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谷涌泉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的“第三届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首都血管论坛”于昨日在京隆重召开。葛泰(微粉化地奥司明片)专题会于10月25日12:20如约而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谷涌泉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吴学君教授担任大会主持,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顾洪斌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郭连瑞教授分别就《炎症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炎症与DVT的相关性》展开学术汇报。



谷涌泉 教授 吴学君 教授

顾洪斌 教授
《炎症与糖尿病足相关性》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其病因复杂”,顾洪斌教授提出,“糖尿病足应以预防为主、专业化诊疗和多学科协作基础上综合治疗,促进糖尿病足的分级管理。”

最新研究表明,糖尿病足患者高糖状态可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引起VCAM和ICAM表达增高,提示炎症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葛泰作用与炎症起始环节,通过抑制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抑制机体的特异性炎症造成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地奥司明治疗能够迅速缩小创面面积,良好改善创面愈合,同时可以缓解糖尿病足下肢症状,提高治疗满意度。



郭连瑞 教授
《炎症与DVT的相关性》
近些年,炎症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备受关注。炎症贯穿血栓始终,对血栓发生、发展及预后起着关键作用。
郭连瑞教授指出: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血栓始于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形成后造成的血循环阻塞,未能重新疏通的血栓可引起静脉高压,导致静脉返流。单纯抗凝治疗不足以完全阻止血栓的进展,慢性VTE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抗凝+MPFF,配合压力治疗。

诸多国内外学者在DVT的临床研究中,均证实地奥司明联合抗凝药物,在预防方面,比单独使用抗凝药物更能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在治疗方面,可降低DVT患者6个月内PTS发生率,提高血管再通畅速度,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地奥司明联合抗凝药物,对静脉血栓具有更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互动环节精彩瞬间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葛泰(微粉化地奥司明片),作为良好的血管保护剂,将陪伴更多的血管外科医师,携手中国首都血管论坛,期待2020年,我们再相聚!
葛泰公众号
微信号 : GeTai-Diosmin