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上海双年展发布策展及主要工作团队

 

▲第14届上海双年展LOGO

 

上海双年展组委会欣然宣布即将举行的第14届上海双年展的更多细节,以及共同实现此次展览的策展及主要工作团队。

 

我们自古观察苍穹来理解自己,正如我们观看投射着过去与未来的电影银幕。以“Cosmos Cinema 宇宙电影”为题,第14届上海双年展将为观众提供一个时空,让人们置身其中,思考宇宙的运作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Cosmos一词的希腊语词源不仅意味着宇宙,也意味着美与和谐。而汉语的“宇宙”则是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思,与电影有着强烈的共鸣。

 

无论是有意间,对于星丛的解释造就了我们的起源故事,信仰,时间体系,经济,导航方式,农业,科学和社会秩序;还是无意间,潮汐运动或太阳耀斑的种种作用。宇宙塑造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宇宙电影”将探讨我们与宇宙的关系如何影响芸芸众生。电影的原理,也就是光与影,以及与图像的历时性相遇,人类不也是这样体验宇宙的吗?亚历山大·克鲁格(Alexander Kluge)表示宇宙是最初的电影,在宇宙中所有过去的事件都以“光的轨迹”形式储存。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则认为电影“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因此蕴含无限可能。将分别回顾过去、探讨未来的二者视角结合,“宇宙电影”不仅把电影看成一种叙事媒介,而更是将它视作一种宇宙现象,这种现象有可能改变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从而调整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而正如对繁星的解读多种多样,展览中的作品也采用多种形式与创作方法。它们反思不同的宇宙学说和微观现实,并指向人类与天地互动以及理解宇宙的不同途径。这些思考似乎都发自类似的发问:我们如何融入这个统治时间与空间的系统?同一规则在不同的尺度上都适用吗?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如何改变我们在地球上的行为?我们如何与彼此,与地球上的非人类物种,乃至与地外生命共存?

 

“宇宙电影”提议:从古至今对宇宙的思考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对抗这个时代特有的异化:人与人彼此的异化、与自然的异化,甚至与时间本身的异化。毕竟我们的世界没有一个部分能够脱离太阳、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影响,因此,第14届上海双年展希望表达这样一个观点:理解天地宇宙可激发以更为复杂的方式思考当今世界面对的愈加错综棘手的多重挑战。

 

虽然我们共处同一星空下、同一屏幕前,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模一样,本次参展作品的多样性将证明这一点。每种文化对宇宙都有不同的解释,并基于这些解释,建立起与之相应的哲学体系。我们都敬畏苍穹,却各自生发出与之相异的关联。从探索外太空的冲动到对意识起源的反思,“宇宙电影”将呈现广泛而丰富的提议与回应,并通过雕塑、电影、装置、行为和绘画等形式呈现。

 

来自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将探索这些历史,反映上海作为世界性的大都市和电影中心的地位,也体现中国与宇宙之间深厚的哲学和艺术渊源。展览“宇宙电影”希望为这一传统贡献一己之力。

 

第14届上海双年展策展及主要工作团队介绍

 

主策展人安东·维多克(Anton Vidokle)集结了非凡的策展及主要工作团队,他们将共同致力于实现此次展览。参展艺术家名单将于近期公布。

 

主策展人

 

 

▲安东·维多克在展览“不期而遇”现场,拉脱维亚当代艺术中心,2019年

摄影:玛格丽塔·奥戈切娃

 

经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审慎决议,安东·维多克(Anton Vidokle)被任命为第14届上海双年展主策展人。

 

安东·维多克在纽约生活与工作,并在那里创立了e-flux和“宇宙研究所”。关于第14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他说:“人类自古便有仰观天空的传统,并相信世间人事与天际星象间存在某种联系。对天象的理解奠定了我们的起源传说、宗教信仰、时间体系、定位导向、务农历法、科学技术、社会宗法以及其他人类生活秩序的方方面面。天象对于非生命体的约束同样无所不在:万物的运作皆在太阳、月亮与诸天体的节律下进行。第14届上海双年展将围绕艺术家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展开,深入探究宇宙对人类生活的启发与制约。上海这座城市与这一主题之间的联系不言而喻,不仅因为中国的哲学和艺术深受宇宙思考的影响,也因为上海在历史上承担着沟通东亚与世界的桥梁角色;更因这座城市本身正在作为中国迅速发展的民用航天产业的枢纽之一,迈向太空。”

 

安东·维多克1965年出生于莫斯科。1979年,他开始跟随苏联亚美尼亚艺术家康斯坦丁·卡拉米扬学习绘画。1981年,他随父母移民美国并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完成学业。维多克最早在2012年与鲍里斯·格罗伊斯与伊利亚·卡巴科夫的对话中接触到宇宙主义的思想。他在之后前往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地区追寻宇宙主义科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留下的遗迹,并完成了七部基于尼古拉·费多罗夫、瓦西里·切克里金、瓦莱里安·穆拉维夫、亚历山大·斯维亚托戈尔和弗拉基米尔·维尔纳茨基等宇宙主义作者著作的短篇影像。维多克在e-flux上发起了有关该主题的重要历史文本的翻译以及当代艺术写作。他与阿森尼·日利亚耶夫共同创办了“宇宙研究所”,一个宇宙主题的在线出版计划与开放档案。维多克曾在许多国际展览、艺术节及机构展出,其中包括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柏林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光州双年展、台北双年展、横滨三年展、蓬皮杜中心、泰特现代美术馆、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安特卫普当代艺术博物馆、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首尔国立现代美术馆、柏林世界文化宫和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

 

策展人

 

向在荣教学、做研究、也策划展览。他的这些实践与神话及世界主义息息相关,并通过英、西、法、中及纳瓦特多语,在丰富的文化、历史情景及理论框架下展开。他在昆山杜克大学教授文学及艺术。他曾共同策划了如2021年广州影像三年展及2022年柏林世界文化宫的展览《仪式:埋葬这个未卒的世界》等展览及艺术项目。他写有专著《古怪之道》(Queer Ancient Ways: A Decolonial Exploration, punctum books),并正在完成第二本书“跨二论”(Transdualism)的写作。

 

哈莉·艾尔斯(Hallie Ayres)现居纽约,是一位研究学者和艺术史学家。她的写作见于e-flux的评论与期刊,并在布拉格美术学院授课。目前,她在宇宙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编辑《宇宙通报2021》(Cosmic Bulletin 2021)。哈莉·艾尔斯曾先后在世界各地负责协调多个展览与项目,并在纽约和土耳其等地制作多部实验电影。她现在担任e-flux的助理总监。

 

卢卡斯·布拉西斯基斯(Lukas Brasiskis)在e-flux担任电影与影像策展人,致力于通过定期放映、相关活动和线上项目等方式在学术鉴赏、策展和电影研究之间建立联系。他于2022年获得纽约大学博士学位,并在纽约大学和布鲁克林学院任教。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移动影像的写作,担任《东欧电影与环境》(Cinema and the Environment in Eastern Europe, Berghahn Press)、《乔纳斯·梅卡斯:摄像机一直在运转》(Jonas Mekas: The Camera Was Always Running, Yale University Press)的联合编辑。

 

出版编辑

 

本·伊斯特汉(Ben Eastham)是一位现居雅典和伦敦的作家兼编辑。他是伦敦文学杂志《白色评论》(The White Review)的联合创办人,曾编辑关于艺术家和诗人的书籍,包括斯蒂芬·斯彭德(Stephen Spender)、法比奥·毛里(Fabio Mauri)以及路易斯·加姆尼泽(Luis Camnitzer)。他发表大量关于艺术和文学的写作,曾担任《艺术评论》(Art Review)的编辑和第十四届卡塞尔文献展的副编辑。他的第二部著作《想像中的博物馆》(The Imaginary Museum)是一部关于艺术和记忆的推理小说,2020年由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他是e-flux评论版块的主编。

 

展陈设计

 

COLLECTIVE是一家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展陈设计的国际建筑工作室,总部位于香港,并在马德里设有工作室。COLLECTIVE汇集了拥有多元专业知识和广泛国际经验的人才,挑战以建筑师命名的建筑事务所现状。工作室目前由吴家莹、陈芷欣、胡安·明格斯(Juan Minguez)和林雪筠领导,与拥有国际背景的多元团队开展合作。

 

视觉设计

 

钱梦怡 & NONPLACE Studio

钱梦怡硕士毕业于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现任e-flux艺术指导。2022年与陈熙,毛楚容于上海共同创立NONPLACE工作室。他们探索不同的表达语言,包括但不限于装置,影像,虚拟体验,视觉设计等。他们希望以访问者的身份踏入不同的领域空间,促成跨学科的合作;并致力于在不同的群体,媒介和场域之间,创造实验性的体验。

 

©文章版权归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留下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