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的游戏
The Riddle of the Symbol
策展人:梁勤
Curator: Liang Qin
2022.1.15-2.28
艺·凯旋画廊
Triumph Gallery
群展“象征的游戏”正在艺·凯旋画廊展出。展览由梁勤担任策展人,施瀚涛撰文,呈现了陈欣、汪一和徐大卫三位艺术家近期创作的作品。
本文是作者施瀚涛对艺术家徐大卫的评论。他认为徐大卫是一位更依赖于直觉和想象创作的艺术家,专注于对非现实场景的描画,从而呈现内心的风景,并实现某种现实之外的思考和心理对话。
《骑士》,200×140cm,布面丙烯,2020
徐大卫:丛林与石头的万花筒
施瀚涛
以场景作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徐大卫的作品几乎完全基于想象,是更为主观和直觉式的表达。他说自己的创作常常开始于一片空白,并没有叙事的脚本或者事先的计划。他总是从画笔在画布上“自动”涂抹开始,画面内容在涂抹中慢慢成形。这种方式也就赋予了这批作品更加自然和顺畅的情绪流露,带有更为神秘的气氛。
《丛林》,180×520cm,布面丙烯,2018
这次的参展作品《丛林》,长度超过了五米,描绘了一片寂静而荒凉的森林景象。但是这片丛林里没有树叶也没有树枝,只能看到层层交叠的坚挺的树干,树干的间隙里可以隐约窥见幽暗的丛林深处。这些树干的轮廓是在胶带的辅助下绘制的,显得特别坚硬。它们大多由赭色、灰绿或蓝紫色平涂而成。树干之间隔着深浅不一的土黄色的地形起伏,同样在轮廓勾线中加平涂,因此这片丛林有一种图案感,带有明显的虚构的气质,但又具有特别的表现力。
《丛林》,200×600cm,布面丙烯,2015
另一幅《丛林》作品的画面色调更暗,树干以深灰到黑色的色调为主,但里面却镶嵌着一片由马赛克瓷砖构成的透着光亮的断墙。而边上的那棵树是“站”在白色的底座之上的,以至于很难分辨那究竟是一棵树,还是一根柱子。在画面的其它部分,丛林的深处还有几蔟火苗,让整个场景显出几分诡异的气息。
《浮木》,120×160cm,布面丙烯,2015
森林和树木是徐大卫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包括他的一些装置作品也经常出现树干或柱子形态的意象。森林也是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从小红帽的故事到安塞尔·基弗的绘画,它常常象征着无形而神秘的力量、隐秘的危险,等等。但是徐大卫的森林没有历史,没有故事,也没有名字,只是传递着各种浓烈的气氛,但好像又暗示着这里面还隐藏着讲述,这无疑更强化了上述关于森林的意象。
《丛林》,220×150cm,布面丙烯,2018
他作品中另一个经常出现的元素是石头,和树林一样,似乎也是没有来由的,以各种姿态无声而执拗地存在于多种场景之中,有时还显得非常巨大。比如同样是一幅题名为《丛林》的作品,而且是这一系列中难得一幅显得较为轻松透气的丛林——画面前景里有一整片巨大的墨绿色的叶子,体态轻盈,丛林的深处也透着一片较亮的蓝色,甚至画面右侧还有阳光照进来的树影;但在这幅画面里,依然有几块石头或者浮在或者挂在丛林里。这些反复出现的石头,让人感觉像是现实里某种无法回避的存在,它们总是不时地甚至不合时宜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安静、别扭,但是本身又是饱满的,轮廓分明的,有着耐人琢磨的细节。
《有佛头的房间》,180×250cm,布面丙烯,2015
不管是神秘的丛林和石头,还是其他作品中残缺的佛像,以及骑士和登山者的形象,这些元素在作品中的出现本身可以说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存在。它们有违于我们在日常世界中所形成的认知习惯,它们制造了冲突,同时也可能激发想象。徐大卫说他希望来营造一种“焦虑忧郁、紧张、矛盾、神秘荒诞、迷幻的氛围和浪漫气息……通过创造一种现实与虚幻并置的奇幻画面空间来实现某种现实之外的思考和心理对话。”换个角度而言,这些元素尽管是非现实的,但他们其实都是艺术家“情感和情绪的投射与表达”。同时,徐大卫所创造的这些“奇幻画面空间”,尽管只是一种象征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空间,它们却可以让我们在观察和把握身边世界的时候,找到一系列万花筒般的丰富而有趣的答案。
展 览 现 场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