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约有83款新药获批上市,创下历年新高,其中39款国产新药更是较2022年增加了一倍。
同在1月9日,国家医保局和国家药监局都开了自己的“年会”,复盘2023年,部署2024年。
尽管过去一年医药行业历经诸多难关与险境,但国产创新药却迎来大丰收。公开数据显示,国家药监局2023年累计批准了83款新药(不包括中药和疫苗),创下近年新高,较上年增加67%。82款获批新药中,39款是国产新药。仅上半年时间1类国产创新药的数量已超过2022年全年。其中,抗肿瘤适应证仍占据“王者”地位,炎症及自免紧随其后。
纵观国内首次获批新药,惊喜颇多,明星靶点/技术赛道在一年之内迎来补位,恒瑞、翰森、信达、驯鹿等纷纷带来国产首个,诺华、罗氏等又引领siRNA、双抗、ADC等“全球新”在中国市场迎来突破,重磅进口药审批时间的缩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药监局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更是功不可没。
不过,80%预期中的新药如愿上市,但有部分产品在上市途中生出多般波澜。礼来的替尔泊肽、罗氏的可伐利单抗等2022年就递交申请的“全球新”何时在国内市场成功闯关,值得期待。
而CAR-T、PD-(L)1等也“卷”上新高度,眼观红海再添国产新药,已无太大心情波动,反倒是国家药监局首次拒批PD-1,让不少想进红海的企业清醒。
更多企业齐齐在2023年走到NDA上市这一步,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首款产品实现商业化后的诸多难题。如何快速收回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如何抵抗MNC、Pharma和Biopharma同台混战?这是留给2024年最精彩的大戏。
2022年“震荡期”,2023年“调整期”,置身其中的中国创新药行业,总体有股百折不挠的劲儿。拉长时间线来看,一个数据让人激动:2011年以来我国批准上市的创新药510个品种,本土企业创新占到了1/3,另一面,处于全球范围在临床研究状态的药物中,中国企业原研或者参与开发的就占据了35%,仅次于美国。
2023年国产1类新药获批的大爆发,如果按2015年药审改革后国家药审中心受理的1类新药数量年增长率来推算,实际并不意外。更难得的是,2023年上市的一众国产创新药,无论是靶点、适应证、疾病领域、作用机制、分子类型,都更为多元。诸多“同类首创”“国产首个”带来的突破性意义,为2024年留下了美好序章。
首要见证国产CAR-T的历史性一刻。国内首款全流程自主研发的CAR-T产品伊基仑赛注射液上市,此后首个国内原研CD19 CAR-T——合源生物纳基奥仑赛注射液也成功获批。一年两大国产CAR-T产品获批后,整个领域一个明显的改变在于,CAR-T疗法刷新了最低定价记录。而据业内人士向E药经理人透露,2024年或将有6款国产CAR-T同台竞技。
同时,2023年也见证了诸多创新性很大、对于治疗领域意义非凡药物的诞生。如国内已10多年没有新的安眠药上市,而京新药业地达西尼胶囊上市,带给了热点之外市场的重要突破。另外在大热的明星赛道中,也打破了国内“0”药物的格局,首个国产GLP-1糖尿病创新药获批,中国市场首个GLP-1减肥药也已经上市。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国产FIC新药获批数量多于2022年,几乎都赶在“6·30”之门关闭之前上市,如海和药物的c-Met抑制剂谷美替尼、众生睿创的3CL蛋白酶抑制剂来瑞特韦、博锐生物泽贝妥单抗、轩竹生物安奈拉坐钠肠溶片。
此外,还有一些转型的传统大药企迎来自身首个1类创新药的上市,典例如齐鲁的伊鲁阿克,为第二代ALK抑制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在今年六月底“踩线”获批。
但对于一些创下FIC成绩的企业来说,2024年必然要解决商业化布局的问题。轩竹生物正式从研发步入了商业化征程,虽然手里产品为国内首个完全自研的质子泵抑制剂(PPI),但国内此前已有多款PPI类药物上市,包括兰索拉唑、奥美拉唑、艾普拉唑等。尤其在丽珠集团艾普拉唑奠定了多年的商业化优势后,要想从中蚕食市场,并不容易。
绝大多数预期在2023年获批的国产新药顺利上市,如恒瑞和李氏大药厂的两款PD-L1产品,特宝生物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亿一生物/正大天晴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三款创新药在2023年成功闯关FDA,其中也有亿帆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另外还有首度进入美国市场的国产PD-1特瑞普利单抗,以及和黄呋喹替尼成功出海。
国产1类新药仍在肿瘤领域集中,齐鲁伊鲁阿克、海和药物谷美替尼、贝达药业第三代EGFR-TKI贝福替尼、恒瑞阿得贝利单抗等分别占守了不同癌种治疗领域。但自免、代谢、消化、内分泌等多个领域逐渐占据了更多的份额。
获批的抗肿瘤药中,PD-1和EGFR两大靶点仍挥之不去。但作为肿瘤研发的第一大热门PD-(L)1,国家药监局对已提交上市/临床申请的超30款国产PD-(L)1产品敲响了警钟,嘉和生物PD-1药物“杰诺单抗”的上市遭到否决。
新上市的两款PD-L1产品都在适应证突破上拥有一定的差异化,由此排队者愈发要明白差异化临床价值的重要性,尤其是被诸多药企吞食份额的红海领域,也尤其对于那些商业化能力较弱的Biotech,唯有相较于同类更具差异化创新的产品才能打造自己的竞争力。
2023年迎来并见证了国产“PD-(L)1时代”重要的转折点:后来者们在商业化策略上几乎集体改变。PD-(L)1获批数量已多至约17款,占全球总上市PD-(L)1产品的3/4,约是美国市场上市PD-(L)1的2.5倍。17款产品中,接近1半正处于多个新适应证的上市申请中。竞争激烈下,对应的商业化策略,悄然之中发生变化。不少企业医保战略优先选择了“小适应证先不进医保,等待大适应证获批后同时进医保”,以达到控制总体降幅。
第二大热门EGFR靶点,所在“替尼”们也迎来更激烈的PK。今年5月,贝达药业第三代EGFR-TKI贝福替尼获批上市,但约从2017年开始,二代、三代EGFR产品慢慢占据主导位置,奥希替尼强势登陆中国,逐步吞食同一市场份额。贝福替尼上市时间并不算早,仍要抵御同一疾病领域的激烈竞争。
E药经理人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3年全年约有44款进口新药获批。从新药品种和获批时间两个角度来看,呈现出显著特点:进口新药实现了国内市场多个领域的“首个”突破;同时,进口新药在国内外首次上市时间差进一步缩短。
2023年2月,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合作的DS-8201(德曲妥珠单抗)在万众期待中获批上市,虽然首发适应证为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但紧接着在7月就获批了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国市场从此告别HER2“非阴即阳”的二分法时代。
2023年8月,诺华的PCSK9小分子干扰RNA(siRNA)疗法Inclisiran(英克司兰钠)在国内获批,不仅是国内市场首款siRNA降胆固醇药物,还改变了国内降胆固醇药物治疗格局,一年仅需两针。
此外,武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琥珀酸莫博赛替尼胶囊、罗氏的CD20/CD3双抗格菲妥单抗、Ang2/VEGFA双抗法瑞西单抗、BMS的TYK2变构抑制剂氘可来昔替尼等都是各自领域的“中国首个”。
从获批时间来看,海外新药的国内外获批时间差正在“急速”缩短,E药经理人曾在2022年进行统计,过往进口新药在海外和国内的首次获批时间相差平均约5-8年,到2022年已经缩短至1-2年,而在2023年可以看到,部分进口新药已经可以实现国内外同年获批。
例如辉瑞的共价双激酶抑制剂ritlecitinib(利特昔替尼),用于治疗12岁以上患有严重斑秃的患者,2023年6月在FDA获批,9月在欧洲获批,10月就在国内获批。
罗氏的CD20/CD3双抗格菲妥单抗在中国的上市时间也几乎与海外同频,2023年6月在FDA获批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1月就登陆国内。值得注意的是,罗氏的C5补体抑制剂可伐利单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上市申请在2022年8月获得了国家药监局受理,2023年9月才在FDA上市申请获受理,这也就意味着可伐利单抗或将成为罗氏首个在中国市场首发的进口新药。
刚刚进入2024年,卫材和渤健合作的全球首个获得FDA完全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仑卡奈单抗就在国内获批,该产品2023年7月在FDA获批上市,与国内获批时间仅为半年,中国也是美国、日本外第三个批准仑卡奈单抗上市的国家。
总结来看,德曲妥珠单抗、维博妥珠单抗、奥扎莫德胶囊、氘可来昔替尼、仑卡奈单抗等2022年期待2023年批准的进口新药几乎都如期拿到“通行证”,不过仍然有部分进口新药等待准入机会。
礼来的替尔泊肽就是其中之一,2022年9月递交了用于2型糖尿病上市申请,2023年8月又递交了用于肥胖的新适应证申请,不过至今仍然未获得批准。替尔泊肽的这两项适应证其实已经在2022、2023年分别获得了FDA的批准。
2024年,除了替尔泊肽,礼来或也将给中国市场带来另一个“惊喜”,用于治疗AD的新药Donanemab在2023年10月递交的上市申请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之后又被纳入优先审评。值得注意的是,Donanemab也仍未被FDA批准上市,该药如果能“过关”,或许也是国外上市时间几乎同步的典型。
此外,强生的多款双抗产品也有望2024年在中国市场迎来“大爆发”,其中,BCMA/CD3双抗teclistamab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适应证在2023年8月上市申请纳入优先审评;去年10月,EGFR/cMET 双抗Amivantamab治疗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适应证也在国内申报上市;GPRC5D/CD3双抗talquetamab在去年8月获得FDA批准上市,也在国内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