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近半18A企业员工数量有所减少,但还有一半不减反增。“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背后,正是环境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强者恒强的体现。
电视剧《繁花》中游本昌饰演的爷叔有句名言:做生意,不是比谁赚得多,而是比谁活得长。
随着近期一系列创新药支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产业界信心逐渐恢复,认为春天一定会来。但还有一个共识是:春天真正来到之前,绝不能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现金流,就成了“比谁活得长”的重中之重。
药企维持现金流稳定,“降本增效”成为主题,首先想到的降本手段,就是裁员。
近些日子,港股18A生物医药企业纷纷发布了2023年业绩数据,裁员消息一度成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E药经理人梳理已披露财报的港股18A企业发现:过去一年,虽然将近一半的18A企业员工数量都有所减少,但还有一半不减反增。“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背后,正是环境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强者恒强的体现。
此外,那些选择裁员的企业,缩减的具体岗位也有所不同,有的选择裁掉研发人员,增加销售人员,快速回笼资金;有的仍坚持保留研发“火种”,别的岗位能减则减。决策差异的背后,不光反映了不同的经营路线,更是对未来发展下注的区别。
裁员者们:
优中选优,保留火种
判断一家企业裁员现象严重与否,有两个最直接的维度:裁员比例和绝对数量。
论降幅第一,当仁不让的是基石药业。员工数量从476下降到230,虽然也就200来人,幅度却高达106%,几乎到了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程度。但看岗位,基本都是出在销售、一般及行政人员上,从310人到108人,足足砍掉三分之二;研发人员则从166人下降到122人,力度温柔得多,显然也是尽量在保留火种了。
去年年底,基石药业连续三次对外授权合作,几乎将旗下重磅产品的商业化权益全都卖了出去。纯走BD路线,聚焦战略调整的结果,就是销售团队的进一步精简。
接下来是康希诺,员工数量从2022年的2291人陡降到2023年的1494人,降幅直接超过了50%。
康希诺的岗位披露较为详细,2022年有生产人员810名,质量人员282名,研发452名,管理353名,销售344名,财务50名;2023年,生产人员265名,质量人员190名,研发429名,管理215名,销售362名,财务33名。
可以发现,像生产、质量、管理、财务这些岗位,基本都是“腰斩”或“腿斩”。但研发只少了20来人,销售人员甚至还增加了一些。看来康希诺不光想在商业化上回笼一点资金,对未来的希望也没有完全破灭。
三叶草生物则和康希诺成了一对“难兄难弟”,都在疫苗上栽了大跟头,员工人数从764人下降到387人,降幅接近50%。但三叶草对研发人员远没有康希诺那样温柔,直接从254人砍到145人;连行政支持岗位都裁掉了一半多;制造及CMC端更狠,从377人砍到100人出头,出清了超过三分之二。
不过相比2022年,2023年三叶草新设立了营销岗位,新招了60多人的销售团队,以在商业化方面进一步发力。
同样对CMC岗位不留情面的还有“创新二哥”信达生物,其总员工数量从2022年的5294人下降到2023年的4872人。报告内关于具体岗位的形容上,2022年研发人员从“超过1000名”变成了2023年的“近1000名”;销售及市场推广人员无甚差别,都是“近3000名”;大头都在CMC人员上,从“超过1000名”变成了只有“近800名”。
从绝对数量来看,港股药企中,翰森制药最多,2022年员工数量为10523人,2023年为9123人,降幅为15%左右。
不过,员工人数变化明显是有取舍的,透露着显著的“短什么都不能短创新研发”的意味。虽然翰森的业绩报告中没有具体披露每个岗位的增减情况,但专门对研发人员做了统计。2022年年报中提到,“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研发人员为1521名”;2023年业绩报告中,则变成了“我们的专业研发团队由位于上海、连云港和常州以及美国马里兰州的四个研发中心约1671名研究人员组成”。数量不减反增。
不难看出,作为一家从仿制药转型到创新药的大型企业,翰森在下行周期虽然也要削减成本,但钱只能从别的方面省,创新研发战略是万万不能受影响的。
绝对数量紧随其后的是先声药业,员工数量从2022年的7832人下降到了2023年的7027人,少了800多。
相比翰森,先声的人员信息披露得稍微详细一些。2022年研发人员为1100人,其中,博士约150人,硕士约520人,此外还有规模约5000人的营销及支持团队。
2023年,研发、营销及支持团队均出现了缩减。研发人员约1000人,四大营销事业部及其他营销支持部门共4200人。
很明显,少了的这800多人几乎全是从销售和支持相关团队中出去的。另外有趣的是,虽然研发人员数量稍降,但博士多了,增加到了170人;硕士少了,减少到了490人。优中选优的“内卷”倾向变得明显了起来。果然优秀的人,不受周期震荡的影响。
扩招的幸存者们
硬币总有另一面,就像先声药业在裁员潮中扩招了更多博士一样,下行周期里,头部企业反而变得更强了。
一马当先的是“创新一哥”百济神州。员工数量2022年合计9212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762人,销售人员3812人,研发人员3315人,生产人员1136人,行政人员187人。
而在2023年港股业绩报告中,对于员工数量的形容则是“我们已成为一家全方位一体化的全球性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10000名员工,分布于美国、中国及欧洲”——足足增加了一千多人。报告中的“员工福利开支(包括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薪酬)”一栏中,各子项及总额均出现了10%到20%不等的涨幅。
百济神州的底气来源于其快速增长的业绩,2023年,其营业总收入达到174.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2.1%。产品收入为155.04亿元,同比增长82.8%。虽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相比上一年已经大幅减亏了超过50%。
除了研发管线持续推进,随着百泽安、百悦泽等新药的上市和扩张,百济神州也需要更多的人手。公司方面表示:“随着我们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计划与战略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在美国、中国、欧洲和其他地区增加大量的管理、运营、药物开发、临床、监管事务、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其他人员。”
随着业绩增长一道扩招的还有康方生物,员工人数从2022年的2341名增加至2023年的2778名,研发(临床前),临床,销售及营销,采购、一般及行政,生产、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所有子类全部增员。
2023年,主要得益于依沃西的对外授权,康方上市以来首次扭亏为盈,总收入达到45.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0%;净利润达19.42亿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同期亏损约14.2亿元,堪称V型反转。康方的“增员”给业界一个Biotech成功穿越周期的经验:储备了充足的弹药,不愁现金流,自然就能在底部收集更多的筹码。
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金斯瑞。去年几乎是CXO行业,尤其是细胞疗法领域CXO的“大逃杀”,但金斯瑞在营收和员工数量上都实现了逆势增长。
其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金斯瑞收入同比增长34.2%,达到约8.4亿美元,近五年的年化复合增长率超过30%。子公司传奇生物、生命科学业务、工业合成生物学产品业务等各个板块均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
员工数量方面,则从2022年的6213人增长到了2023年的6937人。“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一栏也从4.39亿美元增长到了5.1亿美元。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在本次生物医药寒冬中可谓展露无疑。创新能力突出,产品梯队整齐的头部企业,不但可以招更多的人,还能趁机抢下更大的市场份额;而那些产品优势不明朗,现金流又即将告罄的Biotech只能继续在寒风中挣扎着活下去。
市场是残酷的,但也只有当这场残酷的淘汰完成后才会迎来新生。企业如此,个体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