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顶画廊|蔡坚访谈及个展开幕现场:Holdhold&Holdholdhold

 

蔡坚个展“Holdhold&Holdholdhold”于2022年9月4日在没顶画廊正式开幕。我们同时发布画廊与艺术家的文字对谈。蔡坚阐述了首次涉足雕塑的创作逻辑,具体解释“现成的现成品”的时代意义。

 

 

展览现场,“蔡坚:Holdhold&Holdholdhold”,没顶画廊,2022.9.4-10.23

 

Q: 请你先介绍一下自己过往的艺术实践。

 

A: 我出生在潮州,从初中起到广州生活,201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个体生活的变迁令我对都市物质文化的感受尤其深刻,也自然而然对物体和现成品产生兴趣。它们既与我的个人经验相关,又提供了一种反思当代都市生活的路径。

 

 

蔡坚《水平 FG – 20220818007》2021,布面丙烯,45.7 x 180 cm

 

受此影响,我目前推出过绘画系列“水平”和“Hyperfocus”,对象分别是水平仪和镜头。我将这些日常物件放大,反复精准地描绘,消除它们的功能与意义,将它们变成文化符号,形成一种全新的当代视觉体验。

 

 

蔡坚《Hyperfocus 2000102》2021,布面丙烯 ,Φ200 cm

Q: 从平面到雕塑,你的创作有哪些变了,哪些没变?

 

A: 目前为止,我的创作逻辑连贯一致,就是选取并改造一些现成品,在当下这个数字技术、标准化生产主导的时代,离间、改变观看者和被观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新的视觉张力。

这次涉足雕塑,确实媒介变了,但是创作逻辑是对过往的延续和深化,或者说是同一套逻辑在不同媒介中的推演。

 

蔡坚《HoldHoldHold-X20100708》2022,玻璃钢、铝、漆,230 (H) x 211 x 223 cm

 

Q: 为什么选取攀岩抓手作为这次的作品原型?

 

A: 我选取创作对象,一直是从图像或形状入手,希望通过图像来展示、解构、重构物品的功能。攀岩石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是“半个的物体”,或者说半平面物体,生产出来就是放墙上的,有天然的背面,正面则自带抽象形态。这种抽象性部分来自自然世界中岩石的随机形状,但岩石被挪用成为攀岩抓手后,被纳入工具理性范畴,其设计性和功用性得到凸显。我再将它放大、拼合,使其内在的抽象性在艺术范畴内现形。

 

展览现场,“蔡坚:Holdhold&Holdholdhold”,没顶画廊,2022.9.4-10.23

 

Q: 你为什么将这次的作品定性为雕塑?

 

A: 当我将两块攀岩石背对背拼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有了自己的造型语言,从而成为雕塑。岩点经过放大,产生了疏离、陌生、抽象感;组合的时候,我会优先选择比较突兀的两至三块形状,营造出怪诞、不和谐的氛围。

 

 

展览现场,“蔡坚:Holdhold&Holdholdhold”,没顶画廊,2022.9.4-10.23

 

Q: 可以具体介绍一下何谓“现成的现成品”和它的时代意义吗?

 

A: 我的创作的“现成”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于物体的使用,对于经验的使用,以及对于改造现成品这种创作方式的使用。也就是说,鉴于自杜尚以来的现当代艺术史传承,甚至现成品这个概念对我来说也是现成的。在此框架内,我寻求某种反讽、荒谬、自我审视,它关乎波普在数字时代延续的问题。

 

 

蔡坚《HoldHold-X200206》2022,玻璃钢、铝、漆,173 (H) x 247 x 149 cm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所谓的“现成的现成品”,也可以说是“数字时代的现成品”,它所挪用的不是攀岩石、水平仪或镜头的实物本体,而是其图像固有的信息价值。在挪用这种信息的过程中,我试图融入自己对于生活经验的人为性 (artificiality) 的思辨,从而将信息转化为艺术,为我创造出来的现成品赋予意义。因此,我的创作还有很大的生发空间,我会持续探索“现成的现成品”的当代迭变。

 

蔡坚《HoldHoldHold-X20040510》2022,玻璃钢、铝、漆,227(H) x 228 x 201 cm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