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际|陆垒作品《圆括号长廊与卫生池》

香格纳北京的《一年之际》第四章节已于7月10日开幕。作为这个特别项目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呈现了来自艺术家陆垒和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两件重要作品。本期推送将聚焦展览中陆垒创作于2019年的大型装置《圆括号长廊与卫生池》。

 

 

《一年之际》第四章节展览现场,香格纳北京,2021

 

 

 第四章节 

 

陆 垒

《圆括号长廊与卫生池》

 

作为中国当代装置艺术的重要人物之一,陆垒擅长构建充满想象力的形态与意象,他的作品往往散发出古典的神秘主义的气息,并展现了对材料质感及空间场域的精准把控。在化工部大院的成长记忆始终贯穿了陆垒的创作:他1972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在70年代的集体主义建设大潮中度过童年。重工业基地的生活经历深深烙在他的潜意识中,工厂、钢铁、矿石、机油成为其创作中最常见的元素。在他的作品中,社会符号、个人记忆与对物质性的敏感直觉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具有隐秘秩序的封闭性系统。

 

 

陆垒 | 圆括号长廊与卫生池 | 2019 | 铸铝、32套水龙头、进出水系统、欧松板基座、圆形瓷砖防水台 | 洗手池高塔 365x270x240cm,圆形防水台直径 5m | Edition of 1 + 1 AP | 局部

 

“对我来说,我把经历的一切、感知到的一切都看成材料,我的工作就是在这些材料里胡思乱想,试图寻找它们之间一种不确定的秩序。没有特定所指,不赞美也不批判。”在大型装置《圆括号长廊与卫生池》中,陆垒将集体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贴砖走廊和公共洗手池加以变形,以螺旋形高塔的造型重塑于圆盘广场之上。通过对集体主义遗留物的引用与转化,与对其结构、秩序与质感的强调,陆垒试图以一种“无态度”的方式去呈现自己对于工业时代的理解与捕捉。

 

 

 

 

陆垒个展:荒唐小说,香格纳上海,2019

 

这件大型装置本身亦是陆垒2019年上海个展《荒唐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写‘小说’,写我的记忆和感知,以及一切荒唐的念头……”在这场个展中,艺术家以文本叙述的方式为尝试,勾画了一个“漫游的巨人的狂想”。展厅如同小说的三个章节,分别展示了巨人的游戏、巨人的臆想、巨人的漫步三个架空主题,邀请观众穿行于丰富的意象游戏和开放性的叙事场景。尽管艺术家并未赋予“巨人”具体的形象,但作为“巨人的漫步”一章中的核心作品,这个庞然大物的影响力和印迹在《圆括号长廊与卫生池》里显得无处不在。

 

 

陆垒 | 尽头之塔 | 2010 | 铁, 机械装置, 摩尔斯码控制灯泡 | 220(H)*150(W)*80cm | Edition of 3

 

“我非常喜欢建筑,在我的很多作品里,都可以看到我对空间构造的兴趣。包括艺术史上,那些带有构造性的作品,都对我影响至深。我的确喜欢把这种混杂交织的内容在我的意识里重新归纳、重组。”陆垒曾这样说道。《圆括号长廊与卫生池》中盘旋上升的造型让人联想起塔特林1919年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这位俄国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认为螺旋形是当代精神最有效的象征,意在这座前所未有的高塔中将纯艺术形式(绘画、雕塑、建筑)和实用融为一体。对这件现代建筑史和艺术史典范的致敬同样出现在陆垒《尽头的塔》、《风中的桥》等早期作品中,它们仿佛提示着一种新的矛盾的时代纪念碑,既指向了严肃、克制的生活,也包含了对狂欢、自由的想象。

 

 

陆垒 | 乌鸦泉 | 2015 | 铸造铝合金雕塑, 水磨石面板, 铁制底座, 废机油, 压缩机, 循环油泵, 变压器 | 155(H)*165(W)*290cm | Edition of 2

 

除了回溯 “广场-纪念碑”这一集体主义符号,水通过龙头从高处流往低处的情景,似乎也是艺术家对“花园中的喷泉”这一古典意象的揶揄引用。早在2011年的作品《乌鸦泉》中,艺术家便为伊索寓言的故事《聪明的乌鸦》建造起一座神秘花园。乌鸦以图案的方式暗含在花园大门的图形里,其尽头的“喷泉”是一个从动脉中不停涌出黑色机油的心脏。“我希望用现代生活的材料,做出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物体。”而本次展出的作品《圆括号长廊与卫生池》则更进一步——观众可以踏上圆形广场自由漫步,并通过洗手的行为直接感知艺术家刻意打造的荒诞现场,在其中生产属于自己的故事。

 

 

《一年之际》第四章节展览现场,香格纳北京,2021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阐述雷替曲塞在局晚期鼻咽癌治疗中发挥作用

病例一

湖北省肿瘤医院 徐红斌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59岁,2015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闷伴鼻塞症状,后发现左上颈部肿块进行性增大。淋巴结大小为5cm×3cm。

影像学及辅助检查

就诊当地医院行左上颈部肿块穿刺术,病理示左颈淋巴结转移性癌。

同时行鼻咽CT示:鼻咽壁增厚,考虑为肿瘤性病变。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5年09月09日来我院就诊。

鼻咽颅底MRI示:鼻咽新生物累及两侧咽旁间隙、两侧头长肌、两侧翼内肌、两侧颈动脉鞘区、颅底斜坡,左侧岩骨尖及左侧舌下神经管受侵待排;两侧咽后及上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

颈部MRI示:两侧咽后、颈部Ⅱ区多发淋巴结转移;鼻咽部肿瘤性病变。电子鼻咽镜活检病理示:鼻咽非角化性癌,未分化型。免疫组化示:CK5/6(+)、P63(+)、P40(+);CISH示:EBER(+)。

诊断

鼻咽非角化未分化癌,T3N2M0,Ⅲ期

治疗经过

诱导化疗治疗

2015年9月21日~10月14日,雷替曲塞(4mg)+顺铂(140mg)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

同步放化疗治疗

2015年11月3日~12月17日,雷替曲塞(4mg)+顺铂(140mg)同步放化疗2个周期。IMRT具体方案为PGTV:72.89 Gy/33F/44d,PGTVN:70Gy/33 F/44d,PTV1:63.96 Gy/33F/44d,PTV2:57.17 Gy/33F/44d,下颈野:56Gy/28F/37d。

疗效评价

诱导化疗2周期后,鼻咽颅底MRI示:“鼻咽癌”化疗后,鼻咽部病灶、左上颈部淋巴结、两侧咽后及上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均较前缩小;颈部MRI示:右侧咽后及两侧颈部Ⅱ区多发淋巴结、左侧咽后小淋巴结均较前缩小。影像学评估为PR。同步放化疗2周期后,查体左侧淋巴结较疗前已明显消退,右上颈部仍可触及一大小约1 cm×1 cm肿大淋巴结,行穿刺活检示:镜下粘液中为坏死样物,未见明确细胞成分。鼻咽颅底MRI示:各部位病灶继续较前缩小;颈部MRI示:两侧颈部Ⅱ区、右侧腮腺区多发淋巴结亦较前缩小,治疗总体疗效评价为PR。患者出院时右上颈颌下淋巴结仅有1 cm×0.5 cm残存,随访动态观察该右侧颈部淋巴结基本消失。屏幕快照 2017-08-22 下午1.02.35.png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出现皮肤疼痛、咽喉疼痛、口腔黏膜溃疡及骨髓抑制等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均为1~2度,给予对症处理后控制可,患者按计划顺利完成了放化疗治疗。

病例二

南京军区总医院 沈泽天、朱锡旭

病例简介

患者中年男性,51岁,2013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枕部及颞部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并渐出现双侧耳闷不适,伴听力下降,间歇性耳鸣。同年3月出现涕中带血,颈部僵硬感,回吸脓性涕,无面颊部麻木。

影像学检查

2013年4月就诊我院,行鼻咽部核磁共振(MRI)示:鼻咽部占位,侵犯斜坡及蝶窦。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示:鼻咽顶后壁肿块FDG代谢增高,考虑鼻咽癌侵犯颅底骨、蝶窦。行鼻咽镜检查发现鼻咽顶后壁隆起,活检结果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诊断

鼻咽部低分化鳞癌,T4N0M0,Ⅳa期。

治疗经过

诱导化疗治疗

2013年4月22日起,给予患者TDR方案(紫杉醇+奈达铂+雷替曲塞)诱导化疗1个周期。

同步放化疗治疗

2013年5月10日起,给予调强放射治疗(IMRT),第一阶段:鼻咽部病灶适形调强照射DT:66 Gy/30fx;鼻咽、咽后淋巴结区域、斜坡、颅底、咽旁间隙、翼腭窝、蝶窦、鼻腔、部分上颌窦、上颈部淋巴结引流区适形调强照射DT:60 Gy/30fx;双侧下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引流区适形调强照射DT:54 Gy/30fx。第二阶段:缩野至鼻咽部局部病灶加量照射DT:6.6 Gy/3fx,同步给予DR方案(奈达铂+雷替曲塞)同步化疗2个周期。

辅助化疗治疗

放化疗治疗结束后,继续给予TDR方案(紫杉醇+奈达铂+雷替曲塞)辅助方案化疗4个周期。

疗效评价

诱导化疗1周期后,CT示病灶长径缩小10%~20%,评价为疾病稳定(SD)。同步放化疗2周期治疗后,鼻咽部MRI示病灶长径缩小50%左右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完成辅助化疗4周期后,复查鼻咽部MRI示鼻咽部病灶基本消失,疗效评价为接近完全缓解(CR)。

不良反应

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口干、味觉减退;口腔黏膜炎;体重减轻;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控制可。

点评与思考

明确治疗策略、优化药物选择,为鼻咽癌患者提供更好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胡超苏

屏幕快照 2017-08-22 下午1.08.27.png

1鼻咽癌治疗手段不断优化,从而改善治疗疗效

鼻咽癌是一种在我国较为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单纯放射治疗对早期鼻咽癌有良好的控制,随着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的广泛开展,鼻咽癌患者尤其是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疗效有了进一步改善。目前,对于局晚期鼻咽癌患者来讲,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已成为标准的治疗策略。

2同步化疗以及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价值和地位。

同步化疗

2006年一项荟萃分析提示化疗最终可以使5年生存绝对获益提高6%, 其中同步放化疗获益最多,首次证实了同步放化疗在常规放疗时代中的地位。随后,多项临床研究与荟萃证实,与单纯放疗相比,同步放化疗治疗显著提高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生存率。在欧洲鼻咽癌治疗指南与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指南中,对于局晚期鼻咽癌患者,均推荐给予同步放化疗为主的方案,同时考虑行诱导化疗或辅助化疗。

诱导化疗

在局晚期鼻咽癌治疗中采用诱导化疗因肿瘤血管分布完好,能保证药物浓度,且有利于评价病灶对化疗的敏感度,以便于预判后续化疗疗效。对既往6项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显示,5项临床试验中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同步放化疗相比,虽然没有生存获益,但短期随访时有较好的疗效;另一项临床试验获得生存获益。由于各项研究中所采用的化疗方案并不完全一致,提示诱导化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或具有一定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3实践与理论结合,进一步优化鼻咽癌诊疗策略

面临挑战

当前,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是影响鼻咽癌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原因。在同步放化疗期间常出现口腔黏膜炎以及血液、心脏毒性等,从而导致治疗中断。因此,亟需找到能够保证疗效的同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优化药物。

从机制与循证证据探索优化药物

研究证实,雷替曲塞可作为放疗增敏剂使用,与5-FU相比,雷替曲塞对放疗的增强效果更佳、协同效果更好。由于雷替曲塞的给药仅需要15分钟静脉滴注即可,显著降低了因长期持续滴注导致的黏膜炎的发生。或能够为应对上述问题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药物。

2005年发表于《欧洲癌症杂志》的一项研究首次证实了雷替曲塞在头颈癌肿瘤中的疗效。其中以雷替曲塞2.5mg/m2 组耐受性最好。同年另一项研究给予32例局部进展期头颈鳞癌患者卡铂联合雷替曲塞化疗,mTTP为4.2个月,中位生存持续时间为9.8个月。在不良反应方面,1~2度黏膜炎发生率仅为22%,无3~4级黏膜炎的发生。中国学者于2014年启动了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调强放疗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头颈部鳞癌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也显示,在IMRT治疗的同时,给予2周期顺铂联合雷替曲塞或5-FU治疗的两组患者(各17例)全部获得PR,两种方案的近期疗效相当。而在不良反应方面,3~4度口咽黏膜反应发生率在雷替曲塞组(仅2例为3度黏膜炎)明显低于5-FU组(7例)。

实践经验

通过以上两个病例的实际治疗,印证了既往的理论基础,局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接受雷替曲塞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后均达到PR,疗效肯定。且在治疗过程中,以雷替曲塞为主的同步放化疗未明显增加治疗毒副作用,依从性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展望鼻咽癌诊疗未来,挑战与希望并存

随着对鼻咽癌致病机制认识的加深和对头颈部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鼻咽癌的药物治疗也有了很大进展, 新的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为今后的综合治疗模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于临床实践来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新的治疗手段、治疗药物和应用策略以最佳的方式应用于患者治疗,从而提高鼻咽癌的治疗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筛选有效的分子标志物预测疗效和预后,指导个体化治疗,也是将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 Doctors & Sharing Better


iCardioOncology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病例摘要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高龄患者的比例有所增加。由于高龄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且器官功能储备不足,造成很多治疗方式存在禁忌。本文报道1例高龄男性合并心脏疾病的肠癌肝转移患者,应用雷替曲塞联合西妥昔单抗获得长期存活,无3/4级不良反应发生,并保存良好的生活质量及体能状态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主治医生:  孙鑫医师、刁彦文医师

病例介紹

1.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80岁,因“间断便中带血1月余”就诊。

既往史:2018-4诊断冠心病,未行冠脉造影及冠脉CT检查,平日规律口服硝酸酯类药物。房颤病史1年,既往口服阿司匹林,后因“血尿”停药,间断口服可达龙治疗。高血压30年(3级,极高危险组),平日规律口服缬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波动在130-140/70-80mmHg。糖尿病病史1年,规律口服拜糖平,血糖控制尚可。

个人史:无吸烟饮酒嗜好
家族史:母亲于78岁患胃恶性肿瘤,79岁病逝
2.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2.1体格检查
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音不等,心律不整,心率大于脉率(房颤心律)。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腹平软,无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 征阴性,肝区无叩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
2.2辅助检查
2.2.1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肌酶谱正常。
2.2.2纤维结直肠镜检查可见直肠距肛缘8-14cm可见一巨大不规则隆起性病变,约环3/4周,表面充血、水肿、糜烂,覆污秽苔,取材6块,质脆易出血;病变处肠腔狭窄。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图1  纤维结直肠镜检查所见:直肠距肛缘8-14cm可见一巨大不规则隆起性病变,约环3/4周,表面充血、水肿、糜烂,覆污秽苔,质脆易出血;病变处肠腔狭窄。

2.2.3肠镜活检病理直肠高级别绒毛状管状腺瘤,局部癌变。

2.2.4 PET-CT检查直肠局部肠壁增厚,浆膜面毛糙,代谢增高,最大SUV为10.8,多考虑恶性病变;盆腔内多发淋巴结影,部分代谢增高,腹膜后淋巴结代谢增高,多考虑恶性病变转移;肝右前叶上段近膈面略低密度影,代谢增高,最大径约35mm,最大SUV为4.3,多考虑恶性病变转移。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图2  PET-CT检查:直肠局部肠壁增厚,浆膜面毛糙,代谢增高,最大SUV为10.8,多考虑恶性病变;盆腔内多发淋巴结影,部分代谢增高,腹膜后淋巴结代谢增高,多考虑恶性病变转移;肝右前叶上段近膈面略低密度影,代谢增高,最大径约35mm,最大SUV为4.3,多考虑恶性病变转移。


3.诊断
直肠腺癌,cT3N+M1,肝脏、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转移
4.治疗

4.1局部治疗:

原发灶2018-9-30行Hartmann术,术中探查H1、P0,病灶位于腹膜反折下方,术中剖检标本:肿瘤约8*8*1cm,近环周,上下断端充分,于左下腹腹膜外造设永久性人工肛门。术后病理示:进展期直肠癌:浸润溃疡型,中分化腺癌,断端无癌,淋巴结见转移癌(5/14枚),癌结节1枚,免疫组化见淋巴结癌栓,无血管癌栓,Ki-67(约60%+),MLH1(+)、MSH2(+)、MSH6(+)、PMS2(+)。基因检测:KRAS、NRAS、BRAF、PIK3CA均野生型 ,MSS型。

转移灶术后1月余(2018-11-1)患者于我院行肺腹CT检查示:直肠术后改变,左下腹造瘘、骶前软组织影,右盆壁肿大淋巴结,左侧小淋巴结,肝脏低密度结节。院内MDT讨论后,考虑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既往冠心病、房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建议肝脏局部病灶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单药化疗。2018-11-13至2019-1行肝脏病灶局部放疗,具体剂量:2Gy*31f,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2周期。

安全性治疗过程顺利,无不良反应发生。

有效性肝脏病灶缩小SD。

4.2全身治疗

治疗过程:2019-2-10 患者就诊于我科,完善相关检查:肌酐清除率:59ml/min;肌钙蛋白、BNP等未见异;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6次/分;偶发室上性早搏;T波异常(V3-V6);心功能:EF60%; 肺腹CT示:右盆壁肿大淋巴结,肝脏低密度结节;肝脏MR示: 肝右前叶上段占位较前缩小,转移瘤可能性大。(放疗后评效:缩小的SD)。考虑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2019-2-20始行小剂量雷替曲塞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靶向治疗11周期(具体:西妥昔单抗500mg/,900mg,d0;雷替曲塞2mg d1,q21d)(BSA 1.8)。

安全性化疗耐受性良好,无II度以上不良反应发生,截止发稿日期,末次化疗肌酐清除率:71.1ml/min。

有效性3、5、8、11周期:缩小的SD。


▼表1  患者治疗过程中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图3  肝脏核磁共振检查显示患者肝脏转移病灶有所减小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图4  肝脏CT检查显示患者肝脏转移病灶有所缩小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图5  腹部CT检查显示患者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均有所缩小

患者在整个姑息维持治疗中,未出现心脏相关不良反应,体能状态保存良好,生活质量得以保证。截止目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6个月。

5.总结
患者为80岁老年男性, ECOG评分1分,冠心病、房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患者高龄、有心脏病史,减量雷替曲塞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效果理想,耐受性良好。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图6  者治疗经过小结

点评专家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病例点评

患者为80岁男患,诊断为直肠癌(IV期,肝脏、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先后接受原发灶切除术,肝脏病灶放疗,卡培他滨口服2周期。本次来诊后,主治医生综合考虑肿瘤特征和患者特征,给予小剂量雷替曲塞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雷替曲塞2mg,d1,q21d(BSA1.8㎡)),西妥昔单抗500mg/900mg d0)治疗11周期,3、5、8、11周期评效缩小的SD,耐受性良好。

这是一例个体化治疗成功的晚期肠癌患者,但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

先,RCT研究的不足之处,近年来备受临床医生的关注。真实世界中,患者往往不能符合上市研究中严格的入排标准,年龄、体能状态和合并症就是其中最常见的、超出RCT入组标准的方面。一般来说,肠癌研究入组人群的年龄上限多为70岁,少数研究为75岁,那么75-80岁,甚至更高龄的老年患者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方案,什么样的剂量强度治疗,目前数据仍有限。现有证据显示,老年患者可以给予单药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但是,老年患者往往会有较多合并症,比如心脏疾病,那么用药和剂量强度又是否应该进一步调整呢?

该例患者就是老年患者的典型代表,其特点为:1. 高龄,2.合并症多,高血压30年(3级 很高危险组),冠心病1年余,房颤病史1年,糖尿病病史1年。3. 合并用药多,间断口服可达龙,规律口服缬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拜糖平。

研究者在化疗药物的选择方面,充分考量了患者特点,给予了适当调整:1. 氟尿嘧啶类虽然是肠癌的核心用药,但是其不良反应之一即为心脏毒性,对于该例具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主治医生将氟尿嘧啶类药物调整为对心脏损伤小的雷替曲塞;2. 针对高龄和合并症多,给予了减量处理。患者耐受性良好,且并未引起心脏毒性的进一步加重。这是第一个成功之处。

另一方面患者为KRAS、NRAS、BRAF、PIK3CA野生型。目前各大指南并无单药氟尿嘧啶类药物与西妥昔单抗联合的推荐,也并无雷替曲塞和西妥昔单抗联合的证据,但是针对该例患者,医生给予减量雷替曲塞联合西妥昔单抗的方案,这是一种基于患者个体情况的尝试性治疗方案,且幸运的是,治疗有效。这是该例患者治疗的另一个成功之处。

该病例是典型的真实世界病例,让我们再次关注真实世界研究,而真实世界研究是RCT的有力补充。不仅如此,该例患者的治疗方案也给我们未来老年患者临床研究的方案制定,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例竿健影|合理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为伴有心脏基础疾病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

版权声明

版权归“三度医学” 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处注明 “转自三度医学 – iCardioOncology“。

赛维健上市十周年庆典暨第三届肠想胃来——CSCO南京正大胃肠肿瘤学术论坛

赛维健上市十周年庆典暨第三届肠想胃来——CSCO南京正大胃肠肿瘤学术论坛

    2019年5月4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肠想胃来-CSCO南京正大胃肠肿瘤学术论坛”在六朝古都南京顺利召开。

      赛维健(注射用雷替曲塞)作为南京正大天晴肿瘤领域的重磅产品,自2009年国内独家上市以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其健康发展,经众多专家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推进,十年砥砺闪耀锋芒,赛维健在此迎来上市十周年庆典。

赛维健上市十周年庆典暨第三届肠想胃来——CSCO南京正大胃肠肿瘤学术论坛

       庆典伊始,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秦叔逵教授致辞,秦叔逵教授代表大会主席团对与会嘉宾、同道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赛维健上市十周年表示衷心的祝贺。秦叔逵教授在随后的发言中指出,经李进教授牵头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证实赛维健疗效和安全性之后,赛维健成功获批上市,到目前为止仍是国内唯一强仿的雷替曲塞。上市十年来,随着IV期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的陆续开展、相关循证依据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赛维健已成为胃肠道肿瘤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用药物。

      南京正大天晴副总经理张震乾先生代表协办方致辞,张总表示,赛维健是南京正大天晴肿瘤领域的拳头产品,在结直肠癌患者一、二线治疗中疗效显著。自上市以来,在众多临床专家的支持下,赛维健获得广泛运用,现已进入15个省份医保目录。未来,南京正大天晴将继续加大研发和学术活动的投入力度,积极为临床提供更多品质和疗效卓越的药物,探索更优效临床方案,造福更多肿瘤患者,为实现“健康人类,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而不懈努力。

赛维健上市十周年庆典暨第三届肠想胃来——CSCO南京正大胃肠肿瘤学术论坛
赛维健上市十周年庆典暨第三届肠想胃来——CSCO南京正大胃肠肿瘤学术论坛


       弹指十余载,一帧一故事,伴随时长2分钟的短片,我们回顾了赛维健这十年的历程,见证了它打破结直肠癌化疗药物屈指可数的局面,开启结直肠癌治疗的四药时代。

      截止至目前,赛维健已经覆盖700余家三甲医院,累计销售超30亿元,为30万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这一切离不开各位专家的帮助及公司领导的支持,南京正大天晴的目标也远不止于此,我们渴望为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更多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故本次庆典特别邀请到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瑞华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冯继锋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苏展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南京正大天晴副总张震乾先生和总监吕卫东先生,专家代表和企业高管共同聚力,开启肿瘤治疗新纪元。


赛维健上市十周年庆典暨第三届肠想胃来——CSCO南京正大胃肠肿瘤学术论坛
赛维健上市十周年庆典暨第三届肠想胃来——CSCO南京正大胃肠肿瘤学术论坛
赛维健上市十周年庆典暨第三届肠想胃来——CSCO南京正大胃肠肿瘤学术论坛
赛维健上市十周年庆典暨第三届肠想胃来——CSCO南京正大胃肠肿瘤学术论坛


       十年相伴,生命礼赞。随着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以及真实世界应用经验的积累,赛维健定将能给结直肠癌临床治疗带来更多启示,也必将助力50亿南京正大天晴,十年磨一“健”,十亿赛维健!


赛维健上市十周年庆典暨第三届肠想胃来——CSCO南京正大胃肠肿瘤学术论坛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 Doctors & Sharing Better


iCardioOncology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病例摘要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如今精准医学治疗时代下,靶向及免疫治疗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但是化疗仍然是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众所周知,氟尿嘧啶类药物是治疗晚期肠癌的基石药物,高发的人群中老年人居多且常常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本文报道1例结肠癌患者既往冠心病史,应用氟尿嘧啶类药物引起了心脏毒性,后期更换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及西妥昔单抗治疗,取得疗效改善和安全性提高。

一、病例供稿专家简介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病例介绍

二、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70岁,于2018年2月因“间断腹痛腹泻3月余”之主诉入院。2018年2月27日行结肠镜显示:结肠癌并结肠多发息肉。病理提示:横结肠高分化腺癌。胸腹部CT提示:主动脉、冠状动脉硬化,横结肠脾曲管壁局限性增厚,管腔狭窄,考虑占位性病变;腹部实质脏器未见明确转移征象。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既往史无特殊,个人史:确诊冠心病8年,有碘造影剂过敏史。查体:ECOG 0分,BSA 1.67㎡ ,余无特殊阳性体征。

三、辅助检查
粪常规:隐血+,心电图、凝血功能正常,CEA 20ng/uL;心动超声:左室射血分数68%。于2018年3月6日在外院行根治性横结肠切除术,见肿瘤呈溃疡型,大小约4.0 cm×3.0 cm×3.0 cm。术后病理:结肠溃疡型腺癌II级浸润肠壁全层、手术两侧切缘未见癌组织、肠旁淋巴结11个未见癌转移(病理号:180411 陕西省武警总队医院)。
KRAS/NRAS/BRAF:野生型,微卫星稳定性检测:MSS,UGT1A1:野生型。

四、诊断与分期
诊断:横结肠溃疡型腺癌(pT3N0M0)具有高危因素。
冠心病,心功能I级。
术后于2018.4-2018.10给予FOLFOX6方案辅助化疗12个周期,随后定期复查:无瘤生存9个月。
于2018年12月12日复查时CT平扫发现肝右叶有团块状低密度影,2018年12月15日肝脏磁共振增强扫描显示:肝脏右叶不规则肿块影,诊断为肝转移灶。全身骨显像:胸7、8椎体骨质代谢活跃,骨窗显示胸7、8椎体骨质破坏。
诊断:横结肠溃疡型腺癌(rpT4aN0M1,IV期),肝转移,骨转移

五、复发后治疗方案
在辅助化疗结束后2个月病情进展,考虑辅助化疗失败,这时可以把辅助化疗看作是一线化疗。

二线治疗方案:
于2018年12月12日-2018年12月28日,行FOLFIRI+Cetuximab化疗1周期。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等表现,查心电图ST-T压低,心肌酶轻度升高,pro-BNP=1126pg/ml,心脏超声检查:LVEF=60%,既往冠心病史。
心内科会诊:结合患者既往治疗史,考虑氟尿嘧啶引起的心脏毒性。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经ESMO指南和ARCTIC研究启示,此患者经筛选符合“注射用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登记性临床研究”入组条件,经医学审核成功入组。
于2018年12月28日-2019年6月22日,予以西妥昔单抗(500 mg/㎡,1次/2周)+雷替曲塞(3mg/㎡,d1)+伊立替康(180 mg/㎡,d1),两周方案治疗,共11个周期。疗效评价如图: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2018年12月12日   2019年2月15日
4周期疗效评价:PR

在二线治疗过程中,曾在4周期疗效评价后进行院内MDT讨论。讨论问题:1、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经外科会诊,患者肿瘤较前明显缩小,虽肝脏转移瘤能够切除,但存在骨转移,并且心脏功能较差,不能耐受手术。2、是否进行局部治疗?讨论认为:1)肝脏转移瘤可采取射频消融等方法(此时肝转移病灶小于3cm);2)骨转移局部放疗;但因患者高龄,心脏功能较差且合并骨转移,家属拒绝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3、是否继续化疗?讨论认可继续化疗。
继续治疗4周期后,疗效评价SD;继续化疗,到11周期疗效评价PD。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2019年2月15日   2019年4月9日
8周期疗效评价:SD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2019年4月9日    2019年6月22日
11周期疗效评价:PD

三线治疗方案:
于2019年6月22日-2019年9月20日,予以瑞戈非尼(起始80mg-增量至160mg),四周方案治疗,共4个周期。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2019年6月22日   2019年7月19日
2周期疗效评价:SD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2019年7月19日   2019年9月20日
4周期疗效评价:PD

后线治疗
该患者为MSS,根据REGONIVO研究带来的启示,于2019.9.20-2019.11.28予以瑞戈非尼+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治疗2周期。疗效评价:SD(见图)。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2019年9月25日MRI   2019年11月28日MRI
至今仍继续原方案治疗

六、 总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
至今生存时间为:21个月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二线治疗(伊立替康+雷替曲塞+西妥昔单抗)疗效评价:4周期肝脏病灶较前缩小,疗效评估PR,11周期后肝脏病情进展,骨病灶保持稳定,但未再出现心脏不良事件。化疗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I度;骨髓抑制I度。
三线治疗(瑞戈非尼)疗效评价:2周期后疗效评估SD,4周期后疗效评估PD;良反应:手足综合征1度。
后线治疗(瑞戈非尼+卡瑞利珠)疗效评价:2周期后疗效评估SD。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1度,甲状腺功能轻度减退。 

七、总结

例竿健影|雷替曲塞在伴心脏基础疾病老年晚期肠癌的应用1例
总结嘉宾

患者为70岁老年男性,冠心病史8年,2018年2月诊断为:横结肠溃疡型腺癌(pT4aN0M0IIB期)冠心病心功能I级。KRAS/NRAS/BRAF:野生型;微卫星稳定性检测:MSS。UGT1A1:野生型。FOLFOX6辅助治疗12周期,停药2月后出现了肝、骨转移。NCCN结肠癌指南中指出,该类患者在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可加用帕尼单抗或西妥昔单抗。本例中在伊立替康+雷替曲塞的化疗基础上联用西妥昔单抗,保证了疾病稳定,且未再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完成11周期,是临床诊疗实践中可以运用的治疗方案。三线瑞戈非尼治疗 4周期后病情进展,后线治疗为瑞戈非尼+卡瑞利珠,2周期后疗效评估SD。至今继续原方案治疗。目前PFS达到21个月。该患者换用雷替曲塞方案后整个治疗周期中监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脏超声均在正常范围内。本病例提示雷替曲塞对于氟尿嘧啶类药物不能耐受的老年心脏病患者是不错的替代选择。

版权声明

版权归“三度医学” 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处注明 “转自三度医学 – iCardioOncology“。

艺术家解读|李继开:逆流而上的时代冥想者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变得深厚,有人变得锋利,而我愿意看到李继开变得锋利下去,他深处的敏感注定会被打磨成锋刃。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暧昧的时代需要手术刀,以解决人们称之为暧昧的丛生杂症。”

 

——鲍栋 策展人、艺术批评家

 

艺术家李继开

 

 

独特的情感象征

 

过去人们总将李继开视为“70后”以残酷视觉、焦虑不安心理、卡通绘画为艺术主题的代表,殊不知或许从一开始,李继开便选择了一条与其他同龄艺术家不一样的道路。正如学习美术史应当将研究艺术品原物作为起始点一样,想要了解李继开和他的绘画,必然需要先从观察他的画面及创作脉络开始。

 

在李继开的绘画创作中,男孩从始至终是画面的核心。在2001的《尘》系列中,男孩第一次成为李继开所创画面的主体,男孩在喷发式混沌中的安静稳固,将其周围的一系列破碎、爆裂、悬浮转化为最终的安静与冥想。

 

李继开 《系列:尘》 2001

布面油画 400×500cm

 

将艺术家近十年的创作与千禧年代之初的风格进行对比,可看出其画面色彩愈发地“不纯粹”,常常是不同的色调混杂在一起,橙色、白色、浅蓝色渗入到一片由灰色、黄褐色组成的暗淡与不安中,透出一线生机与希望。除去色彩的变化,观者还能发现在他近期的作品中,男孩的形象趋向符号化,绘画语言的独立性几乎消失,(鲍栋:〈李继开的世界与隐喻、形象、自我〉)男孩的意义从具体走向抽象,化身为一种纯粹的情感象征。

 

李继开 立于暗夜的男孩与盒子 2013

布面丙烯 70×100cm

©蓝岸画廊

 

2016-17年宁波美术馆《自传:当代新绘画邀请展》现场

(图源网络)

 

 

超现实的情感表达

 

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到:“以本质而论,万物无非是一堆粗糙的力,大小不等,永远在发生冲突,但总量和全部的作用始终不变。以方向而论,万物是一组物体,其中蕴蓄的力不断更新,甚至能不断生长。”超现实式的表达方式使李继开的画面充满力量。

 

尽管画面随时间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但李继开最起始也是最深刻的超现实式的心理敏感始终贯穿着他的创作。不论是艺术家的涂抹行为,还是画面上的形象关系,都可以看到涌现在笔触的超现实表达。(鲍栋:〈李继开的世界与隐喻、形象、自我〉)比如《立于暗夜的男孩与盒子》中那个斑驳的巨型纸盒子,再比如作品《床》中男孩异于常人的双手和突兀的粉色蘑菇。

 

李继开 2012

布面丙烯 100×90cm

©蓝岸画廊

 

不论是盒子、蘑菇还是玩偶,这些各式带有超现实意象的表达都在构建着一种虚空的不稳定的力学画面,一种脆弱的平衡感和白日梦的幻觉状态。孩子对外界变化与危机的麻木与无知感,以及几乎处于绝对意义的自我冥想状态,使李继开的画面暗藏着一种处于魔幻与现实之间的视觉力量。(朱其:〈李继开形塑“70后绘画“的深层本质〉)

 

2013年武汉美术馆《湖与湖面的光——李继开个展》现场

(图源网络)

 

 

深厚的情感力量

 

歌德曾在定义何为“伟大”的艺术家时说道:“不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在探讨完艺术家画面的表达之后,再来看其绘画背后所代表的时代,或许能更好地了解李继开自我表述的独特性所在。李继开成长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剧烈与苦闷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在一系列巨变发生的匆忙中,物质、思想不断被刷新然后又被否定,奔流到不知何处再不复回,直至被人遗忘。当生活经验一次又一次被洗涤至褪色,眼前的世界却日益虚妄、空洞、不着边际,个体在被动地接受着时代天花乱坠的滔滔不绝,就像李继开说的“时代拖着人跑”。男孩表现出的迷茫与呆滞,或许可以看作是一代人的写照。

 

李继开 自我完成的时代 2011

布面丙烯 45.5×60cm

©蓝岸画廊

 

然而,当观者发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李继开本人的面孔特征时,或许会意识到,男孩不仅仅是集体历史与个体经历的产物,他也是李继开在其内心深处寻找自我形象与存在感过程的一系列结果。(鲍栋:〈李继开的世界与隐喻、形象、自我〉)艺术家私密的、朦胧的、虚无却又饱满沉甸的情感,在个人独特的表达中逐渐发酵成一种“坦荡的诚实”——不论是抒情还是隐喻,能够以自我分析的方式传递内心对周遭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英雄主义。

 

李继开 城中村 2015

布面丙烯 80×80cm

©蓝岸画廊

 

如同著名策展人、艺评家鲍栋所说:“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变得深厚,有人变得锋利,而我愿意看到李继开变得锋利下去,他深处的敏感注定会被打磨成锋刃。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暧昧的时代需要手术刀,以解决人们称之为暧昧的丛生杂症。”

 

从理想到冥想,艺术家抓住了在这个逆流而上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无理想主义”特质。在反应现实与找寻一种自我稳定性之后,李继开的生命体验及情感力量也继而影响时代,为其力量的不断生长注入一份来自“梦中”的慰藉。

 

 

参考文献

鲍栋:〈李继开的世界与隐喻、形象、自我〉,

http://www.artlinkart.com/cn/artist/txt_ab/380bxz/615ayAsj

丹纳(著):《艺术哲学》,傅雷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

朱其:〈李继开形塑“70后绘画“的深层本质〉,http://www.artlinkart.com/cn/artist/txt_ab/380bxz/9f3aAzom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李继开|画这个小时代里最令人震撼的精神肖像

文 | 方志凌

采访 | 黑匣子

编辑 | Jade

提供 | 玉兰堂

版式设计 | 乐天

 

如果把人生必比作一条珠链,那么那根主线一定是自我,珠子们则是面目各不同的故人往事,连在一起构成了对彼此的意义。每一颗珠子因当时当刻的际遇而成,先后排列,串起个人的人生逻辑。人生就是一条单行道,这样的情境映射出我们内心深处无所不在的孤独感。就像这个路人的面孔,一幅小孩模样,却有一种面目不清的疲倦……

 

——李继开

 

艺术家李继开

 

夜深人静,万物沉睡

 

看李继开的近作,常常想起《诗经·小星》的诗句:“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心有所动之余,竟考虑以“小星”做他展览标题的可能。李继开自然没有画过星夜里奔忙的烦怨官吏,在语言感觉与心理氛围等方面,这些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的词句,与李继开的绘画也鲜有相似之处。让人产生联想的,应该是“嘒彼小星,三五在东”的萧瑟意象、“肃肃宵征”的孤独夜行者、以及“寔命不同”的遗世感(或是“为世所遗”)吧。

 

倒不是说李继开近来创作的一律都是“夜景”——虽然他的确喜欢塑造那种仿佛笼罩着沉沉夜色的景象——但他笔下那些由流露着被放逐(或自我放逐)的孤寂与落寞的“孩子”和远离人烟、荒凉而又萧瑟的场景构成的“小世界”,都像是夜深人静、万物沉睡之后才幽然显现的梦魇般的世界。

 

 

 

“李继开:镀银的夜行者”展览现场,玉兰堂

 

如果说《小星》所眷恋的白昼正是人们习惯的日常俗世,李继开笔下飘荡着梦魇气息的“异常世界”,显然更近于闪烁着三五颗黯淡的“小星”的、“寔命不同”的黑夜了。而这个世界的“夜行者”,正是那些仿佛在梦游或是被噩梦惊醒的孩子,他们的面孔就像寻常的邻家孩子,但神情举止中——神情愕然、茫然、木然、惨然,或呆立、或枯坐、或独守火堆、或在梦魇中沉睡、或背着满身包袱失魂落魄地行走——却仿佛隐含着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万古深愁”。

 

但若真用“小星”做标题的话终究还是觉得颇为牵强,毕竟差异太大,无论怎样的解释,都会是过度的阐释。直到我在李继开的一首诗中看到“镀银的夜行者……一切已经习惯……一千年过去了……”等句子,那种冷峭、孤寂的心境和那种千古绵延的宿命的沧桑意味,又让人自然想起两者令人心动的相似之处,也自然而然地确定了展览的标题——“镀银的夜行者”。

 

 

 

 

“李继开:镀银的夜行者”展览现场,玉兰堂

 

只是画“小孩”而已

 

李继开曾经讲述过一个梦境:“我一个人在黑夜里的平原里行走,荒凉的地平线上慢慢地面对走来一个路人……这个路人竟然有一张自己可以认识的熟悉面孔……这个路人的面孔,一幅小孩模样,且我们各自都是面目不清的疲倦。”在一次访谈中他又补充说:“你碰到的路人肯定不是一个小孩,是一个成人,但你对那个脸的感觉是儿童,是小时候的朋友的脸。”明明感觉对方是成人,但看到的却是一张儿童的面孔,这个在他看来表征了“自我的怀念”的“儿时朋友”,其实像极了他近年来反复塑造的“儿童”。

 

或许是天性使然,早在大学本科阶段,在颇为繁杂的艺术语言实验中,李继开的笔下就自有一种烂漫、璀璨而又粘稠、郁结的少年心性。到2000年,他开始很确定地在“画小孩”。几年后,“画小孩”成为崛起的“70后艺术”的一种重要现象,一批通常被称为“新卡通一代”的年轻艺术家也迅速广为人知。作为这个群体重要的代表人物,李继开私下里却不太认可“新卡通一代”这个标签,他觉得自己只是画“小孩”而已,就像国内外那些比他更年长、更知名的“画小孩”的艺术家一样。也许正是源于这样的自我认知,当这个群体后来承受着年龄与艺术趣味的持续拷问的时候,他却能依然故我地画他的“小孩”。

 

《有蘑菇的肖像2》 80×60cm 布面丙烯 2021

 

《守火的人》 60×40cm 布面丙烯 2018

 

《火》 45×40cm 布面丙烯 2018

 

当然,李继开笔下的“小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曾在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将他的“画小孩”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4年是定型期。经过几年的衍化,他笔下头角峥嵘的小怪物、花间呕吐的怪童等,最终提炼为有着短发、圆脸的邻家小孩的模样,在小叛逆、小厌世、小伤害的“游戏面具”中自我幽闭的“儿童”。

 

2004-2008年是“儿童”“轻浅的游戏世界”的自然展开:有梦醒时分的厌倦与惊愕,有对生命与死亡的迷思,更多的则是内心的孤独与惘然……种种毫不天真烂漫的儿童情态,勾画出一个个令人心悸的“自我幽闭”的“小世界”。

 

2009-2015年则是“儿童”纠结、挣扎的生长期。一方面,“儿童”常常变得过于巨大的手足、身躯,似乎暗示了一种畸形生长的“青春尴尬”;而另一方面,“儿童”的行为举止越来越有现实的涵义:背包袱、点篝火、拾土豆、在城市废墟中伫立、在孤舟里沉思……成年人的社会体验逐渐取代了幽闭的“少年情怀”。这样简单、机械的线性分析,显然无法全面解析李继开十多年来错综复杂的艺术创作,而是意在揭橥一种不太受人关注的内在演化趋势。

 

《微光》 140×70cm 纸本素描 2016

 

《场景No.2》 180×200cm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17

 

沿着这个角度看,2016年至今的,或许可以称为李继开的“定格期”,前一阶段尴尬、畸形的“生长”业已停滞和重新定型,仿佛在付出艰辛的努力之后,笔下的“小孩”最终还是无法脱变为真正的成年人——就像他梦中所见,即使明明知道是成年人,但看到的却还是一张“儿童”的脸——伴随着这样的“定格”,李继开笔下的人物、景象、以及语言趣味,都悄然发生了不易觉察但却非常深刻的变化。

 

《远行者》60×50cm 布面丙烯 2018

 

《拾荒者》60×60cm 布面丙烯 2018

 

既然无法忍受成人的面孔,那就让“孩子”承载更复杂深刻的精神体验,于是,那些播种的孩子、背包袱的孩子、篝火边的孩子、帐篷边沉思的孩子、旷野中行走的孩子……的神情、举止,愈益深刻地呈现为一种一个时代无法回避的精神幻象;既然笔下的“小世界”最终无法蜕变为成人俗世的大景观,那就倾心锤炼这个“小世界”的苍凉、凝重的深沉诗意,于是,在那些远离人烟、荒凉而又萧瑟的、仿佛夜深人静之时才幽然浮现的“小世界”中,愈益清晰地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黑夜世界”奇瑰、恢弘而又隽永的深沉诗意。

 

就语言方式而言,他这几年常用的语言媒介有布面丙烯、素描、陶片等,素描和陶片大都是在率意勾勒的基础上稍作渲染,而布面丙烯的语言风格的则很多样:有些近于经典的表现主义风格,有近于半抽象的涂鸦风格,有些是勾勒为主稍事渲染的书写风格……在所有的形式语言中,却都能感受到痉挛、拗折与快意挥洒,优雅、舒展与苍凉、郁结,阴郁、黯淡与璀璨、高亢的交融与激荡。这独特的语言气质,透露出一种比人物的形象、表情和空间意象更本真的精神体验:与无法撼动的命运般的“真相”面面相觑时的承受、追问、抗争……

 

《背包》 59×49cm 布面丙烯 2020

 

《背着包袱的人》 40×55×56cm 铸铜化学着色 2020

 

《水洼》30×40cm 布面铅笔 2020

 

“小时代”最令人震撼的精神肖像

 

李继开认为自己处身的时代是一个“小时代”。所谓“时代属性”之类的宏大问题向来是见仁见智、难以定论的,中国的社会环境本来就极为复杂,处于不同地位、不同生活圈子的人的时代感觉都会大不相同——这些年来,我听到过种种不同的“某某时代”的说法——不过,想到十几年前“卡通一代”的崛起,想到国内和国际上那些更年长的画“小孩”的知名艺术家,想到前几年艺术界对“小清新”趣味的关注;再联想到几年前那部颇有影响的同名电影,联想到这些年来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流量明星”和令人侧目的“流量”,以及近来流行的“内卷”、“躺平”之类的网络词汇…… “小时代”这个说法,大概有很广泛的社会共识。

 

其实,对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而言,与风云际会、英雄辈出却往往是“国家有倒悬之急,生灵有累卵之危”的大时代相比,常让人愤愤然骂着、又欣欣然享受着的小时代,未必不是一个更好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如果有人在夜深人静或悠然独处的时候,幽然地作一番精神上的追问,或者幽然地朝自己内心看一看,他一定会意识到李继开的“镀银的夜行者”——那些徒然重复着“无意义”的举动,明明是成年人日渐沧桑的心境却始终脱不掉“儿童”面孔的夜行者——正是这个“小时代”最令人震撼的精神肖像之一。

 

《巨人》 205.5×185.5cm 布面丙烯 2019

 

《暗夜行路》 50×50cm 布面丙烯 2021

 

有未知感存在总是好的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此次展览对你而言是在追溯一条什么线索?

李继开(以下简写为李):如果从参展作品图像传达出来的主题、形象、具体的绘画方式等等方面来说,和过去没有存在断裂性的变化,也没有刻意去遵循某种线索。如果有所追溯的,也就是一种自然而然随时间在走的工作状态,一直比较封闭和自我。有时想想自己从前,看看现在身边的小朋友,觉得儿童的好处就在于他们拥有未来。不可知和可塑性强的未来,但往往未来真的到来时,又少有可惊喜的,往往面目雷同归于平淡。事物有事物发展的规律,但有未知感存在总是好的,就是一种希望,就像有盖子没有打开,结局尚未定局的希望。由此回溯自己的成长,或者创作中的个人气质,是被动跟着时间在走,那前前后后的许多作品形成的自然就有一条线索。就像我常望着的长江水一样,有时涨水奔流,有时枯水缓慢庞大移动,都还是那同一条江水。

 

《无题》 40×5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1

 

《无题3》30×4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小立方体 》40×5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Hi:镀银的夜行者,为什么把自己称作是一种“夜行”的状态?

:“镀银的夜行者”,这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方志凌给这次展览取的一个主题,也是他通过阅读这些年我的画册和文字所截取的一个印象。我认为打动他的应该是那种“夜行”的状态,也就是指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某种真实状态。“行”是寻找出路,或者就是在行路,去完成自己所要完成的命运。“夜”自然不同于白天的状态,“夜”属于一个人的,是个人化的,非群体的状态。就是好坏都得一个人去承受,无论思考问题也好,解决问题也好,都很像悄无声息中的夜行,即一个人的自我寻路与反思。

 

《场景No.1 》 180×200cm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17

 

《场景No.3 》 180×200cm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17

 

Hi:银色容易让人联想到月光,在作品中比较容易看到你偏爱银系的色调,为什么一定是银色呢?

:相比之下,自己比较偏爱灰色或者单色系的色调,银色也就是在最近的几件大作品中有一些体现。其实还是灰调子多一点,也没有说一定是银色。

 

Hi:你如何看待自我与梦境的关系?正如你所说,你是一个以白日梦式的创作为职业的人。

:小时候觉得时间慢,现在觉得时间越来越快,从前做梦多一点,现在也有,但少多了。梦境与回忆一样源于现实生活,而同时又遥不可及,我并没有什么光怪陆离的梦境,往往比较平实。如果从中能够感知到某些情绪,那就可以引入到创作中,毕竟创作有时不需要什么理由。现在经常关心的倒更多的是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比如说有的画不画到一定的程度就进入不了,有的又会画得过了,以至于失败。而打动自己的超越现实的因素,不仅仅来自于阅读,更多还得是与己相关的一些情感力量的唤起。比如说前几天我路过一只普通的蓝色蝴蝶,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爸爸经常用手去抓落在花盆上的蝴蝶,然后钉在当时家中的一个书法条幅上面。现在爸爸老了,那些东西早已经不存在了,只是在这一瞬间,这只温情的蝴蝶如同从童年飞到我眼前,从而让我立马想起了此时远在重庆的爸爸。这种情况,我觉得和梦境的力量是差不多的。

 

《渡河的人》 60×80cm 布面丙烯 2021

 

《跪着的人》 60×60cm 布面丙烯 2021

 

《睡袋》 146×200cm 布面丙烯 2020

 

荒原是对现状的描绘

 

Hi:时间的荒原,你画中的人物总是处在杂乱且荒芜的世界中,你如何看待这样的世界?

:我平时生活工作的城市是湖北武汉,我是2004年开始在武汉生活的,武汉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发展相较别的大城市要晚一点,在此之前我是生活在重庆,现在武汉和重庆的城市面貌都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经受了双重的记忆丧失。故乡是一个人最原初记忆和习惯养成之地,地点景物的变化不重要,我想更多的是对时间的记忆和对自我记忆的反复触碰,形成了一些艺术创作的隐性关联。这种基于个人的历史感是普普通通的一天天叠加的经验形成的,不需要有意识强化或是弱化它。人只是在过日子而已。艺术创作的实在性除了在谋生层面确实是一种无用之用,对于个人而言,意义在于作品留存了过去的某一时刻,留存了在当时你的一些兴趣和努力。它是客观的。所以说,如果要问到关于“荒原”的意象,它其实不是对现实状况的一种描绘,而是跟自己的回忆、包括现实的处境有关系。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实际上就是中国城市化推进最快,整个社会面貌发生巨大改变的几十年。我觉得这种意象,可能更多的是反映在自己内心深处对于自己身处的快速变化的世界的认识、对于过去世界的回望,一种抽象的人生想象。

 

《黄昏伫立的人》 60×60cm 布面丙烯 2021

 

《有楼房的灰色风景》 20×30cm 布面丙烯 2018

 

Hi:你如何看待自己人生的记忆与经历,它与你的创作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记忆是过去时间的堆积,它来自于过去那个熟悉而亲密的自己,但又和自己的现在状态不一定有同步的关系。去年的此时,武汉解封不久,之前我每日关在屋里画画做饭,日子单调。一年之变,人们就已忘记很多东西,不知生死,每日吃喝睡觉,这是正常的太平日子。生活中每一个人的面目全非的生活,都是发生在过去经过的每一天,就像你不能精确地去知道一棵树最后的所有枝桠会长成什么样子一样,我们每个人的就是一颗树的样子。人们只能接受最终的生活结果,在过程中尽量干些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不至于无聊。自身能够把握的只是一时的欢愉、一时的奋进,而留在自己回忆中去成为所谓最美好的时光。

 

Hi:负重的男孩在画中反复出现,这种重担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创作一方面是自我进行调节的一种生活习惯,不管顺利与否,都要去根据当时的节奏进行创作状态的调整,从中找到一定的主动性,这样才可能有意思地进行下去。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随遇而安,所以所谓的“负重”除了生活层面的意义,还有对于自身创作经验和对于自我认识的隐喻。毕竟人生有些东西是不断的在积累,这是一种真实状态。我想艺术除了工作劳动层面的意义,也许会变得更加自我,纯粹一点的东西总是可以给自己的生活一个理由的,就像人在生活中总是需要自我释怀与安慰一样,这些起伏都是生命呼吸的一部分。我倒希望自己可以更纯粹,这样可以更充实和简单一点。

 

《乱石》 70×70cm 布面丙烯 2021

 

《拾荒者》 50×60cm 布面丙烯 2018

 

Hi:不断生长的蘑菇,发霉的真菌,你认为这样的世界与自我的存在都在如此的状态吗?

:蘑菇是我多年前绘画的一个主题,蘑菇的颜色和形态都很入画。去年我用比较轻快的方式画了一些小尺幅的蘑菇,蘑菇预示着一种生长吧,同时又很脆弱,蘑菇生长起来和衰败下去都很迅速。其实这么多年我一直保持着自己选择合适的画布去绷框做底的习惯,虽然麻烦一点,但自己亲手制作的画布和工业化流程制出来的成品布还是不一样的,可以有更多在绘画过程中的意外感和更多选择性。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更能够达到关于绘画书写性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得到一个图像,完成一个形象的描绘。蘑菇其实不存在太多意义,要说世间万物也都如此,美丽而又脆弱着。

 

《休息的人和蘑菇 》 147×200cm 布面丙烯 2020

 

《帐篷温室》148×200cm 布面丙烯 2016

 

黑暗一定是恒常的状态

 

Hi:你如何思考孤独这一话题?

:孤独就是一种面对自我的状态。每个人脾性不一样,对于孤独深浅的感受与认知也不一样。

 

Hi:你为什么认为人来自于黑暗?你所谓的终极命运究竟是什么?它与黑暗有着怎样的关系?

:黑暗一定是恒常的状态,“光”是需要能量来源的,而能量是有涨有消的,这就是所谓的事物都有它的开头和结局,只是轮回不断而已。人生的终极命运当然就是指肉体和精神的消亡,这不妨想成如同一种长眠一样,一种无止境的休眠状态。这是常识,只是人往往下意识会觉得消极。就象人在白昼和黑夜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人们往往习惯于在太阳下的时候才是生活,才是正常积极的过日子。

 

《一本书》 50×7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书》 50×40cm 布面丙烯 2017

 

《立方体》50×7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Hi:你把自己的创作当作是你自身存在的什么?

:我喜欢这个问题。每个人有他自身的天性气质,也有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大至时代环境的影响。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幼年时期家庭环境和成年后职业专业的选择是对其人生成长道路上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我选择了艺术这个职业,创作状态就是我的生活状态,这一点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很狭隘,但和其它职业相比,艺术还是比较自由的。创作需要强调想象力和重视超越自我经验的意外之处。有些时候,在创作上的作茧自缚也是因为自己状态的原因,也只是一时的困境。创作有它具体的方方面面,对于个人感受而言,具体的线条运用、某个时间段选择和偏爱某种颜色对于某种情绪的唤起、作画时候的对于材质的感受力等等,这些都是在不同的阶段一遍又一遍唤起对自己对于自己工作的一种重新认识,当然往往在实践中又会走上经验性的老路。

 

©文章版权归属HI艺术以及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对话 | “我只信奉跳舞的神”——王茜瑶访谈

 

▲王茜瑶,一种可以在盛开的树上飞行的舞蹈,布面丙烯,油画,油画棒,250×300(250×150×2)cm,2021

Wang Xiyao, A dance to fly in the blossoming trees, Acrylic, oil, crayon on canvas, 250×300(250×150×2)cm, 2021

 

千高原艺术空间将于2021年6月26日推出年轻艺术家王茜瑶个展《一种在树间飞行的舞蹈》。展览前夕,策展人许晟与艺术家王茜瑶展开了一场对话,他们聊了聊创作的灵感及状态。

 


 

许晟:展览题目叫做“一种在树间飞行的舞蹈”,可不可以具体说说,是怎样的树,怎样的飞行,怎样的舞蹈?

 

王茜瑶:树在这里其实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代表所有生长和盛开的植物。飞行是一种轻盈的姿态,可以是缓缓的游移,也可用于急促的逃离。我要是飞行的话会用梦里反复出现的蛙泳姿势。舞蹈是身体流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通灵的方式。创作状态中的身体,没有中心,也没有固定的形,脱离大脑的控制和禁锢,通过最真实的触觉直接跟世界发生关系,和画布相互生成。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有一个章节就叫“我只信奉跳舞的神”,因为真正的神明应该是曼妙的,起舞的,像洛神赋,飞天那种空灵的状态,翩翩起舞。这个章节里的最后两句我觉得很美,“我已经学会了行走:此后我要让自己跑起来。我已经学会了飞翔:此后我愿意不用推动就能起飞。现在我轻逸了,现在我飞起来了,现在我看到我在自己下面,现在有一个上帝在我心里舞蹈。”

 

许晟:你的绘画充满动感,可以想象你在画画的时候也是在不断移动的,你也提到画布的放置方式也有不同,有些是平放,有些是悬挂。可否描述一下你通常画画时候的状态,会有草图吗?

 

王茜瑶:不会画草图,有灵感时我会很快速的在小纸上记录下来,画一些点线,不同形状、颜色的组合。画大画时,这些东西会自己浮现出来。

 

 

▲王茜瑶的小纸

 

许晟:会一口气画完吗?

 

王茜瑶:有时会一口气画完,有时会中间放一段时间,不一定的。时间的连续性对我来说不重要,因为我可以不停地回到一幅作品里面。

 

许晟:画家一般会画一阵子,就退远一点,看看整体效果,你画画的时候多久会退远来看一次?

 

王茜瑶:我随时都会退远看,但也不知道多久退一次,也许很多,也许很少,有时也会每画一笔就退后一次。我没注意过,画的时候就沉浸在里面,自己也注意不到了。

 

许晟:色彩方面,你有没有受到哪些艺术家的影响,或者别的什么领域的影响?

 

王茜瑶:色彩方面没有具体受哪一个艺术家的影响,就是平时偶然看到喜欢的用色,也会想要试试,比如有次正好跟朋友聊到培根,再一次看他的画,我觉得画面里的大面积绿色很吸引我,可能接下来几幅画我会想多用绿色,或者从绿色开始。

 

许晟:你的用色不是固定的。

 

王茜瑶:之前为了打破自己用色上的惯性,会给自己做一些规定和练习。比如尽量不用自己最喜欢或者首先想到的颜色,就用完全不会用或者觉得很难掌握的颜色。有很长一段时间也有专门研究配色大典里的色彩组合,里面有很多我没用过的组合和颜色。

 

许晟:色感方面有没有什么别的灵感来源?

 

王茜瑶:色彩感主要还是来自于自己对世界的感知的反射,我有种很强的色彩翻译功能,就是会不自觉的会把不同的情感,经历转换成不同颜色,不是按照色彩理论里面的公式化的转换,而是完全主观的转换,有时同一个事物不同的时间,我转换成色彩的方式也不一样。

 

许晟:举个例子呢,比如你参展作品中的哪块颜色,有着比较独特的转换,是什么情绪?

 

王茜瑶:这个其实很难用一块具体的颜色来说,因为这些不同色彩的块面和线条是一个交织在一起的整体,就像一个思维的过程,你没有办法把你思考的哪一瞬间专门提取出来描述和下定义,或者你生活里的哪一天的经历,其实都是跟周围的一切无法彻底分离的。创作过程中对经验的转译可能像意识流的小说,或者一个在你眼前流淌的河流,你抓不住它。

 

 

▲王茜瑶工作室一角

 

许晟:聊聊材质,你会在一幅画里使用油画颜料,丙烯,油画棒,铅笔,这些不同的材料手感不同,质感也不同。你是怎样理解和使用它们的?

 

王茜瑶:不同材料有不同的气质和个性,还有不可回避的时间差异。比如油画颜料需要的时间就比丙烯,油画棒,色粉或者铅笔长很多。丙烯有一种现代的,工业化的气质,会自带一些塑料感。油画颜料有沉淀过后的厚重,和现代化无关。铅笔,炭笔,油画棒和色粉,可以不断的将我拉回初学画画时的单纯坦诚的创作状态,有很多身体的本能。隔在手指和画布中间的画笔和刷子被撤离了,产生亲近感。油画棒很像小时候用的蜡笔,有无所事事的轻松感,更有弹性。色粉则很柔弱,要轻轻握住。我也很喜欢把丙烯和色粉组合起来。

 

许晟:“颜料是艺术语言的载体”,“颜料是有自己生命的”,这两句话你选哪句?

 

王茜瑶:“颜料是有自己生命的”,每一个颜色都有自己的故事。

 

许晟:如果用不同的动物来形容油画,丙烯,油画棒,铅笔,色粉,你会怎么形容?

 

王茜瑶:铅笔可以是鸟,好像在天空飞过会留下痕迹。色粉可以是鱼吧,在水里游移,可以时隐时现。油画和丙烯很难说,因为同时具有很多不同的特质,可能要用好几种动物来形容。油画可以是大象,鲸鱼,马,丙烯可以是孔雀,油画棒可以是猴子和蛇。

 

许晟:你曾说自己喜欢观察植物,也像一些动物,你觉得自己具体像哪种动物?

 

王茜瑶:我觉得有时自己生存的方式或者行为方式会让我联想到一些动物,最近联想到的有鸭子,猪,海豚,猫,狗,鸟,以前总觉得自己是美人鱼。

 

 

▲王茜瑶工作室一角

 

许晟: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吗?

 

王茜瑶:可能它们不会过多被一些固定思维束缚,更多的是凭身体的直觉去进行动作和行为,每个动物身上也许都有人类无法企及的一些特长,或者感官。其实我的点不在于某一个动物,而是不断变换着的不同动物的状态,这种状态让我活得比只是作为一个人更自由。

 

许晟:你曾说当代绘画应该有一种年轻的精神,那么什么样的精神是年轻的?

 

王茜瑶:就是没有束缚,自由,有一种可以冲破一切阻碍的力量,无畏,有生命力。

 

许晟:绘画本身是不是一种束缚呢?因为绘画发展到现在,好像无论如何都无法创造出新的风格或者形式了,每张画都似曾相识,要么就陷入技法的趣味里。

 

王茜瑶:绘画本身可以成为一种束缚,其实任何一个媒介都可能成为束缚。生活本身也可能成为束缚,或者身体本身,人本身。人类活到现在不也慢慢变得无趣没有新鲜感了,但是大家也照样活着,寻找新的可能呀。因为前面的人已经创造了很多,我们可以心怀感激的站在他们的成果上继续探索,在他们已经占有的领地之间寻找空隙,虽然很艰难,但是总会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

 

 

▲王茜瑶工作室一角

 

许晟:“自然现象”,“纯粹理性”,这两个二选一,你更喜欢哪一个?

 

王茜瑶:自然现象吧,有时候看理论也觉得很有共鸣,觉得它把我感知到的东西描述出来了,虽然不一定精确,但很接近。因为理论也是在试图分析和掌握自然现象嘛。

 

许晟:比如说呢,谁的什么理论,描述了你的感知?

 

王茜瑶:比如梅洛庞蒂在眼与心里提到的关于线条的思考:“线条可以界定事物,再现空间,也可以重构空间,解放空间,空间通过线条得以实现它自己,通过线条成为它自己。线条与它自身的关系,都将构成为线条的一种冒险,一种历史,一种意义——这一切都取决于线条或多或少、或快或慢、或细腻或不那么细腻的衰减下去。”还有关于画家和身体与世界的关系:“正是通过把身体借给世界,画家才把世界转变成了画。”“画家不是用 ‘心’ 而是‘身’去画画,因为‘心’ 已经融入‘身’ 中,而身体与世界是同质的。”还有关于画家的视觉:“画家的视觉乃是一种持续的诞生。”

 

许晟:回到自然现象,“自然是真理的再现”,以及“自然是内心的投影”,这两句你赞同哪一句?

 

王茜瑶:自然是内心的投影,其实我不是很信“真理”。

 

许晟:你的作品里偶尔也有隐晦的自然风景,它们是自然在你心里的样子吗?

 

王茜瑶:是的,也可能是我把自己的样子投射到自然里,又让自己看到和感知。因为自己看到和感受到的,其实也是自己感兴趣的和能引起共鸣的,所以在看到前已经下意识做了选择。就像有生命力的东西会被其他有生命力的东西吸引,因为其他有生命力的东西也证明了你是活着的,是存在着的。

 

许晟:你这个感觉有点像,中国的古人说“恻隐之心”,并不是今天的同情心,而是能感觉到别的有生命的东西的喜怒哀乐。你刚说颜料也是有生命的,你对颜料也有这样的感觉吗?

 

王茜瑶:不同的颜料对我来说就像不同的人,今天想跟这个人出去吃饭,明天可能还是想跟他一起玩,或者又想跟另一个朋友看个电影,也许他今天状态不好会拒绝我(就是今天用它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好用)明天他就能又是最合得来的。跟不同人的关系随时会变,他们自己的状态和心情也不是每天一样。但是这也就是好玩的地方呀。

 

 

▲王茜瑶在工作室

 

许晟:“我认为是艺术的任何东西都是艺术”,“艺术是有特定含义的”,二选一的话,你选哪一句?

 

王茜瑶:选第一个。

 

许晟:那么说一两个你觉得很美,但可能被别人忽略的东西吧。

 

王茜瑶:美本身就是被忽略的东西。

 

许晟:回到这次个展的作品,是你最新的创作,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或者有什么共同的想要表现的东西吗?

 

王茜瑶:共同点可能是,都想表达一种力,绽放的力,生命的力,来自世界上不同身体的力。

 

许晟:这次的作品常常在画布的中心部分留出空白,鲜艳的色彩集中在角落里,这是无意形成的,还是某种尝试?

 

王茜瑶:其实是刻意想尝试去中心式构图,想把视觉重点分散到四周和角落,这样画面是向外扩张和伸展的。好像你永远看不到整个画面,能看到的只是一个截取的片段。

 

 

▲王茜瑶,春天的晚上,温和的风  No.1,布面丙烯,油画棒,200×190cm,2021

Wang Xiyao, A mild spring night No.1, Acrylic, crayon on canvas, 200×190cm, 2021

 

许晟:画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茜瑶:画画就好像练武,你有没有看过有一部电影叫“一代宗师”,里面有一句话,叫“一步一擂台”。

 

许晟:“擂台”是什么意思?

 

王茜瑶:我觉得“擂台”不是去战胜谁,而是一个乐园,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特约评论|易丹:具体的抽象

 

▲熊文韵,热战的天空,世界游戏 No.2,布面丙烯综合材料,114×200cm,2021

Xiong Wenyun, The sky of hot war, World game No.2, Acrylic, mixed media on canvas, 114×200cm, 2021

 

看见箭头,我们知道自己看见了什么。

 

日常现实中,许多地方都会出现箭头标识,医院、车站、办公楼、写字楼、洗手间、机场、街道、公园、学校。箭头以其尖锐的构成形态,标示了一种方向,塑造了我们的方向感,指示和规定了我们身体和精神的运动趋势。从最底层的逻辑看,箭头标识的功能甚至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死:在医院里,顺着箭头指引的方向,我们可以更快到达急诊室和ICU,而不是奔向发热门诊和营养科;在公路上,逆箭头而行,既可能导致违法违章,也可能导致车毁人亡。

 


 

熊文韵的这一批新作,可能会被许多人认定为抽象绘画,但实际上,它们十分具象。不论是画布上呈现的各种箭头,还是涉及医院和药盒的图形构成,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现实中不可或缺的标示系统,是社会组织和规训体系的组成部分。我们每天都会跟它们打交道,却可能很少去思考它们为什么会在这里那里,为什么是如此这般的构成,为什么在某个地点、某种场景里会朝向这里而不是那里,它们对我们的空间感觉和意识形成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它们太具体了,具体得让人视而不见,具体得让所有遵循箭头移动肉身的人,无法主动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只是被动跟随它们的指引。

 

 

▲熊文韵,肖像 No.8,布面丙烯,130×70cm,2020

Xiong Wenyun, Portrait No.8, Acrylic on canvas, 130×70cm, 2020

 

艺术家将这些具体而实在的箭头提取出来,布置在画面上,逼迫我们面对和凝视,实际上等于让我们意识到了它们的存在。借用施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的话说,就是让石头“石头化”了:艺术的核心功能和价值,就是用各种手段,让我们重新看见那些在日常中被“自动”忽视的事物和行为,芭蕾舞让我们重新体会走路和跳跃,静物画让我们重新看见水果和蔬菜。熊文韵的箭头系列,就如医院和药盒系列一样,让我们重新认知到那个无处不在的社会和文化标识系统,意识到我们的日常生命,随时随地都被这样的系统充塞、指引和规定。至于熊文韵在这样的标识系统中,到底体验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和心绪,试图表征一种什么样的理念,倒显得次要。

 

 

▲图片由熊文韵提供

 

然而箭头也好,医院和药盒的标识也罢,仍然是抽象的,或者说,是符号化的。

 

作为一种图形能指,箭头的构成自成体系。在道路标识系统中,向左或向右,前进或后退,不准转弯或可以掉头,分别都以箭头能指之间的区别和对立关系,来形成不容置疑的命令。但这些图示能指的指涉意义,却可能因为场景的不同,和追索意义的观者不同,而具有各异的所指。一个试图冒险的司机,在看见不准左转的箭头后,经过瞬间思考乃至下意识反应,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作为赌注,认定左转不会导致死亡,也不会导致罚款,他确立的所指,也就区别于大多数司机认定的所指。一个进入医院的求医人,看见指向精神病科的箭头,却偏偏认定那个方向,不属于自己希望的所指,结果可能被医生、护士和保安强行训诫和带向通往精神分析治疗室和病房的所在,因为他们对箭头的解读,虽然与疑似病人的解读相反,却遵循了临床医学和治病救人的所指。

 

 

▲图片由熊文韵提供

 

熊文韵将这些能指呈现在画面上,实际上是抽空了它们的所指。在这些纷繁的表意箭头面前,我们看不到艺术家指定的意义。如果说这是一种抽象的话,那么将这一批作品称为抽象绘画也属顺理成章。

 

这样的抽象,是对箭头等表意系统抽象的抽象。无论是在医院里,还是在药盒上,或者是在其他公共空间,这些箭头和其他形状与色彩构成早已抽象化,如同语言符号一样指导着我们的日常。熊文韵将这些行动指导符号从日常中抽离,在画面上重新组合、呈现,等于让它们形成了一套远离日常语境的构成关系。向左或向右,前进和停止,不再发挥日常功能,指涉日常意义,而只形成块面、构成、色彩、肌理等的相互关系,一句话:形成所谓艺术审美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在通常的艺术意义和价值维度上,正好与抽象绘画的传统规律相吻合。

 

 

▲药盒,图片由熊文韵提供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熊文韵这一系列作品的抽象结果,并不像其他一些抽象作品那样远离日常。我们甚至可以说,箭头系列处在一种介于抽象传统和具象绘画之间的状态。

 

 

▲熊文韵,方 No.1,布面丙烯综合材料,60×60cm,2021

Xiong Wenyun, Ars medicina No.2, Acrylic, mixed media on canvas, 60×60cm, 2021

▲熊文韵,方 No.4,布面丙烯综合材料,60×60cm,2021

Xiong Wenyun, Ars medicina No.2, Acrylic, mixed media on canvas, 60×60cm, 2021

 

箭头本身的抽象性,就如语言的抽象性一样,已经深入日常生存而让我们无法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无法意识到在符号和指涉之间,还有一个从符号到表意的过程。箭头的指向性和语言的指向性都需要学习,都必须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之中,证明了这一点。举例来讲,尽管箭头的指向性是直观的,不需要语词描述就能指涉意义,但要让一个学习驾驶汽车的人懂得,向右转的箭头,意味着不能直行或左转,违反这个规则有各种不可避免的危险和惩罚,却仍然像教育幼儿园的小孩读懂“左”或“右”这样的字词一样,需要进行反复的阐释和强调。这些学习和阐释的过程,就是从符号到表意的指涉过程。所以,熊文韵的这一系列作品,不仅让我们意识到日常图示符号的存在,还让我们意识到这些具象图示符号的抽象性存在,意识到艺术家对抽象性的再次抽象行为的存在。艺术家对色彩的技术性选择,对构成和构图的空间组合,以及对各种画面肌理的尝试,则是建立在这种双重抽象逻辑之上的趣味表达。在这一点上,倒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范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抉择。观看展览的观众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评价打分的能力。

 

 

▲药盒系列小画,图片由熊文韵提供

 

从1977年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开始,熊文韵的艺术道路经历多次突变。

 

熊文韵在川美的国画基础训练,逻辑对接了之后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工笔画研究。留学日本期间,熊文韵耗时多年,对以矿物颜料和日本纸为媒介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修炼,最终却突然抛弃了具象,直抵纯粹色彩和构成的极端。从某种意义上讲,她断绝了自己的退路。熊文韵将这些抽象色彩构成带进行为,用《流动的彩虹》做了最后总结。那之后,熊文韵转向“空空”系列,其后又深入儿童绘画领域,在探索反学院艺术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寻找新的构成和色彩启示。眼前的这个作品系列,可以被看做熊文韵的艺术发展路径的又一次突变:画面效果虽然突出了纯粹的色彩和构成,却又是对日常抽象符号的色彩和构成的呈现。它们既是抽象的抽象,又是具体可辩的图式集成。

 

 

▲熊文韵,错位-偶然,丙烯混合颜料、麻布,162×112cm×2, 1997

Xiong Wenyun, Sliding- Coincidence, Acrylic Mixed Media on Canvas, 162×112cm×2, 1997

 

从历史的角度看,熊文韵不仅让这个系列作品站在了日常现实和艺术现实之间,也让它们站在了自己创作风格的过去和现在之间。在这些作品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日本画时期的纯粹抽象构成,也可以看到“空空”系列对现实的关照,以及自我解嘲的游戏精神,还可以看到儿童绘画的极简效果。所以,我们不妨把眼前这个系列,看做艺术家的另一次突然转向,只不过这次转向不像以往。熊文韵没有生硬地强行斩断自我传统,而是在“新”中隐晦地回顾了“旧”,在突变中悄悄强调了承接。

 

至于在此之后,熊文韵将把自己的创作带向何方,谁也无法预测,就像那些忽左忽右、向前或向后的箭头一样,谁也不知道,它们的确切指向到底是哪儿。(文:易丹)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微信公开课 张小龙讲的都在这里

大家好!我是张小龙。

刚刚我们在下面看了一下这些吐槽(“微信之夜吐槽版”开场视频),非常好,因为我每天都在听到这样的声音,都已经习惯了。我觉得在中国来说,每天都有5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每天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但是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教大家怎么做产品的。

每年我们公关同学问我要不要参加公开课?我总是说我还没有确定好,我还是要想一想,后来我跟他们提了一个条件,如果我要来的话,能不能把我的时间放到更加晚一点的时间,因为我特别希望我有一个特别好的状态跟大家做交流。后来我用了一个理由说服了我自己,今年我要过来参加一下,因为你连续好几年来参加,突然中断了,有一点把一个行为艺术突然中断的感觉。

有的时候我确实觉得这个更多像一个行为艺术,因为你很难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面表达清楚让别人知道。这是一个很长的周期,而且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擅长演讲,我觉得演讲是一个技术活,是挺专业的事情,我挺尊重专业的。在演讲方面我是业余的。我希望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更多只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特别是今年这样一个时间点,我觉得很特别,如果是去年的话,大家都会说“七年之痒”,我只能总结怎么样“痒”的。今年是8年,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微信的日登录量超过10亿,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里程碑,这可能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款APP有10亿DAU的数量级,我们也没有公布过,可能在我们自己看过来,这只是哪天达到的一个问题。但是对于一个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应该还是一个很值得庆祝的一个事情。

特别是最近我们发布了微信7.0版本,当然又有5亿人吐槽,有1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了,并且还有8亿人看不懂我们一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座的有人看懂了吗?看懂了举一下手让我看一下。

谢谢大家!谢谢这么多知音,有10%的人举手了。这一句话可以从很多的层面理解,就像我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段王阳明的《心学》,但是并不只是从这一个维度,我觉得是从很多的维度,我不想做一个解释,我觉得有一个神秘感特别好,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是特别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一点,就像微信这么多年以来,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因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每次当你看到微信这样的一个启动页面,你可能都会有一个想法:这个人在干嘛?他站在地球前面做什么?过了一年你的想法会变一点,再过一年又会变一点。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才是一个特别好的启动页面,因为他把想象空间留给了用户自己,10亿用户有10个亿的理解,他会找到打动它的点。所以看起来很多的APP都在把自己的启动页变来变去,微信这个不会变,并且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变。

关于设计原则

有一个朋友说,在互联网界,微信就是一个异类。所谓异类,就是和其他的产品都不一样。我其实很惊讶,也很自豪。

自豪的是,做异类是表示你与众不同,那就是很优秀了。惊讶的是,其实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居然就与众不同了。那是因为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而微信,做到了这两点。

微信和很多产品不一样的一些点,会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比如,很多APP到了春节等特定节日的时候,就把logo和界面变成红的、黄的,变成像番茄炒蛋一样。但是微信不会这么做。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这么坚持。

这次的公开课我把时间放在晚上,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认真准备一个东西来跟大家分享,那我很有可能会超时,在晚上这个超时的空间是很大的。

现在,微信到了10亿的DAU,在这样的一个点上我更愿意花一定的时间,从微信的起源、本质这些方面来更加全面的讲解一下微信背后到底我们在想什么。

其实有时候我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产品?是说它有很多的用户?说它让人上瘾,还是什么样的?

我记得在很多年前,当我们在用苹果手机,我们会研究为什么会设计这么好的产品出来?我记得有一位德国的产品设计师Rams总结过好的设计的十个原则,这位设计师也曾经是苹果公司特别推崇的一个人。

我把这十个原则念给大家听下,大家可以对照微信来思考一下,会很有意思。

第一个原则是好的产品富有创意,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第二个是好的产品是有用的;

第三个是好的产品是美的;

第四个是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

第五个是好的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

第六个原则是好的产品是诚实的;

第七个是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

第八个原则是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

第九个是它是环保的,不浪费任何资源的;

第十个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其实我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将设计替换为通用的产品。很多人会认为这是针对苹果这样的硬件产品的设计原则,但其实软件产品与用户的交互反而是更加频繁的,你做出这样的提示,用户就会这样做,那样的提示就那样做。并且本质上,不管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是工具。对于工具设计的原则,都是适用的。之所以提到这是个好的设计原则,也是因为我认为业界很多产品并不注重产品设计,或者说不把它作为一个自己追求的目标,还只是一种功能的堆砌或者对用户价值的榨取。

而微信从来不做节日运营或者logo的变化,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但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使得我们不会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

而我观察到的很多业界的产品经理,其实毕业后就会被自己所在的公司误导。因为公司的目的是要流量要变现,所以大家的KPI就是如何产生流量如何变现。一旦围绕这个目标,大家的工作目的已经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获取流量而已。

这并不是我们倡导的原则,我们更多倡导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产品分享用户。

我很感谢自己的经历,从PC时代自己一个人做foxmail,到做QQ邮箱,到手机时代做微信,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产品,以至于从骨子里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什么是不好的产品,可能因此能直觉上就遵守一些底线吧。

有一次我问同事一个问题,PC时代,PV最大的页面是什么?答案是IE浏览器的404页面。我问大家,微软为什么不在这个页面放广告呢?同事们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是啊,为什么微软不在这么大流量的地方放广告呢?为什么微信不在启动页放开屏广告呢?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微信有8年了。想一想,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有多少?你花在最亲密的朋友家人身上的时间多,还是你花在微信的时间多?如果微信是一个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给它。那么,我怎么舍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脸上,贴一个广告呢?你每次见他,都要先看完广告才能揭开广告跟他说话。

很有意思的是,因为遵循原则,很多东西我们又必须坚持去改变。

这里让我想到微信7.0版本的UI做了一个特别大的调整,也有很多用户吐槽,觉得非常不习惯。

其实任何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用户的不满,因为人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界面,觉得是最好的。我们没办法让10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也投不出来。那怎么才能通过改变寻求设计的优化,让它变得更好呢?这个决策必须遵循好的设计原则。

就像微信7.0版本的时候我们内部使用了很长时间,我自己一直在两个版本不停的切换,当我用了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切换到旧的版本去。也许用户一下子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们适应以后也会接受。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用我们的产品不停的适应时代,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

尤其是UI上,我们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但是,我们比如让产品越来越美,符合甚至引导当前用户的审美,而不是落伍于时代。

关于微信的历史

说完微信一直以来坚持的设计原则,我想简单回顾一下微信的一些历史。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当时我写了一封邮件给Pony,开启了微信这个项目。这个事情是真实的,但是也有很多不真实的传说,比如去过某某寺庙:)想到那封邮件,我时不时会觉得有点后怕,如果那个晚上我没有发这封邮件,而是跑去打桌球去了,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或者是公司另一个团队做的另一个微信。

我发现很多想法是突如其来的,或者说,是上帝编好程序,在合适的时候放到你的脑袋中的。

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在微信上线之前的一年里,我们把QQ邮箱做到了国内第一名,然后在邮箱里面又做了很多尝试,包括漂流瓶等等,包括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折腾的邮箱里面的阅读空间。

我们后来的很多产品,都有邮箱阶段的影子在里面,比如订阅号、朋友圈。因为在阅读空间里面,我们尝试了各种社交的形式,基于社交的阅读,朋友推荐文章并且可以在下面共同来评论。

但是由于阅读空间在邮箱里只是一个分支,所以它能做的用户量并不是特别大。所以做到一定的阶段,也觉得这里差不多走到一个尽头,应该去切换一下方向。

当kik出现时,我意识到这里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因为kik的产品本身,而是我自己当时开始用智能手机,而很多基于PC的产品或者短信都不能实现很好的沟通体验。所以当时想法很简单,希望给我自己或者少数人做一个沟通的工具。而且我们刚好有一个团队在做QQ邮箱手机客户端,所以刚好凑了十个人的团队开始做微信。包括后台开发,三个手机平台的前端开发,还有UI,加我自己带了一个产品毕业生,就十个人。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第一个版本。

这就是微信的起源,而今年刚好是微信的第八年,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标志着一个产品从出生走向成熟。

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所以在前5个月里面,我们基本上没有自己去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于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如果用户不愿意,我们怎么样去推广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记得从微信2.0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它还不是很快增长,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可以去推它了。我们当时特别庆幸做了几个很正确的决定,第一我们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推广它,把这两个事情做对,虽然这个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

在这里我想提到一个数据,在今年的八月份,微信的日登陆用户已经超过了10亿。

这应该是国内第一个日活超过10亿的产品吧。

超过10亿DAU的时候,其实我们团队内部没有任何的庆祝。大家只是觉得,到10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吧。但我自己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还是挺多感触的。

我其实特别庆幸,能伴随这样一款产品走过了过去的八年,并且,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产品经理而非职业管理者看待,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好的产品需要一定的独裁,否则它将包含很多不同意见以至于产品性格走向四分五裂。

所以在微信8年这样一个时间点,跟以往的公开课不一样,我更愿意从微信的方方面面,来解释下我们是怎么想的。

我想,这对大家理解微信这样一个产品会有帮助。

初心与原动力

初心,是用熟了的词,我换一种说话,叫“原动力”。

原动力其实应该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认知和期望,它很强大,以至于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去达到它。

那么微信的原动力,可以总结为两点。

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由于我对工具产品热爱,我甚至会亲自动手写代码来打造出一个foxmail这样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制造欲望。所以做一个优秀的工具,对我来说是值得痴迷的。微信的基础点,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具。

虽然我很清楚在现在这样一个商业环境下,广大用户其实对于糟糕的强迫式体验容忍度是很高的。

人们会以为很多东西是正常的,比如开屏广告是正常的、系统推送的营销信息是正常的,诱导你去点击一些链接是正常的,这样坏的案例特别多。如果回到短信时代,每个人手机里面垃圾信息比正常信息还要多,可怕的不是垃圾信息更多,而是大家会认为这是正常的。

当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产品,你就不能接受一个很烂的功能被加在用户的身上。

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什么是“与时俱进”的?

对用户来说,我们不能说,微信就是一个工具,我们要获得用户的认可。

大家知道微信有一句slogan: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为什么是一个而不是一种?当年,当同事问我的时候,我其实解释不清楚,但我知道,如果是“一种”的话,它就是一句普通的话,起不到一个slogan的作用,也不能让人记下来。它必须是一个生活方式,这只属于微信的,它是一句独特的话。当时其实微信并没有覆盖到那么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连微信支付都还没有。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它确实代表了一个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生活方式,其实脑袋里面是有一个念头的,微信会介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里面去。它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甚至引导时代的潮流。当时是有这样一种感觉,但其实并不知道它会怎么样去介入,是哪些方面。但是如果不把它定位为一个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定位为一个通讯工具,那就会过于片面,或者让我们的未来没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现在想起来,当时是很勇敢的提出了它是一个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看到,微信从很多方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群聊、朋友圈、红包、公众号、小程序等等。我觉得微信实现了生活方式这个梦想。

第二个原动力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

在微信很早期的版本,我们就发布了公众平台。这也是微信的一个创新。当时的思考主要是,微信会取代短信,那么短信时代的市场需求是,众多的服务都要通过短信来触达用户,我们取代了它,也得提供相应的能力来覆盖这个需求。

但我知道短信、邮件,因为是可以不受控地群发的,这带来的副作用大家都知道。于是想,如果微信提供一种基于订阅的模式,即避免用户被骚扰和欺诈,也让服务可以可控地给需要的人发信息,其实是做一个C端和B端的桥梁。我还记得当时构思得差不多的时候特别兴奋,跟Pony发消息说这样一个机制会多么多么厉害。Pony说垃圾信息怎么办,我说天然没有垃圾消息啊。

所以从公众平台开始,从连接人到连接服务去扩展以后,微信开始体现平台化的优势,包括后来的小程序。

做平台,需要有原动力。否则,我们可能沦为当年运营商的SP平台。可能很多人没

有听说过SP平台了。

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当时做公众平台的时候,我们就会想,我们要帮助到人们解决什么问题。当然是通过信息触达来替换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这是互联网的优势。举例来说,传统的商业,依赖于你要在一个人流大的地方租一个商铺,但利用互联网,地理不再是优势,你的服务质量才是优势,那么,我们要帮到那些真正有好的服务的人和集体,去触达潜在的用户让客户更容易连接到他们。

当时举例最多的案例,是如何帮助一个盲人,没有技能,也能够找到顾客。他应该有公众号,他的顾客会在关系链里传播这个公众号。所以,当时定下来公众号的slogan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它的公众号,就是它的品牌。并且,品牌是基于关注和认可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原动力是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因为微信可以打破很多的信息不对称,人们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那么,人们会更多地想办法去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值,这就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动力所在。

后来做小程序,也一样。如果我们不能让作出优秀小程序的人获得回报,这个生态即便能起来一点点,又有什么意义呢?

今年,我真的看到了一个这样的真实案例,是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面发的,他发现有很多个盲人按摩师通过一个小程序找到顾客。看到这个案例我特别开心,因为这和最初我们反复地举例说的场景是一模一样的。

微信的很多创新其实都来自这两个原动力。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洞察。

但是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我觉得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说,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

我很庆幸,这么些年过去了,微信的原动力从来没有变过。

做最好的工具与停留时长

针对两个原动力我展开做一些解释,关于“做最好的工具”。

坚持着这个原则,我去观察很多业界的产品,会经常觉得有很多事是违背我自己的常识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两年业界的目标变成了所有APP应该尽可能多地去抓住用户的停留时长,这个是违背我的常识的。

一个用户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技术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

比如作为一个好的沟通工具,一定要高效。所以微信没有已发送状态,原因是最高效率的方式就是发完即走。你不用关心这一条消息有没有发出去,有没有发成功,对方有没有收到,甚至不用考虑网络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是一种信息资讯类的工具,那么应该是帮助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面获得最有用的信息。除非是一种娱乐类的内容消费,可能时间长一点是没有关系的,就像我去看一个连续剧,要花很多时间。但连续剧也不能无穷地增加集数,来获取用户的时间。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视频软件都有两倍速度播放的功能,很多用户会选择用两倍速看到完整的剧情。这是用户对强硬希望拖延时间的电视剧的一个用脚投票吧。

停留时长让我联想到2000年左右,当时互联网刚起来,流行的一个词叫眼球经济。所有的网站目标都是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眼球注意力。所以大家会看到一篇文章被割成很多页,看了一点点就要翻下一页,这样每页都可以加一个广告上去,让它的PV量变高。这种体验到现在还在延续,以致我们看到一些网页,还是会有一个点击展开更多。这个看起来是可以在短期获得更多用户的点击,但我并不认为它是一个好的产品。

关于时长,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朋友圈从刚发布到现在,用户的每个人的好友可能越来越多,理论上里面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可能想不到的一点是,随着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多,每个人每天在朋友圈里花的时长却基本是固定的,大概就是30分钟左右。当好友少的时候,你会看得更认真一些,更慢一些。当好友多了以后,你会放得更快一些。

用户其实并不会按照你的内容多少来决定它的时间分配,但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如果我们非要停留时间更长的话,我们当然有很多办法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只会让用户觉得不爽,因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如果非要把他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事情延续到一个小时的话,只能代表效率降低。

所以拿一个停留时长衡量一个APP,这个跟我对互联网的初心的认知是背离的。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面。

所以几年以前微信有个版本,让用户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现在这个观点也没有变过,微信永远都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一个目标。相反微信可能关心的是一个人在这里发一个照片,看一些文章,完成一笔支付,找到一个需要用的小程序,是不是能够做到最快速最有效,这才是最好的工具。

我们为了提高这种效率可以千方百计想办法。举个例子,我突然遇到一个困惑,就是我们要给这个人发一个信息,但是记不住他的名字,因为有一些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了,如果我们有一种更聪明的办法,就是提供一种联想能力,让你通过跟他相关的人联想到他,也就是帮助你的脑袋短路的时候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对于这样的能力,应该是我们要去做的特别重要的事情。

小程序

说完创造价值,我继续说说小程序。

现在有很多其他公司都在做小程序了。我觉得这是好事情。可能有一些代码的接口跟我们一样,但是我并不担心这里面会跟我们构成很大的威胁。虽然是做同一种东西,除了平台和团队不同,其实更重要的一个差别在于,你的原动力是什么?

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种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的生意,我一点都不看好。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通常都不会太长久。

小程序的使命是,刚才提到的,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回报。我们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点展开。不能因为拥有流量,我们就要分发流量,要让小程序来体现这个流量价值,这跟我们自己的原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小程序要去中心化。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话,腾讯自己垄断了头部几个小程序,那就没有外部的开发者什么事了。看起来腾讯可以短期获利,但这个生态就没有了。

哪怕是腾讯投资的公司,也应该一样的遵循平台的规则,否则也会破坏平台的公正性,我们更看重的是平台的健康。我知道过去大家都认为平台对于投资的公司似乎有倾斜。我只能说,可能是我们做得不够好,相信我们团队今后在这块会投入更多人力和资源,使得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是一视同仁的。

回顾一下小程序,从最早酝酿到现在三年了,其实看起来挺慢的。我觉得小程序是我们,或者说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里面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试过还没做一个事情,就先宣布出来了。

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压力,给团队一个压力,这个事情我们非做不可,而且一定要做到。

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在微信公开课里面说我们要推出小程序这样一个服务的时候,当天晚上,我跟我们的团队就坐在一起讨论,讨论一个主题,我们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会挂掉?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天晚上我们不是讨论小程序有多么美好的未来,而是说它有多难。我们会遇到哪一些障碍是跨不过去的,我们并不是对它乐观去做的,而是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很难我们一定要做到而去公布这个事情。

为什么非要做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未来必然的趋势。因为APP还要下载安装,网页的体验又太糟糕。这点,在之前的公开课,我已经详细讲过了,就不重复了。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网页的体验为什么不好,就像不理解为什么公众号的体验比网页好一样。这里,微信其实用了一些限定性的办法,比如说排版,使得哪怕是一个业余团队,做的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在用户端看起来体验都还不错。

对于小程序,我们的决心非常大,但我们并不急着说一下子就要做成它。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生态,不是一个To C功能,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的培育它。并且经过了公众号的过程,我们也不希望一上来就有一批投机分子来当作一种流量红利来滥用它。

即使到今天小程序还不能说完全的成功,但我认为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只要看到小程序在跟我们当时的初衷越来越接近,就是很好的信号。

所以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线下行业,已经用小程序来作为它和顾客的一个连接器,并且提高了效率,这都是特别好的案例。

因为小程序还不是特别完善,在19年我们还有几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一个是,搜索的直达。

我们希望在线下,小程序是一种扫码的方式来触达,在线上,是可以通过社交传播和搜索触达。

其实搜索一直应该是小程序的一个主要流量来源,并且小程序和APP的一个很大不同,APP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互相之间没法交换信息。但是小程序是可以被系统统一检索到,是可以直接搜索到小程序里面的内容的。

所以我们做过一些试点,比如说我要查一个航班号,是可以输入一个航班号就搜到小程序。但这只是一个试点,我们还没有做到对于所有的小程序都能够通过搜索来找到它的内容,直接把用户连接到小程序去。

这会是我们在未来一年的一个工作重点。

另外一个是,小程序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用户可以作出选择。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很重要的一块。举个例子,当你要买一个家乡的土特产,你搜到那么多小程序,不知道哪个是可信的。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一个朋友在土特产小程序里买过并且有好的评价,那你就会很放心,这就是社交评价的作用。

第三个是,小程序的找回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很多人说小程序为什么不能发通知或推送?但是我们看到在手机上,每一个APP都会把消息推送使用到尽,最终的结果是,用户只好忽略了所有的推送,所以靠推送是不能解决问题。

即使我们提供了一种叫模板消息的能力,也会被滥用掉。所有的公司都有骚扰用户的动机,就不能指望所有的公司有自我克制的能力。对于小程序的找回,大家会看到有最近使用、星标,通过微信主界面的下拉,来迅速的找回。但是我觉得这里还是不太足够。

最近微信7.0版本有一个功能叫强提醒,大家都没有怎么用它,他们会觉得这是对大家一个朋友式的强提醒,它会喊你开会了,当你发一个消息的时候就会时振动起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强提醒的目的更多的是覆盖到线下的场景,我希望的场景是我将来在一个地方排队,我不需要关注它的公众号也不需要扫它的一个小程序,只需要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获得一个提醒,一个关于排队的提醒,我一旦扫了这个二维码授权给了他获得后续的一条或者是几条提醒的通知,这个是最轻量的,我只是为了一次性的提醒去扫一个码而已。所以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它用在线下,甚至包括线上的一些你可以在小程序里面设一个强提醒,用户可以说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可以提醒我一下。

对小程序和用户之间的粘性,我们会继续想办法,来强化这一块。但未必是大家想的这种很粗暴的消息推送的方式。

小游戏

小游戏做到现在,其实如果从商业的角度,发展挺好的。但我并不满意。

就是因为它离我们的期望还有一个差距,我们期望并不是我们要获得更多的现金的回报,而是现状是这里面真正高质量原创的游戏还不是特别多。大部分的游戏还是互相拷来拷去的,就在一轮一轮的洗用户的流量。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不是公司的一个盈利渠道。公司也没有要求微信要做游戏。一切盈利都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后的自然而来的副产品。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它应该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并且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

什么是创意的平台?我觉得我们跟大家理解的小游戏,和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是不太一致的,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就是现在那些比较小型化的游戏把它套用一个小程序的壳就变成小游戏了,但是我们并不是这样来理解小游戏的。小游戏应该是一个体现创意的地方,

所谓创意的平台是游戏是一个载体或者是小游戏是一个载体,它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举个例子,以前很多人会去看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现在大家不怎么看了。但是这些小说的创意并不会消失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创意,但是他写小说已经体现不了这样的创意了,我们希望把他写小说的创意放在小游戏来实现,它只是一个载体。关于创意的载体,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小游戏有这样的载体,它像读一本小说一样有情节,然后一般的情节用玩这个游戏。

除了小说我们还有很多的领域,它都是关于创意的。哪怕我们经常用一个案例来说,可能一个小学生用很少课外的时间掌握了小游戏的开发,他来开发一个小游戏给班级的同学来用。这个小游戏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创造出来的。是他的同学特别喜欢玩的智力类型或者是好玩类型的。

所以它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小块头游戏的翻版。

所以我跟我们的团队一直强调一点说,如果我们再往后一年的话,我们不希望只是看到我们的收入又上涨了多少,反而我希望看到的一年以后这里面特别多的游戏是一些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反而做过游戏的人他们的思维很受局限性,他们会把一些APP的游戏照搬过来的,反而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可能把他的想法融入进来变成从来一种没有见过的游戏内容。我希望用这样的一种维度来衡量小游戏的成功。当我们的游戏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创意的时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它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因为最终我们的用户会在这里使用是最多的,并且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当然要做到这样一个目标也是挺难的,我认为任何一个平台应该要有自己的梦想所在,如果他没有这种一种梦想的话,很快就会把自己当做一个流量的经营点,很快把流量耗光了,这个游戏就结束了。

这个是关于小游戏从平台角度我们对它的一个期望。我确实很希望我们将来在小游戏平台里面看到的小游戏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体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关于公众号

我知道大家特别关心公众号的情况。

因为很多人在做这方面的创业,并且看起来好像经过了几年,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早就没有了。当然红利从来不是我们考虑的一个范围。在座有多少在从事公众号的工作?以前说过公众平台不是为你们准备的,但确实公众平台确实被自媒体用得最好的一个领域。虽然不是为大家准备的,但我们其实真的想要很好的服务大家,所以公众号最近其实我们做了特别大的一些变化,包括公众号的改版,也包括在看一看里面有一个“好看”。

如果我简单回顾一下公众号的历史的话,在刚发布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人利用这样一个当时的流量口获得了巨大的粉丝。在当时,公众号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就是最早的公开课里面分享过一个数据,当时的公众号阅读量其实70%、80%来自朋友圈的转发,只有20%、30%是来自于订阅号的。为什么我觉得它特别好?其实它符合一个二八定律,有20%的人去挑选信息,有80%的人去获益,通过20%的人挑选去阅读文章。

几年下来的话,一个是用户他可能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多了,另外一个我们在内容的质量上没有持续性的话,这里与用户的联系确实会有所降低。我们做了一次改版,发现效果并没有很大。有很多公众号会觉得自己的效果反而变差了,从我们的数据来看并没有变好很多,也没有变差很多。当然这个是我们自己分析的。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改版怎么改的一个问题。对于改版来说只是帮助用户重新梳理一下他的阅读方式,我们自己认为我们改版的目的只是为了让用户觉得阅读效率更高了,也就是说当他继续找一篇文章更容易找到或者浏览更方便了。这是一个本质的问题,不是他看到这个文章效率的问题,而是他对这些内容有没有吸引力。我们自己盘点画像,在内容吸引力方面是我们强化的地方。否则的话,我们不管怎么改变版面,用户不会再这里停留,也不会看它,好的内容才是根本。对于平台来说,一个好的平台应该自然会鼓励更多的内容创造者创造好的内容。

相比博客时代,我认为当时好的博主写的文章量更大一些。因为我们当时在做QQ邮箱的阅读空间,就知道当时有很多博主写的文章很好,现在公众号的博主反而没有当时的博主多了,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所在,也就是说平台的责任所在,我们应该有一种机制让更多人在这里面产生更多优质的内容。

最近我们看到,通过一个合议的角度来说打击洗稿是劣币驱逐良币,也会使优质内容越来越少。所以关于怎样鼓励产生更多优质内容是公众平台下一步要面临特别大的内容

对于内容的形式可能大家也会做一些尝试,比如说视频化展现这些内容。所以在去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做了一个公众号的APP,大家会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它只是一个帮助公众号的发布工具而已。

所以对于优质内容来说,这里平台可以做的事情还特别多。对于去年我们发布的APP来说,为什么我们会延迟那么多才发布?并且发布看起来没有起到特别大的效果,当时我们想要发布一个APP,做一种改变,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写文章。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他也可以在里面来写公众号的文章。只不过我们后来没有做到这样一点,并没有通过一个APP带动起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我觉得我们的方向仍然是,让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创造文章才是。

另外一个点是关于社交传播,就像我刚才分享的数据,在微信的早期确实是通过分享来阅读的人是大多数,而自己主动去看的反而是少部分,我认为那个是一个很好的比例分配。后面我会专门花一个比较长的篇幅来讲关于社交的传播和社交的阅读。

关于社交

下面一个点是我从来没有谈过的点。对我们微信的本源、微信最基础的东西没有聊过,所以我这里准备花一点时间聊一下关于“社交”的话题。

社交的起源是什么?当然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可以自己想象。

我是这样想象的。

可能在远古的时候,如果人都是一个一个个体的话,他是没有社交的,当人类成为一种群居的动物的时候,原始的社交就产生了。

人在一个社区里面最大的诉求是不要被排斥,所以人必须跟别人说话。说什么好呢?其实就吹牛B来体现自己对社区是有价值的。为了让别人重视自己说的,必须要一点夸张的色彩。这是我对于原始社交的想象,大家不要太当真。

大家在朋友圈里面必须要发一些很夸张的旅游照片等等,其实就是延续了这个习惯,不过如此。担心就被排斥了,所以大家会在朋友圈挑选一些很夸张的东西放在朋友圈上面。

很多年前我在知乎问过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其实是没有答案的问题。

但后来,我自己想到了一个答案,并不是标准答案啊,我说,“沟通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什么意思呢?每个人有自己的人设,希望别人接受,你说的每一句话,有意无意的,都在希望别人接受你对自己人设的认可。表面上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本质上有可能只是希望别人认可你传递出来的人设信号。当然这个只是我自己一种方便我去理解社交的一种想象,它并不一定是一种科学的研究。

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

比如说你发的每一个内容,其实你是希望别人认为你是一个这样的人,背后都是你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人设,你想推广自己的人设,是希望别人眼中的你是这样子的。所以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精心挑选设计过的,一定对你自己的人设是有利的。

从远古开始,你就害怕被社区排斥走,所以你要吹牛逼,你要讲一些很夸张的东西,体现你的重要性。在社交里面体现自己特别的地方,特别的地方就是你把你看到的东西拍成照片发给大家。你看到晚霞,就把它拍的非常夸张,让大家觉得你看到的风景与众不同。或者把自己P得特别漂亮来推广自己的漂亮人设。

所以朋友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地方。

朋友圈为什么鼓励发照片,而不鼓励发文字呢?文字的操作比较曲折一点。这个问题我之前解释过。因为我觉得,对多数人来说,写一段文字,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特别是这段文字还要表现好自己的人设。但发一张照片,就要轻松很多。

所以为了帮助他表现他的人设,所以让他选取一个很轻松的工具那就是拍一个照片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少数很清醒的人,会问自己我要推什么样的人设?

很多年前,我每次发微博,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想表现什么?”,大部分情况下,一问到自己这个问题,我就默默的删掉了准备发的文字。当然,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越是短处越要发一个朋友圈来来强化它。它往往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说明大家很认可这一点。

但这样也有一些负面的作用。

如果你多发几张旅游的照片,大家会认为你经常在外面旅游,如果你发一些加班的可能被认为是整天都在加班。但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样子。这只是一个人设推广,它虽然有作用,但是也会过头,你很难表达你的真实状况。

就像我们并不是每一个时刻都是开心或者不开心,但是你只要发朋友圈说我很开心,大家就认为你每天都很开心。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状态,然后屏蔽了所有的不好的状态。

但是我们并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一下我们一天里面真实的状态。

所以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视频动态的原因。以前叫时刻视频。

关于朋友圈,其实我要多说几句。很多人都说要逃离朋友圈,或者说不怎么用朋友圈了。但事实上这是互联网圈子大家看到的一个假象。大家往往把自己周围的人的情况,当作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子的,但是真相并不是这样子的。因为朋友圈本身就是社交,所以一个人怎么可能逃离社交,即使你发东西少了,你也会去看他,然后也去互动点赞评论。它本身也是个社交行为。

可以透露一个数据,从发布到现在,每天进去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没有停下来的势头。到现在每天有7.5亿人进去朋友圈,平均每个人要看十几次,所以每天的总量是100亿次。

我觉得朋友圈承载了中国人的线上的社交,可能是中国最高效社交工具。它现在每天有这么多人这么多次的频繁进入。好像用户每天要通过做这个功课使得他完成了一个普通人一天的社交,他这一天可能并没有出门,并不妨碍他完成社交。即使你可能不发朋友圈,但是你会去看,你通过点赞评论还是会参与到社交里面,就像完成了一个社交任务。

如果各位在座的产品经理,其实可以好好分析一下朋友圈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在用?甚至这些年里,这一批人都已经长大了或者是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很多用户的思维或者社交方式在这么多年以来并没有变化。本质上来说,就像我杜撰远古人怎么社交,其实我们人的社交是没有发生改变的,或者说社交的需求并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在线上的社交只是线下的社交的一个映射而已。

在线下在现实里面没有互联网的话,大家要去社交,可能去参加一个饭局,去参加一个聚会,然后可能熟人之间会打打招呼,我说的最主要是熟人的社交。但是这种线下的社交效率是比较低的。因为它要跨越地理和时间才能做到。

朋友圈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朋友圈其实开创了一个新的社交的场所,其实它不止是一个时间流。我把它比方成一个广场。

你每天会花半个小时从广场走过,然后你看到广场里面你会迎面看到一堆堆的人在那里讨论不同的东西,聊不同的东西,有各自的主题,然后你经过每一个人群,这里面都是你认识的人,并且你可以停下来跟他们参与到任何一个小圈子讨论里面去,并且你会发现每一个小圈子也全部都是你认识的人。

你可以过去打一个招呼,或者参与一下。然后你转身离开到下一个,再去参与一下,或者不参与,或者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的去点赞就走了。这样的话,当你把朋友圈给看完的时候,那时候你从广场已经逛完了。

这是特别强调的一个设计,就是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每个人或者你参与的一个讨论大家两两之间是相互认识的一个点,这样的一个点不是一对一的讨论是三个人以上的讨论。比如说你在朋友圈看到A好友发的朋友圈,然后B好友评论了,你一定同时认识A和B,然后你评论的时候是三个人在讨论,他是符合了“三个人以上比单聊更加丰富”的一种社交体验。

半个小时你已经看到了很多朋友,看到了很多他们讨论的主题,并且也参与了很多个主题的讨论。其实你已经完成了当天线上社交的一个任务。这样高效率的一种工具,你当然会觉得很难离开他。

但是朋友圈也有它的弱点,也是大家谈论的,大家想要逃离他的一个点,正因为它是个广场,你去点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你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的说了一句话,意味着广场很多人都可以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是比较强的。而且当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可能这一股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实际上我自己在朋友圈刚出来的时候,每天要发十几个照片,到现在我可能几个月发一次。很多人都会感受到这种发朋友圈的压力。

所以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虽然朋友圈确实在社交方面很高效,但是在自我表达方面会很有压力。

所以我想我们需要有一种新的方式,让用户可以比较勇敢的自我表达。

但是这里很矛盾,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人表达得很清楚,如果要最没有压力,那就是自己对自己说话。但是自己对自己说话是不可能获得朋友的回馈的,也就是说它是没有社交上的回报。他跟人说的话被越多人听到,他的社交回报越大,但是他的压力也会越大。所以也有很多人因为这样子把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了,他自己觉得压力小了。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设三天可见的东西?朋友之间不会反目?我想简单解释一下。

作为一个设置里面的开关一般来说用的人是很少的,做产品的人都知道,大部分人很懒。但这是微信里面最多人用的一个开关,超过1亿的人把这个开关设置了三天可见,三天可见是一个用户的强大需求,他希望是这样子的。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的话,朋友圈重新做一次的话,我可能直接让相册变成是私密的。朋友圈和个人相册是可以完全分开的,是两个概念。现在同一个照片放在相册里面可以被当做历史性的挖坟,也可以在朋友圈作为一个动态来展现出来,这只不过是当时做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这两个东西混在一起了。

所以我们鼓励用户去设置三天可见,希望这样子使得他更加勇敢的去发朋友圈。他不用认为说我发的每一个都是可以被别的朋友很久以后来翻看。

如果一个人非要展现自己的历史,他应该有别的一个东西来展现自己的。比如说他精心准备的一些照片等等,而不是用朋友圈的动态作为个人的历史展示。朋友圈更多的希望它代表了一种他的动态。

所以刚才说到这一点,其实也延伸出一个问题出来就是视频动态,我刚才说这么多,我相信朋友圈特别强大,我相信未来几年大家还是离不开朋友圈的,因为还没有出现一个比它更高效率的社交工具。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对于朋友圈这样一种高压力的社交工具,可能并不代表未来的趋势。未来大家都需要一种更为轻松的一种方式。既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又能够获得社交的好处,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工具。这就是我后面要提到的视频动态或者是时刻视频。

其实视频动态来说,很多人说微信要大力来做视频了,我并不认同,微信怎么可能去做某一种技术领域的事情呢?视频只是一个技术,微信要做的是通讯社交的事情,所以视频对于微信来说只是一个载体,微信要做的是在这一块来说希望做社交。是要做朋友圈之外的另外一种社交的模式,解决上面说的弊端。

如果说做视频的话,视频在微信里面一直都有,并且每天朋友圈里面的视频量还挺大的,一直在增长。

所以视频动态就像前面解释的,更多的是瞄准一个怎么样能够很轻松的去表达自己,并且用轻松的方式参与到社交里面去,视频只是一个技术的载体。如果没有视频,也会考虑用照片。

我接着回到朋友圈这里,我以前提到过twitter是一个很伟大的产品,其实影响了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微博。

我记得在腾讯公司做微博的年代,大家会想,输入框提示什么。好像是“你在想什么”。

为什么是你在想什么,而不是你在做什么?

那是因为twitter诞生于PC时代,你用PC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你在敲键盘。

但是微信诞生在手机时代,所以微信一直是只为移动互联网服务。

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优势,在于说我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你可能走在路上,你可以拍一个照,这是你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坐在电脑前,只能记录“我在想什么”。

因为微信是一个手机APP,它是跟着你走的,它并不是一个电脑放在那里,你只能去看它。所以在电脑上不会有摇一摇,在微信里面会有摇一摇这样的东西,因为你是摇不动一个电脑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手机端的APP是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的,我走在路上看到什么拍了一个照片发出去了。在电脑面前是我在做什么?我在整理我的照片,把昨天的照片发到电脑里面去,所以这是有很大的本质的不同。

所以很早以前我说过一句话说,人是环境的一个反应器,就你遇到什么的环境,你就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出来。

你坐在电脑前,电脑就是你的环境,或者说你看到电脑里面的信息内容就是你的环境,所以你在电脑前输入的东西是你看了一篇文章,或者看了电脑里面别的一些内容,然后你对它做出一个反应,说我认为是什么样的。

但是你拿着手机,你走在任何地方,你的环境是真实的环境,你的反应会是对真实环境的一个反应。这个时候你的记录是真实的,而不是想象出来的,你不是在回忆,而是你在经历。

也就是说你同样发一个信息,如果你发到电脑里面类似于微博类的东西,你可能在回忆,你在记录或者这只是一个想法,但是你在手机里面发,你可能是实时的,是在亲身经历的一个东西。

所以微信的视频其实是希望能够记录下来自己和真实的世界,对真实世界的反应。这是在电脑前做不到的。坐在电脑前,你只能把以前拍的照片整理出来再发出来。所以很多从PC时代过来的应用,迁移到手机时代,基本的逻辑就会出现问题。

但是说到记录的话,记录真实世界,我认为这一个理想特别好,但是他很不现实。因为记录或者拍一个视频,并不是一个用户真正的需求。不信大家看一下自己手机上有多少个视频就知道了。如果没有分享的目的,你是不会去拍一个视频的,即使你拍了很多照片,其实你也不会再看了。而往往是有了微信之后,你要分享给别人你才会拍这样一个东西。所以记录或者是拍摄本身并不是一个需求。

所以假设我们要做一个APP,这个APP的目的是说记录我的人生或者是记录真实的世界,这个APP是做不起来的。拍摄不管是照片还是其他,首先是因为你会去分享而有意义而有需要。微信是有分享的能力的,所以微信不会做一个视频记录,每个人来记录自己的视频,然后只有自己看到。微信也不会做一个视频相册放在那个地方让别人来看到,因为那样的话,你只会一年里面挑最好看的三个视频放在那里,那是用来装饰你的,它不是一个记录。我们要做的是,能够让一个人真正的去记录他正在经历的东西,然后让他的好友来看到。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应该类似于朋友圈的,如果类似于朋友圈的话,我们就不用这个东西了。

当然现在的视频动态是第一个版本或者我们叫做0.1版本,大家可能还体会不到这一点,没有关系,我觉得我们就像对待小程序一样,特别有耐心去培育用户的这个习惯。因为大部分用户是没有拍视频来记录世界的习惯。

我们也没有能力去培育用户或者是改变用户的习惯,我们有的能力是通过一种社交化的设计,使得他拍这些视频的时候能够获得他参与社交的好处或者是回报。

我们希望这里的视频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这里提倡的是真实的,而不是美的。所以大家如果仔细留心一下,你在拍完一个视频动态底下的按钮不叫“完成”、不叫“发表”,不叫发表,而是“就这样”。

就这样包含了一个含义是,这个视频可能并不好看,但是就这样了,我就发了。这就是很真实的。然后我们为了让你能够勇敢发的,故意让别人看不到你的这个视频,必须要点你的头像进去再下拉一下才可以看到,来减少你发一下“就这样”视频的压力。然后跟他说了,他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子的,前面我发现他真的乱七八糟拍了,一点也不装饰自己,很真实拍出了很多,我看得也会觉得很爽。因为我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他的世界,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但是我不可能跟每个用户去说你要这样来拍,所以对于产品来说,最终的走向是会让一个用户在压力最大的情况底下能够很自由去拍一些东西去记录他自己或者他周围的世界。同时它有足够的动力去做这个事情。就目前来说动力是不太足够的,所以我相信在座各位也不怎么频繁去拍,但是让大家有动力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难的事情。比如说我们给大家发一个红包大家就会拍了,但这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们要让朋友看到你会拍了,这是可能的。

所以后续我们会在这里一点一点做版本的升级,我们会尝试不同的路径,以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是它是朋友圈的反面。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很传统的社交的地方,就是我们每个人在里面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当然这里我希望每个人是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也同样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所以在这一点我们也有足够的耐心,通过后续的版本迭代,不断去打磨它,因为这样一个拍摄记录世界,这样一个动机对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个习惯,这里是需要花一些时间耐心地去慢慢推进的。

但是我们对此为什么会有耐心?就像小程序一样,小程序我们会给它两三年的时间里面让它变成一个生态,对这样一个功能当然不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我们仍然可能会花好几个月的时间不断去打磨它,去尝试。因为我们确实觉得虽然用户现在没有这个习惯,将来视频的交流一定会取代照片的交流,取代照片的发送,变成更多被采用的载体。因为很简单,因为视频所包含的信息量比照片大的多。我知道这一点确实很不容易。我举了这个例子,我前天给另外一个同事的视频点赞了,然后他就截屏发到朋友圈说小龙居然给我这样的视频点赞了,他只是拍了一个十字路口的灯光隧道,我通过他的视频看到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你就会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可能会为了让我给他点赞拍更多更美丽的视频,说明我们的产品这一点还没有做到位。这里面的引导我们会继续尝试去引导用户真的能够某一天很轻松自如拿起手机来就可以记录周边真实的世界。

我觉得一个好的产品不需要费口舌解释,我解释了这么多,说明我们做得不够好。

关于阅读

接下来我想讲一下阅读。很多年以前我在饭否写过一句话,因为当年刚花了好长时间在QQ邮箱的阅读空间里面,“要做大众都能用的阅读产品。”

因为阅读要大众其实挺困难的。

比如之前我们在邮箱那里尝试的一个并没有获得大众化的阅读产品。只有一小撮人在那里用得很好。

当时大家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一下头一天的运营数据。第二件事情就是打开阅读空间,开始看文章,看朋友推荐的那些文章。后来这些想法其实是用在朋友圈里面了。朋友圈里面从第一个版本开始就可以推荐文章进来。

但是朋友圈本质上还是一个社交化的环境,是一个对自我人设进行强化的一个地方。而阅读只是朋友圈的一个辅助性的副产品。

人们在朋友圈里面推荐文章,其实更多是推一些符合自己的观点或者人设的文章,而不是说这个文章的内容有多好。更多是通过一个文章来展示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

但是对于朋友圈来说,我们更加希望大家分享的是生活本身。比如说拍照片,朋友圈一直以来都是默认就是个拍照按钮,而不是写文字或者发文章这样的按钮。

事实上这几年下来,朋友圈的分享的文章阅读率确实在下降。因为当一个人的好友越来越多,他的朋友圈内容越来越多,他反而会跳过那些文章,去关注一下朋友们真实生活里面的照片。他其实并不太愿意从朋友圈里面中断,花几分钟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再回到朋友圈。

用户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相对长的时间,他才会沉下心来花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动作。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阅读氛围更强的入口,对用户来说是更必要的。

就像在订阅号里面,我们其实在不停地改版。但是这里面始终有一个矛盾,我们推了一个文章,这个时候他如果看到这个推送但并没有有时间去看这些文章,那么他只能继续把红点消掉,然后就退出来了。

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一个机会:我们应该在朋友圈之外,另外开辟一个阅读的一个圈子,一个不是为了看朋友的生活分享,而看文章的地方。这就是看一看。

对于看一看,里面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好看,一个是精选。前者是社交推荐,后者是机器推荐。

我们团队同时在做两个方向的尝试。

机器推荐我们尝试了很长时间,效果不太好。我跟团队说,要么你们降低内容的底线,要么你们认命做一个小众的严肃阅读产品。

并且,我不希望机器推荐是用户想看什么就给他什么。如果这样,用户迷信保健品,我们就推保健品的文章。如果从KPI的角度,这样是最容易完成KPI的。但是如果我们推荐给用户新的知识,用户会离开的。因为惰性是人共有的特性。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学习新知识,去伤脑筋啊。

而人类进化而来的社交体系,其实是一个具有纠错功能的复杂体系。如果你走偏了,会有人把你拉回来。

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因为在现实里面,我们其实接纳新的信息,并不是我们主动到图书馆或者到网上去找的信息。大部分情况都是听到周边的人的推荐而获得的。

我自己这些年来看的书,没有一本书是主动找的,基本都是受朋友的影响。我也经常给一些朋友推荐书,推荐的效果往往会比他们自己去找书要好很多倍。就像如果很多人都说一个电影好,你一般都会想去看。这就是从众心理。因为你不去看可能就会落伍了。

所以本质上,很难说什么内容是更好的。比如电影,你可能对这一类题材不感兴趣,但是因为朋友推荐你就会去看。

所以我认为要做一个让所有人阅读的大众化阅读产品,似乎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有机会。

但本质上其实我们并不是在做阅读,而是每一个人在帮助其他人阅读,它是一种社交性的阅读。我们的好看功能上线,跟之前看一看的机器推荐比起来,数据增长得特别快,明显看到用户对这个功能的兴趣更大。

这里也会有一些我们要去跨越的障碍。既然它是一个社交阅读,它就不可避免的会打上社交的烙印,就是你可能会推荐一些强化你的人设的东西,而不是一些单纯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你认为特别好的东西。

好看本身跟朋友圈也是一个区隔化。

朋友圈有篇文章,如果十个好友转了,你会看到十条信息。很重复,也没法大家一起来讨论。好看里面就可以。这里面可优化空间特别大,包括大家在好看里面看到的,它还是一个很粗糙的一个式样。

有些人会担心会不会有很多人因此而屏蔽掉很多跟自己兴趣不一样的好友等等。

我并不担心这样的问题。

第一是你不愿意去屏蔽人或者分组。

第二,即使你不愿意看这个人的内容,跟你的兴趣不一样,你也会关注这个人在看什么,所以大部分人会留着,你不会去屏蔽他。也许我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我只想知道他们在看什么。特别是对于微信这样一个产品来说,关系链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是一个你观察社会各个阶层,他们都在看什么想什么的一个特别好的窗口。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样的兴趣的差异化会带来困扰,相反,反而有丰富大家眼界的作用。

因为朋友的兴趣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样。有些东西如果不是你的朋友来推荐,你可能永远不会去接触它。因为朋友推荐了,也许你会看一下,也许会引起你的兴趣。你的朋友越多越复杂,这个面是越广泛。其实是打破信息茧房的一个方式。

所以好看也是我们下一年的发力重点。我们希望卷入几亿用户,通过社交推荐这种模式,将阅读变成一个日常的事情。

关于信息流

信息流,我记得上一次的公开课,我讲了“我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流”之后,很多人又会产生一些误会。

好像我每一次公开课都要来解释上一次公开课的意思?

我之所以这样说当然并不代表我不知道大家说的我所说的信息流是什么东西,而是我不喜欢业界很多人把很多东西贴一个标签。只要是一些内容往下滑就是信息流,我不喜欢这样的一个标签化。

在手机里面看东西,手机屏幕很窄,你只能往下滑是最快的,但是不能因此说这样的东西贴一个标签就是信息流。这样的一种认知是特别简单的一种认知。

如果笼统来说,朋友圈也是一个信息流,我之所以说它是一个信息流是因为它是一种展示方式。就像一个邮箱里面有收件箱、发件箱、已发送、垃圾箱等等,这样就是一个信息流的话,没有本质的变化,而它只是把几个文件夹里面的信息放到一个文件里面显示而已。

而我们的订阅号,我之所以说它不是一个信息流,是因为它是一种按照订阅的顺序展现的一种方式。它只是信息排列的一个展示而已。

这里我并不想用一些标签来定义这是什么东西。因为标签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就像我们现在做一个视频动态,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做了一个视频功能,而是我们做了一种让用户去拍摄和展现自己的一种功能,这个功能是什么样的载体?所以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而是用一个什么样合理的方式来展现信息。

关于AI

关于AI,想来讲一点我的看法,AI在过去几年特别火。我们也特别重视AI这一项技术,就像大家现在在视频动态里面拍一个视频,你会看到有AI匹配的一些配乐,有很多人都觉得这个配乐挺智能的,因为确实跟它拍的东西能够识别出来并且是比较吻合的。

我并不觉得这种AI识别的吻合是特别好的,所以我也跟团队说我们这里要出现随机的东西。当你拍一个东西的时候,比如你拍一条马路,你并不是非要一条关于马路的歌曲,不然就很死板了。人是有想象力的,当你看到这个景象的时候就会想象到另外一种意象。

微信投入了很多精力来做AI。大家以为微信里面的语音识别是第三方来做的,其实它是微信内部语音识别的团队在长达好几年的时间里面一直在做的工作,并且每天在优化它识别的准确率。所以到今天,大家会觉得这里面识别率越来越高了。当我们投入在做语音识别的时候,其实业界对AI这一块还并没有特别大的关注。所以说,我们并不会去跟风来做一个AI,而是说,AI是要落地到我们实际的一个功能或者是场景里面去的。

所以对于A.I.来说,其实从技术上来说,我们是特别认同它。但是我们一直认为,好的技术是为产品服务的,AI应该默默躲在后面帮助用户来做一些事情,就像语音识别一样。

在我大学的时候,我们的人工智能的老师还跟我说,我们的有生之年看不到AI战胜人类。因为当时上一门课,叫模式识别,自己还写程序来识别图像上的物体是什么物体。觉得这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当AlphaGO战胜了人类棋手,我当时也特别震惊。当AI被用到我们产品里面的时候,我就在思考AI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看过一篇文章我觉得里面有一个总结特别好,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举个例子,将来医生会被AI“医生”取代掉。为什么会取代掉?因为AI的“医生”连到云端可以知道所有的病例和所有的数据,所以他对于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这一件事情,一定会比人类的医生厉害很多。确实是这样,一个人类的医生,不管他读过多少年书或者治过多少病人,他没有办法跟云端巨大的数据对比的。

并且就像下围棋一样,阿尔法狗下围棋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这样下或者他为什么这样下,AI“医生”建议你要吃什么药,你是没有办法挑战它的,你只能遵守它,它让你吃什么药你就吃什么药品。这个时候我们对它的做的事情其实并不知道,或者说你认为它是我们的工具,相反我们可能变成一个它的工具。如果它是坏的话,或者机器突然出了一个故障的话,某一天云端里面下一个指令,让所有AI“医生”给所有人吃某一种很致命的药,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利用这样一种AI来做某一些工具,这种工具他可以指挥人的话,那么它超出了之前传统的工具的含义。我们会思考,传统说的工具,是人来驾驭工具。但是当AI很强大以后,AI可能是可以驾驭人的。就像AI“医生”一样。AI“医生”决定你要吃什么药,那么别的AI“导师”会告诉你要看什么书,要做什么运动,甚至要跟谁交朋友,跟谁结婚等等。似乎不是不可能的。

我前不久看了一个报道很有意思,说苹果是怎么看待工具的?报道是说,乔布斯跟别人介绍什么是电脑的时候说了一番话,他说因为当时很多人不知道PC电脑是什么?他说就像自己的车一样,以前人们觉得某一种动物是跑得最快的,比如是猎豹,当我们有了自行车,自行车可以比那种动物跑得更快。这种工具扩展了人类的某一种能力,使我们通过这个工具变得更强大,PC其实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也是一个工具,它可以使人类变得更强大一些。这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人去驾驭工具然后让会变得更强大。

但是对于AI带来的工具或者是AI工具本身,就像我们说的AI“医生”一样,它可以决定你要吃什么样的药,甚至可以让你说要做什么样的运动才会对身体更健康。如果这个AI“医生”支持面更大一点,甚至可以告诉你要交什么样的朋友等等东西是很有可能的。这个时候你会想,这种工具超出了传统工具的范围,它变成了一种可以驾驭人的工具。

今年发生过这样一个事情,可能有一些人知道,我们都知道谷歌的AI技术特别厉害,但是他的员工联名来反对用这一项技术用到军方的项目,最终谷歌妥协了,不会把这样一个AI的技术用到军方的项目。作为谷歌的员工来说,他也会思考这一项技术什么地方可以用,什么地方不可以用。作为驾驭人的工具来说,我们会对此保持一定的警惕。

这个看起来跟我们实际工作没有关系,我只是分享关于AI未来的趋势发展,这里面有很多人在预测,我可能只是对未来对AI表示担忧的人之一。

当我在内部提这些的时候,有同事问我,我们的目标难道不是尽可能的获取用户的点击吗?我们为什么要想那么多产品之外的东西?就像谷歌的员工为什么要反对公司把这一项技术应用在军方项目一样,我认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是有意义所在的。

所以我们总是认为用户怎么怎么样,似乎用户是一个陌生的我们不认识的一个人群,然后我们控制他们,施加他们。但是,在微信,我们要时刻提醒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自己就是用户,我们施加于用户身上的,最终也会施加到我们自己身上,有点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到底施加到用户身上是一个什么东西?这个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关于善良

这里就提到关于上次在内部年会里面说的一句话。就是关于善良的,其实我特别害怕一句话被断章取义变成一个句子去传播,这个对于我来说是不太理性的。

但其实每一句话都是有一定的场景的。我只想强调的是我们对于用户的态度上必须是一种善良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套路的态度。所以这种善良是一种基于理性之上的善良。如果这是一种非理性上的善良,我认为它是一种愚昧的善良。所以我认为善良本质上是一种能力。

我说的这种善良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善良,也不是一种道德洁癖,只有我们对待用户有一种真正的理性的善良,才会使用户更长久的使用我们的产品。

我不想把他理解为一种道德高地,我强调的善良是理性的。而且,我们的同事,能进到公司,说明大家都已经很聪明了,大家缺的已经不是聪明了。

关于支付

有很多同事说我在公开课里面很少提到微信支付,之所以很少提到,是因为不需要提到,不需要提到往往意味着这一块已经做得特别好了。

因为只有用户意识不到的是很好的服务,你都不会想到有这个东西的存在,你付款的时候自然把微信掏出去扫一下二维码,润物细无声的才是一个最好的用户产品体验。

这里要提到了两个大家不知道的点。一个是红包,我们在今年春节期间会上线的一个能力,企业微信的用户或者是企业可以在企业微信里面申请红包封皮,就像传统里面企业会给大家一些红包封面,然后大家可以用来包红包出去送给朋友。在微信里面我们其实一直没有这样的一种红包封面,这里如果有使用企业微信的企业可以留意一下,在企业微信里面去申请。

第二个小变化我们正在做。虽然说微信的红包特别特别成功,但是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的空间了。所以我们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发红包越来越变成一种赤裸裸金钱的交易,只是一个发钱而已,脱离了他情感化的一面,你发一个红包只能凭金额,你发得越大就越有心,这是不对的,这个世界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对吧?

后续我们通过在红包里面添加自己制作的表情等方式,来强化情感的分量和互动的趣味。比如说,你可以自定义一个表情放进去,这样的话你的红包更多体现你真正的心意,而不是只能用钱来衡量。其实对于支付的话,我们尝试了一个特别好的功能,很多人没有试过,叫亲属卡,知道亲属卡的朋友举手一下,用过亲属卡的举手一下。5%的人,还不错,大部分人应该是我们内部的同事。

建议大家去试一下,反正我给我的父母开了亲属卡,体验特别好.不仅仅是他们的体验,我的体验也特别好,当你看到他们每一笔消费的时候,你都会觉得你在尽一份孝心,所以告诉大家有这样一个东西。但我们有很多好东西藏得实在太深了,所以有很多的用户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些东西存在。这是一些小的东西。

但是我们在微信里面有一些特别大的东西,就是一直我们做得不够好的,就是我们卡包的能力。我们卡包做了好几年了,一直认为卡和券是很大的品类,是日常要用到一个东西。我们一直想改变一个现状,就是你出门的时候钱包里面还要放那么多卡,当然现在银行卡不需要怎么带的。但是一些线下的店的卡还是要带着,我们的卡包想承载这一块,但是老实说一直还没有做好,所以最近大家在这一块会跃跃欲试,想做新的改变。改变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消费的行为和电子智能做一种自动的关联,变成人与线下消费连接的通道,实现更好的连接。

关于企业微信

关于企业微信,企业微信如果定位为公司内部的一个沟通工具的话,我认为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只有当它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它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企业微信后续新的变化是基于一个新的理念——希望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成为企业服务的窗口。人就是服务,而且是认证的服务。

举个例子,我们可能都会加一些快递员的微信,但可能每次来新来一个快递员,你就加一个新的微信。很多朋友跟我抱怨,加太多陌生人都不敢发朋友圈了。而且当你真的需要找快递员,要寄快递,可能这个人又已经离职了。

所以这里会出现一个场景。现实中,我们更希望有个人来帮你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去打开一个APP或者小程序,因为人更有灵活性,并且服务是更到位的。举个例子,你可以到网上订一个酒店,但如果你要改变日期或者要退订,往往通过app就会很麻烦,你需要联系人工客服,这个时候人起的作用是最大的,人的界面也是最友好的。

这里给我们一个机会,如果一个4S店的一个员工,他用企业微信加了你,你可以认为这个人就是你的小程序。当你点进与他的对话界面,因为对方是企业微信的用户,你会看到他的对话界面下是4S店的服务菜单,你可以直接在这里使用服务。有点像公众号底下的菜单,但是你也可以跟他直接说话,消息是能及时得到回复的。

这样的话,下次你要找4S店,你可能第一选择是打开跟这个人的对话,而不是要找4S店的小程序。这里其实给企业一个机会,企业可以让所有的员工变成一个对外服务的窗口,带着你的小程序到处跑。

所以这是企业微信将来要做的一个方向,相信对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可以让每个员工可以直接提供服务。而在这样的方式中,顾客的忠诚度是很高的。

关于人口红利

微信到了10亿用户的关口,其实我们一直不觉得用户有多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或者说人口多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的人总是会拿人口作为一个指标来看自己的空间。但我并不觉得是这样子的。

微信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扩大用户数,如果要扩大用户数,我们过去几年早去推广,早一点把10亿人都覆盖到就好了。但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用户数的增长是自然而然增长的过程,对我们而言,我们要考虑的是对我们已有的用户提供什么服务,这个更重要的问题。

因为人口总是有限的,服务才是层出不穷的。在过去可能10年算一个时代,但我觉得自从互联网或者是移动互联网出来的时候,我有一个感觉,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了,也就是说时代的更迭更快了,催生出来的需求也是更快了。在这个时代下,创新才是应对未来的唯一办法。

所以围绕这种快速变化,事实上我们根本用不着去顾及还有多少人口可以用,而是说我们怎么样能够应对未来更多的需求。所以去找到并且面对未来的需求才是在微信有10亿用户这个关口所要做的事情。

就像在广州的用户,我们最近给广州的用户开通了附近的餐厅入口,是灰度的,在发现里面,可能很多人没有看到。因为去年我在公开课说了微信的一部分是要探索线下的生活,但是这一点有一点曲折,到现在只是灰度的一个现状,目前团队只是拿广州的用户做了一个试点。

但是类似这样的尝试,我觉得会越来越多。因为我们自己也发现,微信作为一个APP来说,它已经承载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并且在承载这么多情况下看起来还那么简单。但是毕竟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下一个阶段,我觉得微信更多的是围绕微信通过不同的APP尝试跟微信有某一种关联的其他一些服务形态。就像微信读书一样的,如果我们把微信读书非要放到微信里面,看起来也可以,但是它作为一个独立APP,能够独立地去进步,这样反而是更合适的。

我觉得今天花了特别多的时间,围绕微信的出发点来说清楚了微信过去是怎么做的。

所以关于很多人可能会问一个问题,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

对于未来,我觉得其实这也是一个时间点来面对微信的未来,因为刚好是8年,并且刚好用户已经到达了10亿,这个时候我们对于团队来说我们就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微信要开始面对下一个8年新的挑战。但这个新的挑战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在用户层面,用户也过去了几年之后,每年用户也在变化,就像刚才我说的三五年就是一个时代,我们要面对新的用户时代新的用户产生的需求。

不管怎么样,面对这样的需求,以微信做事风格的话,如果我们始终像过去的微信一样,始终瞄准的是做最好的工具,并且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这样一个原动力做,我觉得我们再怎么走也不会走得太偏。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经常有时候会回顾一下,如果我们自己看一下微信这些年改变了什么?其实我们自己也是挺有成就感的。更多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们,你们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有一个不一样是这样的,我们在思考问题或者是思考做什么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意义是什么?

我当然知道很多团队做这个事情他是不问意义的,他只问我们的KPI是什么?但是说老实话微信团队从开始成立到现在从来没有瞄准KPI去奋斗过,但是并不妨碍团队能够越做越好。因为就像小程序,如果围绕KPI去做,我们不知道怎么制定KPI,因为它没有这个东西,没有办法制订它的KPI,如果围绕一个KPI,大家可能不会做这个事情。

对于团队来说,大家养成了一个习惯,是我们自己做每个功能、每个服务背后的意义,或者说一个梦想在里面到底是什么?如果一个功能纯粹是为了一个流量来做的,而想不出它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个功能一定是有问题的,或者是它的不长远的。我认为正是这样的,每一块都去想它背后一丝一毫的意义,这是支撑起我们整个团队走到今天一个很强的理由,并且帮助我们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这是产品和功能我们背后所思考的意义。

微信的梦想是什么?刚才说过,从个人角度成为人最好的一个工具朋友。从平台角度,建立一个市场,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在墙和鸡蛋之间,似乎总是站在鸡蛋一边。如果你做大了,微信会限制你,如果你刚起步,微信会扶持你。

所以我们真的很少思考竞争对手这回事。微信也没有竞争对手,不必老是给我们按上各种竞争对手。如果有竞争对手,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组织能力能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微信也没有焦虑,不必微信做个什么就说微信又焦虑了。所以不必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微信这里。

对我自己而言,我特别庆幸,也觉得特别幸运。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能带领团队做出一款十亿级的产品,当然是很大的成就感。但是,我更觉得幸运的是,我可以在过程中,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体现在产品中,并成为产品的价值观。这是更难得的事情。

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团队,因为平时还是以批评为主。并且,很多人也不一定理解我强行灌输的观点。特别感谢他们跟我一起在过去的八年里,将微信建设成为一个影响10亿中国人工作生活的全民级产品,并且是一个特别的产品。我为团队的每个人感到骄傲。因为是他们,让我们获得了“微信团队”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是一句电影台词,我想用它来作为今天演讲的结束。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很多人知道这句话。我经常想的是如果微信不能给用户带来哪怕多一点点希望,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判断我们做的事情是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它也是我们衡量的准则。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