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作为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亚型,侵袭性强,预后差,即使经过一线标准治疗(R-CHOP),仍有约35%-40%患者复发或难治,但由于其临床特征、分子遗传学等存在异质性,不同亚型预后差异明显。其中,当DLBCL中MYC/BCL2蛋白共同表达时,该状态称为“双表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E-DLBCL)”,这类患者对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R-CHOP反应不佳,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显著缩短。因此,如何提高和改善DE-DLBCL 患者的生存是临床上 DLBCL治疗的难点之一。

本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张蕾教授带领其团队成员常宇教授将为我们分享1例双表达DLBCL的诊疗过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病例基本情况

  • 男,59岁

  • 主诉:腰背酸痛9个月,无放射痛,无血尿及发热等

  • 现病史:患者腰背酸痛持续9个月,期间无放射痛,未出现血尿及发热等症状,至当地医院检查,行CT检查示腹膜后存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患者转至我院,以进一步诊治。

  • 无特殊既往史与家族史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入院检查

  • 专科检查:

    身高172cm,体重56kg,血压109/86mmHg,KPS评分为90分。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辅助检查

  • 腹腔占位病理检查腹腔占位穿刺组织病理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学标记提示非生发中心起源。

    −免疫组化:CK(-),TTF-1(-),CK5/6(-),P40(-),S-100(个别+),MelanA(-),HMB45(-),SOX-10(-),Desmin(-),PSA(-),PAX-8(+), CK20(-), Ki-67(90%+), CD20(+), CD79a(+), CD3(背景+), CD43(少数+), CD10(-), Bcl-2(>90%+), Bcl-6(90%+), CD21(-), C-myc(90%+), CD5(背景+),CyclinD1(-),MUM-1(+)。

    −原位杂交:EBER(-)。

  • 骨骼穿刺活检:骨小梁间见少许骨髓组织,骨髓组织造血成分三系可见,未见明确肿瘤成分。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分析未检测到具有明显数量优势或表型异常的B淋巴细胞;约21.76%的CD3+CD8+T细胞表达PD-1;未见血细胞表达PD-L1。

  • 基因检测:基于二代测序技术,检测与淋巴瘤相关的 93个基因的四种类型变异,共检出13个基因组变异,未发现具有药物疗效预测价值或预后评估价值的变异。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 脑脊液流式细胞术检测:未发现具有明显数量优势或表型异常的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占有核细胞的55.70%,比值增高;未见淋巴细胞表达PD-L1。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影像学检查

  • PET-CT:腹膜后存在一巨大且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代谢活跃,符合恶性病变的特征,建议进一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右侧阴囊内可见软组织肿块影,代谢活跃,考虑存在恶性病变浸润的可能。SUVmax值约为28.0,提示肿块具有较高的代谢活性。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入院诊断

  1. 非霍奇金淋巴瘤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型)

    −双表达

    −Ⅳ期,侵犯部位包括腹膜后、睾丸

    −IPI评分3分(基于LDH升高、存在结外病变、疾病分期),评估为高中危

    −aaIPI评分2分,评估为中高危

  2. 肺气肿

    −肺大疱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治疗经过

  • 患者于2020-10-14、2020-11-08分别接受R-EPOCH方案化疗,共计2个周期,配合腰穿鞘内注射。2周期后,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患者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且不良反应较大。

  • 鉴于R-EPOCH方案导致患者骨髓抑制严重及不良反应明显,经评估后,建议更换R-CHOP+西达本胺方案进行治疗。患者于2020.12.03、2020.12.26分别接受R-CHOP+西达本胺方案化疗,共计2个周期,配合腰穿鞘内注射。2周期后,疗效评价达到完全缓解(CR)。

  • 患者于2021.01.21、2021.02.08继续接受R-CHOP+西达本胺方案治疗,共计2个周期,配合腰穿鞘内注射。2周期后,疗效评价达到CR。

  • 患者后续拒绝继续接受鞘内注射化疗,调整治疗方案,于2021.03.09、2021.04.01行利妥昔单抗+西达本胺的巩固治疗,共计2个周期。出院后,患者继续口服西达本胺+环磷酰胺进行后续治疗。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随访情况

  • 2021.01.20 PET-CT:原腹腔及腹膜后肿物基本消失,右侧阴囊内软组织影代谢稍活跃,较前体积减小、代谢活性减低,考虑为治疗后的改变。SUVmax值约为3.2,疗效评价达到CR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 2021.09.15 CT检查结果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 2024.04 疗效评价达到CR

治疗总结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病例作者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常宇 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秘书

河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

河南省免疫学会委员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治疗体会

双表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由于MYC和BCL2的同时高表达,导致肿瘤增殖加速而凋亡减少,使得以R-CHOP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该类患者疗效不佳、预后较差。与R-CHOP相比,双表达DLBCL患者在接受DA-EPOCH-R治疗时并未发现更多获益。本例患者初治时,基于年龄和预后分层为中高危组。采用西达本胺联合R-CHOP方案治疗初发的老年中、高危DLBCL患者,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延长生存期,同时该治疗安全性良好。为了进一步延续疗效,降低复发风险,联合治疗后继续给予患者西达本胺作为维持治疗。这种治疗策略,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可能。

点评专家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张蕾 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学部副主任、淋巴瘤病区主任

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血液淋巴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河南省医学会肿瘤医学专科学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老年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病例点评

该病例涉及一名59岁的中老年男性患者,因腰背酸痛持续9个月就诊。经CT检查发现腹膜后存在占位性病变,遂入院接受进一步诊治。腹腔占位穿刺组织病理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i-67(90%+), Bcl-2(>90%+), Bcl-6(90%+), C-myc(90%+),提示为双表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初治病例,aaIPI评分为2分,评估为中高危组。依据2020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推荐R-CHOP(I级)、R-EPOCH(II级)治疗方案。在R-CHOP治疗方案中,MYC/BCL2双表达是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在DLBCL无论是低风险还是高风险的亚型中,OS和 PFS均显著较差,尤其是IPI评分>2分且伴有双表达的患者预后最差。故考虑应用R-EPOCH方案进行化疗。该患者经R-EPOCH两个周期的化疗后,病情控制仍不理想,未能达到CR状态。鉴于患者发生严重的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后,决定调整治疗方案为R-CHOP联合西达本胺。该治疗方案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且患者耐受性良好。患者出院后,继续给予西达本胺进行维持治疗,以维持患者的治疗效果,保持CR状态,并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2024年4月24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国家1类原创新药西达本胺联合R-CHOP方案,用于治疗MYC和BCL2表达阳性的初治DLBCL患者。西达本胺与R-CHOP方案具有联合协同作用,其中西达本胺作为表观遗传学药物可通过上调CD20表达,增强DLBCL细胞对于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敏感性,同时,西达本胺还可通过上调SOCS3表达抑制JAK2/STAT3等信号通路下调c-MYC及BCL2的表达水平,从而提升R-CHOP方案对DE-DLBCL的疗效。基于一项前瞻性、对照、多中心、双盲的临床试验(DEB)的中期数据,西达本胺联合方案组的完全缓解率(CRR)为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8%(P=0.014)。此外,该联合方案组的24个月无事件生存(EFS)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8.9%vs 46.2%,有效降低了疾病进展等事件发生风险达32%。研究结果表明,西达本胺联合R-CHOP方案能够显著提高DE-DLBCL患者的缓解深度,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同时安全性可控,为中国DE-DLBCL患者带来新的治愈希望。

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血液相关会议、学术资讯、直播定期推送

☝️扫码进群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好西例 | CR-CHOP治疗双表达DLBCL带来完全缓解与长期获益,PFS已达47个月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