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格纳画廊春季特展《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为期两个月的展览中,我们通过微信平台推出“缓存进行时”特别篇章,陆续为大家带来参展艺术家及作品的相关内容。本期以“生命的寻道者”为题,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梁绍基和李山的艺术溯源。

梁绍基与李山两位大师的作品被并置于“L”词条之下。两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除了都是40年代生人,都从事着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创作外,或许还能从字母中寻找端倪——“L”不仅是两位艺术家姓名的首字母,也令人联想到他们创作中恒久的主题:Life(生命)。

 

 

 

生命等价 万物大同

 

 

阅读 008 Reading 008 | 2008 | 布上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 176(H)*363(W)cm

 

在李山的创作中,总是交织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想象。他凭借着超越时代的艺术想象力,一层层地剥离,在其中寻找生命与艺术最根本的东西,以达到“万物大同”的高远境界。从早期的《阅读》到最新的《打开折叠》系列,李山跳脱了艺术创作的范式、技巧等窠臼,摒弃了对社会经验的表达,而是站立于寰宇星空中,俯视世间万物的生存状态,表达着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悲悯与关怀,展现了宏大且自由的生命本质。

 

 

李山笔记 Li Shan's note | 1996

 

根据评论家高名潞的研究,李山从早期绘画起,就一直在探讨生命的神秘性,生物性成为其艺术表现的形象因素,这说明李山关注生命的基本元素。尽管他的创作手段不断在变化、更新,但他对于生命的思考与探索却始终如一。李山认为,如果艺术能够以“生命”的形式呈现,读者就可以跨越材料的依赖和语言的框架,而直接去认识作品并阅读生命。鱼和蝴蝶的杂交体、长着蜻蜓翅膀的人、布满肿瘤状凸起的杂色南瓜……当人们每每被他作品中奇异的造物震惊时,不如说观者对于生命的认识也成了艺术家改造计划的一部分。

 

 

涂抹 3 Smear 3 | 2017 | 彩色喷墨打印 Colour inkjet print | 80(H)*60(W)cm (x 33 pieces) | Edition of 5

 

 

阅读 Reading | 2010 | 布上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 225(H)*330(W)cm

 

1998年,李山在纽约完成《阅读》以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让我们窥见到他生物艺术创作背后的哲学理念:“新的生物能够取代现有的、陈旧的动物、植物、菌类及人类,得取决于人类本身。人类是否有这样的意愿,……期待人类从现有的生物地位上移动一下,接受一点生命等价及生物大同的思想。”

 

李山的“大同”观,很自然地令人联想起庄子思想中“齐同万物”的主张,其核心在于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人文理念之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曾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然而当人类不仅仅从逻辑上认同这句话,更在与自然的相处中肤浅而傲慢地来实践这句话,那么最终将为人类自身招来灾祸。在李山看来,唯有当人作为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平等相处时,人类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与其他生物的依存关系,这也正是生物艺术的使命。李山对此写道:“生物艺术与其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认识艺术的新途径,还不如说在测试人类的思想和考验人类的态度。”

 

 

偏离 Deviation | 2017 | 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 200(H)*200(W)*60 pieces

PSA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 李山”展览现场

"PSA Collection Series – Li Shan" Installation views

 

2019年的《打开折叠》系列是继2017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个展之后,李山的基因编辑研究更为深入的艺术性展示。李山采用了绘画、摄影和影像等多种形式,试图从物种的本质层面展开信息与生命的深度对话。李山跳脱出生物想象的图像展示,对基因组的自身形态进行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再现。通过为冰冷的生物科技施以温润的人文关怀,李山持续着对于生命法则和人类命运的深沉关注。

 

 

打开折叠 8 Unfolding 8 | 2017 | 布上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 124(H)*93(W)*3.5cm

 

 

“李山:打开折叠” 展览现场 

"Li Shan: Decoding" Exhibition View

 

张天志在《李山读书笔记》序言中总结道:“李山至少有三个形象:第一个是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运动中,李山是不畏禁忌、勇于开创的先行者;第二个是科学家,骨子里对生物的迷恋开启了李山对生物艺术的实践;第三个是思想家,‘生命等价,万物大同’的情怀,体现了李山对生命的悲悯。”理解了这三层形象,才能真正读懂李山的生物艺术。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