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杨森、赛诺菲等跨国药企在华一周内多起人事变化,透露了哪些暧昧不明的信号?

与国家领导干部的任免不同,医药产业界知名公司关键岗位的变动,往往会引发出超出职位变化之外的影响。

9月6日,国家局“换帅”,李利接焦红任局长。

国家药监局局长将在今年“换届”在产业界的预期之中,只是比想象中的“慢”了一点,今天终于正式公布。

从2015年药审改革后,李利是第三任国家药监局局长。从这8年来的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看,以毕井泉为局长的国家药监局,打造并推进了药审改革的总体框架的构建,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的建设蕴藉了丰厚的土壤;以焦红为局长的国家药监局则从规则体系建设上,进一步夯实、完善、提升了药审改革的成果,并积极推动新药研发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这一核心理念的落地。接下来,产业界的期望是,在新一届国家药监局领导班子的推动下,从监管体系建设、规章制度指导上,更进一步释放出中国医药创新的活力与能量。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药监局党组书记李利表示,近年来我国药品研发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医药产业保持高质量发展,但仍需要继续加强引导激励。李利建议,进一步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和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协同、相向发力,营造有利于医药创新的政策环境,让企业付出的创新成本得到应有回报,形成医药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

与国家领导干部的任免不同,医药产业界知名公司关键岗位的变动,往往会引发出超出职位变化之外的影响。短短一周时间,频繁发生的人事更迭,让产业界有点眼花缭乱,猝不及防。

9月5日,西安杨森中国区新总裁上任。同日,荣昌生物CFO辞职;

9月2日,君实生物执行董事、核心技术人员冯辉辞职;同日,上药集团4名管理人员被带走调查。

9月1日,诺华集团中国总裁贝德年离职。同日,赛诺菲宣布架构调整。

通常来讲,企业人事上的调整,既是对外部压力的反应,也是内部战略调整、管理方式变革传递到具体执行末梢的体现。频繁的人事变动下,暗含了哪些风向变动的信号?

在跨国药企近段时间来一系列人事更迭里,诺华集团中国总裁贝德年的离开,可能是逻辑线最清晰的。

诺华集团中国总裁这一职位设立已久,李振福、徐海瑛、尹旭东都曾担任这一职位,不同之处在于,尹旭东在担任这一职位的同时,还是诺华制药亚太、中东及非洲区域(APMA)总裁。此次由诺华创新药物中国总裁张颖在现职之外接任诺华集团中国总裁一职,有前例可循。

事实上,跨国药企在华业务条线比较多的公司,在业务岗位全国负责人之上,还设有一个层级,比如默克集团。默克集团在华业务,除由张巍负责的医药健康外,还包括生命科学和电子科技领域。目前,默克中国总裁由安高博担任,不过,安高博将于今年底退休,接任者为何慕麒,职位是默克中国发言人。有如上类似架构设置的还包括拜耳、强生等。

西安杨森的人事变化有点复杂。

9月5日下午,西安杨森召开员工大会,正式公布了中国区新总裁人选:杨森制药北亚区区域董事总经理兼韩国CEO黄琛(Cherry Huang)将成为西安杨森新任总裁,原西安杨森中国区总裁郑磊离开强生公司,寻求外部发展机会。

据行业人士透露,这次除总裁位置发生变动外,整个杨森中国区的领导团队几乎都调整了一遍:Connie Cao 被任命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潘昉玥将担任免疫治疗业务部负责人,何旭正将转而领导神经科、传染病和肺动脉高压业务,陈建在目前肿瘤业务部负责人职务之外,将额外承担市场准入与政府事务的职责。

以上变化发生的背景到底于目前产业界正在进行的合规建设有多大关系,产业界的讨论更多是猜测。是否与强生在华战略相关,也未能可知。

赛诺菲的架构调整,在产业界看来释放出的是积极信号。

9月1日,赛诺菲中国在其官微宣布,更新中国战略及组织架构,设立包括中国研发负责人等三个新的全球管理职位。

赛诺菲在华40年首任本土CEO施旺升迁,被任命为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其将与关键职能部门合作,全面领导包含特药、疫苗和普药三个事业部在内的赛诺菲中国整体业务。利出一孔的效应得到加强。

更明确的信号在于中国研发负责人的这一职位的设立。众所周知,随着江宁军、王劲松等赛诺菲研发条线亚太区、中国区负责人相继离职,加入创新大潮创业后,赛诺菲中国研发条线的动作一直处于“悬空”状态。现在业界的好奇点是,谁会是赛诺菲中国研发负责人的人选。

目前,中国已是赛诺菲全球第二大市场,其在跨国药企中国区的排名,仅次于阿斯利康与默沙东,排在第三位。在赛诺菲官微的通告中写到,“赛诺菲还制定了全新的中国雄心,在2030年成为中国领先的跨国医药健康企业”,届时,赛诺菲在华业绩是否更上一个台阶,拭目以待。

辉瑞则有点暧昧不明。

在辉瑞旗帜鲜明地宣布剥离仿制药,聚焦创新药后,随着2021年彭振科的到任后,辉瑞中国新架构出炉,设立包括急症、肿瘤、罕见病、炎症和免疫、疫苗、广阔市场六个独立事业部,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潜力,各部负责人全权负责独立的营收利润、管线规划、新品上市等工作。

随着近期辉瑞中国新组织结构调整的出现,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此前的六大独立事业部设置离预期目标仍有差距。

先发生变化的是疫苗事业部,总经理由张凌燕变为杨蓓,并在疫苗事业部下设三个负责人,北中国区、南中国区和市场。

此后是医院急症事业部和肿瘤事业部。

医院急症事业部分为基石产品业务线和创新产品业务线,于9月1日生效。其中基石产品线由单人负责人,创新产品线销售团队负责人则被拆认为北区与南区。此外,两个业务线,分别设有市场团队。

肿瘤条线则拆的更细,不止有南北区之分,还包括疾病领域之分。
从管理学通常的逻辑里,组织结构优化的逻辑是提升效率,实现协同共进。辉瑞越拆越细的组织结构是否能够实现效率与管理上的平衡,需要业绩回答。

最让产业界意外的是君实生物冯辉的离开。
9月2日,君实生物发布一则公告:公司执行董事、核心技术人员冯辉先生因个人原因,于2023年8月31日申请辞去首席运营官及子公司所有内部职务。这是继武海之后,一周内君实生物第二位公司元老级核心技术骨干离职。

冯辉从2014年加入君实生物以来,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推动了君实PD-1的开发。在他的带领下,特瑞普利单抗在2018年底获批,成为国产第一个上市的PD-1。但尽管出发得早,但因商业化负责人的不断变化,明显被其他几家赶超。

来源:E药经理人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