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格纳画廊春季特展《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为期两个月的展览中,我们通过微信平台推出“缓存进行时”特别篇章,陆续为大家带来参展艺术家及作品的相关内容。本期以“生命的寻道者”为题,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梁绍基和李山的艺术溯源。

梁绍基与李山两位大师的作品被并置于“L”词条之下。两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除了都是40年代生人,都从事着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创作外,或许还能从字母中寻找端倪——“L”不仅是两位艺术家姓名的首字母,也令人联想到他们创作中恒久的主题:Life(生命)。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深居浙江天台山二十载,梁绍基在“蚕”中寻求“禅”道,策展人侯瀚如评价他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为特立独行、难以捉摸、甚至古怪的人物之一。” 艺术批评家查常平也在其书中提到,据他所知,“至今在全球艺术界,这种新媒介(蚕丝)的实验者只有他(梁绍基)一人,也许还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梁绍基独特的艺术实验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将生物行为与自己的创作概念融汇在一起,共同产生出一系列特有的、实验性极强的、含有生命与时间哲学含义的艺术作品。梁绍基对于东方哲学的深刻理解,使得他的实验性展现出异于西方的美学趣味。他将他的创作方向总结为四个字——“丝、思、史、诗”,沿着蚕吐出的脆弱而绵延的丝线,他捕捉到的是关于生命的哲思、历史与诗意。

 

 

寂然而动 A Move in Silence | 2013 ~ 2014 | 亚克力板,丝,金属框架,石头 Acrylic sheet, silk, metal frame, stone | 430(H)*480(W)*480cm

 

梁绍基的作品中没有复杂的符号,没有定义式的命题,只是自然而然地将其对世界的感知倾注其中,他的作品真实地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类短暂生命的关切。对他来说,那千万条蠕动着的弯曲的蚕体、缕缕的丝圈、点点的蚕茧,时而像时隐时现的问号,时而如宇宙粒子的轨迹,时而似社会冲撞的碎片影痕;而他借着蚕与丝度测生命的维度,包裹文明的创伤,唤醒人对自然的亲近。

 

 

孤云 Lonely Cloud | 2016 | 木,丝,茧,钢管 Wood, silk, cocoons, steel pipes | 245(H)*428(W)*114cm, wood size 75*428*80cm | 局部 Detail

 

梁绍基曾经生动地描述过他最初萌生用活蚕吐丝造型做艺术的瞬间——1988年的一天雨后,从礼堂高高的小窗射进一束淡淡的光,投在钉于丝绸上的干茧,顿时生成迷离之影,若隐若现犹如活化了,丝光闪闪。推动梁绍基在这个少有人涉足的领域中孜孜不倦前行的,正是这种艺术的想象和诗性的体悟。

 

 

平面隧道 Planar Tunnel | 2013 | 丝 Silk | Diameter:120.0 | 局部 Detail

 

有趣的是,梁绍基也曾引用过庄子《齐物论》中的“物无贵贱之分”,即视万物与人等同的观念,昭示关怀世间一切的生命,他认为这种思想极为博大,是自然和谐的基础。为了追求人与自然关系中最终的和谐,梁绍基在思考与艺术实践上从未拘泥于传统,他常引用尼采的话来总结三十年来的创作体悟——“用艺术的眼光看科学,用生命的眼光看艺术。”

 

策展人玛丽安娜·布劳沃 (Marianne Brouwer) 这样评价梁绍基的艺术创作:“梁绍基的作品中,最重要的是对自然的态度,对生物的运用。他的装置远离商品化——它们更像是行动和思维过程中留下的遗存,恰似生命之旅的印迹,而非简单的物品。”对艺术家来说,在宇宙的尺度下,人类拼命活着的样子,或许和蚕并无二致。

 

 

窗 Window | 2011~2012 | 木窗,丝,蚕茧,蛾 Wood window, silk, cocoon, moth | 59.5(H)*41(W)*2.5cm | 局部 Detail

 

 

展览作品

 

 

汶川石 Wenchuan Stone | 2016 | 砖,水泥,丝,茧 Brick, cement, silk, cocoon | 15(H)*26(W)*22cm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