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策展人专访 Artist & Curator Interview



跨文化系统:卡尔-海因茨·阿德勒&李迪对话展

INTERCULTURAL SYSTEMS: KARL-HEINZ ADLER AND LI DI IN DIALOGUE

上海狮語画廊 Leo Gallery Shanghai


艺术家|卡尔-海因茨·阿德勒、李迪

Artists | Karl-Heinz Adler, Li Di

策展人 | 特雷莎·德·阿鲁达

Curator | Tereza de Arruda

展期|Duration

2024.4.5-5.19

地点|Venue

武康庭|上海徐汇区武康路376号

Ferguson Lane | 376 Wu Kang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对话艺术家|李迪

Artist Interview | Li Di

Q: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本次在《跨文化系统》展览中的作品,以及对于本次展览的想法。

李迪:这次在狮語画廊“跨文化系统”展览中展出的两个系列的布面作品,是始于2016年至今仍然在不断纯化的过程中的最新作品,在二楼展出的是“结构·波”系列,一楼展出的是“角”系列。这些作品传递的信息和艺术理念有一些新的气象和突破,对我而言,这是异常的难得和充满挑战的,我一直将绘画作为一种主要的表达媒介,整合观念性与形式语言,用简洁的方式进行表达。在展览中我的作品与德国艺术家卡尔-海因茨·阿德勒的作品之间去构架一个有效的对话,无论对于策展人,艺术家,还是画廊都是极具某种考验的,恰恰就是这一点又让我们都抱有极大的热情与合作理念来完成这样的挑战与刺激,因为对话的过程不仅仅是看到我们之间的共性,而是更凸显我们的不同。

DM_20240513133612_001.jpg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李迪:展出的这两个系列作品的内质,其实是我目前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既在一种均衡的状态下,或者说在一种看似稳定的系统之下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作品“结构·波”系列中呈现的所谓秩序结构,是一种延续的,流动的状态,它产生的观看序列的形态既是时间的,也是空间的一个存在。变化中的视觉动感和颤动是不确定的,会不断演化出新的空间感,同时又是被限定在看似稳定的系统当中,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矛盾体。而“角”系列恰恰相反,看似是在建立了格式稳定性的、排列有序的系统下的每一个角,都是非常个性的,它们或舒展,矛盾,自赏,没有一个角是相同的,在均衡秩序中的生命差异的状态。

DM_20240513133612_002.jpg

李迪于狮語画廊 Li Di at Leo Gallery

Q:您希望普通观众如何去描述您的作品和风格?

李迪:它更像是素菜,在慢慢细品的过程中,让你体验到它原本而独到的味道,视觉体验也是需要源源不断的通过眼睛把信息传递给大脑去感知的,我不喜欢油腻腻的所谓好看的颜色。纯化与简洁的艺术语言其实是更加高级的境界,我一直对黑白灰之外的色彩保持敏感的警惕态度。我相信懂的人一定会懂,作品应该是朴素的、真实的、直率的和更为纯粹的,只有这样才会长久的观看,获得和满足。相生相吸的关系才是最美妙的。

DM_20240513133612_003.jpg

李迪 Li Di

《结构·波》Structure·Wave,2024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00 x 120cm

Q:在您的作品中有很多非常一致的元素,包括伴随着很多重复性的动作,比如擦、涂。这些重复性的动作是不是接近一种冥想的方式或者一种修行?您是否在通过这种方式去处理一些内在的精神世界的问题?

李迪:首先,艺术肯定是精神性的,也是要解决精神世界的问题的。艺术既是对生命本体的叩问和追求,从个体生命的角度去感知未知的事物,实际上生命的原理是相通的,是艺术存在的价值,也是作为艺术家,不断去创造、发现和寻找自由的动力。生命的价值是自由,精神是,艺术更是。

DM_20240513133612_004.jpg

李迪纸本作品《见白》系列 Li Di, 'Jian Bai' series

李迪:关于冥想,是一种削弱和冷却,通过冷却,保持了距离,这是“大道”。对于线条的处理,其实线和线之间是感性的,但它保持了一种理性的距离感,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创造了 “远离”一词,用来形容这种事物变得模糊不清的过渡空间,并将其与西方的 “存在”概念进行对比,后者蕴含着:包含,意义和满足的含义。在《论远东的文化与哲学》一文中,韩炳哲写道:“缺席就是冷漠。它具有液化和划界的效果。没有任何东西强加于自己,没有任何东西划定自己的界限。”通过这种方式,缺席使空间具有渗透性,它拓宽了空间,一个空间为另一个空间提供了空间,而另一个空间又为更多的空间提供了空间。概念性将世界封闭在西方思想所熟悉的线性,赋予意义的叙事中,与此相反,禅宗思想认为在空虚中获得自由,为沉思创造了极具吸引力的空间。

DM_20240513133612_005.jpg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Q:您之前在2015年的展览《自游》中提到说您的创作是遵循直觉的,那么请您谈一谈您对“直觉”的理解。

李迪:确实,直觉在那批作品中很重要,其实在我的艺术生涯中,它一直很重要,当直觉变成了艺术的精神支点时,仿佛又一次找到了回归直觉,回归原本,回归心灵,以及对尘埃的细微变化的感知状态,用一种轻松而如负释重的飘逸去获得的绘画境界。它让我的想象力不断地流出,在整个过程中更使得绘画语言得到纯化,成为一个提供了源泉和动力的发动机。我发现其实当进入到这种状态的时候,是对精神境界的相遇与相通提供了一个贴切的途径和出口,我相信内心的直觉,因为直觉从来不对我说谎。

DM_20240513133612_006.jpg

展览现场 Installation View

Q:从过去写实创作到现在抽象绘画的转变,过去的历史经验是否是您今天的一种养分,或者说您从过去继承了怎样的思想资源,在您今天的抽象作品中又如何体现?

李迪:回看我过去的作品,曾经看似是具象的,其实它的内核与本质是抽象的,由具象的形过渡到抽象的形,是形和笔触博弈的结果,无论是早期的具象还是现在的抽象,虽然在视觉外观上有着质的飞跃,但是它的内核,也就是作为绘画的力度和释放能量的状态是没有两样的。

形常常是作为识别符号而存在的,那么有没有一种非具象的识别系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抽象,然而识别抽象绘画的符号是什么?主要是构成和笔触,构成的概念从哪里来?真正独创的抽象语言来自对万物运动的观察,感受它,攫取它,笔触就成为塑造这些运动和构成的至关重要的媒介。

DM_20240513133612_007.jpg

李迪 Li Di

《角》Ecke,2023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0 x 200cm

Q:我比较好奇您是通过怎样的契机,从而让我们渐渐回归到这种想要去保持距离感、更为冷却的观察角度与趣味的呢?因为我们实际上并不能通过年龄来对艺术家到了怎样的阶段进行归纳,同时现在也能看到很多具有很强烈装饰意味的、很强调个人主义释放的,以及强化市场需求的作品。那么您的选择是基于您的怎样的觉悟呢?

李迪:“冷”并非抽象绘画里的冷抽象,而是一种空间距离,一种关系,更是一种艺术态度。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的概念,而是空间概念,是纵向的,由外到里的关系。展出的两个系列的作品无论色彩还是形态都是极度简洁的,在凸显稳定的形态与结构的同时,通过绘画语言来传递流动的不确定性,在静与动的关系中来触及视觉与感官的敏感地带,这些作品从来都不是隔离于空间的,相反它们都具有极强的空间的关联性与场域效应,使其心理能量不断的能传递出来。

DM_20240513133612_008.jpg

李迪《色蕴》系列作品 Li Di, 'Color Accumulation' series

Q:作为艺术家,您会希望自己在艺术史或者在中国当代艺术当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李迪:这不是我关心的问题,首先你需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找到真正的你,作为一个艺术家,这比任何其他的问题都重要的多,当你成为了你的时候,这个“角色”才有效。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