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超大杠杆并购引发巨额债务后,不惜剥离掉70年肾脏护理业务、80年CDMO来“回血”,值吗?


全球三大血液透析巨头之一百特医疗(Baxter),距离摘下这一头衔,进度只剩下1%。


在2023年宣布计划分拆肾科护理和急重症治疗业务后,不久前,百特正式宣布全新的肾脏护理公司名称为Vantive,同时发布了企业使命及品牌标识。Vantive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分拆独立上市,或者出售给私募股权投资者。


不管是上市,还是被出售,都意味着百特把自己最大的业务板块(年销售额占比30%)给剥离掉了。千亿美元级规模的血透市场,引以为傲的王牌业务,他居然舍得?


不仅如此,从2023年开始,百特官宣了一项轰轰烈烈的成本削减、重组计划,内容包括业务分拆,关闭工厂,裁员,简化运营模式等等,对应调整逐一落地,同时伴随着全球人事架构的剧烈变动。短短1年多时间,百特已如壮士断腕。而这一计划,不仅是为了在周期震荡下稳自身,更是为了回血、还一笔巨额债务。


为何大失血?这一切都要从3年前那起惊动业界的曲折并购说起。


失血与回血


2021年,百特几次调高价格,最终以125亿美元(溢价26%,约900亿元人民币)收购了诊断心脏病学和患者监护公司Hill-Rom(中文名为熠隆,1915年成立),包括承担后者的未偿债务。当日,两家公司合计市值约5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66亿元)。这是当年全球药械界三大TOP级并购交易事件之一。


这起并购目的是为“补强”,基于医院护理基础,百特想要吸纳Hill-Rom的互联护理和患者监测业务,提供从医院到居家统一的患者护理解决方案,并将其视作数字创新转型路上转折性的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据当时的公告,百特是通过现金和全额债务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交易提供资金,通过发行78亿美元的固定和浮动利率债券,以及达成40亿美元的三年期和五年期浮动利率定期贷款协议等方式募资。即是说,百特共有118亿美元与收购相关的债务融资。


由于利率飙升、股票估值暴跌以及供应链短缺加剧等因素,百特在2022年Q3因收购Hillrom而收取了31亿美元的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费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亏损。2022年年报显示,百特出现24.2亿美元的净亏损,较上年的13亿美元的净利润大幅下降。


百特首席执行官直呼,“太失望了”,并对外承认:


“因为这笔收购,我们产生了大量债务,未来,包括商誉在内的长期资产价值可能还会对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2022年,百特偿还了约9亿美元的债务,速度太慢,截至当年年底,百特还有约166亿美元的长期债务和融资租赁义务。同期,百特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减少了约40%。


对外,是不太乐观的宏观经济挑战,对内,是债务巨压。不仅百特管理层紧皱眉头,投资者情绪也纷纷崩溃。截至2022年底,百特市值跌破200亿美元,为近几年最低水平。有长期关注百特的海外投资者认为,百特要偿还这笔债务,起码需要7到10年时间。

为了加快债务偿还,百特决定就从2023年开始,改善现金流,一项“支解”与重组的计划,就此诞生。


弃子与棋子


通过2021年收购Hill-Rom新增3条产品线(患者支持系统,一线护理和外科解决方案)后,百特的产品类型主要有10个。肾脏护理还是占据营收大头,其次是药物输送(静脉注射疗法、输液泵等),制药(吸入麻醉和重症监护产品等)。


2023年初,百特宣布正式重组,10条业务线整合成4个核心业务部门:


1.医疗产品和治疗,包括药物递送、高级手术和临床营养业务。


2.医疗保健系统和技术,包括患者支持系统、全球手术解决方案和一线护理业务,基本是Hillrom的主营业务。


3.制药,包括注射和预混药物组合,以及其生物制药解决方案(BPS,BioPharma Solutions)业务,该业务即百特旗下的CDMO。


4.肾脏护理和急性治疗业务(持续肾替代疗法等)。


整合是第一步,断舍离、执行成本削减计划是第二步。


百特宣布,裁减5%的全球员工,影响多达3000个工作岗位,计划在2023年期间节省超3亿美元费用。但这只是“前菜”,真正的“主菜”是剥离一大一小业务。


2023年5月,百特将其生物制药解决方案业务(BPS),卖给了全球知名私募股权公司华平投资和安宏资本,后两者将向百特支付42.5亿美元现金,最终转化为税后约34亿美元的净收益,用于偿还债务。得益于BPS的剥离,截至2023年12月31日,百特债务减少至了138亿美元。


BPS(CDMO)业务并不为百特贡献多大的营收,然而其超80年的历史,实难忽略。也正因此,赛默飞,赛尔群,KKR等中大型CDMO企业,在当时也纷纷参与了竞争性购买。水涨船高,2022年,BPS收入仅为6.44亿美元,但最终以约40亿美元的价格卖出,这笔买卖,如果不是为了还债,怎么看百特都很赚。


更有业内人士认为,百特算是分拆交易高手,因为出售BPS业务,不仅拿到了不少的钱,关键是还为另一个更重要的剥离动作,烘托了氛围。


2023年1月,在重组计划中百特就强调,计划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将肾脏业务分拆成独立的公开上市公司。

当年7月,百特宣布将“Vantive”作为拟独立分拆上市公司的名称。


今年3月,百特对外称正在寻找潜在的出售交易,准备剥离肾脏护理业务,一改此前的“分拆上市”口径。


到了本月,百特正式宣布Vantive的企业使命及品牌标识时,又称上市和出售都有可能,但预计就在下半年完成剥离。有着近70年传统的肾脏护理业务,主营业务为提供家庭腹膜透析、数字化管理、血液透析和HDx等解决方案,但很快,这一业务就不再冠“百特”之名。


剥离BPS尚能理解,但分拆肾脏护理,让投资者大为震惊,纷纷质疑:“重组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


但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被债务重压的百特,只想快速回血。


此外,自2023年以来,百特裁员、关厂动作、人事架构架构调整频频。


  • 2023年5月,百特首席财务官Jay Saccaro宣布离职,加入跨国医疗设备公司GE医疗。


  • 2023年6月,百特任命执行副总裁兼肾脏护理业务总裁Chris Toth为拟分拆公司Vantive的首席执行官。

  • 2023年7月,百特关闭了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欧佩莱卡的工厂,并裁去近500名员工。


  • 2024年3月,百特关闭其位于马萨诸塞州Acton的制造工厂,解雇59名工人。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9月,百特还任命原大中华区总裁徐润红担任中国区肾脏护理部总经理,并任命新的中国区总经理,确保分拆工作顺利完成。


十年前与十年后


1931年,百特成立于美国,历史迄今近百年。百特打造了全球首个商业化生产透析系统,是急重症治疗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领导者之一,还与费森尤斯、DaVita并称为“血液透析三巨头”。此外,百特还是第一家将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法引入中国的企业。


医疗器械行业此前有一个内生规律:由于单赛道天花板低、周期更迭快,一般想要获得资本青睐、稳固竞争力、分散风险,就必须考虑多赛道发展。经过过去数十年的内生与外延并购布局,一个业务线极丰富的“巨型百特”诞生。


2013年,按照综合规模来看,全球医疗器械“八大金刚”中,百特排名第五,费森尤斯排在其后。在百特前面的,依次是强生、GE医疗、西门子和美敦力。如果单说肾脏或透析业务,百特当时算是最强。


然而,由于在高速发展后,百特“盘子”太大,业务方向太杂乱,难以聚焦投入,2014年、2015年,百特进行了史上首次大刀阔斧的改革。


简单来说,一方面是业务上一分为二,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取消绩效考核,建立持续反馈的文化。


分出的两家公司里,一家专注于开发和销售生物制药,名为Baxalta。仅独立一年后,Baxalta便被罕见病巨头夏尔以320亿美元收购,后又随夏尔一并被武田制药并购。而另一家主营医疗产品、医疗器械的公司,名字仍为原名“Baxter”,即为如今的百特。


但近10年的百特,其营收规模始终在全球TOP10内外徘徊,2023年,百特营收约为148亿美元,净利润约27亿美元,虽然核心财务数据在调整计划下有积极改善,但仍旧有138亿美元的长期债务和融资租赁义务。


正是因为这笔债务,让百特一拆再拆,不惜割舍掉手里最有价值的资产。也正是这笔巨债带来的极大不确定性,让百特估值大幅萎缩,不再具有吸引力。有海外行业媒体甚至表示,“百特这笔收购是一个的错误决策,很可能使百特本身成为被收购的目标。


现在留给行业的想象空间是,肾脏护理公司Vantive,下半年究竟是会以上市,还是被出售的形式正式剥离?上市能募资多少?被出售又能够卖到怎样的价格?能不能解除百特的债务危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正式与肾脏护理业务说再见后,百特的规模又将在医疗器械行业中排名多少?独立运营的Vantive,是否能继续摘得血透巨头的头衔?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Vantive的独立成长,注定要面临一个非常严苛的竞争环境。


一个不可忽视的大背景是,自新冠大流行开始,依赖于患者流量的血透巨头们,都有意识地将手里的血透业务拆出来,目的旨在发挥自身优势,以更好的资源禀赋抢市场。


对应地,血透三巨头皆有了动作。


2022年3月,费森尤斯医疗将其北美公司Fresenius Health Partners与另外两家肾脏护理业务公司InterWell Health和Cricket Health合并,正式成立一家独立的肾脏护理服务公司——InterWell Health。


同年,美敦力和DaVita联手,成立了一家新的肾脏护理公司——MozarcMedical。


现在来看,费森尤斯医疗和DaVita都选择了强强联手,而被分拆的Vantive暂且是单打独斗。而新成立的这三家肾脏护理公司,是否会搅弄行业风云,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一切,都是悬念。


来源:E药经理
者:润屿

割肉、剥离、大裁员,千亿药械巨头走向“支解”

商务合作

崔老师

130 6172 3098

zakk.cui@siqibest.com

割肉、剥离、大裁员,千亿药械巨头走向“支解”
割肉、剥离、大裁员,千亿药械巨头走向“支解”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