间中,因为你在创作中使用了抽象绘画的语言,那不仅是一种抽离的方式,更是一种与现实保持着某种距离的呈现,这也与短篇中倒叙,回眸的角度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在画廊空间中经历不同楼层的变化,先扬后抑的身体体验,直至作品前的观感经验也似乎与你作品中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即通过个体经验提取出对于时间概念的不同理解。于你而言,观看这几件抽象绘画作品的理想条件是怎样的?抽象绘画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是否需要自觉地保持或调节自己与所处现实的距离?

 

张: 我觉得这次展览呈现既敏感又准确,参展艺术家和策展人都是从事多面和综合门类的女性。我的绘画是一种在无限延伸中的微观启示,在这次展览空间中营造出一种疏离感是非常契合的。在建筑师中,我比较喜欢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和安藤忠雄这些类型。抽象作品应该和它的空间共同营造出抽离的精神性。

 

 

 

张雪瑞作品在《余生记》展览现场,2022年 ©红树林画廊

 

现实生活中,我本身也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每个人和周围的距离感都不一样,也取决于周围人和环境的变化。因为艺术家的工作是永续性的,没有上下班也没有退休。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调整和取舍。

 

 

《手书》创作过程,2022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某年某月某日·手书》系列似乎在形式上与三件抽象绘画作品有着明显的差异,你是怎么看待不同形式作品之间的关系的?

 

张: 其实手工织物作品的历史,和我的抽象绘画一样长期。如上面所说,这和我的出生年代、生长环境、家庭影响紧密相关。不同类型的作品,对应了我性格里的不同方面吧。但是共性之处,我都是比较传统的繁复手工的方式,视觉上的极简和表达上的繁复,会汇聚成一种力量。

 

 

艺术家在“剪花”系列装置作品《手绢》的工作中,2012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张雪瑞,《手绢》,旧短裙40x35cm,旧抽屉37x43cm,2012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 近期上海西岸美术馆呈现的《女性与抽象》展中呈现了不少上世纪鲜受关注的女性艺术家,她们先锋性的探索与两次女性主义运动的大背景不可分割,而从今天视角去回望,她们更具有极富个人特色的女性特质,但相较于同辈男性艺术家,她们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依然没有得到同等,甚至更广泛的认可。于你个人而言,作为一位从事抽象绘画的女性艺术家,今天的境遇是否与前辈相比有所改变?

 

张: 目前年轻一代的女性艺术家越来越受到关注了,但是作为抽象尤其是极简类型的,还是未得到更多的理解。真挚和韧性是女性艺术家的特质,我比较关注的还是70、80这一代人的共同境遇。感恩于前辈和同龄人里面,理解和帮助我的人。

 

 

艺术家的大姐、二姐参与装置作品《花布》的前期劳动,2012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的家人们一起展示装置作品《花布》的工作进度,2012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陈柏豪:用绘画记录“人性”,“在别处”寻找归途

接受采访时,艺术家陈柏豪正在自己暌违十年再次回到故土的旅行中,他的最新个人展览“在别处”,此时正在北京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进行着。从2014年至今的近30件绘画在展厅中铺陈,柠檬、猫、鸟类、小笼包、麻将等许多指向现实意象的符号,穿插在室内外的不同场景中,与画册、报纸(《金融时报》《纽约时报》)、杂志、小说(《春光乍泄》《孽子》)等透露出的文字线索,烘托着画面中人物的背景,令人不由得猜测那些颇似印象中“华侨”的形象,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他们与我们又有怎样的关联?

 

“陈柏豪:在别处”展览现场,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2022.10.29-12.04。:由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提供

 

面对着台北101大楼,陈柏豪将自己独特的经历,及与艺术的不解之缘娓娓道来。这个儿时在台湾高雄长大的艺术家自小受到阅读障碍症的困扰,在他看来,这个以文字记录为主的世界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他期待从中吸收更多知识,却只得借助绘画和影像去理解书本中的意境。

 

“尽管带来很多麻烦,但它也是一种祝福,”在较为保守的填充式教育为主的环境中,1982年出生的陈柏豪的思想并未被之束缚,直至2007年左右,电子书的出现带来了新的阅读方式,更多的世界就此打开。因此在他的许多采访中,会提到文学带来的影响,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的《万物的签名》(The Signature of All Things)、谭恩美(Amy Tan)的《惊奇谷》(The Valley of Amazement)等,寻找人生线索、直面内心世界的作品总会引起他的共鸣。

 

“陈柏豪:在别处”展览现场,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2022.10.29-12.04。:由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提供

 

 

01

在迁徙中找寻归属

“甜酸鸡”般的符号入口

 

“我有点像个游牧民族”——陈柏豪这样描述自己辗转的人生经历,2001年他就读于匹兹堡州立大学艺术系,2006年毕业于犹他州大学艺术系。曾移居于美国犹他州,现生活工作于荷兰鹿特丹。在泰国曼谷、美国纽约、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地均举办过个展。

 

《早晨咖啡》(2021)是这场展览中最先面对观众的作品,一个蓝衣的年轻人站在背对观众的长辈面前,树木、院落与躺椅让人难以辨别此时身处的国度,桌上的英文版《金融时报》与竖立的麻将暗示着文化上的错位,静止的冒着热气的咖啡与行将溢出的饮料在角落中暗暗角力,让看似平静的场景增添一丝焦灼。

 

“陈柏豪:在别处”展览现场,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2022.10.29-12.04。:由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提供

 

“我想要提醒观看的人,可以去注意到这些物件,注意到在这个氛围中可能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也想要让别人知道,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同一个时空中同时发生的”。颇具超现实主义和戏剧冲突的安排,在《给父母的一封信》《午夜梦》中延续着,他的画面带有上个世纪招贴画的风格,颇为符合《喜宴》《饮食男女》等电影中打造的海外华人形象,珍珠奶茶、小笼包等食物,连同植物、盆景让整个系列非常成体系。

 

陈柏豪,《给父母的一封信》(A letter to my parents),布面油画,170x140cm,2022。:致谢艺术家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陈柏豪,《午夜梦》(Midnight dream),布面油画,189x140cm x2,2022。:致谢艺术家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18岁时就迁居美国的陈柏豪将那些符号化的意象视为一种“甜酸鸡”,也并不避讳其中的“刻板印象”。“当我们在美国时,会一直寻找故乡的感受,去吃中国餐厅、台湾餐厅,就源于我们没有办法回到自己的家,只能借助食物创造属于以前的回忆。就像甜酸鸡是被创造出来的属于西方华人的食物,建立在故土基础上的异国风味。在我的作品中,食物也是一个进入的入口。”

 

 

02

在艺术中建立新的思考模式

让情感高于理性

 

16岁(1998年)时,陈柏豪就读于高雄市立美术馆旁的一所艺术学校,以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潘大谦为代表的众多年轻老师,帮助陈柏豪重新建立了不一样的思考模式和对艺术的理解。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当代艺术发展得格外迅猛,那些来自纽约、西班牙、法国的留学生接触到最为前沿的思想,也将得以帮助学生建立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带来。

 

“陈柏豪:在别处”展览现场,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2022.10.29-12.04。:由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提供

 

“他们会说今天我们不要上课,我希望你们全部人能安静地到教室外面,不讲话,从学校倒着走到美术馆。他们其实是希望我们去感受倒着走的感觉。”陈柏豪回忆道,也是在那个时期,他频繁到美术馆中看到成熟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巴尔蒂斯(Balthus)、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马克·曼德斯(Mark Manders)、尼奥·劳赫(Neo Rauch)、乔治·塞林(Giorgio Celin)、莫娜·布罗莎(Mona Broschar)、纳沃特·米勒(Navot Miller)、多米尼克·冯(Dominique Fung)、凯尔·邓恩(Kyle Dunn)等。一些名字在《对她说》《玫瑰少年》等作品中直观出现,也有一些色彩、风格被陈柏豪很自然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陈柏豪,《对她说》(Talk to her),布面油画,140x140cm,2022。:致谢艺术家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陈柏豪,《玫瑰少年》(Womxnly),布面油画,140x140cm,2022。:致谢艺术家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在近年的创作中,陈柏豪的画面相较于早年处理得更为平滑、干净,《在我们的王国》一作中,女性形象独自坐在野餐布上,与周围自然环境中的多维男性仿佛处于不同的时空,除场景来自于白先勇的《孽子》外,整体色调更令人想到卢梭绘画中的自然主义风格,“他的思想中心就是情感高于理性,这也是我所重视的,作品是体现我对文字中爱恨情仇的关系的理解。”艺术家说。

 

陈柏豪,《在我们的王国》(In our kingdom),布面油画,190x140cm x2,2022。:致谢艺术家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03

离不开的家庭与信仰

记录中的自我认同

 

身在一个信奉摩门教的亚洲家庭环境中长大,陈柏豪的经历显得并不寻常,他自认为是一个酷儿艺术家,在保守的环境中,遮掩自我,怎样去面对自我是漫长的,家庭与自身的关系也就成为其画面中常常出现的主题。

 

“陈柏豪:在别处”展览现场,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2022.10.29-12.04。:由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提供

 

创作于2008年《12点03 无法忍受》与《循环》在展览现场相对而置,光线仿佛由画面下部向上打出,衬托得人物表情枯槁、麻木,《循环》中黑色背景衬托着三个人物,金色光圈在中央,甚至令人想到拜占庭时期的宗教画中常见的“三位一体”形式。“那是我在纽约的第一个个展时呈现的作品”陈柏豪介绍道,白衬衫和领带是摩门教传教士的基本服饰。自小便意识到自我身份的他,怀着秘密和羞耻感,试图认真地上课、学习,在社群中获取普遍意义上的认同,同时内心的挣扎又与之相悖,这种恐慌与割裂均呈现在画面中。

 

陈柏豪,《12点03 无法忍受》(12-03 Unbearable),布面油画,121x91cm,2008。:致谢艺术家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陈柏豪,《循环》(Running in circles),布面油画,182x122cm,2008。:致谢艺术家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宗教更似社会与人类共同建立的合约,‘三位一体’的形象在我的再创作中,让我重新思考自己与社会、与人生文化的合约,这件事是存在的,作品就代表了我给自己重新设定一个新的方向。”陈柏豪说中国的南方普遍存在着浓厚的宗教信仰,从福建、台湾再到泰国,他喜欢去看各地的寺庙,发现造像中的趣味,从中感受华裔对自己文化寻根的梦与回忆,他甚至会将佛像的眉眼描绘方式移植到对人物的塑造中。

 

道教中的“兔儿神”作为后世眼中,同志的姻缘神,也引起了陈柏豪的兴趣,《在我们的王国》《不惑之年》等作品中均出现了相应的元素。他并不将自我认同之路视为一种压抑,而更像是“秘密”。在现实中,同志的境遇随着时代变化也迎来了不同的变迁,陈柏豪见证着不同世代人们的遭遇,也将自己的创作视为一种记录:“就像白先勇先生所讲的,我们的国度里面,小小的经验。它其实是一个人性的故事,是个体在一群人在如何寻找生存平衡的记录。”

 

陈柏豪,《不惑之年》(Age of No-doubt (40s)),布面油画,100x120cm,2022。:致谢艺术家及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陈柏豪觉得自己的绘画犹如与画面跳舞,在不断地妥协与控制中趋于熟练和完美。学术主持汪民安则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复杂的时间叠加,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同框间看到悖论:既是对家的眷恋也是对家的偏离;既是对过去的眷恋也是对现在的描摹——而现在的描摹还带有明显的未来迹象,也可以说,这里还有对未来的反应。

 

 

 

文丨孟宪晖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贺潇|余生记

 

 

 

《余生记》展览现场,2022 ©红树林画廊

 

 

余生记

贺潇/文

 

1.

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在1841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大漩涡底余生记》(A Descent into the Maelstrom),通过叙述者与一位渔夫的对话,讲述了渔夫三年前在航海过程中不幸被卷入有名的莫斯柯叶大漩涡,并在惊心动魄中死里逃生的经过。

 

故事始于叙述者对“多云山”(Mount Helseggen)峰顶上的描述。起初,海拔高度和大风让他头晕目眩。从最初的震惊中逐渐恢复后,叙述者发现自己身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并屈服于风景对其产生的震撼。此时,渔夫开始讲述这个大难逃生的故事。

 

大约三年前,七月的一天,渔夫和他的两个兄弟一起出海,像往常一样去捕鱼。他们自认为摸透了大漩涡的规律,并且大部分时间都能成功地驾驭在其周围的活动。然而,一场飓风突然出现,海浪开始掠夺,并毁坏了他们的船。把自己绑在桅杆上的弟弟被撕去桅杆的海浪卷走了,渔夫和他的哥哥一起忍受着漩涡的全部威力,直到后者出于强烈的求生欲决定抓紧他手中的环形螺栓,渔夫出于共情将这个“机会”让渡出来。此后,海浪把船拉到了漩涡的底部,他的哥哥也就此失去了踪影。

 

在绝望之下,渔夫奇迹般地清醒了过来。他迅速观察并判断着周围环境,看到圆柱形的物体下沉得更慢,遂冒着生命危险,紧紧抓住一个水桶将自己绑了上去,也就此与船体分离。这个判断使他免于与船一起沉没,并最终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六个小时间的惊心动魄,他的头发全部变白。

 

 

《余生记》展览现场,2022 ©红树林画廊

 

 

李姝睿,元神储存器 No.201708,2017,布面丙烯,Φ200cm ©红树林画廊

Li Shurui, Mindfile Storage Unit No.201708, 2017, Acrylic on canvas, Φ200cm ©MANGROVEGALLERY

 

2.

《大漩涡底余生记》提供了一次充满审美经验的阅读,生动的表述为读者勾勒了惊心动魄的画面感, 而其描述的自然景观更接近传统哲学中“崇高”(The Sublime)的概念。这一概念随着18世纪关于美学的讨论而盛行起来。它通常被归结为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伟大,并颠覆着任何物理、形而上学、智力或道德的限制。作者爱伦·坡也在这部短篇中注入了有别于两位19世纪著名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和伯克(Edmund Burke)对此概念所持的不同观点。

 

康德的“崇高”指“面对不可估量的自然时,人们无法采用与其相对应的审美估量标准时,使之发现了自己的局限。”这种局限使人们产生衡量自己与似乎无所不能的大自然的勇气。唤起崇高感的条件是主体与自然的力量之间保持安全的距离,如果没有适当的距离,自然的力量很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主体在与自然的相遇中是一个旁观者。回到爱伦·坡的故事中,康德对于崇高理论的阐释与叙述者的经验相似。然而,对于漩涡故事中的叙述者而言,整个经历及其带来的紧张感大大增加了。这一细节构成了爱伦·坡演绎“崇高”的核心:没有对主体的救赎。

 

 

《余生记》展览现场,2022 ©红树林画廊

 

 

张雪瑞,225 202104,2021,布面丙烯,150x150cm ©红树林画廊

Zhang Xuerui, 225 202104, 2021, Acrylic on canvas, 150x150cm ©MANGROVEGALLERY

 

而爱伦·坡笔下的渔夫,作为这段令人振奋的经历的主角,他的整个身体, 所有的感官渠道都见证了漩涡——这一自然界中不可抗力的威严。因此,渔夫所感受到的敬畏和震惊更对应伯克, 这位经验主义者所提出的崇高概念。他认为我们思想的形成,以及对自然界的认识,都源于我们的感官经验,而感官经验是由我们的感官、知觉或激情(感情或情绪)决定的。

 

文中描述渔夫的经历曾一度将其置于接近精神瘫痪的状态,而后的交代也让读者见证了他恢复理性自我的几个迹象。风所带来的使他“失明、耳聋和窒息”的力量,在某个时刻停止了,他亦随之恢复了自制力,目之所及让他的灵魂在与大自然纯粹力量的相遇中得以升华。在获得这种生命已然会结束的超脱意识后,渔夫开始忽视自身的恐惧,当理性思考战胜了势不可挡的痛苦感知时,他开始为“更令人兴奋的希望”激动。而这种希望恰恰由“记忆和对当下的观察”构成。换言之,爱伦·坡的故事是对“精神超越”的追求,可以说它借助癫狂的恐怖使主体的超越更为成立。危险是如此地接近,以至于主体的身体和精神都参与其中。除了精神或灵魂所感受到的痛苦和不安情绪外,他们在身体上也遭受了严重的痛苦。在《大漩涡底余生记》中,无论是渔夫还是叙述者,都没有在他们独特的升华体验的结尾实现压力的释放。爱伦·坡笔下的人物由于极度的恐惧而走向疯狂的边缘。故事最后,叙述者的情绪笼罩在神秘之中,而渔夫甚至还有更多尚未讲述完的经历。

 

 

《余生记》展览现场,2022 ©红树林画廊

 

 

杨光南,路 202102,2021,铝,60x75x160cm ©红树林画廊

Yang Guangnan, Path 202102, 2021, Aluminum, 60x75x160cm ©MANGROVEGALLERY

 

3.

此次展览《余生记》借用爱伦·坡这部短篇小说作为文本参照,三位艺术家——李姝睿,杨光南和张雪瑞的作品以及她们对画廊空间的干预,并非作为小说对号入座的镶嵌或点缀而呈现,它们更非视觉化注脚或故事情节的佐证。选用文本的初衷,如上述对文本的分析的那样,旨在提供某种概括式和平行的隐喻,这种带有距离感,并跨越时代的想象空间如同文中叙述者那样,即将观者暴露在某种“反常态的不适”中,又可通过个人的观展经验发现自身与我们所处当下现实中的关联。 

 

 

《余生记》展览现场,2022 ©红树林画廊

 

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均诞生于过去的十年。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人,过去的十年或许是我们经历过的最惊心动魄的十年。无论是都市化进程中,以“美化”之名而发布的一众政策导致如黑桥这样的艺术家聚集地的拆除,还是在治理“开墙打洞”运动中对于城市面貌进一步“格式化”的举措,清理“低端人口”。伴着民族自豪到达顶点的2018年,法律的变化更让每个生活于此的个体命运产生了不可抗力般的影响。同时,科技领域飞速的发展,从人工智能的普及, 到星际旅行,无一不让人类对未来充满希望。而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自然资源,全球变暖抵达了不可逆转的临界点,而病毒的肆虐持续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存模式。在这些可举例的宏观条件和无法计数的微观反应下,每一位个体都时刻被席卷其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或许仍在每个人掌控之中的,也仅剩下爱伦·坡故事中所追求的“精神超越” 。

 

 

《余生记》展览现场,2022 ©红树林画廊

 

 

杨光南,Nothing,2012,单频录像,1分03秒,循环,彩色,有声,1'03" ©红树林画廊

Yang Guangnan, Nothing, 2012, Single channel video, loop, color, sound, 1'03" ©MANGROVEGALLERY

 

小说中采用的倒叙、多重视角等文学手段被挪用到本次展览的呈现中。而三位艺术家的创作在这一脉络下,所传达的是不同个体在某个特殊时代对于自然、城市、科技和个人生活经历进行的深度剖析与转译。她们的创作风格、惯用的媒介、关注的话题、切入现实的方法各异,但均以身临其境又颇为抽离的姿态,精准地通过艺术语言回应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这个人类进程发展到某个临界点的时候,她们作为普通的个体,融入群体的洪流;又作为独特的个体,带着各自的经历、记忆、创作与突破,在混杂的局面与布满荆棘的路上,在巨大的外力前、在嘈杂的环境中、在降临的窘境远远超出了她们的控制所及时,通过个人创作将所闻所见所感升华(sublimation)到艺术作品中,并从中找寻自己“余生”。这场展览带着经典文本的启发,也基于现实给予的思考,当艺术带着我们反身抽离于现实的过程中,存在对应关系的事物开始相互衍生、背离、融合。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喜讯!木丹颗粒隆重进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年版)》

喜讯!木丹颗粒隆重进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年版)》

喜讯!喜讯!木丹颗粒进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年版)》

   木丹颗粒临床应用以来,因其在糖尿病领域的显著疗效,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专家的高度重视,2021年接连进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

      2022年开年又被纳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年版)》在内科领域权威期刊《中华内科杂志》上同步发表。该指南对18版进行了更新,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药物提供参考。

喜讯!木丹颗粒隆重进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年版)》

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

喜讯!木丹颗粒隆重进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年版)》
喜讯!木丹颗粒隆重进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年版)》

指南将中医药治疗融入糖尿病综合防治体系,发挥整体观、辨证论治优势。

(一)协同控糖、改善症状

(二)防治并发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推荐使用木丹颗粒

喜讯!木丹颗粒隆重进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年版)》
喜讯!木丹颗粒隆重进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年版)》

喜讯!木丹颗粒隆重进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年版)》

复方临床药理if18+中医科学院等揭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结果

多靶点药物丹红注射液治疗有效人群中抗心绞痛治疗模块的检测(一项临床随机试验)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团队2021年9月1日发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18.19

复方临床药理if18+中医科学院等揭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结果

复方临床药理if18+中医科学院等揭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结果

期刊简介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属医学类SCI期刊

期刊ISSN:2095-9907

E-ISSN:2059-3635

影响因子:18.181

CiteScore指数:12.9

官方网站:https://www.nature.com/sigtrans/

前言

   丹红注射液(DHI,山东丹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是一种多组分药物,含有5个主要成分,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对香豆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等化合物,从丹参和红花两种中草药中提取。由于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中国被广泛使用。

   据报道,DHI 对 CAD 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通过上调 Akt、eNOS 和 MMP-9 的表达促进内皮祖细胞 (EPC) 动员,通过促进 PI3K/AKT 的激活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巨噬细胞脂质积累胰岛素信号通路,通过 Keap1/Nrf2/JNK 通路减少血小板聚集以及减少氧化应激和维持线粒体完整性。同时,主要化合物丹参素钠和丹酚酸也被报道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促进纤维蛋白降解、防止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等多重药理作用。此外,多项临床研究还表明,丹红注射液可能是 CAD 管理中预防心绞痛发作的有效且安全的治疗选择

复方临床药理if18+中医科学院等揭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结果

研究简介

    在一项适应性、31中心、随机、双盲试验中,920 名中度症状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 14 天丹红注射液(DHI)、一种具有高质量控制的多药性药物或安慰剂(生理盐水,0.9%)治疗,在 76 天的随访中,该研究首先证实 DHI 可以增加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评估的心绞痛频率有临床显著变化的患者比例(ΔSAQ-AF ≥ 20)(第 30为 12.78%,  95%置信区间 [CI] 5.86–19.71%,P = 0.0003;第 60 天时为13.82%,95% CI 6.82–20.82%,P = 0.0001 ;第 90 天为8.95%,CI 2.06–15.85%,P = 0.01 )。该研究还发现,丹红注射液和安慰剂在新发主要血管事件(P = 0.8502)和严重不良事件(P = 0.9105)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初始短期 DHI 疗程缓解了心绞痛并改善了自我评估的健康状况。该作用可能与与抗凝和胆固醇代谢调节相关的有效治疗模块相关。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可以基于差异反应人群中的模块化灵活性来检测多靶点药物的有效治疗。

结论

    在大约90天的随访中,丹红注射液初始短期疗程和最佳药物治疗单独的最佳药物治疗的初始策略在更大程度上缓解了心绞痛并改善了自我评估的健康状况。该作用可能与抗凝和胆固醇代谢调节相关的有效治疗模块相关。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可以基于差异反应人群中的模块化灵活性来检测多靶点药物的有效治疗模块

复方临床药理if18+中医科学院等揭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结果

复方临床药理if18+中医科学院等揭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结果

木丹颗粒高质量临床研究方案在Frontier in Pharmacology发表

木丹颗粒高质量临床研究方案在Frontier in Pharmacology发表

木丹颗粒高质量临床研究方案在Frontier in Pharmacology发表

   2021年4月“木丹颗粒”作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唯一代表药物被写入《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填补了中医药在西医指南中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空白。

  2021年5月20日,木丹颗粒上市后高质量临床研究——《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双盲、 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案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杂志发表见刊。
木丹颗粒高质量临床研究方案在Frontier in Pharmacology发表

木丹颗粒高质量临床研究方案在Frontier in Pharmacology发表

研究简介

    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木丹颗粒可作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替代性和补充性治疗干预措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重要证据。
组长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主要研究者:仝小林院士
样本量:总例数为 402 例,研究组:201 例,对照组:201 例
研究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代谢病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注册地址:https://clinicaltrials.gov/.
注册号: NCT04711980. 

研究进展

    本试验已获得组长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及参与中心机构及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正在进行病例入组阶段。

杂志简介

《Frontier in Pharmacology》属医学类SCI期刊

国际刊号:1663-9812

2021年影响因子/JCR分区:5.810/Q1

出版国家或地区:瑞士

年文章数:917

官方网站:journal.frontiersin.org/journal/pharmacology

木丹颗粒高质量临床研究方案在Frontier in Pharmacology发表

木丹颗粒高质量临床研究方案在Frontier in Pharmacology发表

喜讯!木丹颗粒进入《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喜讯!喜讯!木丹颗粒进入
《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喜讯!木丹颗粒进入《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喜讯!木丹颗粒进入《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对《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进行了更新。该共识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改善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药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喜讯!木丹颗粒进入《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喜讯!木丹颗粒进入《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喜讯!木丹颗粒进入《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喜讯!木丹颗粒进入《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在本共识中,关于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药物治疗部分中提出:用药原则应改善糖尿病微循环用药应遵循“早期、个体化、合理联合、重视安全”的原则。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植物药及中药制剂也常被用于治疗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如木丹颗粒等。

喜讯!木丹颗粒进入《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喜讯!木丹颗粒进入《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喜讯!木丹颗粒进入《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喜讯!木丹颗粒进入《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年版)》

重磅——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重磅

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冠脉血运重建属于外源性创伤,其病理变化与中医学“心脉痹阻、心脉不通”有相似之处,属于“痰瘀证”的范畴。根据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显示,气虚、血瘀、痰浊等证多见。证候组合中,以气虚血瘀、心血瘀阻和痰瘀互阻证多见,其中气虚血瘀证患者占80%以上。

     冠脉血运重建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再发心绞痛和心血管事件及冠脉介入术后高血小板反应性等。

重磅——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针对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再发心绞痛和心血管事件, Meta 分析显示活血类中药( 脑心通胶囊、参芍胶囊等) 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

重磅——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针对冠脉介入术后高血小板反应性,一项纳入90例CYP2C19基因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DAPT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可增强CYP2C19患者的抗血小板作用,并降低随访12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

重磅——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重磅——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重磅——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重磅——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重磅

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冠脉血运重建属于外源性创伤,其病理变化与中医学“心脉痹阻、心脉不通”有相似之处,属于“痰瘀证”的范畴。根据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显示,气虚、血瘀、痰浊等证多见。证候组合中,以气虚血瘀、心血瘀阻和痰瘀互阻证多见,其中气虚血瘀证患者占80%以上。

     冠脉血运重建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再发心绞痛和心血管事件及冠脉介入术后高血小板反应性等。

重磅——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针对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再发心绞痛和心血管事件, Meta 分析显示活血类中药( 脑心通胶囊、参芍胶囊等) 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

重磅——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针对冠脉介入术后高血小板反应性,一项纳入90例CYP2C19基因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DAPT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可增强CYP2C19患者的抗血小板作用,并降低随访12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

重磅——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重磅——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重磅——脑心通、参芍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绞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