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与自答①|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关注中国年轻一代雕塑家,“新雕塑”已经进入到十周年。一个十年也可以代表着一个世代的更替,让一群年轻艺术家自己开口说话,因为他们已经到了自己的时代。他们向着自己的群体提出问题,并自己进行作答,这是关于群体内部的自我思考,并通过这样的自问自答,将年轻雕塑家群体中的“我”和“我们”分别显现出来。

这种显现首先是关于时代的,同时也是关于真实的,敞开的是他们的关心与他们的追问,在生命旅途的万里长征上,并他们的求索与迷惘。它们是作为雕塑艺术的年轻世代所留下的路标,是意义与价值叩问的回响,正如身体作为雕塑尺度的丈量,这一群体的心灵之声,也成为了他们世代在生命尺度上的丈量。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玉兰堂(上海)展览现场

一、内陆市场,收藏绘画远比雕塑装置更频繁。雕塑装置的制作成本远高绘画,且在运输、布展中也无法避免损耗,即使得到展出机会,也大多为机构丰富展出类目而服务。各位雕塑艺术家的产出回报如何,才能让创作得以持续投入且循环?

杨淞把创作交给艺术家,把作品交给市场。

王画一个选择问题。想获得学术认同,而走美术馆路径,就必需富有创造力和试验性,也意味着突破常规的思考模式。但落入到具体争取展览和收藏机会时,却又被提醒晦涩,不符合大众的认知水平。雕塑装置从业者应该如何选择?

马小萌:作品在应用上的多元化对我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一环。除了雕塑本身,反而是装置合作、衍生雕塑制品让我得到回报,才能让后续的创作得以持续。

在创作过程中,我有些模糊绘画与雕塑的界限,我可以把雕塑当作一组绘画来看,由于它们在一开始就不是“一体”的,于是展示方式也可以多变,相对灵活。在画廊之外也可以应用在商业空间中,当然,在其中会更多呈现出装置艺术的面貌。


但由于体积等各类原因,我的雕塑本身也确实很难有经济上的回报,关于这个方面的合理规划也是我后续需要思考的部分。目前我还没有真正进入到雕塑从业者的身份中,只能说是一位专注于平面与立体关系的绘画创造者。

从作品的销售上看,目前只有工厂复制作品有售出。前段时间合作的橱窗属于装置,则是属于装置上的商业合作,和纯粹的作品销售也不一样。

关于学术和商业之间的取舍或者说考量,艺术家应该如何选择,我觉得首先这个做作品的时候他肯定是出自于一种比较内心的原始冲动,包括选择的课题、讨论的问题,这个都得是艺术家一个非常尊重于自己内心的角度出发,然后有两条线从这一条一个中心点引发出来,一个是作品最终的学术的体现,第二条线是它的商业价值我觉得这个也是作为一个我来衡量什么是一个好艺术家的评判标准吧,我觉得既然已经是在这个商业体系里的艺术家那作品的可受性肯定是需要被考虑在其中的但如果说他只是有可受性但是没有学术价值或者说不能表达艺术家的思想的话,那其实就不能称为是一个艺术品,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核心的问题还是你想传达什么样的思想,你的作品要表达什么样的概念,其次是它需要具备一定的通过不管是材质啊还是形式它需要有一定的符合商业可交换的这样一个形态,所以我觉得所有的这种他的商业价值都是在有了他的学术和思想的基础上才有的。所以我的观点一直是如果他只是一个好看又好卖的东西的话是不能被称之为艺术品的。

共代谢这些情况确实存在,做装置艺术目前来说比较困难。但作为艺术小组其实我们的双重身份中和了这部分问题,除了进行艺术创作也同时在兼顾设计领域。创作装置作品是一部分收益,与品牌合作创作装置或者设计产品的展示方式也是一部分收益。由于装置作品投入也比较大,目前我们是用设计的收益在保证基本的收入,一方面保持了创作的相对纯粹,也能在没有机构支持的情况下投入一部分成本。

杜春风应该在一个持平的状态吧。

王成普就我个人而言,雕塑的概念已经很宽泛化了,雕塑也不仅限于立体的造型或者描写,雕塑更像一种方法和一个工作方式和思维方法。我可以通过雕塑这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进行各种艺术类型的创作;艺术的媒介的泛化让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来进行工作,那么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对我来说就可以是高成本生产,也可以低成本中进行,甚至可以是三维立体,也可以是相对的平面。

李赢作品的销售都有很长周期,我一般作品的销售所得用于继续创作的费用,生活开销依赖从事其他工作。

郝朗目前绘画创作还是我创作的主线,近几年来和画廊的合作开发,雕塑也在持续不断的尝试,19年雕塑市场的反馈还挺好的,这两年也变得难起来。

我觉得艺术创作不能太局限,都是相通的,不能只局限于一种类型,绘画,雕塑,装置甚至多媒体,只是一种表达的形式,不能太把自己局限在一个框框里面,多方位的尝试。和商业跨界,和品牌联名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汤杰作为一个十多年的装置艺术创作者,真心体会到装置艺术创作相比绘画需要更大的创作空间、更多的时间以及材料费用的投入的,展览布置、维护、运输也更为复杂。近些年装置艺术获得展览的机会是越来越多,观众对装置艺术的认知及接受度也有所提升,但很多时候装置作品即使成为了展览空间的流量,获得个人收藏机会也依然挺少的,或许还是作品体量太大所造成的。装置艺术优势是占据三维的物理空间的更容易营造场域,如果是动态或者交互类装置则更容易在空间中形成能量场,并让人互动参与体验,所以装置艺术是有机会走进公共空间,成为公共艺术获得收藏机会的。当然不一定所有装置艺术作品都是适合公共空间的,也相信很多装置艺术创作者不是以获得收藏为目的而创作的,可能是遵循各自初心,在坚持中得以真心换真心。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马小萌 射线、登山与飘动的一切-2nd 2024 综合材料 190×160×145cm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汤杰 生·息 2024 铝合金 180×100×100cm

二、一个选择问题。想获得学术认同,而走美术馆路径,就必需富有创造力和试验性,也意味着突破常规的思考模式。但落入到具体争取展览和收藏机会时,却又被提醒晦涩,不符合大众的认知水平。雕塑装置从业者应该如何选择?

共代谢我们可能还在摸索这中间的比重,我们的创作作品经常以日常物品和人的行为出发进行探索,在表达的阶段就比较偏向公共性的日常,既包含了我们在做的学术探索,也保留了公众可以进入的通道。

石英雕塑装置从业者应该在保持个人艺术追求的同时,适当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受众接受度,找到一种方式,使作品既能表达艺术家的创新思想,又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在这两者间找到平衡逐步实现艺术与市场的双赢。

李赢我没做选择,就做自己的事。在所谓学术平台对方会说不那么实验,在市场方面又被说过于学术。

王立伟我觉得没必要随波逐流,更没必要故作高深。创造力和试验性是艺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艺术家应该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传统和惯性思维,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这不仅是获得学术认同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艺术进步的关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故意让作品变得晦涩难懂。艺术的价值在于沟通和共鸣,作品需要与观众建立起某种联系。即使是试验性的作品,也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和表现手法,使其在保持深度和独特性的同时,能够被观众理解和欣赏。

汤杰艺术创作的魅力肯定还是在于创造性和实验性,打破常规的思考模式,这是意义所在,但还是挺反感在创新、实验时候一味的追求奇、异、怪,追求表面形式,放弃本质,创作应该还是个体有感、有悟而所发,从个人的独特视角传递出来鲜活的感知,这些鲜活的感知能不能被大众所接受,这个不是创作者能左右的,可能有时候作品能与人有同频共振,也有时候能有引发他人思考与联想的因子,或许也有雅俗共赏之物,但并不以为目的,去追求他人的认同感。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共代谢 照亮现实 2022 不锈钢,亚克力,建筑五金构件 90×33×300cm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李赢 碧云望中 2022 黑色银色金属丝、不锈钢 110×100×151cm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王立伟 探梦 2023 牛皮、不锈钢 75×50×261cm

三、现有雕塑装置的行规并不完善,许多沟通方式依旧沿用绘画的规则。青年雕塑装置从业者提出保障自身权益时,却被告知行规不是这样。如此,青年雕塑装置从业者如何共创自身群体的行规?

闫磊这个问题我也有切身的体会,雕塑创作战线长,成本高,销售相对困难,如果单纯以一刀切的方式和绘画的规则来合作,对雕塑家来说的确有些困难。希望未来能出现独立雕塑艺术家的行业协会,来探讨和制定一些保护性规则,希望能有越来越多关注和支持雕塑艺术家的画廊,来真正扶持雕塑家,雕塑家也要守规矩。能有顺畅的,共赢的未来。

李赢就先能做什么就做,雕塑装置艺术在国内还需要长久的发展周期。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闫磊 异星奇缘 2024 铸铜着色 56×20×27cm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王成普 空间分割NO.21 2021 不锈钢、金箔、树脂 155×70×95cm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何益明 捍卫者 2024 香樟木、铸铜 39×32×71cm

四、如何看待生存和创作之间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又是如何做的?

不知不觉,靠销售作品生活也有11年了,在这11年里,没有一天不在艺术当中思考和生活。在相对边缘的城市生活中,也算过得去,也能持续的创作。未来,如果还能过得去,继续好好创作。如果过不去,也要想办法,持续创作!

范晓妍人们往往在物质生活富足后才会追求精神食粮,艺术家的创作同样如此,良性循环的经济收入是随心创作的基础。艺术家生存状态,社会大环境都是决定创作形式的重要因素。

当经济基础不能支持完成创作时,我会通过其它劳动所得来支撑创作,这些年我很庆幸能靠商业地产项目的收入支持自己不断实验,尝试一些不靠谱无意义的想法。在相对自由的社会大环境中寻找自己,听从内心指引,做真正想做的作品,哪怕看上去没那么靠谱没那么成熟,自己也会有一种满足感。

当不为生存所困时,做作品只为讨好自己,这是我从事艺术创作的初衷。

陈松林生存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艺术创作难以持续。艺术家需要食物、需要住所工作室,这些是进行创作的前提条件,没有生存能力就没有创作生命力。艺术创作从业者是一种自雇的工作模式,是没有一切社会保障的工种。所以艺术家需要通过创作作品或提供相关的艺术服务来获取生存资源,才能有持续性的艺术创作。
何益明:每个人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不一样,对于大多数创作者来说首先要考虑生存问题。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后再去考虑创作。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可以边工作的同时挤出时间来去创作。如果足够热爱的话还是会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创作,多积累自己的经验、阅历等。比如可以去高校兼职代课,考前班辅导之类,和自己相关的领域工作。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积累的时间差不多了就可以多把精力的投入创作中

马小萌它是我的必须物。可能我的生存就是为了创作,而且神奇的是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使命感,但倒也没有到很虔诚的程度,哈哈,我觉得它是一件熟悉且擅长的事情。多数的状态是随心而动(除非有明确deadline)基本会保持自然的创作状态,也没有计算过这样生活是否合理。每天有精力的时候就多做,没有精力的时候少做,遇到瓶颈的时候会特别难受,但打破瓶颈又是最爽快通畅的时刻。

共代谢肯定要先保证生存,可能达不到所谓的优质生活,至少要过得下去。创作是长期的事情,如果饿死了就没有长期可言了。现实中就是在保持艺术创作的同时,也接品牌合作或者设计项目。

杜春风降低预期和欲望对持续的创作状态更有益。

王予马生存环境会反映在创作里,创作也为生存提供了某种”意义“。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绪,接触的东西,都可能成为创作来源。人和创作都需要生存的空间。

夏航我认为生存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是深刻且复杂的,它们构成了艺术家生命与创作的核心。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创作激情与专注,无论外界环境怎么变化,我认为都要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王成普生存与创作可以不产生关联,在生存面前创作显得渺小 甚至卑微;我的目标就是致力于将艺术创作纯净化,与社会,与生活,与生存尽量拉开距离,保持创作的纯净,克制自己,克制与生存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李赢做应对生存的事不矫情,有合作意识。做创作的事不想他人挨边,都莫碰老子 。

郝朗这两年随着市场的下行,把艺术创作当成职业也是唯一收入来源的我来说,深深体会到生存与创作之间的矛盾。

从2023年起到现在几乎没有出售过作品,都是靠以前的收入强撑,市场下行对每一个以艺术创作为职业的创作者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虽然我们的生活需要经济支持来保障基本生活和创作条件,但对艺术的热爱和纯粹性不能变。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郝朗 樱桃女孩 2024 玻璃钢着色 110×93×100cm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自问与自答① | 新雕塑:年轻一代雕塑家

玉兰堂(上海)展览现场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