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Biotech都是相似的,不幸的Biotech各有各的不幸。


在年内股价暴跌超过8成,市值已经只剩下3亿多港元之后,港股18A上市的Biotech企业圣诺医药,突然爆出一个理财大雷。

2024年7月8日,圣诺医药发布公告,由于公司认购的基金所投资的私募债发行人可能违约,预计公司投资基金可能出现重大亏损。

这是一笔圣诺医药认购的总投资金额达到2000万美元的私募基金份额,该基金由私募基金公司TradArt Flagship Investment SPC管理,及截至该公告发布日期,圣诺医药只赎回20万美元。

根据此前的公告,圣诺医药分别于2022年、2023年认购1500万美元、500万美元上述基金的独立投资组合股份,该独立投资组合的主要投资策略是投资于多个国家(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及中国)的首次公开发售候选公司、二级市场股票及债务工具。

圣诺医药在公告中表示:根据公司与投资经理于2024年7月4日的讨论及董事会进行的初步评估,于本公告日期,董事会预计投资经理可能会报告基金出现重大亏损。董事会保留追究基金管理层(包括投资经理)责任的权利,以挽回该事件造成的损失。

但是稍微了解一下投资市场的人都知道,在基金所投资的标的出现问题之后,试图通过追究基金投资经理的责任,来达到挽回损失的目的,其可能性微乎其微。

作为一家尚未实现盈利、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支持自身研发和运营的Biotech公司,为何斥巨资投资如此高风险的私募基金?恐怕这才是圣诺医药需要反思的问题。

事实上,自从2024年以来,圣诺医药九各种风波不断,公司股价也从年初的36港元/股左右暴跌至现在的4港元/股,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

2024年3月7日,圣诺医药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陆阳所持有的156万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78%,在2024年3月7日被强制出售。

此次股份的强制出售,是由于陆阳在接到保证金补缴要求后,未能及时满足补缴要求,进而触发了强制出售机制。

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大跌,中小投资者受损严重。

尽管圣诺医药在公告中强调,本集团业务营运及其研发工作并无重大不利变动,管理团队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有中小投资者对此反驳:大股东的股份被强制出售,导致股价大跌,这难道不是“重大不利变动”吗?如果管理团队对公司长期发展真的”充满信心“,为何又坐视自己的股份被强制出售呢?

很快,所谓的“管理团队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被事实打脸。

2024年6月3日,圣诺医药发布公告称,首席医务官Francois Lebel、首席财务官叶永基已于5月31日双双辞任。

就在此前不久的5月17日,圣诺医药的首席战略官戴晓畅博士也因为个人理由而辞职。

在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内,三位"首席"竞相离职,不知道所谓的“充满信心”从何谈起。

事实上,离开公司的不仅包括高管,更多的基层员工也在用脚投票。

公告显示,圣诺医药的雇员数量从2022年年末的225人减少至2023年年末的145人。也有媒体报道,截至今年4月初,公司的雇员数量锐减至70人级别。

此次的理财暴雷,无异于在已经流血的伤口上,又狠狠撒了一把盐。

公开数据显示,圣诺医药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的1.05亿美元减至2023年底的0.24亿美元,在超60家港股18A生物医药企业中排名倒数。

如果2000万美元的理财再血本无归的话,圣诺医药的现金流将进一步枯竭。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者:Mc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现金濒临枯竭的Biotech,再爆理财大雷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