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阿斯利康加入起诉大军,就《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的药品价格谈判部分向美国卫生部提起诉讼。
与另外几家公司不同,在这份长达44页的起诉状中,阿斯利康提到一个此前没被广泛关注的地方:孤儿药。
阿斯利康认为:孤儿药目前可以不参与美国医保谈判,不用降价。但这只适用于申报了单一罕见病适应症的药品,也就是真正的“孤儿药”。一旦申报药品还有其他适应症,就要过价格谈判这一关。
阿斯利康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关系到不少跨国药企,甚至是不少国内企业在美国的市场前景。
《孤儿药法案》是美国药品审批的一项特殊政策,1983年颁布实施,鼓励药企研发针对罕见病的药物,并给出了实实在在的优厚政策支持:包括临床试验费用税收减免、免除NDA申请费用、上市后7年美国市场独占权等,美国的罕见病认定标准和其他国家略有不同,只要每年发病人口小于1/1500,或者每年患病人数少于20万人,就属于罕见病。按照这个标准,一些不常见的肿瘤都属于罕见病。
君实生物的PD-1特瑞普利单抗目前正在美国申报的鼻咽癌适应症,走的就是“孤儿药资格”这条申报路径。
由于《孤儿药法案》的优惠力度实在太大,药企一般会在指定研发策略时,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个或几个罕见病适应症,以享受政策红利,然后再开发更多适应症。据统计,2021年FDA批准的新药中超过一半的药物属于“孤儿药”。尤其在肿瘤药中,孤儿药的比例达到7到8成。
这样一来,强生和艾伯维开发的伊布替尼、阿斯利康的卵巢癌药物、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竟然在美国都属于孤儿药,只因为当初开发时包含了罕见病适应症。
如今,《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把这些针对多种适应症的“孤儿药”都拉到价格谈判的范畴,令所有巨头公司都忧心忡忡,尤其是阿斯利康。
2020年,阿斯利康刚斥资390亿美元,溢价收购了罕见病制药公司亚力兄,希望借助孤儿药鼓励政策在美国市场尽快推出更多新品,快速回笼收益。但如今,新法案如果尘埃落定,阿斯利康的计划很可能泡汤:一旦被认为不再是真的“孤儿药”,美国政府就可能实施砍价。
而且,美国已经有判例表明,孤儿药的审批及优惠条件正在收紧,不仅把政策漏洞补上了,还限制孤儿药的数量。
近期,美国第十一巡回上诉法院的一份裁决判定显示:一种罕见病只能对应一款孤儿药,除此以外,其他治疗这种病的药物都不能再通过孤儿药审批。
美国的审批风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值得国内制药公司警惕。
向FDA争取孤儿药资格认定,是国内不少企业“出海”的一条捷径。据报道,2014年至2020年,中国药企共拿下66个孤儿药资格认定,其中2020年一年就拿下37个,超过以往历年的总和。
不完全统计,亚盛、恒瑞、百济神州、正大天晴等企业都有在研药物拿到过美国的孤儿药资格认定。亚盛拿的数量就不少,君实生物仅PD-1特瑞普利单抗一款,就拿下五个孤儿药资格认定。
对中国企业来说,“加快美国上市”是申报孤儿药资格的最大动机。前几年医药行业火爆的时候,一个孤儿药资格都有可能让股价连番上涨。不少企业利用孤儿药政策一方面给自己公司带来利好,另一方面也想尽快抢占美国市场。
药明康德等CRO公司甚至还向中国药企推出美国孤儿药申报服务。
如今,孤儿药申报的路径并未堵死,但申报上市后的市场价值很可能会打折扣。毕竟“罕见病适应症换入场券”的上市模式有可能会遭遇美国医保的砍价,到时候业绩估算、公司估值等都会受到影响。
阿斯利康上诉,认为美国新的法规不符合《孤儿药法案》当初制定时激励研发的初衷,会影响到罕见病药物的创新。
目前,美国尚未对阿斯利康的上诉有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