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械圈的前三十年,市场容量、产品技术都借时代东风井喷式发展。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也从最初锦上添花的虚职,转变为业务达成助力的角色。直至产品带采后,产品经理的运营能力成为业务翻身的最后一道筹码。


每一轮带采的采购周期/合同一般2-3年,一旦产品被带采,轻则是利润削减、预算变少,重则是份额急速缩小营业额,销售团队作鸟兽散,这段时间里面临缺钱少人的窘境。产品经理能做些什么帮助产品线挺过难关?

保障产品有序有质量地供应


带采会带来两种情况,一是降价之外却让份额得到提升,产品需求量突然上涨。这时候先要做的是保量,协调工厂保障有序供应。次要做的便是保质,对于新赢得的市场份额,最好的敲门砖便是得心应手的使用,与客户前序使用产品做到尽量的低差别转换。

第二是降价之外市场份额还是被迫降低,工厂大量原材料堆积。少数的销量需要去cover更多的成本,让公司的利润更低。产品经理的四通八达不只体现在上游,对应下游市场,为了降低成本核算,发挥行业内多面手的特性来帮助工厂消耗这部分,实则最终得益的也是自己的产品线。

留住渠道即是留住通路


在国内,药械产品大多还是采用代理商模式对终端进行供货。代理商对厂家来说,即可以压货完成指标、又可以协同做好临床客户的服务。基于行业的特殊性,药械厂家都愿意留出一部分利润来维持“代理商”这个群体的存在。

根据以往的带采结果,当产品价格被拦腰砍断,仅剩的利润空间不足支撑代理商的运营,多数便会选择退出,寻找新的产品去代理。


在现在的营销模式里,厂家销售的精力基本都不足以覆盖整个终端的需求,流失的代理商也等于是未来一部分业务的丢失。所以尽量给出合理利润空间,与部分有能力的渠道共存亡,是未来抓回市场的重要一板斧。


找到下一个蓝海市场


带量采购目前针对的是公立市场,非公板块尚未展开。所以说到蓝海市场,首当其冲一定是蓬勃发展的民营板块。民营板块基本还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看重价格,但更看重产品、学术等附加价值。未来,这也是高增长点的细分赛道,带领销售团队一起关注民营市场,虽然已经不是先机,但确实可以赢得持续升高的增长区域。

第二是区县市场,分级诊疗这几年在政策扶持下很是火热,但区县市场缺少技术、缺少患者,厂家的业务回报率暂时不算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就医模式的改变,县域是必将腾飞的一个板块。越早进入这个市场,在下一轮的带采报量、选择时,会争取到更多的“票数”。

持续关注关键客户使用感受


没有预算,市场活动会首先被减少,丢失与客户培养学术纽带、沟通交流的很多机会。想要关注关键客户的意见,维护住产品与客户的热度,低成本的数字化营销是好工具。建立线上拜访流程,让有限的销售去覆盖更多的客户,服务客户需求。组织有声有色的线上会议,让学术始终如火如荼,保持品牌传播热度。产品工具数字化,建立让客户离不开的线上知识宝库。


这些数字化手段齐上手,对产品经理的数字化营销能力考验大。但成本低,效果未必比虚有其表的线下传播差。


预估市场长期潜力,研发适宜产品


作为产品的守护者,带采虽短期的限制了价格和产品型号,但不应该限制产品线的发展。在新产品研发或是国外产品导入的板块,“降本”—追求低价市场是大部分产品经理的思路。但带采要求“降本”之外,可没有抛弃“增效”这个选项,好产品一样有额外的加分项。尤其如果产品能与竞品拉开完全的功能差距,就有可能被单独考虑讨论。产品经理要与研发探讨新思路,考虑远期产品设计,降本和增效必须是同时考虑的。


药械产品管理手段有时候也如快消时尚风潮一样,是个轮回。带量采购带给产品经理不一样的考题,从锦上添花到务实落地,你能过关吗?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产品经理:VBP后,除了辞职还可以做「5件事」

专栏作者/Grace

医疗行业生态及人性观察家


来源:思齐俱乐部
者:Grace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