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简介

Introduction to the guide

2015年8月,由申昆玲、张国成、尚云晓、李兴旺等11个儿科领域的顶尖医生专家共同编写的《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表。重组人干扰素α1b(Interferon α1b, IFNα1b)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的生物制品,在儿童病毒性感染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在此专家共识发表以前,尽管已有多中心研究证实IFNα1b在儿童病毒性感染呼吸道疾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暂无一篇权威的指南共识对其做出明确具体的阐述。而这篇专家共识首次详细阐述了IFNα1b的抗病毒机制、用药安全性及其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为IFNα1b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临床指导,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01

IFNα1b简介及其抗病毒机制

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包括Ⅰ 型、Ⅱ型和Ⅲ型,分别具有不同的受体和功能,是机体天然免疫的关键组成部分。根据其基因和蛋白质结构的差异,Ⅰ型干扰素又可以分为IFNα、IFNβ、IFNε、IFNκ、IFNω等。目前IFNα已有3个亚型被批准为药品再在临床使用,分别为IFNα1b、IFNα2a、IFNα2b,目前均为基因重组产品。国外使用的IFNα主要是IFNα2a 和IFNα2b,其基因来源于西方白种人。国内使用的IFNα主要是IFNα1b,其基因由我国侯云德院士于1982 年从健康中国人脐血白细胞中获得。重组人IFNα1b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 Ⅰ 类新药,已经在国内儿科领域广泛应用20余年,积累了大量文献和临床使用经验。已有多个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IFNα1b在毛支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性肠炎等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

IFNα1b的抗病毒作用主要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和激活细胞免疫这2条途径实现。前者是通过其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 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磷酸二酯酶和蛋白激酶等多种抗病毒蛋白表达,进而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保护正常细胞免除病毒的侵入。后者是通过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包括促进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CTL)增殖、激活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发挥清除病毒的作用(参考图1.)。

image.png


02

儿童用药IFNα1b安全性

Ø 儿童特殊群体补充外源IFN的必要性:

儿童由于免疫功能尚不成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及IFN相对较低,易发生病毒感染。许多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人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机体后,病毒会通过一系列逃逸机制或抑制机体免疫系统,抑制内源性IFN的产生,使机体无法形成有效的抗病毒状态。给予外源性的IFNα1b能提高IFN水平,促进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增强机体组织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的能力和免疫细胞清除病毒的能力,减少组织病理损伤;IFNα1b还能调节病毒感染引起的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


Ø 儿童应用IFNα1b的安全性

通过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截止到2015年4月,对公开报道的410 篇儿童应用 IFNα1b 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在用IFNα1b 的 29378 例病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1 ‰,其中肌肉注射和雾化吸入分别为17.3‰和3.0‰,低于其他 IFN亚型(详见图2.)。肌肉注射不良反应主要为低度发热和流感样症状,少数患肝炎等长期用药的患儿可出现轻度食欲减退、轻度脱发和轻度白细胞总数下降。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很少,偶见低度发热。IFNα1b不良反应常为一过性,一般不需对症处理,即可缓解。

图2. 不同干扰素亚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image.png

国内关于毛细支气管炎、小儿病毒性肺炎、HFMD和腹泻等较大样本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也显示,IFNα1b雾化吸入2-4 μg/(kg·次)和肌肉注射1-2μg/(kg·次),治疗5-7d,对儿童均是安全的;在这些多中心研究中患儿最小年龄为45d。也有IFNα1b治疗应注意,下列情况应禁用IFNα1b:已知对IFN制品过敏者、有严重心血管病史者和癫痫。病毒感染导致的重度血小板减少、严重出血性疾病的患儿不宜肌肉注射IFNα1b,病情需要时可用雾化吸入给药。


03

IFNα1b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指南推荐IFNα1b用于儿童的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轮状病毒性肠炎、病毒性脑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麻疹和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推荐的用法用量可参考下表2.

image.png

image.png

参考文献

[1] 申昆玲,张国成,尚云晓,李兴旺,徐樨巍,陈强,鲍一笑,符州,赵德育,刘长山,孙新.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6):1214-1219.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