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 & 妮可·蓬格拉萨米·费恩双个展《太阳雨》
上海狮語画廊
艺术家|陈开 & 妮可·蓬格拉萨米·费恩
策展人|孟宪晖
展期|2024.11.3-2025.1.5
地点|上海徐汇区武康路376号武康庭内301室
对谈主题:《太阳雨》
主持人:孟宪晖
对谈嘉宾:陈开, 妮可·蓬格拉萨米·费恩,王志渊
对谈时间:2024.11.3 4-5PM
对谈回顾
孟宪晖:很荣幸今天因为展览“太阳雨”和大家聚在一起,前期大家从展览标题、海报等处可以获悉,本次展览主要呈现了两个艺术家的作品:生于1974年的美国艺术家(妮可·蓬格拉萨米·费恩,以下简称妮可)和90后的中国艺术家陈开,他们的创作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和颜色,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面貌。
大家可以注意到,展览的中文名和英文名是不同的。因为中文“太阳雨”来自于一种气象现象,比如南方在晴天的时候可能会忽然下一场雨,雨来得很急,去得也急,它产生了一种非常即时的随机性,之后又会出现彩虹。展览的英文名称使用了“drops”这个词,所以更像是从彩虹之中出现了各种的点点滴滴,这就很贴合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面貌,是在颜色的光谱上不断地推进,呈现出各种色彩的层次和变化。另一方面他们的作品中有点彩、有笔触,以及用一种非常细微的方式产生的匀质的点,所以这样去总结他们的作品,也在暗示一种随机性。
展览现场
今天还请到了另外一位艺术家——王志渊,王志渊对于色域绘画和行动绘画有很深的研究,他自己的创作也是另一种看似抽象的、感官的作品,同时也是多层颜色的覆盖。三位的作品都体现某种程度上的覆盖,也有一些经过艺术家各自不同的技术以微妙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观感。我们常会看到大家比较强调一定要从具象绘画中去解读出什么故事、叙事,但是当你把作品只是看作一种很简单的颜色的铺陈时,或许它是一种更纯粹的身体感受。
策展人孟宪晖(左一)、 艺术家妮可·蓬格拉萨米·费恩(中间),陈开(右二)和王志渊(右)
所以我们今天更想讨论关于色彩的解构和建构的问题,也希望从这一角度出发,谈一谈在今天抽象艺术还有怎样的可能性,以及让三位从艺术家的角度来交流一下究竟什么是抽象艺术,我们去辨认一件作品是抽象还是具象,到底是不是很重要。首先我想从材料和创作入手,因为王志渊是到了美国之后发现丙烯其实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颜色,这是和之前在国内接受艺术训练非常不一样的过程,他现在主要是用丙烯和一些自制工具去创作,也包含了自己的身体行动体现在绘画中。陈开的作品是布面油画,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全部是在他以前完成的油画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创作。妮可一直致力于纸本水彩,她大概30年前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过一段时间,虽然当时她在大学时期还在跟油画搏斗,但是她在中国与一些水墨的材料接触过程中,意识到自己非常喜欢纸和水彩,更符合自己的本性,所以她的创作多年来都是沿着这条路径迈进的。那么我想让每位艺术家大概讲一讲,你们都接受过学院训练,也探索过各种不一样的媒介,是什么让你们最终决定了各自的创作媒介,并且一直沿用下来的?
展览现场
妮可:我曾经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学院学习,在那段时间我是用油画进行创作的,当时的过程比较艰辛,但我那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那对我来说是一种挣扎。在大三的时候我去了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接触到了水墨画,老师带我们去画山水花鸟这些题材,我当时就觉得这种材质非常的自然,我喜欢水彩在纸上的那种即时性和微妙的触感,有无穷无尽的选择和可能性。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才重新意识到纸上水彩作为我创作的主要媒介是这么的浑然天成,然后这就成为了我一直挚爱的媒材。时隔30年我又回到了中国,给大家带来纸本水彩作品的展出,我觉得这是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也非常感谢陈开的邀请和狮語画廊的团队。
策展人孟宪晖(左)、 艺术家陈开(中)和艺术家妮可·蓬格拉萨米·费恩(右)
陈开:很荣幸邀请妮可来狮語画廊做双个展,我们原来是在旧金山认识,我非常喜欢和崇拜她的作品,我们是在2020年认识,后来就一直关注对方的作品,然后我把她的作品也介绍给了狮語画廊,非常开心能促成这次展览。
对于孟老师的问题,我是从小特别喜欢颜色,我爸爸以前经常会给我买很多油画棒,我就很喜欢色彩的这种序列,每种材料我都会尝试,去感受这些材料带来的不同的感觉。这一批作品是油画,我研究生时期就有很多没画完的作品,这些作品最表面的一层都是油画,所以只有用油画才能够继续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式也是受到我另外一个老师布拉德·布朗(Brad Brown)的影响,我们去年一起做了双个展。
布拉德·布朗就是每个作品他都不会放弃,他会延续地创作,所以从2016年到现在的作品如果没画完的话,我也不会扔掉,所以就积累了好多没有创作完的作品,我就决定今年把这些作品完成。油画对我来说是很浓烈的一种材料,也符合我现在想要表达的东西,我想要颜色更加的浓烈和饱满,在原作的基础上去堆积。
《光·迹》, 陈开 & 布拉德·布朗双个展,2023,上海狮語画廊
王志渊:首先我想先祝贺两位艺术家的展览,也谢谢画廊的邀请和孟老师刚才的介绍,很开心能够在这和之前都在湾区生活的几位艺术家共同分享。
关于材料的问题,其实对我来说好像更像是一种自然选择,因为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其实各种各样的材料都尝试过,但最后用了丙烯。当然也和很多客观因素有关,比如去美国上学,用到了那些美国品牌的丙烯,丙烯也有和传统的油画颜料很不一样的感觉,然后就这么一直用下去了。
展览现场
孟宪晖:通过刚才他们分享的这些,我们可以思考自己能够抱着一个怎样的心态去看展览。很多时候表面上很简单的东西,可能背后有很多的内容,关键在于你究竟有没有意愿去试图了解它想表达什么,一件简单的作品背后那些很复杂的创作过程。陈开的作品的工作量一览无遗,志渊的创作也是需要长时间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下去观看,才会解读出更多不一样的意象。
我们一般想到彩虹,就会谈到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但是为什么这些关于颜色的创作会有那么多缤纷的样貌?艺术家的创作在不断地推进,人们对于光学的理解,对于颜色的理解也在更加的深入。比如你即使看到一个现实中的彩虹,你也能感受到在颜色与颜色之间是有非常微妙的过渡的,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层次,这种变化在艺术家的创作中都能被看到。
那么当艺术家可以选择的色彩范畴越来越广泛,我们对光谱的理解越来越深入的时候,艺术家的创作可以十分简单,也可以无比复杂。所以我想知道你们三位对于色彩的研究和建构的过程是怎么样的?这个过程中肯定有一些可能失败的部分,那么失败在哪里,你是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的?
妮可:我希望用一种非常初生的眼睛、很纯粹的眼睛去看待色彩,我跟色彩已经工作了很多年了,所以我可能有一种跟色彩互动的工作方式,但是我还是喜欢用一种非常直觉的方法去跟色彩打交道,而非拘泥于某一种理论。
就比如在这个展览当中,大家可以看到在“色域”系列作品里面,有一个我特别喜欢的色块,就是一个浅蓝色的色块,在其他的颜色当中跳脱出来,那一个小色块就给我带来一种纯粹的愉悦,因为我觉得它是未被期许的或者无法被预见的,所以这可能是我与色彩的一种沟通方式。
随着我年纪渐长,记忆力或者我应对绘画的工作方式反而会慢慢的褪色,这样我就可以更纯粹的去看待这个事情。当然在色彩实验和绘画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失败和挑战,但我觉得重要的事就是保持毅力,能够不断地一遍一遍地重新开始。
艺术家妮可在工作室中
孟宪晖:可以跟大家说一下你的创作过程吗?
妮可:我在展览中展出了两个系列的作品,一个是“线条”系列,这个系列的创作过程会用笔刷非常缓慢地左到右去绘画,绘画出一条线,然后再把纸张上下转过来,用几乎透明的水彩层层叠加覆盖,这样不断重复等上一条干了再画新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让笔触非常的平均,让整体的氛围可以很平缓,就是要极强的控制力。我有时候就有一点强迫症,需要去数笔刷在洗笔桶边缘撇水的次数,要精准的控制同样的水量和施于纸上的力度等等细节,去追求这种均衡的效果。
另外一个系列就是“色域”系列,我之前绘画的时候发现纸本水彩很容易让纸张褶皱,为了要达到我所追求的颜色效果,我会先把纸晾干,施展平整,我也会把纸张翻过来打湿背面,这样也可以平衡前面的褶皱,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就能看到水彩纸背面水份氤氲的纹路。后来我就开始用自制的工具,将带着色彩的水雾喷洒到纸张上,在纸张上落下极其细小的水点。我觉得孟老师的展览标题是非常精准的,因为有的时候我在室外绘画,气候对我的作品也有很大的影响,我把像雾一样的水洒到自己的纸本上,就像创造了一个微观的气候。
艺术家陈开在工作室中
陈开:谈到对色彩的研究,我会做很多色卡,有的用水彩,有的用油画,我会做好几百张,然后去体验材料和颜色会有怎样的互动。我的创作方法其实也是一种解构,就是这一批作品它的底色其实是一个已经完成的绘画,所以我需要做的是解构这个底层的图像。具体来说,可能会从一个细节的颜色开始把底层的图像改掉,但是是用色点去解构,也就是用色点去破坏原有的画面。
我是每一天在画面上点几层色点之后,要感受一下这个颜色,看看这个颜色符不符合我当时的状态,这张画面给我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然后第二天再接着画,再去重复,通过时间去堆叠出一种感觉。如果说所谓的挫败的话,可能就是找不到能够带给我希望的颜色,或者说这个作品呈现出来的能量始终让我感到不满或者比较焦虑。我记得有一张作品画了非常多遍,已经接近完成,我也比较开心,但之后我还是有点不满意,最后我终于找到了契合的颜色,所以这个过程它是一个非常自我的过程。一张画你有感觉的话,其实可以很快画出来,因为感觉非常好,我就停在这里,但是有的画你进行创作之后,你会纠结在一个点,但是你还是要走出来,找到一个颜色和一个画面能够让你感到希望,就是这个画面突然给你眼前一亮的感觉。
展览现场
王志渊:更多时候还是以直觉为主,有时候可能也抱着一个目的,或者说有一个期望,但是最终我还是会回到直觉上去选择,可能对我来说也没有太多的解构或建构,可能在字面意义上有,比如说我在画的时候是一只手拿着笔,另一只手拿喷壶,一边画一边喷,因为我用的材料就是丙烯,是一个以水为基底的颜料,更准确的说它是一个以胶为基底的颜料,所以我拿着喷壶喷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破坏它,我也很感兴趣看到它被破坏了是什么样的,以及被破坏以后的和完美画出来的其实是平等的,在画面上是一样的。
当然说到颜色,有些颜料可能非常轻,有的就很重,有的就正常,对我来说,我就不是很喜欢用那种轻的颜料,可能就不太有手感,所以我觉得很多点可能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至于说这过程中的失败,我很多时候很感兴趣错误的发生,也有时候错误最终转化成了绘画的一个部分或者元素。
孟宪晖:刚才说到的抽象发展的不同时代,都有各自需要面对的时代问题和背景。其实他们刚才讲到的遵从于直觉,放到我们生活的场景可能就是:我们平时看短视频或是发微信,你能非常迅速地从只言片语或者一张图上判断要不要把它划走,要不要点进去看,其实这就是一种非常即时性的判断。
另外他们对于当下社会一些过载的信息的反应也很有趣,因为我记得妮可跟我说过,她不常用那些社交媒体。陈开之前说黑塞的诗给他很大的启发,非常符合他当下的感受,就是“我别无所求,只想被阳光晒透”。这次展览里有一件名为《阳光普照》的作品,就是反应了当所处的时代信息过于繁杂,他干脆就用让人舒适的方式去提供一种轻松愉悦的观感体验。志渊则会去研究芯片,他会非常深入地去研究是什么构成了我们获取的信息,也会在他的画面中体现出来。
陈开
《阳光普照》,2020 – 2024
亚麻油画
180 x 140 x 5cm
我想问问,你们觉得到了今天的时代,我们和当下的关联是怎么样的?以及抽象艺术还有哪些可以发展的方向,我们在今天去探讨一个作品是属于抽象或具象还重要不重要?
妮可:人类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我们都在努力去理解自己的生活,去寻找一种意义和目标,寻找美。所以艺术的发展,不管我们是在谈论具象还是抽象,观赏艺术的体验或者创作艺术的体验,都需要非常细致的观看。社交媒体的速度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快了,我没有办法适应,所以当策展人问我的时候,她非常讶异于我没有用过那些社交媒体。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管我们讨论具象还是抽象,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它的定义,还是应该关注艺术本身。当我第一次看到陈开的作品的时候,我一下子被他吸引了,我感受到这种像灵魂伴侣一样的联结感,我觉得艺术就有这样的魅力,它可以超越时间、历史距离,超越我们的语言,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陈开:我是妮可的粉丝,我读书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之后就交换了作品,每次她的作品在我工作室的时候都能够给我带来一种很平静的能量,我觉得这也是绘画的意义所在,就是当你去观看一个作品的时候,它给你带来了一种能量。
我觉得现在大家需要这种时刻去走到一个地方,因为一幅画面或者什么而停住脚步,这个时刻其实是我自己特别喜欢的。以前读书的时候,在美术馆里或者路过一些画廊,看到一张画而停下来,我觉得这个时刻可能因为手机或者现在庞杂的信息流而被抵消掉了,但是我现在尽量自己通过工作室的练习去对抗这些信息。
展览现场
关于孟老师的问题,我们在今天去探讨一个作品是属于抽象或具象还重要不重要?如果说直白一点,我觉得这个社会它有太多的问题,谈论绘画是否是抽象还是具象没太大的意义。我自己的话不会去探讨这个问题,因为我会以抽象的角度去看具象绘画,包括它的材料、颜色和构成,整体来说,无论是抽象还是具象,对我来说是一种直观的感受。
王志渊:我对很多科技发展相关的话题挺感兴趣,因为我觉得这些东西就发生在我的身边,而且也体现了今天的人和以前的人的区别。科技的发展节奏确实很快,而且这也在很深入地塑造我们很多方面,所以我就是挺感兴趣地。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将科技和我的作品建立一个直接的关联,或者说和抽象绘画建立联系。虽然我之前做过关于芯片的作品,但是整体上来说,目前还没有把这两个问题联系在一块,科技只是我很关注的话题。但是我相信可能它也是潜移默化的,或者说通过一种比较隐藏的方式,最终两者可能还是会关联在一起。
关于艺术家
陈开
陈开于2018年获得Headlands艺术中心研究奖,并分别于2019年及2020年获得斯沃琪艺术和平饭店和上海狮语画廊的艺术家驻地项目。他的作品已参展于狮語画廊、上海021Art艺博会、旧金山Untitled艺博会、Headlands艺术中心、福特梅森艺术文化中心、Root Divison艺术中心、Live Worms画廊、CARe Doug Adams画廊、旧金山艺术学院等。
1974年出生于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长大。她就读于塔夫茨大学(文学学士),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学校(美术学士),以及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米尔斯学院(美术硕士)。她现居住并工作于旧金山。
妮可·蓬格拉萨米·费恩以其在纸上灵动运用颜料而闻名。回溯二十年的创作历程,她的绘画作品是按序列展开的,随着作品的发展,精致与宁静始终贯穿其中。早期作品由多层大地色调的重叠笔触构成——从左右交错到上下延展,视觉上呈现出如编织般的质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色彩运用逐渐拓展,但依然保留了柔和的基调。大约十五年前,作品中引入了更加鲜明的色彩谱系,结合以水平线为主的构图,营造出如同光辉景观或海景般的氛围。之后,在 Tondi 系列中,辐射自中心的线条引入了圆形构图元素,进一步丰富了她以方形为主的视觉语言。
她的作品曾在国内外展出,包括旧金山、费城、休斯顿、纽约、洛杉矶、巴黎、伦敦、苏黎世和柏林。她的作品曾被《艺术论坛》、《每周》、《费城询问报》、《旧金山纪事报》、《艺术周刊》和《艺术新闻》等媒体评论。她的作品被收录于多个永久公共收藏中:旧金山艺术博物馆的Achenbach基金会、伯克利艺术博物馆、布兰顿博物馆、福格博物馆、汉默博物馆、梅尼尔素描研究所、休斯顿美术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等。
关于策展人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