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解说
前言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之一,其承受压力最高可达体质量的5倍,是踝关节易受伤和发生退行性病变的原因之一。后踝关节疼痛临床多见,尤其是慢性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致残。
后踝关节疼痛的病因
全身系统性:退变性、代谢性、神经性、血管性、感染性、肿瘤性、脊柱关节病等
局部因素:骨性结构的异常、关节及软组织的异常
后踝疼痛的局部原因
跟距跗骨桥、应力性骨折、距骨OLT、胫骨后和内侧屈肌腱病变、腓骨肌腱和腓骨上支持带病变、跟腱及跟腱末端病、Haglund综合征、后踝撞击综合征、跗骨窦病变、跗骨管综合征及其他。
1. 跟距跗骨桥



2. 应力性骨折


3. 距骨OLT




4. 胫骨后和内侧屈肌腱病变


5. 腓骨肌腱和腓骨上支持带病变

病例:女,28,左踝扭伤,左外踝疼痛(+)




6. 跟腱及跟腱末端病





7. Haglund综合征


8. 后踝撞击综合征(PAI)


9. 跗骨窦病变


10. 跗骨管综合征


小结
评价后踝关节疼痛需要全面的体检,同时还要结合临床病史,了解全身和局部的疾病谱,综合运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其中MR是后关节疼痛的首选检查方法。

陈爽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影像科副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北院副院长
上海市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放射学会肌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肌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放射学会骨关节学组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