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 / Title:
人间太极:朱铭 Ju Ming – Living World · Taichi
艺术家 / Artist: 朱铭 Ju Ming
展期 / Duration: 2024.06.29 (Sat) – 10.13 (Sun)
地点 / Venue: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Asia Art Center (Beijing)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大山子798艺术区(周一休馆)
Dashanzi 798 Art District, No.2, Jiuxianqiao R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
朱铭的艺术
一九三八年,朱铭出生于台湾一个贫穷乡村家庭,十三岁时便跟著名雕刻匠当学徒,为寺庙雕刻木制佛像,以及制作中国历史和传说人物的木雕像。他从他的老师那里不但学到热爱传统主题,而且掌握了木雕艺术。不久,他有了自己的工厂,并且成长为高明的手工艺人。
然而朱铭对此并没有感到满足。一九六八年,他在台北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学徒生涯——这次他的老师是杨英风(字“呦呦”,Yuyu Yang)。杨英风曾经在东京和罗马学艺,是使用抛光钢材创作抽象形式巨幅作品的雕刻家。朱铭身体很结实,但矮小瘦削。杨英风建议他练习太极拳来增强体质和修炼精神。通过练习太极拳。朱铭明白了精神和身体能量的根源和控制,身体和精神与自然的统一,并且获得了精神上的安宁感。这种感悟注入了他的全部工作。在太极拳的动作和姿势中,他发现了一个对于自己中国人精神非常自然的主题。从来没有任何中国雕刻家探索过这样一个主题,此颇令人惊讶。
在师从杨英风的十八年间,朱铭首次与当代世界艺术持续交流。他学会处理大件金属素材,又脱离写实的传统人像,并且学会去除不必要的细节来表现本质形态的真貌。
无论如何,朱铭没有舍弃对木雕的深层投入,因为木雕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与生俱来的。相反,在塑造他的太极拳人像过程中,他找到了途径来释放他的能量。他不再使用凿子来破开木头,改而使用链锯,以一个手动角杆展开器把木材撕裂、劈开、刨削,顺着天然纹理,凭赤手把它撕开,从而强化人像的动作感和姿态,产生强大的表现力,与书法家利用笔触表达方向和平衡、运动和能量的方法非常相似。
▲ 日本箱根雕刻之森美术馆25周年,特邀朱铭举办大型回顾展,1995年
中国画家和书法家视“一画”为至高理想。“一画”在字面上是“只画一下”,但实际上它并不是说用毛笔一气呵成画一下把作品完成便算,而是指在一个连续不断的灵感高潮中,生命的精气畅通无阻地从身体流到手上,然后传到毛笔笔尖,再直透到纸上,像钢琴家在没有深思熟虑情况下双手弹出音乐。
在塑造这些太极拳人像时,朱铭工作很快。“对于我们这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越是努力去思索和推理”,他说:“我们就会越多利用别人的知识,并且漫不经意地遮盖我们的真我。我一旦开始雕刻,就一秒钟也不会停止……。人们可能会说我是处于连自我和(有意识的)意志都遭丢弃的精神状态。”在这里,我们想起了美国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的名句。“当我埋头绘画时”,他说:“我不知道出现一败涂地的结果。否则,一切是纯粹的和谐,轻松的付出和索取,而作品好好的完成。"
可是如果这种创作行动得以快速和自然顺畅地完成,那并不意味着它是随意或偶然的。朱铭在雕刻工艺上受长期训练,对技能充分掌握,而又得益于练习太极拳的内在修养。保证了他的作品不但栩栩如生,而且和谐、永恒和不朽。
为以木头来创作有其局限性,在尺寸大小和耐久性方面都有不足之处。为了创造大型人雕,朱铭采用把板块层压在一起的做法,克服了在尺寸方面的局限性。至于对付耐久性方面的局限,他更大胆采用青铜铸造来克服。当发觉用层压的木材来雕造大型雕像工作进度太慢时,他想出一种令人惊异的技术,探用大尺寸的聚苯乙烯(发泡胶)来塑雕像,使用刀子或热钢线来切割这种容易加工的材料。当用青铜铸造雕像时,木头铸造所能够得到的丰富表面纹理会失去,但因为铜雕制作得非常快,它们也能引起同样的动感,甚至能够在观众中引起对其本质形态更大的共鸣。
▲ 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展出朱铭《太极系列》作品,2003年
朱铭的早期太极拳作品是单个的人像,表现出受控地流过全身的能量。宋代太极大师张三丰曾经这样写道:“内力扎根于脚,生长于大腿,受控于腰,最后通过手指展示出来。从脚到大腿、到腰、到手指,必须是连贯不断的。”单个的人像包含这一切,不独见于现在著名的一九八五年作品《单鞭》的姿势中,也见于同一年作品、令人生畏的十字形雕像《Preparation for Undream Strike》的纪念碑般肃穆中。而太极拳也是一种格斗的套路,在整个过程中,两个人积极对抗。
在太极拳搏击中,参与者以身形变化和移位,并预测对手的动作以先发制人来设法战胜对方。中国古代军事战略家孙子曾这样写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在朱铭的《掰开太极》系列中,他从青铜铸件,由树干的精确开裂(一九八三年的作品《掰开太极》)转到独立人像的动态对抗,现在不再表现内在和冥想,而是去表现芭蕾舞般的比武动作,在这当中,能量就像强大的电流那样在他们之间流动,在他们回应彼此动作的过程中,互相吸引,互相排斥。
这里的阴阳辩证不再包含在个别习武者的精神当中,而是清楚地展现于对手之间的相互作用裹。在三个弧形动作中,对手之间的推力和拉力变得更为强劲,似乎有一种磁力把他们维紧在一起。这里不仅呈现一种更强烈包含力量的感觉,而且是一种全新的、规范的成熟一一简而言之,就像大多数中国现代艺术通常情况那样,一种纯粹抽象的感觉。
这个太极拳系列的成就,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而由于朱铭通过杨英风与西方当代艺术发生联系而变得丰富和精炼。这一成就对于任何雕刻家来说都已经足够了。但朱铭还在不断地试验和探索。就在他继续制作太极拳人像时,他还同时在其《人间》系列作品中创作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像系列。这两个人像系列都受到他在一九八零年访问纽约期间与美国流行文化接触时所产生的文化冲击。
其中一个系列,尺寸较小,往往紧密连结在一起,是用劈开的木头雕刻而成,而又随意涂上颜色的,却可以唤醒整个科尼岛(ConeyIsland),或使曼哈顿某辆拥挤的公共汽车停下来。另一个系列依真实尺寸,或比真实尺寸稍大,由得意忘形、没险孔的充气人像构成,采用被包裹和折叠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制造,以皮带连结,由青铜铸造,摆出各种扭曲的姿态——滑稽、栩栩如生、放荡不羁,令人忍俊不禁。如果这些人像没有遭那么大力气包扎在一起,它们几乎会从捆绑它们的绳子跳脱出来,而我们尽可能把它们看成纯粹笑料,但尽管它们在精神上完全不同于那些太极拳人像,却的确分享了朱铭在塑造生命形态方面的天赋。
采用不同的媒介创作,朱铭曾经说过:“这大大增强了我的敏感性……我喜欢陶瓷创作”——他制作过一批精彩的上釉陶瓷鱼,——“我还打算使用玻璃来创作,但这必须等到我把石棉手套准备好。有了石棉手套,我便可以直接用双手来捏制熔融的玻璃。您不觉得制作出能够让我们完全看透的玻璃鱼和玻璃人很奇妙吗?你能看到他们午餐吃什么,和想什么。”
二十世纪之前,雕刻还没有被中国人看成一种美艺——人们普遍认为美艺只属士大夫阶级,因而只局限于毛笔艺术、水墨画和书法。雕刻被认为是功能性的,不署名的,是为了敬神、教学,且为了装饰坟墓而制作的。即使是那些最伟大的巨型佛像雕刻,例如在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洞穴圣地中的巨型佛像雕刻(西元五世纪至七世纪的作品),其作者名字也不为世人所知。中国没有Phidias菲迪亚斯(古希腊雅典雕塑家,曾监管帕特农神殿的工作,他在奥林匹克山的宙斯雕像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或Bernini贝尔尼尼(一五九八至一六八零年,意大利雕塑家)。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现代雕刻家从法国回到中国时,虽然深知雕刻可以是表现力极为丰富的艺术,但他们却未能找到观众,而他们的才华都因受忽视或遭滥用而凋谢。
直到了最近二十年,并不是在人民共和国内,因为自从一九四九年以来,那里的艺术便必须用苏维埃的意识形态来解释,而是首先在台湾和香港,雕刻才成为真实表现中国人情感的创造性艺术形式。除了作品具震憾性力量和美感之外,朱铭的成就在于他比目前任何还健在的中国雕刻家,更能在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发现了一种天然的,甚至可以说是更必然的泉源,用以创造既当代又具中国文化的正规语言。
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 St. Catherine's College)
✦✦✦
▲ 迈克尔·苏立文,中国艺术史,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四版。
Michael Sullivan, The Art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4th edition.
▲ 朱铭《太极系列-太极拱门》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藏
201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The 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收藏艺术家朱铭(Ju Ming)的一件巨大尺寸的纪念性雕塑,以纪念艺术史学家兼收藏家迈克尔·苏立文。《太极系列——太极拱门》(2000)安装在博物馆的主前院,位于入口左侧;对面则是亨利·摩尔(Henry Moore)的一件斜倚的人体(1963)。
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The 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中国艺术策展人谢拉赫·瓦恩克尔(Shelagh Vainker)博士表示:“……迈克尔·苏立文先生是中国艺术研究的先驱,他对这一领域的贡献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我们希望朱铭的这件雕塑能鼓励更多人欣赏和研究当代中国艺术——这是迈克尔毕生奉献的主题。”
About Critic
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生于加拿大多伦多,汉学家、艺术史家,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荣誉退休院士,曾在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及研究;荣获过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多所机构颁发的多项荣誉和研究基金。苏立文是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西方学者之一。1940年代他来到中国开始接触中国现代艺术,结识了庞薰琹、吴作人、丁聪、郁风、关山月、刘开渠等中国现代艺术家,此后一直与几代中国艺术家和诸多艺术机构来往密切。毕生专注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传播,著有《中国艺术史》《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等多部深具影响力的专著。
About Artist
朱铭,本名朱川泰,1938年生于中国台湾苗栗县,15岁师从李金川。30岁拜入杨英风(1926~1997)门下。1976年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首次个展,初试啼声即造成轰动,被视为1970年代台湾地区乡土运动的象征,奠定他在台湾地区雕塑界的地位。不断超越自我的朱铭,开创出脍炙人口的《太极》系列,而后只身前往美国纽约发展,确立了《人间》系列的创作方向。1981年在纽约汉查森艺廊(Max Hutchinson Gallery)举办个展,1984年朱铭个展扩及于东南亚。1991年正式进军欧洲艺坛,并于英国伦敦南岸艺术中心展出《太极》系列雕塑、法国敦刻尔克现代美术馆展出《人间》系列。朱铭在欧洲的发展以《太极》系列和《人间》系列齐头并进,1997年成为华人世界第一位在法国巴黎旺多姆广场举办展览的艺术家,而后其作品在德国柏林、比利时布鲁塞尔、卢森堡都有重要展出。2006年及2010年两度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2014年在香港艺术馆举办“刻画人间——朱铭雕塑大展”。于亚洲艺术中心(台北)举办三次个展,包括 2022 年“人间”、2023年“太极拱门”及 2024年“白彩人间”。2024年在广东美术馆白鹅潭新馆展出《太极系列》和《人间系列-芭蕾》。
获奖:“第十六届华人领袖远见高峰会终身成就奖,2018”、“第六届香港亚洲艺术创变者大奖,2018”、“第二届蔡万才台湾贡献奖,2017”、“第一届新北文化贡献奖,2017”、“第十八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艺术・文化奖,2007”、“日本岐阜县第二回円空大赏,2002”、“第十四届东京创新大赏海外赏,2000”、“香港霍英东基金会霍英东奖,1998”、“国家文艺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文艺奖,1976”、“第十四届十大杰出青年奖,1976”、“台湾省第二十二届全省美术展览会雕塑部第三名,1967”、“台湾省第二十一届全省美术展览会雕塑部优选奖,1966”。
公共收藏: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英国)、中国美术馆(北京)、何香凝美术馆(深圳)、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新加坡)、箱根雕刻之森美术馆(日本)、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高雄市立美术馆(高雄)、香港文化中心(香港)、香港艺术馆(香港)、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英国)、堪萨斯大学(美国)、国家军事学院(新加坡)、中央研究院(台北)、台湾大学(台北)、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汕头大学(汕头)、奥林匹克总会(瑞士)、联合国(美国)、海老名市政府(日本)、卢森堡中央银行(卢森堡)、中国银行大楼(香港)、交易广场(香港)、奥林匹克雕刻公园(韩国)、静安雕塑公园(上海)、芝加哥朗廷酒店(美国)、和美集团总部(新加坡)、荣民总医院(台北)
编辑 / Editor: 曹秋瑾 Vicky Cao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