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2020”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起来。在香格纳北京今年的第二个展览《曲折的时间》即将开放之际,我们以韩锋、胡柳、何伟、刘唯艰、欧阳春、孙逊、闫冰、赵洋这八位艺术家的创作为出发点,带领各位步入一个由日常片段编织而成的镜像世界,重新思考“时间”与“空间”在当下的意义。 |
赵 洋
赵洋 | 曲折的时间 | 2017 | 布面油彩&丙烯 | 200x300cm
“曲折的时间”展览现场,香格纳北京,2020
“
时间只可折叠不可锻延,打破的界线,模糊的平面, 在摆脱空间后,时间挣扎地呈现为一条片段的锁链, 以迂回的方式重新折叠,相似与差异喜爱结伴同行, 平行与映射相互勾结,从前与未知互相铆连。
——赵洋
”
赵洋 | 毛人 | 2016 | 布面油彩&丙烯 | 47x41cm
赵洋画面的图像常常是日常稀松不起眼的小事物,画家并非倾心研究于此,而是赋予物象自己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作为一位绘画工作者,赵洋更像导演,试图用个体的绘画语言,将记忆与叙事有机的串联起来。画面的各类图像就似各类型的演员,各尽其职的摆出种种造型, 演一出赵氏风格的内心戏。种种经历、情感、历史、故事以及内心的情愫用质朴的画语娓娓道来。
赵洋在工作室
赵洋,1970 年出生于吉林四平,1995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主要展览包括:赵洋 : 罗马是个湖,香格纳北京(2019);新艺术史:中国的当代艺术 2000-2018,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2019);赵洋 : 阿赖耶,chi K11 美术馆,上海(2018);赵洋 : 万物之间,台北艺术大学关渡美术馆,台北(2016);赵洋个展,香格纳上海(2016);CHINA 8,莱茵鲁尔区中国当代艺术展,勒姆布鲁克博物馆,杜伊斯堡(2015);一种历史:1980年代至今的艺术、建筑、设计,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2015)等。其作品曾被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chi K11 美术馆、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等国内外著名机构收藏。
胡 柳
艺术家胡柳
胡柳用铅笔做画,每张作品耗时数月甚至更长。铅笔的笔触交织形成了一个充满变化的金属色表面,观众无法在单一的时空位置上看到画面整体, 而必须以相遇、游走与折返的方式才能逐步接近画中的世界。这种身临其境的观感引领观者穿越画面,进入一个不可追忆的古老秩序当中,该秩序守护着万物的名字。值得一提的是,胡柳的绘画拒绝任何形式的复制——无论是机械或是数码——都无法一劳永逸地捕捉到画面。所以请大家“眼见为实”,所有图片仅供参考。
胡柳作品局部
远远看胡柳的作品,你很容易为那样铺天盖地的黑色而吸引,就好像迎面一座黑墙,目力所及,皆是肃穆。但胡柳说,这不是黑,而是“玄”。玄,有老庄哲学的意味,“老子说,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玄’,幽远也。又有‘隐’的意思。”
胡柳 | 山寺桃花 | 2010 | 纸上铅笔 | 80x110cm
“曲折的时间”展览现场,香格纳北京,2020
玄不是黑,或者说,绝不仅仅是黑。这似乎是胡柳故意设计的一场“显与隐”的游戏,它邀请你一步步向前,邀请你的眼睛跟随光影,一点一点移,再试图在脑海中构建它的模样——原来这一面颜色,全都是用铅笔一笔一笔绘成, 一株植物,一枚花瓣,一片海,所有的笔触层层交叠,未知止尽。你必须足够接近才能构建出一幅画想象中应有的视觉图像。千万次铅笔的涂抹,这种创作的过程在旁人看来,几近修道。对胡柳而言,作品亦非在看似结束的时候就结束了,而开始更为绵延不绝,“更像是渡河至彼岸,所需时间很难度量,水深水浅冷暖自知”。
*胡柳相关图文来自Neocha杂志
艺术家胡柳
胡柳,1982年生于河南信阳,200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居北京。主要展览包括: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陌生风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8);胡柳:黑浪,香格纳上海(2017);第十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4);ON/OFF,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2);山水,卢塞恩艺术博物馆,卢塞恩,瑞士(2010);细节的气质,红楼基金会,伦敦,英国(2007)等。2013 年,胡柳获评为“新青年艺术年度人物”。机构收藏:法国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香港M+希克收藏;英国红楼基金会;澳大利亚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等。
韩 锋
“
我的作品探索日常物的抽象结构,以及隐含于结构中的渐进的力量。
——韩锋
”
韩锋 | Somewhere 12 | 2017 | 布上丙烯 | 250x200cm
韩锋通过Somewhere系列的门探讨关于观看的问题。角度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一个角度看,梯形画框符合门的焦点透视,从另外的角度则会产生强烈的视觉不适感。天堂的入口是个窄门,如果太窄,是否因为我们站在了错误的角度?
韩锋 | Somewhere 4 | 2017 | 布上丙烯 | 150x50cm
“韩锋的每张画都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它们总是表现着什么:一截通风管,一段楼梯,百叶窗,一个换气扇,一架飞机, 一根烟囱,一辆公交车……这些物体孤单地站在画面上, 从各自的环境中剥离。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舞台,处在普普通通的背景上,却使得画面决不平凡,而它们也变得引人注目起来。艺术家自己动手做每一样东西。他选择粗帆布,疙疙瘩瘩的质地强调了背景的质感,再将透明的颜料一层层地涂在上面。这种画布表面形成的质感可以立刻被人感知,质感与画面的物体性一起,传递出画面存在的稳定性,和短暂的张力。”
——瑞士学者约格・胡伯
(Jorg Huber)
“韩锋:Somewhere“个展现场, 香格纳北京,2017
“淡极无形的绘画和雕塑装置作品,仿佛是寄自远方的照片。这两者都在形式上让人联想到西方(化)的极少主义观念艺术:白色背景上单色水洗般的笔触,偶尔点缀着极少的几抹色彩;长方形的支架指向层叠的方块;水平方向延长的几何 形;以及将工业产品作为现成品展示。”
——英国学者保罗·葛思谛
(Paul Gladston)
韩锋 | 北京时间 | 2017 | 钟 | 24.4×24.4×3.5cm 2 pics
在《北京时间》这件装置作品中,韩锋把RUSCH电子钟用不同角度拍摄的表盘加以改造。作品名称将根据展出地点的法定时间而改变,时钟指针也会相应调整到当地法定时间,以此探讨公共尺度(或标准)和个人视角的矛盾,以及恒久定律如何度量片刻的真实。
韩锋工作室一角
韩锋曾获得 M50 创意园 2008年度创意新锐评选的评委会大奖,并于2010 年获得首届约翰·莫尔绘画大赛(中国)的一等奖。2013年,日本爱知三年展和英国萨奇画廊中展出了他的重要作品;2012年, 韩锋在英国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举办了个展;2011 年,他的作品出现在了阿根廷的南美 USHUAIA-世界的尽头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馆和上海周围艺术画廊等多地展览。近年展览:简至诗意升起来,无锡美术馆(2019);艺术赞助人,乔空间 & 油罐艺术中心,上海 (2018);纸感·熔点,雅巢空间,上海 (2018);韩锋:SOMEWHERE,香格纳北京 (2017);此时此刻,刘海粟美术馆,上海 (2017)等。
刘唯艰
“曲折的时间”展览现场,香格纳北京,2020
近年,刘唯艰历经探索,开始了创作的新阶段。独特的绘画性成为了刘唯艰的本能,而画面逐渐转化成为了艺术家探索个体生活状态与情绪的理想途径。 在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大批的年轻人离开了自己的生长地涌入都市,和家庭以及传统观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割裂,焦虑与孤独共生。作为社会集体大迁徙时代背景下的一员,刘唯艰将一个个图像改造成墓碑式的符号,来纪念人们的真实情感与生活状态, 把无形的孤独转化成一种可视形态——虚无、神秘且富有诗意,从现实环境中找到一条通往艺术的大道。
刘唯艰 | 未命名的地方 | 2020 | 布上丙烯 | 140x150cm | 局部
刘唯艰 | 看不见的地方 | 2020 | 布上丙烯 | 180x140cm | 局部
刘唯艰,1981年生于湖南,200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目前生活和工作在上海。主要个展包括:在路上,谷仓当代艺术空间,深圳(2018);我爱你,香格纳北京(2015);太阳下,香格纳H空间,上海 (2014);日出之前的想法,GALERIA YUSTO, GINER,马拉加,西班牙(2012);再见故乡,路易威登旗舰店艺廊,中国香港(2011);触角 – 刘唯艰个展, 香格纳 H 空间 , 上海(2010);乌鸦的召唤, 刘唯艰个展,比翼艺术中心,上海(2007)等。机构收藏: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挪威阿斯楚普费恩利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DSL收藏等。
何伟
“曲折的时间”展览现场,香格纳北京,2020
何伟用神秘的抽象概念考察头脑与心灵内部的风景。在向平躺于地板的画布上涂抹很多层半透明油画颜料的过程中,随意而表现主义的色彩田被创造出来,时而以不连续的几何结构浮于表面。画布上的纹理和皱纹,以及地板的缺陷,在画面表面形成了凹陷与裂缝。何伟使用了不同的技法与工具,借助画笔、滚筒、刮刀甚至喷壶,层层叠加地涂抹颜料。被稀释的油画颜料流淌到画布上, 在亚麻纹理与裂缝中安顿下来,这些纹理与裂缝制造了柔和起伏的色彩与出人意料的形状。
何伟个展现场, 香格纳北京,2019
何伟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反映了他的生活历程。他试图做到诚实、找到平衡、同对立事物对抗、超越破坏性力量,并利用这一切来达到整体的良好效果。过程产生了艺术品,但更为重要的是他对生活中自由与平衡的追求。不过我们必须创作,而何伟创作出的作品本身就是可贵的礼物—— 单纯、美好而真实。
何伟 | No.160 | 2019 | 布上油画 | 50x60cm
何伟,1980年出生于新疆,200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近年个展包括:何伟 & 唐茂宏 – 双个展,香格纳北京(2019);原色,C空间,北京(2016);矛盾,望远镜艺术家⼯作室,北京(2015);无法触及的地方,季节北京(2010)等。
欧阳春
欧阳春 | 泉 | 2018 | 布上油画 | 81x100cm
“曲折的时间”展览现场,香格纳北京,2020
欧阳春绘画的主题从早期的童话世界回归到自身经历,将虚构和真实的世界交替并置, 在笔法上追求纯粹的绘画感受。同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现实的眷恋塑造了他对物质世界的独特见解,复合的叙述性,以及对破碎与遗忘的感知力。
欧阳春 | 低俗小说 | 2012 | 布上油画
欧阳春在绘画中对于一些细节有着很强的把握能力。画面看起来在美学上无迹可寻,且具有一定风险,但重要的是,他的绘画的独特之处似乎正来自对画面的一种自我组织,而且即使利用图像资源,仍然强调随意和偶然。欧阳春的作品几乎没有一成不变的主题,我们看到的是观察的目光延续到社会与日常生活的诸多层面上,延伸到日常存在事物的同时,也触及到抽象世界和精神现实。
欧阳春 | 乱世佳人 | 2017 | 实物装配
装置作品《凡夫俗子》系列集齐了家属院中很多户家庭的日常用品,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家通过这些物件来追忆属于一个时代的经历和内心轨迹。在装置《乱世佳人》中,观者只有站在高处才可俯瞰心形作品的全貌,而悬挂于作品上方的洋娃娃象征着“凡夫俗子” 生命中理想光辉的照耀。
艺术家欧阳春
欧阳春出生于1974年,现居北京。主要个展包括:凡夫俗子,香格纳上海(2019);一粒尘埃,香格纳北京(2015);我的故事,香格纳上海(2015);渣滓,BANK,上海(2014);孩童,今日美术馆,北京(2012);呓语,余德耀美术馆,雅加达, 印尼(2012);王,奥地利国家美术馆,维也纳,奥地利(2011);王,收藏家美术馆,柏林,德国(2010)等。机构收藏: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德国柏林收藏家美术馆;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上海龙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等。
闫 冰
“
那时天暗沉下来,是杏花要开……
——闫冰
”
“曲折的时间”展览现场,香格纳北京,2020
闫冰的绘画以聚焦日常平凡之物为人熟知,浓郁细腻的影调之下回应着其早年在西北乡村的成长经历。一系列绘画作品,都渗透着他对于个体精神、 生存体验的深入认知与思考。幽暗背景中被刻意放大的对象,微妙的线条与质地,使得作品本身散发出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和肖像意味。艺术家凝视的目光把观者带入熟悉又陌生的境地,零散的私人记忆和复杂情绪被依次照亮,并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召唤出潜藏已久的巨大能量。
闫冰 | 杏花 No.8 | 2019 | 布上油画 | 100x80cm
“闫冰的作品在揭示自然或乡土之神圣根源的同时,也是在重启艺术本身及其所在的当代语境中的一种自然和神圣。艺术家的思考和行动诱使我们去重新触摸和认知这个世界原本自然的属性——用闫冰自己的话说,它是一种性感、内敛、天成和神圣。”
——策展人鲁明君
艺术家闫冰
闫冰,1980 年生于甘肃天水,2007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近年个展包括:闫冰:起初天气很好,香格纳北京,北京(2019);闫冰同名个展,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6);爱,杨画廊,北京(2015);我的劳动 II,杨画廊,北京(2013);长物志 No.5,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农事诗,白盒子艺术馆,北京(2012);我的劳动,杨画廊,北京(2011);51 平米:14# 闫冰,泰 康空间,北京(2010);由刘小东策划:闫冰 / 温度,尤伦斯 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9)。他同时还参加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城市艺术中心、 美国纽约 RH 当代艺术中心、西安美术馆、泰康空间、关山月 美术馆、金鹰当代艺术中心等机构举办的群展。
孙 逊
孙逊 | 21 克 – 24 | 2007 | 布上色粉 | 100x140cm
孙逊的作品通常为手绘而成的动画短片。因此除动画短片本身外,同时可以看到与其动画相关的手稿或运用其他媒介制作一些作品。历时四年完成的《21克》(2010)探讨“人类灵魂的重量”,带领观众探索自我存在的价值根源。这部电影主要以粉笔、炭笔画为媒材,通过细腻、饱满的质感构成一帧帧阴霾的黑白图像。该作品曾入围2010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为第一部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中国动画影片。
孙逊 | 21 克 – 36 | 2007 | 布上色粉 | 100x140cm
“曲折的时间”展览现场,香格纳北京,2020
“人们刨根问底地质问历史,但是当历史的概念中抽离了实实在在的一秒,一分,一个小时,一天,一年,一个世纪的时间, 一个百分之一百真实具体而不是某种概念的时间时,人们得到的答案永远没有比质疑本身真实更精彩的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一直处于在徒劳的变化之中……我们,所有的人,精神恍惚, 游移不定,不能改变居无定所的尴尬。我们每个人都是流浪者。”
艺术家孙逊
孙逊,1980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阜新,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次年成立 π 格动画工作室,现生活并工作于北京。孙逊在影像艺术领域的成果令人瞩目:2010年,孙逊陆续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最佳年轻艺术家奖”,台湾当代艺术连线新潮赏奖,和意大利CIVITELLA RANIERI 基金2011/2012年度奖学金。2012年,木刻动画短片《一场革命中还未来得及定义的行为》入围第六十二届柏林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继其作品《21克》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之后,两年内作品再次入围国际三大A类电影节。孙逊曾于世界各地著名艺术机构举办个展,如美国约翰和梅布尔·林林艺术博物馆(2019);上海玻璃博物馆(2019);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8);上海余德耀美术馆(2016);英国伦敦海德沃美术馆(2014);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0)等。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