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读】

Radiology:碘对比剂类过敏反应的风险因素

预防措施—近20万例的多中心研究

1.png

在美国,每年要进行大约7500万次CT检查,其中近一半的检查使用到了碘对比剂;而在韩国,每年也有超过4百万次的CT增强检查。随着碘对比剂在临床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碘对比剂引起的类过敏反应案例也越来越多。尽管发生该类反应后,患者的大多数症状只是轻度的,但在少数情况下,类过敏反应仍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据报道,每100000-1000000名使用碘对比剂的患者就会出现1-3个因类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在现如今CT增强检查数量庞大的背景下,有效的识别高危患者,做好预防措施,对于减少类过敏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10月份发表在Radiology(2018,IF=7.608)上的一篇韩国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to Iodinated Contrast Media: A Multicenter Study of 196081 Patients)系统性地调研了碘对比剂类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风险因素,以及一些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该研究来源于7家大型韩国医院的统计结果,总样本量为196081,所有患者均在2017年3-10月做过CT增强检查。每一名患者在检查前,病历上均详细记录了如下内容:a.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基础疾病);b.碘对比剂使用历史和类过敏反应史;c.药物过敏史和其他过敏性疾病;d.家族类过敏反应史和过敏性疾病史;e.是否有过预防用药;f.类过敏反应发生时间及症状(如果发生过)。对于有过个人类过敏反应史的患者,在进行此次增强CT检查前更换之前使用过的对比剂的种类或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预防用药方案。

该研究所使用的碘对比剂包含不同碘浓度的次高渗碘对比剂和等渗碘对比剂一共22种;类过敏反应的分级标准参照美国放射学院(ACR)对比剂指南中制定的标准;同时为评估类过敏反应的风险因素,进行1:1匹配控制混杂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在全部196081名患者(平均年龄59.1±16.0;105014名男性和91067名女性)中,类过敏反应一共发生了1433例,总发生率为0.73%;其中83.2%为轻度不良反应,重度不良反应仅占到1.2%;986名发生类过敏反应的患者(68.8%,986/1433)未接受任何治疗便自我康复。

    进一步,通过比较1433名发生类过敏反应的患者和1:1匹配后1433名未发生类过敏反应的患者,发现有个人类过敏反应史(195 vs 4,p<0.001)、甲亢病史(16 vs 4,p=0.01)、药物过敏(55 vs 12,p<0.001)、哮喘(23 vs 10,p=0.03)、其他过敏性疾病(55 vs 6,p<0.001)是发生类过敏反应的风险因素,这也与早期很多研究的结果一致。除此之外,该研究还指出有过家族碘对比剂类过敏反应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该类反应(11 vs 1,p=0.01)。


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个人类过敏反应史(adjusted odds ratio [OR],198.8;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49.2,802.5;p<0.001)、甲亢病史(adjusted OR,3.6;95% CI:1.1,11.8;p=0.04)、药物过敏(adjusted OR,3.5;95% CI:1.9,6.5;p<0.001)、其他过敏性疾病(adjusted OR,6.8;95% CI:3.2,14.8;p<0.001)和家族碘对比剂类过敏反应史(adjusted OR,14.0;95% CI:1.8,112.1;p=0.01)可以作为类过敏反应发生的预测因子(Predictors)。


该研究还对有过类过敏反应史的患者进行增强CT检查前的预防措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抗组胺药方案进行预防用药(OR,0.53;95% CI:0.33,0.86;p=0.01)还是更换对比剂种类(OR,0.51;95% CI:0.36,.73;p<0.001)均可以降低类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总的来看,该项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对于易发生类过敏反应的高危患者的风险因素作了详细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可供临床参考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对比剂在临床上的安全使用,造福患者。但该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对于每一家医院没有统一对比剂的使用标准(注射速度、剂量、对比剂温度、注射部位等),可能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结果偏倚;其次患者入组的周期为8个月(2017年3-10),时间相对较短。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 Cha MJ et al. Radiology. 2019, 293(1): 117-124.

2. ACR Manual On Contrast Media, Version 10.3. 2018.

3. Smith-Bindman R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3(1): 1–4.

4. Wysowski DK et al. AJR Am J Roentgenol. 2006, 186(3): 613–615.

5. Molnár I et al. J Clin Cell Immunol. 2015, 6: 306.


解读:俞霁 审核:Jinki

本文由作者参考相关文献翻译整理,仅供学术交流使用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