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105家药企裁员,39家申请破产

新产品研发/上市进展不如预期、现金流难以维系、融资环境不佳……多家海外biotech申请破产,全球药企展开“自救”。

 

105家药企裁员 39家申请破产

 

据行业媒体Fierce Biotech统计,截至7月27日,今年累计已有105家药企(分月份按次统计,不去重,完整名单见文末附1)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裁员,数量已达到去年上半年的1.75倍。其中既包括部分企业小幅的人员调整,也有裁员过半,甚至裁撤几乎所有员工、面临破产的企业。

 

另外,综合各企业公告及行业媒体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39家来自各个业务领域的医药企业申请破产、清算关闭或濒临破产等(完整名单见文末附2)。

 

从已公开申请破产原因以及相关细则的医药企业来看,新产品研发/上市进展不如预期、现金流难以维系以及融资环境不佳是最频繁出现的理由。

 

例如,曾在一级市场先后获得Mandra多轮投资的“明星创新药企业”Athenex,累计投资额近9000万美元,在纳斯达克上市后,Athenex依然被市场看好,也与香雪制药、药华医药等多家企业开展了合作。

 

但随着其口服紫杉醇部分临床数据及副作用劣于静脉注射紫杉醇、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疗法在临床I期出现患者死亡、FDA拒绝批准其口服紫杉醇+Encequidar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新药的上市申请等事件发生,Athenex展开了裁员、出售设备等多种自救措施,但在研发进展不顺、资金匮乏、债务缠身等诸多难题面前,Athenex最终选择申请破产。

 

不止是临床阶段,还有一些企业“倒”在了等待新产品上市批准的过程中。

 

例如,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发展迅速的检测设备企业之一Lucira Health,在看到COVID-19检测需求下降的同时,开始推动流感新型联合检测试剂盒上市,但由于FDA监管批准速度慢于预期,导致其未在2022-2023年流感季获得预期利润,收入和资本化不足以抵消支出,Lucira也在今年申请了破产,寻求加速出售。

 

裁员、减管线 全球药企展开“自救”

 

从上述企业申请破产依据的法律来看,多数企业是根据联邦破产法第11章内容申请的破产——不同于清算资产、彻底关闭,第11章的程序下,债务人仍控制着企业运营,法院将帮助企业重组其债务和义务,这也可以视作企业自救的举措之一。

 

根据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的个人或企业有提出重组计划的机会。计划可能包括缩减业务规模以减少开支、重新谈判债务等。

 

例如,美国仿制药企Lannett此前曾申请过破产,今年6月,其重组计划得到确认,通过财务重组,Lannett减少了约6亿美元的债务,其CEO表示这使得公司能“以更强大的财务基础进入新时代,拥有新的能源和资源,专注于我们的核心业务”。

 

今年4月,强生的子公司LTL也重新申请了破产保护,以通过重组计划应对诉讼索赔等。

 

相比于申请破产,人员与管线调整以及寻求收并购是对企业而言更为常见的“自救”措施。

 

7月25日,渤健在公布其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的同时,宣布了一项名为Fit for Growth的削减计划,包括减员1000人、停止至少四种药物的研究开发等。

 

渤健称,Fit for Growth是为了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研发生产力和减低风险,实现可持续增长,其目标是在2025年前节省10亿美元运营费用,其中3亿美元将被重新投入产品开发和商业化。

 

从涉及的业务部分来看,部分企业选择从裁撤销售人员入手。例如,由于收入持续下滑,生物制药企业Amarin日前宣布将解雇其在美国的全部销售人员,并减少30%的非销售人员,其CEO表示“该项目将带来1000万美元的重组费用,预计每年将节省约4000万美元的成本”。

 

今年上半年,阿斯利康、药明康德、辉瑞、强生、赛诺菲、BMS、武田、拜耳等大型企业均有裁员或管线调整的消息传出,当前,降本增效、“熬过周期”是全球药企共同的目标之一。

 
附1:2023年全球生物制药企业裁员情况统计

全球范围:105家药企裁员,39家申请破产

附2:2023年海外申请破产或已经关闭的医药公司

全球范围:105家药企裁员,39家申请破产

来源:赛柏蓝

作者:陈芋

责编:Adam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