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林羽龙个展“嵌”:林羽龙×张震中

对话人:

 

 

林羽龙,1988年出生于四川,201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19年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艺术学院雷尼∙霍夫曼教授大师班,获硕士学位及大师级文凭,现生活于德国和中国。

 

 

张震中,阿那亚艺术中心馆长。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张震中(Q):我发现对你的作品的解读总是在“具象”与“抽象”这两个泛滥的词语之间来回打转,这其实是评论语言的固化和懒惰。你在这次展览前言中总结自己的创作是“不同形式的线条和色彩的嵌套”,你所感兴趣的其实是“形式”的问题。“形式”并不与“具象”或“抽象”有任何绑定性的关联,塞尚的肖像、静物和风景画正是我们常常讨论“形式主义”(formalism)的开端。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林羽龙(A):我探讨的是绘画的基本元素,所以我的绘画是对点线面关系和色彩关系的讨论,是对绘画语言的探索。我认为“画面内”不只是画面内容或图像,画面本身就是主角。很多人在观看绘画作品的时候只看到图像(不是画面),他们试图寻找可辨认的形状(不是形式),试图从个体经验中寻找联系,建立熟悉的叙事。“画面内”的东西则被忽略了,例如点线面、色彩、肌理和材料的质感等。

 

Q:所以我很喜欢这次展览的标题——“嵌”。它是一个动词,它引导我们去观察“嵌”这个动作的轨迹和痕迹,而不是结果。同时,“嵌”这个词所带有的“穿插”的概念也呼应了画面上波状的曲线,这些被你叫做“褶皱”。第一次看到你的作品时,我联想到仍方兴未艾的“社交网络摄影竞赛”:大家争先恐后地在寻常生活中寻找局部与细节之美,通过放大或清奇的角度模糊物体的原貌。制胜的关键便是:“不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我拍的是什么”。但你的画面还是有迹可循,无论是喷泉还是窗帘的意象。你是如何“找到”这些褶皱的呢?

 

 

▲林羽龙日常随拍 ©林羽龙

 

A:最开始其实是很类似的过程,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并且我个人也很喜欢观察事物的局部和细节。 但是渐渐我发现我所感兴趣的物体、形状之间有一种共性,而这种共性似乎总跟曲线有关。后来我把这种共性凝练成“褶皱”这个概念,再从这个概念出发去创造我需要的画面形象。所以现在所看到的画面形象并不再是直接来源于生活了。另外,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所有的物体都是由“褶皱”形成的。自然界也没有绝对的平面,只有大大小小的褶皱。这就是我为自己的创作找到的一个基本元素。

 

 

▲林羽龙日常随拍 ©林羽龙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Q:这次展览也有一些对空间的干预,不过与其将绘画与空间干预分开,我觉得你所有的创作都是空间作品。画布不绷在内框上,让空间延展。在二维画布上探索空间,在三维空间里画画。但其实整个本科你都是绷内框的,是什么时候,出于什么原因突然不绷了?

 

A:最初的原因是到了德国这样画方便,刚到国外做内框画画是一件投入很高的事情,我对那边的环境也不熟悉,所以就想先直接把布钉在墙上画,等完成之后如果有需要再绷上内框。但是等到再次绷上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了。我认为没有绷上的效果更好,意外的有一种打开了空间的局限的感觉,空间被延展了。就是在这样的“偶然”下决定继续探索下去。我画面的空间探索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其实我的色彩都是用层层叠加的方式画上去的,这种叠加也是空间,但更隐性。

 

 

▲林羽龙德国工作室 ©林羽龙

 

Q:这里也有对市场的反叛吗?

 

A:是的,有的。确实很多藏家、画廊都问我可不可以绷起来,我都是不同意,或起码不建议(因为被买走了我也没办法控制了)。我肯定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但对很多人而言,这还不是他们面对绘画时会思考的一个问题。还是很惯性地,理所当然地觉得需要绷框才能画画,甚至画完之后需要再装一个外框进行装饰,这样才是一张完整的画。我还是希望能够激起大众对绘画更丰富的理解,挑战一些固有认知。

 

Q:确实你常常提到公众,你很在意他们如何进入你的作品。今天的大部分艺术家都强调这不是他们创作时考虑的事情,并且作品到了公众面前之后,公众如何解读也与艺术家无关。你为什么在创作过程中就这么在意公众?是因为希望获得认可,还是有某种使命感?

 

A:简单说:作为艺术家而言,创作确实是我非常个人和真诚的表达。但是作为人而言,我对社会,对公众也确实有关切。我希望能够给他们提供进入作品的通道,并且我很乐于和他们沟通,在展厅里跟他们聊天。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Q:你一直觉得跟公众沟通最直接的方式是色彩。

 

A:对,我觉得色彩是一张绘画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哪怕是一张黑白色的作品。我的色彩的特别之处在于,你所看到的最终呈现的颜色都是一层层透明的颜色叠加之后产生的。这让我的绘画过程中会有几段等待的时间,等待颜色干透去画下一层颜色,等待新的一层颜色叠加之后产生的效果。同时,也是等待一个可能随时会超出预判的结果,叠加时还是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随机的效果产生。这个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这份等待与随机性,慢慢去寻找画面的细节,慢慢沉浸其中去感受。当然,这整个的创作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时间的表达,不仅是等待的时间,每一层颜色也代表了一个时间的截点和纪录。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Q:这样就把时间带入了空间,这样的尝试是如何开始的?

 

A:我在德国求学的时候做过一个实验性的项目。我当时学校的所在城市拥有全德最长的年平均日照时间。一大早去到工作室之后,我发现在工作室中一直在移动的物体只有我自己和透过窗户的阳光。工作室的隔壁是一座教堂,每隔十五分钟会有一次敲钟。因此伴随我和阳光移动的还有时间。我的这个作品就是每当教堂钟响的时候我就用黑色把光斑涂抹标记, 阳光的斑纹沿着空间在走,就留下一连串涂黑、重叠的路径。这个可能是最早让我想到用色彩去标记时间的一个尝试。

 

 

▲林羽龙德国工作室实验项目 ©林羽龙

 

Q:这次很欣喜地有看到一些新的方向,一些画面中的线条比之前变得更有跳跃感,洋溢着完全不同的情绪。这跟你最近的生活状态或心情有关吗?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A:没什么关系。我并不是靠情绪来激发创作的人,相反可能稳定的情绪更有利于我的创作。其实依然还是对绘画语言持续的研究。只是加入了更多的直线,好像把画面绷住了一样。算是强迫自己走出熟悉的状态,让画面呈现不同的变化。

 

 

▲林羽龙日常随拍 ©林羽龙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