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思贤|绘画的第三条路:绘画者的绘画

eb57f9d519ab72b5fda8dcbe3ea2dfbe.jpeg

X


绘画的第三条路:绘画者的绘画



“绘画的第三条路”由来


绘画的第三条路这一概念出自德勒兹的《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一书,在本书中德勒兹对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绘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感觉、形象和绘画的关系,他强调感觉、触觉和身体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现代绘画如何通过“图表”(diagramme/diagram)来实现形象的诞生。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绘画理论和现代绘画范式,也就是绘画的第三条路。

德勒兹认为,现代绘画的发展路径是基于“感觉”的道路,这条道路由塞尚开启,并由培根进一步发展。感觉在绘画中成为一种核心要素,而不仅仅是再现外部世界的视觉图像。

在书中德勒兹整理了三条绘画道路:

1.抽象绘画:德勒兹认为抽象绘画是现代绘画的一条道路,它彻底拒斥再现性的形象,代表人物如蒙德里安。然而,德勒兹批评这种绘画过于依赖纯粹的视觉,缺乏感觉的深度。

2.抽象表现主义:第二条道路是抽象表现主义,以波洛克为代表。这种绘画强调身体的动作和表现,德勒兹认为它虽然突破了视觉的限制,但却脱离了绘画的观看介入,导致绘画变得混乱无序。

第三条道路:德勒兹认为培根代表了一种“第三条道路”,他通过“图表”这一方式,在绘画过程中精确调节感觉与形象的关系。这条道路既避免了抽象绘画的纯视觉化,也避免了抽象表现主义的混乱,创造出一种基于感觉的内在绘画逻辑。因此德勒兹认为真正的绘画必须是经由身体和感觉来实现的,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再现。

在德勒兹所列举前两条路径中,实际上概括了以往绘画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路径就是抽象绘画和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

虽然两者都冠以“抽象之名”,但抽象绘画,和抽象表现主义事实上并不是相似的绘画结果产物。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认为抽象绘画他是“外在”的纯视觉的表达,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是“内在的”纯“身体性”的表现。当然这里所谓的“纯”本身其实也意味着一种理想化的不可能性。而绘画的这种单一的纯化都为导致绘画本身概念的瓦解。就像由格林伯格所书写的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绘画的视觉纯化路径导致的色域绘画,又或者罗森博格强调的绘画作为行动的偶发性定义的行动绘画。前者是人行动的工具化,后者是人观念的弱化,这些都是对绘画某一特点的“纯化”导致绘画本身的某种消弱。

绘画第三条路也并非是一种单纯的两者“视觉”和“身体”的调和,而是激发更多维度的感官、身体、心灵维度的绘画,这不仅是对人个体身差异化表达可能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于绘画的媒介的激活。使得人-绘画之间不再是一种工具化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互相成就。

虽然德勒兹在《弗朗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一书中看似详尽的阐释了绘画第三条路径的达成方式,并且也已培根为例做了深入的阐释。但并未真正从绘画者角度阐释这一问题。那么本文就试图从一个绘画实践者的视角去理解德勒兹所说的绘画第三条路径的可能,也就是“绘画者的绘画”。



绘画第三条路不是什么


为了更好的描述绘画第三条路,我们先从反面去谈谈绘画的第三条路不是“什么”。

1. 绘画第三条路不是绘画的技法或风格:

绘画的第三条路并不是某种特定的绘画技法或艺术风格。它不是指使用特定的绘画材料、技术或呈现形式,而是绘画过程中开启的绘画认识的重新定义。就比如培根的绘画是符合第三条路径的,但培根的画面效果或是技法不是第三条路。我们时常会误认为应该像培根那样去画,那如果像培根那样去画,就只能产生培根那样的效果,而不是绘画的一种重新定义。这完全是对第三条路径的误解。德勒兹所说的第三条路是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而且是对已有绘画更深入的解构与认识。也就是说理论上在这条路径上依然可以存在西方古典主义式、中国传统式。。。的绘画视觉效果。就好像一条公路本来只有两条车道,而所谓的第三条路不是在这两条车道旁增加一条车道,而是在原有的车道两面无限衍生出若干“车道”,而这些车道和原有的车道统称为“第三条路”。所以这是一种由绘画过程的重新定义释放出来的可能,而这种可能是本身就存在与已有的绘画之中的。如果还是难以想象,那我们可以设想我们在马路上开车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在固定的两条柏油路上开了,那显然是为了“安全”,但如果我们把车开出铺装路面,那么道路两旁的陆地,是否也就成了新的道路呢?而这一切关键点就在于你是否能意识到“道路”是被驾驶者的认识所定义的。所以第三条路径不是技法或风格,而是一种绘画过程性的认识。

2. 绘画第三条路不是以结果导向:

目前,绘画常常被视为一种结果导向的艺术形式,最终的作品是绘画过程的结果。然而,绘画的第三条路强调的是绘画过程本身,而不是纯粹关注最终的视觉结果。这种方法并不局限于通过成品来评判艺术作品的价值。因为以结果为导向,也就意味着过程的无意义,那么过程就必然沦为一种服务于结果或者为了达到目的而设计的确定过程。在一个由确定结果带来的确定过程中,事实上没有人参与的必要,就如同AI绘画的制作一样。而人如果参与,就必然会被工具化,成为机械生产的一部分,好比流水线上的工人,是工具化的。

3. 绘画第三条路不是观看者主导的绘画:

在通常的绘画观念中,绘画过程往往受到观看者预期的影响,画家绘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包括自己在内的观看者的视觉体验或审美需求。而正是由于观看者在绘画中占主导的这一点,才有第二点提到的以观看结果作为价值导向。而绘画的第三条路则强调绘画者的主体性,拒绝单纯为观看而绘画,强调绘画者自身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表达。

4. 绘画第三条路不是再现:

绘画的第三条路拒绝再现或复制现实世界,这看似是一种拒绝的选择,事实上这是一种对于现实的承认。因为现实中无法完成绝对的再现和完美复制。即便是电脑数据的复制粘贴,我们也可以因为数据在物理世界的生成序列而知道他是不一样的。也正如德勒兹在《差异与重复》中提到的差异是存在的基础。事物的存在不是通过同一性和相似性定义的,而是通过差异本身来定义的。差异不仅是现象之间的区分,也是存在本身的内在属性。存在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生成和演变的过程。因此,现实中的重复过程不仅仅是相同事物的再现,而是差异的生成机制。在绘画的重复再现过程中,差异得以体现和发挥。所以,重复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差异的再次表达。事实上,我们需要意识到,原初的差异决定了绘画偏离的必然发生。

所以绘画第三条路是承认并释放这种个体原初的差异性,注重绘画过程中具身性、随机性、偶发性和灵感、无意识等的介入。反对通过预先设计和计划来达到一个固定的结果,而是在绘画过程中自发的生成变化和发展。

5. 绘画第三条路也不是绘画者的绝对控制:

绘画的第三条路拒绝绘画者对绘画过程的绝对控制,强调材料、技术、环境、心灵、有意识和无意识等在绘画中的共同作用。绘画者不再是唯一的主导者,而是与绘画媒介和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共同合作,这里面当然也包含作为观看者的绘画者自身。这也就意味着,绘画并不是绘画者的表达工具,而是在绘画过程中共同作用并同样具有主导地位的因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绘画者自身差异性的表达,同时也是绘画本身作为媒介的可能性的激活。

绘画的第三条路:绘画者的绘画


绘画的第三条路就是绘画者视角这一核心路径的改变,就是在绘画过程中,主导权由观看者视角向绘画者视角转变。而绘画者在绘画中享有主导权本身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在绘画的发展过程中,观看者强势的结果视角可以说从有绘画以来,就深深扎根于绘画的绘画过程之中,比如远古壁画、中世纪的圣像、文艺复兴的肖像画、中国山水画。。。这些都具有强烈的观看欲望,他们都是在为观看而绘画。但再回看艺术历史也能清晰的看见,绘画推动除了观看者诉求的变化,同时也有绘画者自身表达的渴望,而这一点从现代艺术开始变的越发明显,绘画者不再屈服于观看者诉求的被动表达,而是要求更强的主动性。那么这一改变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对于象征观看权利的画面结果的否定,和绘画过程性的转向。而对绘画生成过程的强调,就是当下绘画者意识的自觉,以及对自身和观众作为观看者的对抗,也就是绘画者的绘画。

首先绘画者的绘画意味着一种对于视觉“再现”的抵抗。再现意味着一种可预期的设计结果。对于再现的抵抗,就是通过作品生成过程中差异性的表达,形成对于预期结果的偏离。

但对于结果预期是始终存在的,这是在绘画过程中观看者视角存在所决定的,而作为绘画者,如何摆脱观看的束缚,就是激活绘画者自身的身体、感知等,通过偶发性、随机性、甚至是灵性等,来对抗视觉“再现”对自身差异性表达的抑制。而这种的对抗,不仅是对绘画结果的破坏,同时也是绘画不断革新的真正原动力。

对于绘画的主体来说,绘画的主体应该回到绘画者自身,而不是观看者。绘画者的主体性来自于绘画者自身内在的无意识结构,他即是外界他者话语塑造的结果,具有普遍共性,同时也具有身体性,当下性,和鲜活的个体差异性。而生成的原动力也来自于此,或者说绘画者所要做的就是在看似重复的绘画生成过程中释放自身无意识的差异性表达。

当我们要更进一步确定绘画者在绘画中的位置时,我们免不了再次陷入一种观看者的视角,那么从他者的角度来看,绘画者应该是一个媒介的激活者,而并非是媒介的使用者。对于媒介使用显然是一种工具化,在这种工具化的使用中,必定陷入一种对观看结果的设计讨论。而在创作中,绘画者自我差异性的表达,需要通过激活媒介产生新的关系来得意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就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表达工具,而是绘画者无意识结构的一部分,或者成为了绘画者身体感受的一部分,在绘画者自身差异性的表达中必然包含者媒介差异性,或者独特性的释放。而作品生成的过程看起来就是一个激活媒介的过程,而非工具化使用媒介的过程。

当然生成的最后必然会产生一种客观的存在结果,而这个结果的对于绘画者的绘画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他依旧意味着“全部”,意味着一种最终的价值。那么一切的努力终将白费,或者绘画者依然是观看者的仆人。所以绘画者的绘画结果就必须要观看者让位,绘画结果就不再是一种最终的结果,而是一种对于绘画生成过程的指向,它提供的是一种象征,一种通道,一种证据,而一切的价值衡量都指向绘画生成的过程。这是一种观看的改变,同时也是对当下以结果作为导向审美的抵抗。

所以绘画者的绘画是绘画的第三条路,他不仅重新确立了绘画者在绘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还挑战了传统的观看者视角,并通过对媒介的激活和去工具化,实现对差异性表达的释放。这种路径不仅会改变绘画的认知方式,也重新定义了绘画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培根未走完的道路


弗朗西斯·培根就当代绘画而言,无疑是一种神话般的存在,一座让人望成莫及的高峰。然而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培根的绘画是一条无法行走的道路,一个偶然,一个个例。因此很容易转而又回到一种纯视觉的图像再现中进行思考,并和资本一起掩盖绘画的可能,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愤怒和懊恼的事情。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培根的绘画只是第三条路的开始,是绘画者的绘画的初期开拓,是一条未走完的路。

对于培根的绘画来说,他的绘画通过开放性的形象构建,成功的抵抗了形象再现。通过对于图像、感觉、印象等因素的解构重组,开启了绘画过程的生成。就像他画一直鸟的过程中构建出了一把黑伞。也就是德勒兹描述的“图表”作用,将潜在的感觉转化为实际的绘画事实。鸟通过绘画过程中的“变形”来形成新的黑伞“形象”。

然而对于“图表”这一生成过程来说,并不是是一直鸟的形象如何变成了一把黑伞,而是一种线条关系,如何在绘画过程中生成另外一种线条关系,当然色彩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就仅仅基于这一点,培根绘画所呈现出来的着力点依旧在于形象,并未彻底的直接作用与线和颜色的关系生成。所以培根的道路显然在这一点上就还远远没有走完。而这种对线和颜色的直接作用也并不意味着对于感受和叙事或者结果等的排斥与否定,而是更加彻底的将画家的意志和力量注入绘画之中,画依旧是可被观看的画面,但他的意义与价值将不再被结果所束缚。绘画者将在绘画第三条道路上,以绘画者的绘画之名,更加直接的激活绘画当下的可能性。



作者介绍

1721619448839862.png


楚思贤

一个构建当下绘画勇气的工作者

1992年生于泸州

2019年毕业于意大利乌尔比诺美术学院绘画系研究生

视频号/小红书/b站up主:FreemanArt

目前生活工作于四川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