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生物学特征被认为是DLBCL的重要预后指标。如双表达DLBCL(DEL)对于标准R-CHOP治疗预后较差,双打击/三打击淋巴瘤预后更差;某些GCB型DLBCL合并表观遗传突变,如CREBBP/EP300和KMT2D突变的往往预后较差;这些特征为寻找潜在可联合的靶向治疗策略提供了线索。
本期病例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淋巴瘤科李文瑜教授的分享:一例三打击合并双表达DLBCL患者,自体移植一年后复发,二代基因测序示CREBBP、EZH2等基因错义突变,患者接受西达本胺联合R-DICE方案治疗后2周期获得CR,6周期CR-DICE后西达本胺维持治疗2年,缓解至今PFS达51个月。
曾某,男性,23岁
因“发现双侧颈部肿物1年余”于2015年6月首次就诊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查体:双侧颈部II区、左侧腮腺区、锁骨上区及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约4X5cm)
CD20(+++),CD3(-),PAX-5(+++),CD5(-),CD23(+++),CD10(+++),CD21(-),CD30(-),ALK(5A4)(-),Bcl-6(+++),MUM1(-),Ki67(20%+),Bcl-2(+++),TDT(-),Cyclin D1(-),GECT1(+),FOXP1(+++),C-myc(50%+),C-MET(-)。EBV原位杂交:EBERs(-)。
C-myc基因有断裂36%,Bcl-2/IGH基因有融合44%,Bcl-6基因有断裂28%。
WBC8.7×109/LHGB150g/LPLT 171×109/LLDH 256U/L骨髓穿刺及活检:未见淋巴瘤骨髓侵犯
DLBCL GCB亚型,IIIA期,三打击,IPI评分2分(LDH、分期)
一线治疗达CR,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2015-7-13~2015-10-30:6周期R-DA-EPOCH+沙利度胺150mg qd增强CT评价疗效:2周期 PR、4周期 PR、PET/CT评价疗效:6周期 CR
化疗1周期后出现粒缺,白细胞 0.43X109/L,伴低热37.8℃,予抗感染、升白细胞治疗后恢复正常
6周期化疗后,于2015年12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2017年1月中旬,患者发现左侧腹股沟(1x2cm)、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2x3cm)
复查病理,加做二代基因测序
2017-3-3 行右侧腋窝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诊断:1.DLBCL GCB亚型(三打击、双表达)2.FL 3B
CD20(+++),CD3(-),CD5(-),CD21(呈结节样区域可见FDC网架存在,但形态不规则及不完整),CD10(+++),Bcl-6(+++),MUM1(-),Ki67(20%+),Bcl-2(90%+),C-myc(50%弱+),C-MET(-),PD-1(MRQ-22)(10-20%+),PD-L1(SP142)(巨噬细胞+)。
C-myc基因有断裂32%,Bcl-2/IGH基因有融合76%,Bcl-6基因有断裂44%。
CREBBP、EZH2等基因错义突变
DLBCL,GCB型,三打击(双表达),伴CREBBP、EZH2等基因错义突变,IPI评分1分
2017-3-18 C+R-DICE(70%)×6周期【西达本胺15mgbiw;利妥昔单抗375mg/m2D0,地塞米松10mg,d1-4;异环磷酰胺、顺铂、依托泊苷减为标准剂量的70%】。
第一程化疗后有4度白细胞减少和1度血小板减少。
2周期CR,4周期CR,6周期CR。
西达本胺 20mg biw,口服2年
PFS达51个月
1、39% DLBCL存在CREBBP/EP300组蛋白乙酰化调控因子的突变1。
2、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团队发现2,CREBBP/EP300突变通过抑制H3K27乙酰化并激活Notch信号通路、通过FBXW7-Notch-CCL2/CSF1轴改变促进巨噬细胞活化和极化等途径,最终改变DLBCL肿瘤微环境、导致疾病进展。赵维莅教授团队报道3在小鼠DE-DLBCL 异位PDX模型上,西达本胺和阿霉素协同调控了参与B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相关基因,以及多条BCL2和MYC调控的信号通路,共同抑制淋巴瘤生长。
3、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团队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发现4,R-CHOP联合西达本胺治疗老年初治中高危DLBCL患者中,DE-DLBCL患者(n=12)CR率100%,2年PFS和OS分别为83%和92%。R-CHOP联合西达本胺与历史对照相比,DEL患者生活获益提升明显。历史数据显示CREBBP/EP300突变患者,经R-CHOP治疗生存获益较差;但本研究CR-CHOP治疗相比无该突变患者,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西达本胺可能改善了CREBBP/EP300突变的不良预后影响。
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HGBL-DH/TH)约占新发DLBCL患者的10%,与不伴有DH/TH的DLBCL相比,其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患者对标准起始治疗方案反应差(R-CHOP)和生存期缩短。
该HGBL-TH患者,经一线治疗达CR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获得1年无病生存后复发,二代测序明确患者存在CREBBP、EZH2等基因错义突变。三打击、双表达、移植后复发、CREBBP等基因突变, 多种高危因素合并给患者的治疗结局带来不可控性。得益于HDACi西达本胺,C+R-DICE方案序贯C维持治疗使患者获得4年余的无病生存,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目前仍在随访中。
DLBCL分子生物学特征具有高度异质性,而检测手段的进步筛选出更多的治疗靶点;表观遗传药物西达本胺联合治疗的优越性逐渐受到重视,推动了“个体化治疗”的发展。有文献报道,具有组蛋白乙酰转移酶CREBBP/EP300突变的GCB DLBCL患者预后往往较差5,且CREBBP突变是DLBCL的独立预后因素6。赵维莅教授团队发现4,西达本胺联合R-CHOP方案可改善双表达淋巴瘤患者的2年PFS和OS,减轻CREBBP/EP300突变对预后的负面影响。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试验,为广大DLBCL患者提供更优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1.Pasqualucci, Laura, et al. Nature 471.7337 (2011): 189-195.
2.Zhao wl et.al.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1 Jan 11;6(1):10.
3. Ying Fang, Feng Liu and Wei-li Zhao. Blood 2018 132:4104;.60th ASH.
4. Zhao WL et al. Clin Epigenetics. 2020 Oct 23;12(1):160.
5. Shaffer AL et.al. N Engl J Med. 2018;378(15):1396–407.
6. Tzankov A et.al. J Hematol Oncol. 2017;1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