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拉隆功大学推出外骨骼轮椅助力行动

曼谷2025年3月4日 /美通社/ — 朱拉隆功大学(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推出了一款创新的外骨骼轮椅(Exoskeleton Wheelchair),这款机器人套装旨在帮助行动不便者更独立地站立、行走和移动。这一突破性成果由工程学院副教授Ronnapee Chaichaowarat博士研发,旨在超越传统轮椅的功能,提升行动能力。

机器人技术的新前沿

朱拉隆功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位于Chulapat-14大楼的9层,是泰国及国际学生和研究人员合作开展尖端机器人项目的中心。Ronnapee博士将实验室设想为一个替代性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在这里通过动手实验来构建和测试机器人。

全球首款泰国制造的外骨骼轮椅

这款创新产品被称为"泰国钢铁侠",是泰国研究人员打造的首款外骨骼轮椅。与传统轮椅不同,它可以变形来帮助用户站立和行走,从而更容易上下楼梯或乘坐公共交通。该项目在2021-2022年获得了泰国国家研究委员会(Thailand'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简称"NRCT")的资金支持,并在2024年青年科技奖(2024 Young Technologists Award)评选中入围决赛。

工作原理

外骨骼轮椅是一种可穿戴的机器人装置,通过将轮椅和外骨骼结合成一个混合系统来支持用户。该机器人由轻质碳纤维制成,配备可折叠车轮,使用户能够轻松地在坐姿和行走模式之间切换。一个电动系统控制髋关节和膝关节,而踝关节则保持灵活,以确保自然运动。

工程学与人体解剖学的结合

Ronnapee博士结合了生物力学和运动学兼容性,创造出了一款模仿人体自然运动的装置。外骨骼必须与用户的身体对齐,以防止不适或劳损。该装置采用了四连杆系统来提高灵活性,确保设备与人体关节同步移动。

挑战与未来发展

该原型机的成本为13万泰铢,由研究资助提供资金。然而,Ronnapee副教授认为,泰国老龄化人口将推动对可穿戴机器人的需求。团队目前正在开发第二款原型机,以提高站立和行走的稳定性。计划在获得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与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如果成功,这款泰国制造的外骨骼轮椅将彻底改变行动辅助领域,并推动泰国跻身全球机器人技术领导者行列。

英矽智能与元羿生物宣布达成研发合作,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

上海2025年3月4日 /美通社/ — 由生成式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公司英矽智能,和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开发和商业化的生物医药公司元羿生物于近期宣布达成战略研发合作。双方将在新型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疾病疗法的早期研发阶段开展合作,重点针对指定潜在靶点,从零开始开发小分子抑制剂,直至推进至临床前候选药物提名。

此次合作中,双方将结合英矽智能前沿生成式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Pharma.AI及广泛药物研发经验,与元羿生物专业科学研究成果及积累的专有数据资产,关注具有穿透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潜力的小分子抑制剂的开发,共同为CNS疾病领域带来变革性的创新治疗方案。通过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双方的合作旨在拓展全球患者的治疗选择、并优化临床获益。

元羿生物是一家以CNS药物开发为专场的生物医药公司,凭借对复杂生物通路的深入理解和对靶点生物学的重视,该公司专注提供变革性解决方案。基于过去的研究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元羿生物已成功研发多款创新疗法。

英矽智能于2016年在同行评议期刊中首次描述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设计新分子的概念,随后成功开发商业化Pharma.AI平台。自2021年来,该平台支持了英矽智能自主搭建的30余条自有管线,其中10个药物分子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为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发现和开发树立了标杆。CNS是英矽智能关注的关键疾病领域之一。

元羿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小祥博士表示,"随着多条管线进入临床阶段,我们期待进一步扩大针对CNS疾病的治疗组合,此次与英矽智能的合作有望助力这一愿景。在英矽智能创新人工智能平台的支持下,元羿生物在CNS生物学和临床开发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望为治疗范式的转变做出更大贡献。"

英矽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表示,"我很高兴看到此次合作的达成,它标志着人工智能在药物发现领域迈出展现变革性潜能的又一步。通过此次合作,我们将进一步验证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细分领域专业知识的结合,如何为CNS疾病治疗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克服血脑屏障穿透性挑战。"

近期,英矽智能宣布提名可穿透血脑屏障的NLRP3抑制剂ISM8969,用于治疗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癫痫在内的炎症相关疾病,进一步丰富了英矽智能针对CNS疾病和衰老相关疾病的产品组合。通过整合先进的AI和自动化技术,英矽智能在实际应用案例中展现出效率提升,为AI驱动的药物研发树立了标杆。与传统药物研发通常需要2.5-4年的时间周期相比,英矽智能在2021至2024年间的自研项目,从立项到提名临床前候选药物(PCC)的平均耗时为12-18个月之间,每个项目仅需合成和测试约60-200个分子,从PCC到IND-enabling阶段的成功率达到100%。 

2024年初,英矽智能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布论文,介绍了领先自研AI药物ISM001-055从人工智能算法到II期临床试验的整个研发历程。该候选药物具有人工智能发现的靶点和人工智能设计的结构,针对其进行评估的一项IIa期临床试验(NCT05938920)于近期发布积极初步结果。数据表明,ISM001-055在用药12周后显示出全剂量组中的良好安全性和用力肺活量(FVC)的剂量依赖性药效趋势。 

药明生物推出全新微生物表达平台EffiX™赋能高产量重组蛋白与质粒

杭州2025年3月4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服务公司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今日宣布推出创新技术平台EffiX™。该平台基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建立,旨在生产和交付高产量、高稳定性重组蛋白与质粒DNA。

随着抗体片段、纳米抗体、酶、细胞因子、各种抗原、多肽及质粒DNA(pDNA)等分子量更小的复杂生物分子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基于微生物表达系统的生物制品及其中间体的市场规模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这也为新一代疗法的开发带来了新机遇。为了解决生产这些分子所面临的挑战,药明生物打造了EffiX™,赋能高产量、高质量、高稳定性和高拓展性的微生物衍生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在该平台的助力下,非单抗重组蛋白产量超过15克/升,质粒DNA产量超过1克/升。

EffiX™平台通过提供全面且具有成本效益的CMC策略,简化工艺开发流程,可以满足从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各种项目服务需求,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加速研发创新生物疗法。

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推出创新技术平台EffiX™,升级微生物解决方案。无论产品处于任何开发阶段,该平台都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供出色的产量、可扩展性及灵活性。药明生物长期以来不断推陈出新,持续建立先进技术平台,突破业界技术瓶颈,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赋能全球合作伙伴,让全球患者更快地用得到、用得起更多高质量生物药。"

药明生物基于微生物表达系统,包括EffiX™在内,全面建立了一体化技术平台。该平台涵盖了早期研究、CMC开发和GMP生产,为新一代疗法提供更快、更高效和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全球领军制药企业竞相采用 Veeva China CRM Suite 强化中国市场竞争力

全球前20强生物制药企业中已有6家选择Veeva China CRM Suite

上海2025年3月4日 /美通社/ — Veeva Systems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VEEV)今天宣布,在全球排名前20位的生物制药企业中,已有6家选择采用Veeva China CRM Suite,以加强其与中国市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HCP)的互动。China CRM Suite 套件产品是Veeva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由中国团队依托Veeva全球合规标准与质量开发流程研发,它精准契合了中国市场的特有需求与技术标准,服务器部署在中国境内,全面遵守所有本地隐私保护及数据出境的合规规定。

Veeva全球商务云总裁Matt Farrell表示:"中国市场上,Veeva China CRM Suite备受全球生物制药公司青睐,采用数量遥遥领先其他CRM系统,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在中国实践合规、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HCP互动的标杆产品和行业标准,我们对此尤感振奋。"

Veeva China CRM Suite是Veeva商务云的核心产品之一,后者是全球生命科学行业实现商业卓越的技术基石。Veeva China CRM Suite 囊括了一系列加强客户互动的中国专属应用,包括:China CRM、China Events Management、Approved WeChat、China Engage 以及 China Campaign Manager。作为一项全球性解决方案,Veeva China CRM Suite 可与 Veeva PromoMats、Veeva Network 和 Veeva OpenData 实现无缝协作。

百赛生物完成近亿元融资,华盖资本独家投资

上海2025年3月4日 /美通社/ — 近日,上海百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赛生物")完成新一轮近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华盖资本独家投资。本轮资金将用于通过并购整合及自主开发加速自主品牌产品线建设,构建现代化供应链体系,以及加强数字化电商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全球客户的能力。


百赛生物董事长刘佩先生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获得华盖资本的信任与支持。此次融资的成功,标志着百赛生物在生命科学服务领域的实力再次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未来,我们将关注前沿科技,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研发和精益生产的水平,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我们的业务体系也将更加立体化,和我们的供应商朋友们一道,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专业的解决方案,助力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华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先生表示:"百赛生物坚守着服务科学的使命,在生命科学服务领域建立了卓越的商业模式,持续拓展了业务的规模。百赛有着优秀的战略和执行团队,构建了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以及不断创新升级的产品组合。这些使得百赛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我们非常认可百赛生物的发展潜力,并期待通过资本和资源的注入,助力百赛生物成为中国服务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企业。"

Callio Therapeutics完成A轮融资

  • 基于新加坡Hummingbird Bioscience独家授权的多有效载荷抗体-药物偶联技术和项目,Frazier Life Sciences推出Callio Therapeutics

  • 融资由Frazier Life Sciences牵头,Jeito Capital以及包括Novo Holdings A/S、Omega Funds、ClavystBio、Platanus、Norwest、Pureos Bioventures、SEEDS Capital和EDBI在内的其他生命科学投资者大力参与

  • 公司将推进创新的多有效载荷项目,通过克服现有单一有效载荷疗法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西雅图和新加坡2025年3月3日 /美通社/ — 作为一家专注于通过多有效载荷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改善癌症治疗的生物技术公司,Callio Therapeutics今日宣布完成1.87亿美元A轮融资并正式启动。 此次融资由Frazier Life Sciences领投,Jeito Capital以及Novo Holdings A/S、Omega Funds、ClavystBio、Platanus、Norwest、Pureos Bioventures、SEEDS Capital和EDBI等其他生命科学投资者大力参与。 这家新成立的公司总部位于西雅图和新加坡,计划利用A轮融资的收益为其HER2靶向双有效载荷ADC和第二个未公开的ADC项目实现临床概念验证。

在融资的同时,Callio Therapeutics已与Hummingbird Bioscience就其肿瘤学多有效载荷ADC平台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和管线资产签署了一项全球独家许可协议,以换取股权、潜在的里程碑付款和版税。

“我们很高兴在Frazier Life Sciences和这个投资者集团的支持下推出Callio Therapeutics。 多有效载荷ADC有望实现将合理药物组合靶向递送至癌细胞,并可能显著提升疗效。” Callio Therapeutic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Piers Ingram博士表示, “这种新一代ADC疗法可能会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再鼎医药宣布repotrectinib在台湾地区获批双适应证

上海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2025年3月3日 /美通社/ — 再鼎医药(纳斯达克股票代码:ZLAB;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9688)今日宣布,中国台湾地区药品审评机构已批准repotrectinib(注:台湾地区注册商品名:歐格樂®,中国大陆注册商品名:奥凯乐®)的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

  • ROS1阳性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成人患者

  • NTRK基因融合阳性之实体肿瘤的成人患者

Repotrectinib是靶向作用于ROS1和NTRK致癌因子的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烟台市举行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黄渤海新区分会在东诚新项目现场举行

烟台2025年3月3日 /美通社/ — 3月1日,烟台市举行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江成出席并宣布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出席并讲话。会议采取视频形式,以"主会场+分会场"方式举行。在位于东诚药业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的黄渤海新区分会场上,也呈现一幅大干快上的景象。分会场上,黄渤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包华参加并介绍项目情况,区工委管委主要领导,相关镇街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东诚药业集团董事长由守谊参加活动,集团高管及员工代表,施工方等参加活动。


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吹响新一年加快项目建设的冲锋号,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也掀起了建设热潮。该项目占地面积109亩,一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办公楼、食堂、车间、控制室、动力车间、综合仓库、危险品库、门卫、污水站以及配套设施,主要从事硫酸软骨素、类肝素、BPA及低分子肝素系列产品的生产。基地将建设配备国际领先的、高标准的设备以及规模化的生产车间,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原料药生产基地,助力集团原料药业务跃上新的台阶。

滚滚春潮之下,作为"肝素专家,核药先锋",东诚药业将继续扎根烟台这片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昂首奋进,全力冲刺,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行业发展增添光彩。

丹擎医药完成1.5亿元融资,领跑新一代”合成致死”药物临床开发

上海2025年3月3日 /美通社/ — 丹擎医药 ("Danatlas Pharmaceuticals")今日宣布完成新一轮1.5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康君资本领投,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国方创新、磐霖资本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老股东红杉中国持续加注。本次融资将用于加速核心管线的临床研究、拓展创新技术平台及全球化战略布局。


创新驱动:打造差异化的研发管线

丹擎医药自2021年成立以来,搭建了全球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合成致死"药物研发平台和转化医学平台。其核心产品PARG抑制剂(DAT-2645)是国内首个获得中国NMPA和美国FDA批准开展临床一期的此类创新产品,该产品正在中国开展临床I期的剂量递增研究,目前展示出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抗肿瘤活性。同时,公司有多款"FIC/BIC"候选药物研发管线推进至IND阶段。

丹擎医药董事长兼CEO周文来博士表示:"非常感谢本轮投资方的信任和支持。本轮融资将助力我们在新一代‘合成致死'药物研发领域持续创新,加速推进产品临床进展及全球战略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解决方案和更有效的治疗产品。"

康君资本高级合伙人苏跃星先生表示:"‘合成致死'是近年来肿瘤领域创新药研发的热点方向,后PARPi时代如何开发更加高效低毒的DDR药物是我们关注的关键问题。周文来博士带领的丹擎医药团队对‘合成致死'领域拥有深刻理解和丰富的新药研发经验。团队务实高效的风格令人印象深刻,最领先产品作为全球前三中国第一的PARG抑制剂已经进入临床一期研究。康君资本很荣幸能够有机会作为本轮领投方支持和陪伴丹擎医药团队,为更多肿瘤患者及其家人带来希望。"

阿斯利康国际业务拓展合作与战略投资副总裁、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陈冰先生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支持公司的进一步发展。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将充分利用我们的全球资源,加速丹擎医药的研发进程。特别是在‘合成致死'这一前沿领域,我们相信其所带来的肿瘤治疗创新有潜力颠覆现有的治疗模式。通过加速该领域的转化,我们不仅期望为中国患者带来切实的益处,也希望我们的创新生态赋能公司的发展,推动全球医药领域的变革。"

中金资本董事长、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单俊葆先生表示:"我们非常期待看到公司在‘合成致死'领域的持续突破。此次投资反映了我们对丹擎医药长期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这一战略不但会加速为更多肿瘤患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也将提升中国在全球药物创新领域的竞争地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引领‘合成致死'领域的发展,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国方创新合伙人韦亚光先生表示:"肿瘤创新疗法的开发迈入百花齐放的时代,下一代‘合成致死'类药物能够和各类疗法产生广泛的协同性,是我们高度关注的技术方向。丹擎医药周文来博士所带领的团队在该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开发方向聚焦,进度全球第一梯队,在中国创新药已经嵌入全球研发链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国方创新希望通过本轮投资,能够和公司共同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患者提供新的药物解决方案。"

磐霖资本创始主管合伙人李宇辉先生表示:"肿瘤领域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临床需求,我们非常看好‘合成致死'在肿瘤领域的发展潜力。丹擎医药不仅拥有扎实的科研创新实力和高效的产业转化执行力,还具备全球化的发展视野,这与磐霖资本的投资理念高度契合。期待丹擎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解决方案。"

沃特世与科华生物联合推出两款国产液质联用IVD系统,赋能中国临床诊疗高质量发展

  • 沃特世与科华生物联合推出两套国产LC-MS/MS IVD系统,已获得中国药监部门批准。

  • 所提供的完整分析解决方案,可适用于多种临床检测需求,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 这是沃特世在临床领域深化本土合作与创新的又一重要举措。

上海2025年3月3日 /美通社/ — 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日前与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022.SZ,以下简称"科华生物")在上海共同举办了新品发布会,联合推出两款应用于体外诊断(IVD)领域的国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系统:ACQUITYTM UPLC I-Class PLUS / XevoTM TQ-LoongTM System和ACQUITYTM UPLC I-Class PLUS/ XevoTM TQ-S cronos System。两套系统均已获得中国药监部门批准,将于本月正式上市。两款新系统的推出是沃特世在临床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满足国内临床实验室对先进检测技术的迫切需求,助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医疗检测体系。


这两款系统被批准在临床上用于对人体生物样本(全血、血浆、血清、尿液)的内源(维生素、氨基酸、激素、有机酸)或外源(治疗药物)被分析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其中,ACQUITY UPLC I-Class PLUS / Xevo TQ-Loong系统可满足要求严苛的UPLC-MS/MS定量分析,其出色的性能可在复杂的临床基质中准确定量痕量分析物,为临床研究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另一款ACQUITY UPLC I-Class PLUS/ Xevo TQ-S cronos系统则性能稳定并极具性价比,可充分满足临床实验室中的常规定量分析。两款产品将帮助中国客户有效应对临床研究与诊断实验室多样化的分析需求。

沃特世全球高级副总裁Jianqing Bennett表示:"此次与科华生物的战略合作,体现了沃特世对临床市场的关注,以及为满足全球患者和医生所需提供先进分析技术的承诺。联合推出的液质联用IVD系统深度融合了双方在分析仪器和体外诊断领域的技术优势,旨在通过打造"自动化、智能化、整体化"的完整解决方案,提升临床实验室检测效能,优化诊疗决策。沃特世将持续推进本土合作与创新,深化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协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可及的诊疗服务。"

科华生物董事长、总裁李明表示:"科华生物与沃特世公司通过优势互补与创新协同,联合推出双品牌高端串联质谱仪,创建了全新的整体解决方案,将有效提升临床诊疗水平,赋能医疗服务体系升级。此次战略合作,是双方拓展全球化合作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未来,我们期待以更多的国际化合作,将技术积累、智造优势与全球创新资源深度融合,为体外诊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创造新动能,也为促进全球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联合推出的LC-MS/MS IVD系统基础之上,沃特世与科华生物通过优势整合,共同打造了涵盖自动化前处理系统和检测试剂盒的临床质谱分析整体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应用于营养/药物浓度监测、内分泌激素、生物标志物、临床毒理、临床科研等多元化场景,为临床医生简化操作、提升效率的同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未来,沃特世与科华生物将继续深化合作,立足临床实验室的实际需求,通过技术创新与应用开发的深度融合,为提升精准诊疗水平注入新的动力,增进前沿科技对患者的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