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伊始,拾萬空间(北京)以邀请陈俐、江一帆、李萧禾、秦晋、李欣遥(犬子)、任莉莉、向京、于若晗、赵玉、张雪瑞、祝洵等11位艺术家,在3月2日至4月7日间,以“春困”为名,借丰富媒介展现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恣意的思想延伸如何成为回应现状的出口。
与同一位艺术家沟通的时间越久,越会对艺术史的书写和排版方式产生质疑。个体生命被放置于历史长河中固然短暂,但就人生而言又自有其丰富的维度,那么一位艺术家毕生的工作又怎能以小小的一张插图来概括?秦晋的创作就伴随着她的成长经历而开展着,从2006年《晚餐》(摄影)中对“性别”的思考,到2015年《白沫》(影像)中对母女角色轮回的感受,再到2018年“黑板报”作品中对时代洪流下集体烙印的反思。她的创作跨越着绘画、摄影、录像、装置、行为等媒介,不变的是在每一个生命阶段对世界的忠实观察、记录和释放,“我创作还是为了愉悦和娱乐自己”她坦陈需要更长的时间和工作去证明自己的想法,而在“春困”中的全新呈现,进一步投射出一个诚恳的艺术家何其丰富的想象。
对谈|TALK
孟宪辉:你对展览主题“春困”(Spring Sprang Sprung)是如何理解的?
秦晋:“困”字是个会意字,木在口中,里面的树木,是要挣脱,成长之意。“困”字也是周易的一卦,指阳刚为阴柔所掩盖。我原本对这个字不太了解,可是当宪晖跟我解释古代这个“困”字外围的“口”形其实不是完全围合的,是有开口的,这非常重要,正合这个展览主题想要突出的一点,就是预示一种在酝酿勃发的能量。一个时机、一个生成的趋势、一个即将展开的行动。
而另外“困”这个字型,有一种“内外”的关系。“口”是限制、捆绑、局限,在另一角度来看又是一种保护和圈养。困境是一种现实,也许也是归宿。我很同意有些女性强调自身需要努力承担起责任,“我可以做,我可以独立”而不是“我可以不做,我享受特例”。这也让我想到了关于自由的定义,和保有自由所必需的能力,就像“困”字里的“木”所带来的意象。对女性来说,“娜拉出走”的疑问到今天还依然是切中要害的。我在想,如果我在一百年前出生,我也许根本不可能识字,也许还要裹小脚,更不可能想象自己能和陌生人谈论我自己一系列作品的想法。我不相信时代总是进步的,但人的困境很可能和一百年前大致相同,而我就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在其中一个“口”中生活。
孟宪辉:能否介绍一下本次参展的作品?可以看到其中投射了非常丰富的想象。
秦晋:我展出了两幅作品,一幅是《被改造的风景》系列的火烧云,这幅画,和2018年在常青画廊完成的那幅大的墙绘《我的一切都是你给的》同属一个系列。画的都是黄昏的火烧云景象。云的形状就是匍匐在地上的战士身型,这个形象是从邱少云变化而来的。我曾经做过一系列关于抗美援朝英雄邱少云的作品,除了这个系列的画,还包括黑板报作品《新编故事园地》。《新编故事园地》系列以二十年前惯常的文艺宣传方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出墙报”。墙报的内容都是我自己编的一些微型小说和貌似一本正经的科普文章。其中一期墙报内容就包括一篇我虚构邱少云的短篇小说和一则“火烧云”的科普农业信息,以及有特殊符号含义的花边和报头图案,比如身体局部连成的花边,像是膝盖、手或是杂技演员的身体等等。而那则火烧云的科普农业常识小文章则同样被我用在了现在“春困”展出的这幅画的上部正中位置,它在客观的讲述火烧云这个气象现象带给农民的启示,恰好是一个预示大地蓬勃生长的意思,而这正好和邱少云的牺牲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宣传效果成为有趣的对比。在我看来,集体总是爱用这样的英雄个体来感召信众,无论政治或宗教。而作为自然景观,则超越了这个层面的意义,被一个比政治、社会及文化更长久的历史观所稀释。个人的命运也在这不同维度的景观中变幻,就像傍晚火烧云的光彩一样,变幻莫测。满眼的金光和血红,可以在一瞬间消逝。这种景象也是我自己作为一个70后艺术家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对集体的理解和印象,它也是一个可以被视为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
另一幅作品,是《骷髅风筝》。这幅画的初衷,源于我非常喜欢的迪斯尼公司早期出品的一个动画短片《骷髅舞》。动画片的内容是一群骷髅们在夜晚的坟地里跳舞。它们时而跳得快乐地散了架,时而拔出自家骨头合打敲击乐,非常有趣。艺术应该是摆脱陈词滥调的各种尝试,所以骷髅可以不是令人恐惧的,虽然它有两个黑洞般的眼窝,但我把它们从大到小串成一串,像风筝一样,绕着橘红色的丝带,轻盈地飞到天上去。
“春困” 展览现场
秦晋 | Qin Jin
被改造的风景–火烧云2|Modified Landscape–Evening Glow 2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150×220cm
2023
被改造的风景–火烧云2|Modified Landscape–Evening Glow 2(局部|detail)
秦晋 | Qin Jin
骷髅风筝|Skull Kite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144×200cm
2022
骷髅风筝|Skull Kite(局部|detail)
孟宪辉:黑板报形式的创作在你以往的作品中贯穿出一条线索,而小笔触的排线会让人联想到素描的基础训练以及一些国画的皴法,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启用这样的创作方式,其中的难点在哪?你通过怎样的练习得以实现自己想要的效果?
秦晋:我是2019年开始用这种小笔触来完成布面油画的。这个尝试确实受黑板报和几幅已完成的壁画的影响。我发现灰色在稳定色调上的作用,小笔触也便于在每个阶段做局部修改和调整。也因为它显色缓慢,所以它是一个更有效把控大画幅效果的方法。而这种方式需要很克制,好处就是几乎不冒险。这种作画方法确实很像长期素描训练和我在摄影暗房里操作照片的放大显影过程。
“我”的风景 展览现场 常青画廊
秦晋 | Qin Jin
新编故事园地(之二)|New Story Garden (No.2)
黑板、粉笔、小麦、镰刀、医用凡士林 | Blackboard, pastel, wheat, sickle, medical Vaseline
黑板 | Blackboard: 101×259.5×11cm
2018
秦晋 | Qin Jin
新编故事园地(之一)|New Story Garden (No.1)
黑板、粉笔、金色木相框 | Blackboard, pastel, gold wood frame
黑板 | Blackboard: 101×259.5×11cm
2016
秦晋 | Qin Jin
新编故事园地(之三)|New Story Garden (No.3)
黑板、粉笔、锤子、剪刀、扳手、螺丝刀、钉子、工人手套| Blackboard, pastel, hammer, scissors, wrench, screwdriver, nail, worker gloves
黑板 | Blackboard: 101×259.5×11cm
2018
秦晋 | Qin Jin
被改造的风景—白云1|Modified Landscape —White Cloud 1
粉笔 | Pastel
尺寸可变 | Variable size
2017
秦晋 | Qin Jin
我的一切都是你给的 | You Gave Me Everything
粉笔 | Pastel
尺寸可变 | Variable size
2018
孟宪辉:《骷髅风筝》和《吸血鬼》所使用的色彩和呈现方式展现了另一条不同的路,尤其蚊子翅膀部分的处理更增添了一抹光亮,能否讲讲你在创作过程中结合画面主题对材料的处理有哪些思考?很多人对你的认知在影像创作上,其实你的绘画创作也未曾停止,两者在思考和呈现上会有怎样的相同与不同?
秦晋:谢谢你的问题,这让我不得不认真思考疑问的核心在哪里。其实也有很多朋友问过我相同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似乎我现在过于跳跃地,也很可惜地,选择了绘画媒介而放弃影像了?我是这样看的:我希望我能把文本、影像和绘画当作一个可以互相参照和融合的媒介去使用。比如我曾经写过的关于豹猫的小说,一个短篇,我脑子里有一个故事,然后我理所当然的想自己会不会做这样一个影像作品,但是我估计我暂时没有拍它的可能,于是我就画了一张豹子的画。我画的内容是叙事性的,想象的,用讽刺或幽默来转换生活场景和行为的语境,有的时候也像是另一个世界的影像截帧。我喜欢作品给我出乎意料的感觉。我很少画比如抽象画一类的,或做关于形式的研究,我对那方面事情和那种思考的逻辑不太感兴趣。我觉得那样的创作过程让我没有期待感,既不能在作品里隐藏神秘彩蛋信息,也不能给我带来足够的刺激和惊喜。但我对材料和触感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装置我也会考虑。但总的来说,我创作还是为了愉悦和娱乐自己。我需要更长的时间和工作去证明我的想法。
秦晋 | Qin Jin
吸血鬼| Bloodsucker
布面油画 | Oil on canvas
140×170cm
2024
秦晋 | Qin Jin
豹|Cheetah
布上油画 | Oil on canvas
140×135cm
2022
孟宪辉:你最近在哪里?正在忙什么或是做什么?
秦晋:我最近就在广州,学校有课,上广美研究生和本科的课。我发现,可能从去年开始,有很多我之前想做的方案和关心的议题,都竟然过时了。这很惊人,我从来没有预料到事情竟然会这样快的发生根本的变化。以前一直抵抗的东西,一些强力,在我看来,已经在内部自己腐朽和崩塌了,不需要我再花哪怕一个指头的力气去推倒它,甚至也不值得我再关注。课余时间我还是把去年底计划要做的作品快快完成,包括几张画和一件影像和一件装置作品。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能以参加“春困”展览来开始我新的一年,实在是非常开心的事。所以我希望自己能继续快快认真创作,匹配上这份在春天体验到的快乐。
秦晋 | Qin Jin
白沫|When I Am Dead
三频影像 | treble channel video
39'48''
2014
注:部分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