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萬空间(杭州)非常荣幸地带来周天白的首次个展:利仞不举。“仞”在古代是一个计量高度和深度的单位,例如“山高万仞”,在诗词歌赋中也被用作“举目重重万仞高”,以此来表述一种难以逾越的障碍和困难。本次展览标题意在借此“仞”字的意向,表述出周天白的内心心境:深感深处绝对境地,又没有能力在绝对境地中正面生存,如果想让自己的精神能在受苦受难中变得坚强灵活,那么从幽默中找到妥协之路,此路亦名为不举。在虚幻飘渺的幽默气氛中,那些错综复杂和杂乱无章的理想得以实现。

对谈TALK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拾萬

作为你的首次个展,我们看到了很多自画像出现,这些形象显现出各种情绪和状态,既有坚定、乐观,也有踟蹰、茫然。从前一阶段冰场系列对他人的冷峻观察,到如今对自我情感与境遇的把握,这种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其实冰场里面出现的人物也是代替我出现的,有点类似于第三人称下自述。

但在两个阶段当中的确有些转变存在,相比之下前者“青春期”的内容比较多,对理想化的追求啊逃离之类的…..

现阶段的话,我觉得多了一些面对跟接受吧。至于说这种转变怎么发生的,我想就是随着生活向前走,认识上发生了一些转变吧。就像新闻稿里最后写的那样,“成为海洋中的一员是利仞不举的所得地。”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利仞不举》展览现场|Incapable of Wielding a Sharp Edge Exhibition View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利仞不举》展览现场|Incapable of Wielding a Sharp Edge Exhibition View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拾萬

从鲁美油画系毕业后你在沈阳租了工作室继续画画,看似是自然的选择,坚持下来却需要非常强大信念。对你而言,绘画让你着迷的地方在哪里?或者说,画画究竟是在做什么?面对外界压力时,你又是如何化解的?

让我着迷的地方是画画的过程,对我来讲,画画是一遍遍的跟自己对话,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有人用照镜子来做比喻我觉得也蛮恰当。

最近面对外界的压力,我就问周猫,周猫帮我化解,给我答案。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ZHOU TIANBAI

周猫和我|Zhou's Cat and Me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120×90cm

2023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拾萬

《周猫和我》、《周猫在心中》这两件作品里的周猫是谁?

说玄乎点就是我的“守护神”,我的精神伴侣。如果从现实来讲的话,我想周猫其实就是一个头脑清醒,就事论事的自己。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ZHOU TIANBAI

周猫在心中|Zhou's Cat Is In My Heart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70×110cm

2024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拾萬

面对你的作品能感受到强烈的孤独感,单体人物这样,哪怕在群像中也是如此。围坐的人各自拿着小红书,看的看,呆的呆,还有手持望远镜的在一旁监视。挺像现在的各种聚会,因为同一个原因相聚,不过多时就开始各自出神,又不好离开,很聚集也很分裂。

你说的这种孤独感我觉得正好对应着这次展览的标题中“不举”的这种状态。就像前面说“接受与面对”或许也会给人一种“躺平”“不举”的印象,比如像类似这种聚会的事情总是会发生,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那用“不举”的状态来对抗这类事就挺好的,对我来讲只要保证在画室里的自己还是我自己那就是“举”的。简而言之就是看似“不举”实则“挺举”。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ZHOU TIANBAI

打赌|Make a Bet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150×150cm

2023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ZHOU TIANBAI

是雷是雨都要挨着|No Matter If It's Thunder or  Rain,  One Must Face It.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130×200cm

2024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拾萬

两件群像很有意思,整个构图来自马蒂斯的《音乐》和《舞蹈》,但是被你改写成了现在的面貌,小红书和画筒都特别幽默。谈谈你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在他们之上的调整吧。

说到幽默,我时常会想到荒原狼里对幽默的描述——“幽默也许是人类最典型、最天才的功绩”我觉得幽默的确有着它独特的功能,或者说幽默有时候是一种解释。

这次那两张借用马蒂斯的构图的画,主要还是因为我当时想画一圈人,“圈子”嘛。想构图的时候就想到了《舞蹈》那张画。借用这种经典作品构图的话,作品就会先以一个被大家熟悉的视觉出现,然后再进入到我这两张画的内容,这样有一个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也挺好的。正好我也时常会想如今什么东西变了,有些东西还是原来那样。

人物的动作内容我都是有意在原有人物的动态姿势上加入的我的叙事情节,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讲是个乐趣。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ZHOU TIANBAI

圈|Circle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150×220cm

2023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ZHOU TIANBAI

看|Look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150×220cm

2024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利仞不举》展览现场|Incapable of Wielding a Sharp Edge Exhibition View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拾萬

你的画面给人一种非常干净的感觉,似乎在沈阳一直有这种画风,概括的造型、冷峻的颜色。在造型与颜色的处理上,你是怎么考虑的,有受到前面说的这种画风的影响吗?不过具体到画面上,一些非常叙事的文字旁白和⚡️⛈️这样的 emoji,又很当下,很信息时代。

我觉得有影响,毕竟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就在这里。如果说用“方言”来形容这个问题的话,那我觉得“刻意不讲”和“刻意的讲”都很做作。“找自己的”或者“把东西变成自己的”都得有个过程。不过上大学的时候,我倒觉得学校里比较盛行的是“不干净”、“不安静”的画风,或者说“猛”的,但更主要还是因为我的性格决定了我现在这么画。

从学画开始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具象造型的训练,许多造型和颜色上的突破或者抽象转化都是相对于我自身而言的,这是我作为一个画画的人“向内”探索的一种需要。另一方面,在画面里有叙事内容时,表达的效率是很重要的,我很在意这个。概括简化、那些抽象有指向意义的符号都是为这个服务的,我会根据画面所需要营造的情绪来不同程度的使用这些手段。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ZHOU TIANBAI

看风景|Take In the Sights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130×80cm

2023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ZHOU TIANBAI

求雨|Pray For Rain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150×120cm

2024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拾萬

除了画画,你也做音乐,和朋友一起组的摇滚乐队叫“鹅的思想”。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有我又无我,和你的自画像有点互文的感觉,画的是自画像,推演出去其实是每个同频的人。做音乐的你和画画的你是如何对话的?给自己做音乐和给乐队做音乐,又是如何协调的?

对于我来讲音乐和画画正好有一定程度的互补。相比之下,画画我是受过“训练”的,音乐则相反。这样比较而言画画要面临的“摆脱”会多一些,音乐就会相对的自由,缺啥补啥。正好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虽说各有利弊,但两者涉及到创作的核心问题还是相通的,这样它们就会相互指导。

目前音乐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乐队上了,乐队给了我很多新鲜的独特的体验,比如集体的创作模式、一起演奏的乐趣等等。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ZHOU TIANBAI

谁知道哪片云彩下面有雨|Who Knows From Which Cloud the Rain Will Fall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150×100cm

2023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

拾萬杭州 | 利仞不举 | 周天白对谈

周天白|ZHOU TIANBAI

椅子和书|A Chair and a book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120×90cm

2024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